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霞
摘 要:作為湯亭亭虛構作品中唯一的一位主角,惠特曼·阿新這一人物形象備受研究者的關注?;萏芈⑿虏⒉皇且粋€英雄人物,他既特別又普通,是許多20世紀60、70年代美國華裔青年的縮影。這個人物形象承載著湯亭亭的多個意圖,她利用這一形象批評主流社會的種族歧視,暗諷兩性中的性別歧視,調(diào)侃垮掉派向往自由卻又回避責任的不成熟態(tài)度,但更多的則是反復申述華裔美國人對于美國的合法合理的擁有。
與前兩部類似于自傳、家族史式的小說不同,湯亭亭的第三部作品——《孫行者》中充斥著大量的“隱語和雙關語”,①具有“從現(xiàn)實飛躍到幻境 故意松散的敘述結構”②使整部小說在閱讀上具有極大的難度。國內(nèi)研究者們充分注意到《孫行者》中的后現(xiàn)代特征,有多篇論文以其中的“戲仿”“互文”“拼貼”為題進行討論,小說中的主人公惠特曼·阿新也成為研究者們關注的一個重點。但對于這一形象,大多數(shù)研究都是基于內(nèi)容出發(fā),揭示其華裔垮掉派這一反叛形象。本文擬從敘事學出發(fā),利用敘事學理論,從敘述視角及人物話語的不同表達形式入手,重新分析阿新這一人物形象及其所體現(xiàn)出的深層意蘊。
一
《孫行者》全書并沒有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零散、拼貼是它的特點,其間還有意識流似的寫法,小說的敘述視角主要有兩種:一為敘述者的全知視角;第二種則是阿新的意識代替了全知敘述者,從阿新的角度對事物進行觀察聚焦的“人物有限視角”。而小說人物話語的表達方式中則頻繁地出現(xiàn)自由直接引語與自由間接引語,③雖然這些引語的出現(xiàn)加大了故事的理解難度,但這些引語卻能幫助讀者更好的理解人物,理解隱含作者的意圖。本文先從惠特曼·阿新的傳統(tǒng)形象定位——華裔垮掉派嬉皮士入手,重新梳理阿新對于垮掉派的看法及其形象成因。
惠特曼·阿新是一個華裔垮掉派嬉皮士,這是許多研究阿新這一人物形象的文章中的結論,小說中的描寫似乎也在反復的強化這一印象。這一定位不免有些簡單、刻板化,阿新這個形象是包含著復雜成因的。
小說是這樣開始的:
惠特曼阿新每天都想著要自殺。這也許是因為他住在舊金山這樣一座城市吧,這座城市充斥著油腔滑調(diào)式的情調(diào)、喋喋不休的霧笛——阿門,阿——門——令人憂傷的阿門,阿門的憂傷——卻沒有足夠的陽光。④
MAYBE IT COMES from living in San Francisco, city of clammy humors and foghorns that warn and warn --- omen, o-o-men, o dolorous omen, o dolors of omens --- and not enough sun, but Wittman Ah Sing considered suicide every day.(Maxine Hong Kingston: 1989, 3)
在這一段文字中出現(xiàn)了兩個時態(tài),以一般現(xiàn)在時為標識的自由直接引語提示讀者此為阿新的內(nèi)心獨白。小說的背景是20世紀60年代晚期的舊金山,而舊金山正是50年代出現(xiàn)的“垮掉的一代”文學家的大本營。作為一名垮掉派嬉皮士,生活在舊金山應該是一件榮幸的事情,但阿新認為“這座城市充斥著油腔滑調(diào)式的情調(diào)”,這一論調(diào)讓人不禁心存疑慮。隨后,阿新在繼續(xù)閑逛中看到了一個白人流浪老太太在出售貨物,小說這樣描述道:
他看見她的腳上穿著雙草屐,腳很厚,又骯臟又粗糙。這雙可憐的腳告訴人們什么是無家可歸、四處流浪的人。⑤
