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香,楊慈洲,張 明
高校課余體育競賽組織管理對策研究
王桂香,楊慈洲,張明
高校課余體育競賽是高等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愛好、體育意識和養(yǎng)成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重要途徑,針對高校課余體育競賽開展及管理的現(xiàn)狀,探尋幾點管理對策,為更好開展高校課余體育競賽提供借鑒。
高校;課余體育;課余體育競賽
高校課余體育競賽是指在高校范圍內,以增強學生體質、豐富學生業(yè)余文化生活為目的,利用課余時間由學生參與正規(guī)的或者簡化的自定規(guī)則的個人或者集體的體力、技藝、智力和心理品質的比賽,是集形式多樣、健身性和娛樂性于一體的活動。課余體育競賽是高等學校體育工作重要的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是高校體育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體育教學的補充和延伸。一方面可以創(chuàng)造良好的體育環(huán)境,使學生在和諧融洽的體育環(huán)境中從事各種體育活動,既健身又悅心;另一方面參加這種比賽能夠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達到鍛煉身體及自我表現(xiàn)的需要,還能激發(fā)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德,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使學生心理、生理以及各種社會適應能力處于完美狀態(tài),從而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1]。
1.1高校課余體育開展的現(xiàn)狀
隨著我國經(jīng)濟與社會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自1995年6月國務院頒布實施《全國健身計劃綱要》以后,我國高校群眾體育進入了一個全體參與、蓬勃發(fā)展的新階段,學校群眾體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高校課余體育競賽是學校體育中最活躍的成分,在引導學生積極學習運動技術、自覺鍛煉、參與比賽并為其終身體育打下良好基礎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絕大多數(shù)高校課余體育競賽基本上仍停留在運動會和以傳統(tǒng)的球類項目為主的模式之中。競賽項目大多也都是傳統(tǒng)的田徑和球類,集體項目大多是作為表演不計入比賽總分。競賽規(guī)則也一直沿用國家體育總局審定的《各競賽項目規(guī)則》。這種競賽模式的優(yōu)點是有利于挖掘和培養(yǎng)體育競技人才,使運動成績走向更高更強。但隨著全民健身、素質教育、終身體育等思想的深入,新大綱的貫徹實施,僅以少部分人參與的以摘金奪銀,努力提高競技成績?yōu)樽罱K追求目標的體育競賽,逐漸顯出不足之處。目前的競賽模式,使大部分同學對體育競賽望塵莫及,降低了學生對課余體育競賽的關注程度,久而久之也就導致學生失去了對體育活動的興趣[2]。
1.2高校課余體育管理現(xiàn)狀
長期以來,高校的課余體育工作一直由體育教師大包大攬,大到宏觀的規(guī)劃、計劃的制訂,小到具體比賽和活動的組織乃至裁判工作。在特定的計劃經(jīng)濟條件下,依靠學校的體育撥款,給多少錢辦多少事,從而產(chǎn)生“等、靠、要”的依賴思想,工作缺乏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意識,嚴重制約了高校群眾體育活動的開展。面對新時期面廣、量大、要求高的高校群眾體育工作,這種工作方法顯然不能適應新時期高校群眾體育工作的要求,必須從根本上加以轉變。張懇、李龍在《高校課余體育競賽組織管理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中指出,出臺課余體育競賽管理相關文件的學校較少,組織與管理的方式、方法相對陳舊;大部分高校沒有明確的競賽組織機構,高校對體育教師指導學生課外競賽有硬性規(guī)定的不多,對學生必須參加課外體育鍛煉與競賽的硬性規(guī)定也不多,從而在無組織、無技術指導的情況下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地點、時間的隨意性很大,會降低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興趣和參與競賽的動力[3]。
