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娣 徐潔蓮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日常飲食中能量平衡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方法:本文從飲食能量平衡、健康、飲食與疾病的發(fā)生以及飲食能量平衡與健康的關系等方面,分析了日常飲食能量平衡對健康的意義。結果與結論:飲食能量平衡能有效預防疾病的發(fā)生,對人體健康具有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能量平衡;日常飲食;健康
飲食能量平衡是指日常飲食中各種營養(yǎng)元素含量充足,種類齊全,營養(yǎng)素相互之間比例適當,食物中所提供的營養(yǎng)素與機體的需要之間要保持平衡。在人類文明進化過程中,飲食與健康和疾病的有著密切的關系,在人類生存和發(fā)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F代社會,隨著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的改變,由不合理飲食所導致的疾病逐年增多,例如代謝綜合征類疾病,是一類與人們生活習慣密切相關的代謝類疾病,其是導致超重或肥胖、糖尿病(DM)、心腦血管疾?。–VD)的危險因素,據報道美國的患病率已高達21. 80%[1]。本文從飲食能量平衡、健康、飲食與疾病的發(fā)生以及飲食能量平衡與健康的關系等方面,分析了日常飲食能量平衡對健康的意義。
1 飲食能量平衡概述
在人們日常飲食過程中,飲食結構要合理,達到既能滿足機體代謝的生理需求,又能避免飲食能量失衡所導致的機體不必要負擔和近期或遠期的代謝紊亂。在日常飲食中,應遵循能量平衡的原則,科學合理的搭配食物,保證膳食中熱能和各種營養(yǎng)素含量充足,保持供給的營養(yǎng)素與機體的需要之間的平衡。在人體生命代謝活動過程中,機體大約需要四十余種營養(yǎng)物質,主要包括各種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以及水。在人們日常飲食過程中,需要保持飲食能量平衡,保證食物的營養(yǎng)供應滿足機體正常的生理需求,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進行。飲食能量平衡主要包括熱量營養(yǎng)素構成平衡,氨基酸平衡,各種營養(yǎng)素攝入量之間平衡及酸堿平衡,動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平衡。合理的飲食能量平衡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飲食能量比例合理,即三大營養(yǎng)物質應保持科學的配比,碳水化合物應占總攝入能量的60~70%、蛋白質占10~15%、脂肪占20~25%。
(2)飲食結構合理,食物應以谷物、薯類和淀粉食品為主,控制糖類制品的攝入。脂肪以植物性不飽和脂肪為主,減少動物脂肪的攝入,控制脂肪中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之間的比例為1:1:1。日常飲食中的蛋白質應保持動物蛋白和大豆蛋白占三分之一以上,以保證機體氮平衡。在攝入的蛋白質中,成年人應保證必需氨基酸占20%,10~12 歲兒童必需氨基酸占33%,嬰兒必需氨基酸占39%,以保證生長發(fā)育的需要。
2 健康的概述
健康是人類永恒的話題,傳統(tǒng)理念認為健康就是沒有疾病,但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要求的不斷提高。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個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況,健康不再僅僅局限為身體沒有疾病或體質強壯,而亞健康亦成為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其主要表現為:身體疲勞、睡眠障礙、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身體疼痛、肥胖等。因此,健康已不再是單純的機體沒有疾病,保健理念也得到了普遍認可。
3 飲食與疾病的發(fā)生
現代社會,“代謝性疾病”越來越受到臨床和社會的關注,其是一類由飲食能量失衡導致的疾病,例如飲食中鈣元素的缺乏易導致骨質疏松,缺鐵易導致貧血,蛋白質缺乏易導致營養(yǎng)不良,而飲食能量過剩則易導致肥胖癥、高血脂、高血糖、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高血壓、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的發(fā)生。飲食與健康息息相關,其既是活人之本,又是健康的最大殺手。代謝性疾病的發(fā)生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因此預防和治療此類疾病,應當合理膳食,保證飲食能量平衡,防止飲食能量失調或失控,促進人類健康事業(yè)的發(fā)展。
4 飲食能量平衡與健康的關系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群中肥胖癥等能量失衡所導致的疾病人數不斷增加,飲食能量平衡越來越受到關注。研究表明飲食與健康具有密切的關系,只有飲食健康,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合理科學的日常飲食習慣,保障飲食能量平衡,能夠有效預防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提高國民身體素質;而失衡的飲食習慣,致使營養(yǎng)過度或不足,均會給健康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害。飲食能量過剩易導致高脂血癥、高血壓、肥胖癥、糖尿病、膽石癥等疾病,嚴重者能夠誘發(fā)結腸癌、乳腺癌等惡性腫瘤的發(fā)生,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飲食能量不足則易出現營養(yǎng)不良,導致機體免疫力降低,學習以及工作效率降低,長期能量不足易引發(fā)貧血等疾病。在兒童發(fā)育階段,飲食能量不足將會影響兒童正常的生長發(fā)育,對兒童智力以及身體產生嚴重危害。飲食能量平衡對健康產生重要的影響,只有建立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保證飲食能量平衡,才能維持身體健康。養(yǎng)成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是保證健康的前提,飲食應當合理分配一日三餐的食物,按照生理狀況和工作情況維持飲食能量平衡,早、中、晚食物能量比例一般維持在3:4:3為優(yōu)。蛋白質是機體所需的最為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之一,機體內的一切臟器,組織,細胞均是由蛋白質構成,體內的蛋白質平均每80天就要更新一半。因此維持體內蛋白質的平衡不僅是青少年兒童的需求,也是成年人保證健康的基礎??茖W合理的食物搭配是保證機體獲得各類必需營養(yǎng)物質的前提,飲食應當葷素搭配合理,切忌吃葷不吃素以及吃素不吃葷,因為蛋白質、鈣、磷以及脂溶性維生素在葷食中含量顯著高于素食;而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和纖維素在素質中的含量顯著高于葷食。葷食與素食應當合理搭配,二者取長補短,保證能量平衡,共同促進健康。
參考文獻
[1]李恩.飲食在代謝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與展望[J].疑難病雜志,2007,6(10):638-639.
[2]雷東主.飲食與健康.2011年第三期[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1.
[3]蔡灝.長壽[J].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