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實施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的課程計劃(修訂)》正式公布,并于2015年7月31日起施行。此次修訂的課程計劃將使小學和初中課堂“大變臉”。
1. 變學科
修訂后的課程計劃更加強調連貫性。要求義務教育九年一貫整體設置,關注小初銜接、初高銜接。此次課程計劃調整中,義務教育階段的國家課程學時設置有部分調整。
2. 變課時
以前每節(jié)課固定為45分鐘已是“常識”,現在這一慣例將被打破,實行學時總量控制,根據學科、課型等開展長短課、大小課相結合的課程實驗。以此給予學校更大的自主權。
3. 變活動
新課程計劃要求加強學科實踐活動,為了讓學生動起來,部分學科拿出10%的學時用于開設學科實踐活動,共計453學時。此外,在七、八年級開展的“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將滲透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知識和能力培養(yǎng),重點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4. 變作業(yè)
一至六年級要在課內留有作業(yè)時間,低年級作業(yè)要在課內完成,不得布置課外作業(yè);其他年級書面形式課外作業(yè)一周布置一次,教師全批全改。這種“一周一次”作業(yè)的改變顯示出一個新導向:對學生知識的檢測將從“檢查知識點”向“綜合利用知識解決問題”轉變。
5. 變課程
《課程計劃(修訂)》中專題教育綜合課程的實施與以往也有不同,此次調整減少了1/3的內容,縫補了割裂的內容,將上述原來分設的專題整合為專題教育綜合課程。同時,新教材也出現了瘦身的趨勢,與內容減負相配套。
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新的課程計劃與過去相比,育人導向發(fā)生變化,更加注重學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關注學生的生命質量和價值,突出終身發(fā)展的核心素養(yǎng)。
(摘編自《京華時報》2015-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