He looked at her thick feet chapped and dirty in zoris. Their sorry feet is how you can tell crazy people who have no place to go and walk everywhere. (Maxine Hong Kingston: 1989, 4)
第一句話為一般過去時,是阿新的有限視角的觀察;第二句話則又變?yōu)橐话悻F(xiàn)在時,提醒讀者此處已是阿新的思想流動,這里有暗諷垮掉派領袖凱魯亞克的意味?!癱razy”既有“發(fā)瘋的、狂熱愛好的”意思,又有“衰弱的、多病的”意思,因此這句話就含有雙重意蘊——表面上是說根據(jù)這樣的腳可以辨別指像這位流浪老人一樣的可憐的、衰弱的、無家可歸、四處流浪的人,而同時卻在暗示告訴那些著迷于《在路上》的荒唐的、四處游蕩的垮掉派們什么是真正的無家可歸、四處流浪,這是一種痛苦悲慘的生活狀態(tài),不時髦,沒有什么瘋狂的樂趣。
對于垮掉派的質(zhì)疑與否定更直接地出現(xiàn)在小說的第三部分——“扭曲者與呼喊者”中。在這一章中,全知敘述者只簡單描述幾句之后就將聚焦視角讓位為故事人物阿新。大段自由直接引語的使用向讀者展示出阿新中游蕩途中的所思所想。
因為游蕩,阿新想到了凱魯亞克和他的《在路上》,想到了凱魯亞克對華裔的污蔑、侮辱性的言語,阿新一下子爆發(fā)了。自由直接引語的使用可以使讀者直接了解人物的內(nèi)心,更為直觀的感受到人物的情緒。讀者可以清楚的感受到阿新的激憤,他反復強調(diào)自己的身份——“我是美國人”“我是行走在這里的美國人”,以此來駁斥不公正的言論。垮掉派主張反對一切世俗陳規(guī)和壟斷資本統(tǒng)治,抵制對外侵略和種族隔離,但代表人物凱魯亞克卻在作品中流露出種族歧視的言語,“根據(jù)工作來看人”“也依種族來看人”,⑥這實質(zhì)上反映出垮掉派著名的領軍人物也并非那么公正公平,他們的反世俗的舉止也不免遭人質(zhì)疑。阿新清楚的表達了他的態(tài)度,他不再吸食大麻,“不再相信你(指凱魯亞克)的眼力”“凱魯亞克和他的美國之路滾一邊去”。⑦
從小說開篇起阿新就以垮掉派嬉皮士的形象出現(xiàn),不論從小說的敘述還是真實的歷史我們都可以得出阿新成為嬉皮士的原因——主流社會對華裔的歧視與偏見。第一代華人移民心中的家園是中國,即使許多華人最終選擇留在美國,中國也是他們的精神故土。可以說美國主流社會排斥他們,他們同樣也排斥主流社會。與第一代移民不同,阿新所代表的移民后裔生在美國、長在美國,主流文化對于華裔的排斥讓他們產(chǎn)生一種無所依附的精神痛苦。阿新像垮掉派主張的那樣藐視社會規(guī)則、反對機器文明、反對種族歧視,這一部分表達出他的內(nèi)心訴求,表達出他對主流文化的抵抗;但另一層面,“垮掉的一代”終歸屬于美國文化史上重要的一支亞文化,它代表的也是一部分美國人對于美國文化的看法與理解,阿新以垮掉派的形象出現(xiàn)又未嘗不是利用這樣一種反抗的姿態(tài)使自己融入美國、確立自己的美國身份、彰顯自身的美國性呢?但阿新最終認識到,完全美國化的嬉皮士風格、垮掉派主張并不能真正實現(xiàn)自我,只有與讓他感到矛盾糾結的中國背景相結合才能真正確立美國華裔的自我身份。
二
種族問題是美國主流社會中的重要問題,是許多矛盾沖突根源所在。20世紀中期以后,少數(shù)族裔的處境雖然有所好轉(zhuǎn),種族歧視實際上在社會的許多方面依然存在。身處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有些華裔變?yōu)椤跋憬度恕薄耆邮苤髁魑幕?,為主流文化所同化,有些華裔固守傳統(tǒng),與主流社會格格不入,還有一些華裔迷茫不知根之所在,而無論哪種情形都不利于華裔美國人身份的確立。小說的主人公惠特曼·阿新也存在這樣的困惑。
小說開端阿新漫無目的游蕩時曾遇到過一家華人,雖然同為華裔,阿新對這一家的看法實在算不上友善。事件是這樣的:
