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根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9-00045-01
在長期的小學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閱讀能力強的學生多數(shù)學習成績好,而且學得輕松;閱讀能力差的學生多數(shù)成績上不去,學的還挺苦,因此,我在教學時格外重視學生閱讀。
一、興趣閱讀——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抓住學生的誘惑心靈,提高學生的興趣閱讀,能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就有了直觀的感受,那么也就更容易理解課文內容了。從教這么多年,我一直擔任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我認為語文是活的,是有生命的,所以,語文學習應該在活生生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不應只是用一種呆板、老套的閱讀教學方式來進行語文教學。在教學時我們不能只局限于書本上的文字內容,應該根據(jù)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創(chuàng)設各種形象而生動有趣的畫面,讓學生快樂閱讀,自主學習,來達到閱讀的應有效果。
二、細心閱讀——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
有的學生閱讀文章走馬觀花,一目十行,這樣怎么能達到閱讀的目標呢?學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閱讀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讀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時練習要養(yǎng)成圈點勾畫、多做記號的習慣,可以先看題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區(qū)域,和哪些語句有關。確定某一答題區(qū)域后,再仔細弄懂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進而理清段落之間的關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這一習慣就有可能形成較強的分析綜合能力。閱讀時反復琢磨題干,圈畫與之相關的內容,答題時就不需要再從頭至尾搜尋,可節(jié)省不少寶貴時間。
在生活中只能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涉足更廣闊的領域,獲取更廣博的知識,思維也會隨之敏捷,情感更加豐富,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歷史上眾多作家,哪個不是通過涉獵萬卷,而達到滿腹經(jīng)論??鬃硬灰彩恰绊f編三絕”嗎?然而現(xiàn)在的農村孩子,好多見識短淺,沒有正確的人生觀,甚至有的思想偏離正常軌道,與撲克、麻將為伴,久而久之,厭學情緒滋長,不用說作文,就是連其它課程都望而生畏,總之沒有讀書的激情,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缺少必要的精神食糧。所以教師要因勢利異,指引他們走出誤區(qū)。比如在閱讀交流中,讓學生發(fā)表不同的見解、觀點、感受。這樣學生仿寫,可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傊屓艘饬系南敕ň徒厝灰恍铝耍ㄟ^各種閱讀活動的展開,學生閱讀興趣就越來越高,閱讀量也越來越大,從而使思維也越來越活躍,寫作也漸入佳境,讓學生最終感到“作文有路‘廣為徑,讀海無涯‘樂作舟”,這樣同學們的作文就會別具一格、獨具匠心。
三、感悟閱讀——培養(yǎng)學生靈活自用
一本好書能讓人獲得極大的滿足,你可以真實地感覺到書中的主人公,他們就好像是真實地活在你的周圍。閱讀帶來的樂趣和享受是如此讓人陶醉,我們在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方法的同時,更應注意學生興趣的感悟,感悟閱讀方法的指導,并重視閱讀效果,給予正面的引導,請學生想象一下在這個畫面中,你看到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希望還能夠看到哪些美麗的景物?在觀察、想像、說話的過程中,學生們拓展了思維,同時也理解了課文內容。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yǎng)閱讀創(chuàng)新,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興趣,培養(yǎng)社會主義道德品質,有利于發(fā)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為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教材修訂在指導思想上具體歸納起來是如下幾個方面:①轉變觀念,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如何看待語文的閱讀和人文性的關系呢?閱讀應放在首位。首先要教會學生他們閱讀,在寫作的基礎上,才談得上人文興趣和文字修養(yǎng)。②溝通課本內外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自覺閱讀能力,作為課內課外的補充和延伸。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切實改革教法,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閱讀不理解的是很少一部分,老師點撥一下就可以了。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尤其是創(chuàng)新閱讀能力。③加強文學閱讀教育,注重情感熏陶。新教材增加了課文的可讀性,大大增加了文學作品的比例。學習語文不止字詞、語法,還包括閱讀方法指導、寫作等,而人文情趣、文學素養(yǎng)則主要在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yǎng)。④重視誦讀,改進閱讀教學。為加強傳統(tǒng)文化教育,給教師留有余地,需改變把教參當教案的狀況。修訂教材的指導思想是以語文閱讀課程改革的基本觀念為前提的。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參與學習的欲望和興致會更高,想象會更豐富,思維會更活躍,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健康、和諧、全面地發(fā)展,也就達到了最佳的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 曾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