楊春云
去德國之前,對莊嚴的古老城堡、發(fā)達的機械制造、精湛的文學藝術、甚至美味的啤酒這些德國的國家名片,早有耳聞,不以為奇。來到德國后,卻被撲面而來的五彩繽紛、絢麗奪目的花世界震撼了。
用“家家綠草如茵、戶戶花木繁盛”來形容德國城市一點都不為過。庭院里、陽臺上、窗臺邊、屋檐下、街道旁,只要有空地,德國人都會用鮮花不遺余力地裝扮起來,花團錦簇,迎風怒放,花香陣陣,令人沉醉。
朋友海倫看我對鮮花感興趣,周末特地帶我到柏林的夏洛滕堡花卉園藝集市去體驗一下。那可真是花的海洋,紫色的玫瑰、粉色的杜鵑、橙色的鶴望蘭、白色的繡球花、火紅的香石竹、五顏六色的仙客來、非洲菊、秋海棠,圣誕花,最多的還要數(shù)德國國花——美麗的藍色矢車菊,林林總總,數(shù)不勝數(shù)。
熙熙攘攘的愛花族匯聚于此,品花買花,以花會友。一位資深花友告訴我,德國是全歐洲最大的鮮花集散地,每年的鮮花消費折合人民幣600多億元,全國有1400萬園藝愛好者。知道我是中國人,他饒有興致地向我介紹德中兩國的花卉淵源,德國現(xiàn)有花卉品種,大約一半來自中國。十七、八世紀時,歐洲人帶回許多中國名貴花卉和植物,經(jīng)過長期的培育和繁殖,都在歐洲安家落戶和傳宗接代,迄今盛而不衰。
海倫說,德國人家居生活離不開花的點綴,愛花賞花,早已成為追求生活品位的德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柏林的周末集市、跳蚤市場、生活用品超市,到處有新采摘的鮮花和香草,供人們?nèi)我饨M合、捆扎成束買回家。許多年輕的德國夫婦常會帶著孩子買花、或到花圃種植、培育、采摘花卉。德國人很懂得享受生活,但不追求奢華的物質享受,他們認為大自然賞賜的鮮花,就是最美麗的奢侈品。
德國人為何對花如此癡迷呢?朋友介紹,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德國民生凋敝,城市滿目瘡痍,人們只能用大片的植物掩蓋城市創(chuàng)傷、撫慰心靈的創(chuàng)傷。戰(zhàn)后重建,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各種社會問題又接踵而來,很多人心靈苦悶,無處排遣,于是人們養(yǎng)花種草來寄托愁思,用彩色、美麗和芬芳裝點生活,并且很快流行起來。初來乍到的外國人都對德國的花世界驚嘆不已,而老一輩的德國人都知道,是花卉治愈了戰(zhàn)爭給民族帶來的的悲痛與創(chuàng)傷。
離開德國后,那片絢爛多彩的花世界長久地留在我的腦海里,尤其是那些藍色的矢車菊,她的花語:細致、優(yōu)雅、幸福,就像德國人的魅力個性和生活常態(tài)。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