事有湊巧,雖說道路很寬敞,可這位游逛者和惠特曼卻撞了個滿懷,先是都想從這邊過,接著又同時都走到那邊,看上去有點兒像兩個籃球明星打球時的側移橫跨。惠特曼站定不動,狠狠地瞪了那人一眼。⑧
這段描寫是敘述者的全知視角,亦是比較公正客觀的觀察敘述。根據(jù)全知敘述者的描述,這只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件,日常生活中時有發(fā)生,算不上什么冒犯,許多人甚至會為這種巧合相視而笑,但阿新的反應似乎有些強烈,甚至是帶有了一些敵意,這一點在后文敘述中表現(xiàn)十分明顯。這段文字之后的敘述視角發(fā)生改變,由全知敘述變?yōu)榘⑿碌娜宋镉邢抟暯恰T诎⑿碌囊暯蔷劢怪?,這位與阿新發(fā)生碰撞的華裔游蕩者是FOB(Fresh off the Boat)——“新移民”,是poor man——可憐蟲,夸張的描述對方的妻子與孩子“似乎都穿上了十來件自編的毛衣”,認為他們“土里土氣”,他們剛剛經(jīng)過的“過街地道里有股衛(wèi)生球的味道——新來者的香水味”,⑨文字當中充滿了挖苦與諷刺。阿新稱這家人為“移民”(immigrants),認為他們“來自中國”,這說明阿新是將自己當作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來界定他們的身份。阿新在此的態(tài)度可以折射出兩點:其一,阿新以美國人的身份嘲笑這家華人揭示的是美國主流社會對于華人移民的歧視;其二,阿新以白人的視角嘲笑華人反映的其實是華人在主流文化影響下產(chǎn)生的自我厭棄。這種自我厭棄在阿新與兩位華裔姑娘的交往中表現(xiàn)的更為明顯。
阿新在坐公交車時遇到了一位華裔姑娘朱迪·路易斯,這一部分的敘述采用的是阿新的有限視角觀察描述。通過阿新的觀察,讀者“看到”了這樣一位姑娘:
(1)一個相貌平常的姑娘正在往汽車上爬,她抬腿方式太不雅觀,人們可以順著她的裙子看到她的大腿,但是又有誰對看這個感興趣呢?⑩
(2)平平的鞋底,平平的胸,平平的頭發(fā),平平的臉,平平的容貌。{11}
(3)可她在哪兒算漂亮呢?也許,美國已是她最好的去處。
(4)他又看了那女孩一眼,在夜色里,她是藍黑色的。他眨了眨眼,發(fā)現(xiàn)他身邊坐著頭藍色的野豬。{12}
在阿新眼中,朱迪沒有任何的魅力可言,無論是她的舉止亦或是外表,甚至于她隨身所帶的的東西都透出一股“雜碎”“悶熱的飯館”的味道。阿新對朱迪的態(tài)度一方面顯示出阿新無法欣賞本民族的美,正如湯亭亭在訪談中所談到的,他們對彼此是一種生理上的厭惡;{13}另一方面則顯示出阿新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主流文化的影響,接受了白人對華裔歧視的態(tài)度與觀點。
另一位華裔姑娘南希是阿新大學時代的同學。阿新十分迷戀南希,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南希是個美人,白人導演認為南希漂亮的不像華人,這說明南希的美是白人認可的美;第二,阿新認為自己“需要找一個美籍華裔姑娘”,這其實反映出阿新希望找到一位能與他有精神共鳴的伴侶,能理解他對身份訴求想法的伴侶。但很明顯,南希并不是阿新想象中的那位女性。南希是一位完全被白人主流文化同化了的“香蕉人”,她甚至不承認自己是華裔。為了討她的歡心,阿新用白人式的腔調(diào)來調(diào)侃自己的出身和唐人街。全知敘述者十分不贊同阿新在這里的所作所為,他脫離原本的敘述,從幕后走向前臺,對阿新提出了委婉地批評:
惠特曼,你應該增長更多的閱歷。的確,你是個演員的孩子,當你的親人演戲時,總希望有人看……{14}
這里隱含著兩處置換:
親人?圮華裔先輩 演戲(play)?圮起作用(play a role in)
全知敘述者是想告訴阿新,華裔先輩們?yōu)槊绹慕ㄔO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為美國的發(fā)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作為后輩應為此感到驕傲,無論美國歷史怎樣被官方書寫,華裔后輩都不應忘記父輩們的付出。
阿新的種種作為并沒有贏得南希的認可,南希這個已經(jīng)完全被白人主流文化同化的華裔姑娘無法欣賞阿新的思想和行為。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朱迪與阿新之間是身體上的互相厭惡,那么南希與阿新之間就是精神上的遠離。湯亭亭通過塑造這3個形象表達了許多華裔青年精神上的困境、身份上的迷惘。
惠特曼阿新并不是一個英雄人物,他既特別又普通,是許多20世紀60、70年代美國華裔青年的縮影。這個人物形象承載著湯亭亭的多個意圖,她利用這一形象批評主流社會的種族歧視,暗諷兩性中的性別歧視,調(diào)侃垮掉派向往自由卻又回避責任的不成熟態(tài)度,但更多的則是反復申述華裔美國人對于美國的合法合理的擁有。《孫行者》中譯本中載有美國學者屈夫博士的一篇評論文章——《現(xiàn)實與理解》,在文章的結尾處屈夫博士寫道:
這部非尋常的小說旨在引導讀者看待惠特曼阿新理想中的新社會,在這個社會里,人人自由地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他們的夢想和對現(xiàn)實的憧憬。{15}
但在湯亭亭的下一部作品——《第五和平之書》中,我們卻可以知道阿新的理想始終是一種烏托邦式的夢想,中年阿新離開美國本土,來到夏威夷,但這里也逃脫不了戰(zhàn)爭的陰影。讓人感慨的是阿新依然懷抱夢想,這也可以看作是湯亭亭從未放棄努力,至此,阿新終與他的創(chuàng)造者心神合一。
注 釋:
①②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14}{15}湯亭亭.孫行者.廣西:漓江出版社,1995.6,6,3,4,73,73,5,5,77,78,82, 14,9.
{3}杰拉德·普林斯所著《敘述學詞典》中有自由直接話語、自由直接引語、自由間接話語、自由間接引語4個概念。其中兩個“話語”都是涵蓋言語或思想,而兩個“引語”基本等同與相對應的“話語”,但尤指言語。本文未采用自由直接話語與自由間接話語兩個概念,都以自由直接引語與自由間接引語代表論述,特此說明。
{13}湯亭亭在訪談中談到阿新與朱迪時這樣說到:“They cant stand each other. Its a physical aversion that they have, which has a lot to do with not appreciating your own beauty, with not understanding the great message of the 1960s, the ‘black is beautiful lesson”。
參考文獻:
〔1〕Kingston, Maxine Hong. Tripmaster Monkey: His Fake Book. New York: 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 Inc., 1989.
〔2〕申丹,王麗亞.西方敘事學:經(jīng)典與后經(jīng)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3〕杰拉德·普林斯.敘述學詞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
〔4〕Edited by Paul Skenazy and Tera Martin. Conversation with Maxine Hong Kingston. Mississippi : University Press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