2.1制定針對本校特點的學校課余競賽管理文件
課余體育競賽管理文件是高校開展課余體育活動的重要依據(jù),它把課余體育活動競賽的內容范圍、組織規(guī)模、場地設施標準、每學年體育教師對課余體育競賽的工作安排等加以規(guī)范化,是學校課余體育活動競賽管理監(jiān)督的重要工具[3]。學校根據(jù)自身情況,借鑒其他學校的經(jīng)驗,將課余競賽管理形成既定的文件,此文件也是體育教師自身利益得到保障的依據(jù),因此,要從學校大局出發(fā),共同商議,根據(jù)社會、學校相關發(fā)展情況適時調整。
2.2成立專門的競賽組織機構
課余體育競賽組織機構對課余體育競賽活動是否能夠順利開展起關鍵性的作用,一個完善的組織機構能使課余體育活動競賽更具有條理性,特別是當代高校的課余體育活動競賽打破了以前的傳統(tǒng)項目,內容開始向娛樂性、趣味性發(fā)展,呈現(xiàn)出競賽項目多樣化的趨勢,這就要求各高校課余體育競賽組織機構要更加完善,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課余體育競賽活動。此機構可由1到2名體育教師和若干名學生組成。具體任務是對學校每年既定的課余體育競賽分工協(xié)作,對各個院系所計劃的開展的體育競賽統(tǒng)籌規(guī)劃,以免時間、場地、裁判等發(fā)生沖突,競賽結束后收取總結報告、比賽成績單等為以后的競賽積分和年終總評做準備。同時,對參與指導、擔任裁判的老師記下課余工作量。
2.3重視解決人力,物力與財力
學校課余體育競賽不應是體育老師的單打獨斗,應該有學校各相關部門的協(xié)同參與,比如學工部、校團委、各院系所的學生體育部等。要轉變高校的體育競賽工作一直由體育教師包攬的局面,將體育教師解放到參與、管理、指導與服務上來,充分發(fā)揮學生自創(chuàng)自練、自律自管的積極性,大膽讓學生們組織、指導和管理課余體育競賽。
場館及場地是學校開展課余競賽的有力保障。學校的資源是有限的,學校將現(xiàn)有的場地設施進一步規(guī)劃,把學生感興趣、鍛煉效果好的項目場地盡可能封閉起來、改建起來,既利于教學,又利于課外活動。從經(jīng)營管理上,先采取集體直接管理的辦法,也可將那些責任性強、技術指導性強、開放難度大的項目,在會上公開招標協(xié)議,責任到個人或組合小集體,場地首先要滿足學生,同時逐漸轉變學生觀念使其適當?shù)膮⑴c體育消費。
經(jīng)費是高校課余體育競賽得以順利開展的重要保證。體育競賽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從競賽策劃、宣傳、組織到結束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作保障,經(jīng)費有限只會導致競賽活動開展不順利或中斷,同時競賽的規(guī)模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或壓縮比賽日程或精簡比賽項目。除開取得學校領導重視,加大學校課余競賽經(jīng)費的投入,擴大課余體育競賽經(jīng)費的投入比例外,還應充分發(fā)揮體育的宣傳及廣告魅力,取得社會的支持例如企業(yè)公司的贊助,另外要轉變現(xiàn)代人的健身消費觀,讓學生在自己消費能力內來適當?shù)南M課余體育,比如花錢辦健身卡。
量化的考核方法是給積極自主開展各類課余體育競賽單位獎勵時提供依據(jù)。學校可以形成定型的相關考核文件,對參加與組織各級各類課余體育競賽的單位或個人利用加減分數(shù)的方法來量化考核。例如以學院為單位加分,學生參加校外比賽、校內比賽如何加分,加多少分,對報名無故缺賽的又如何扣分,形成既定的量化方案后,每次比賽結束,將總結報告至競賽管理部統(tǒng)計分數(shù)?,F(xiàn)以一積分方案為例,如表1。
表1 學校課余體育競賽計分方法
以上例子僅供參考。建議對組織比賽和擔任裁判的學生的所在單位也給予獎勵分,以提高學生組織比賽的積極性。年終學校召開體育表彰大會(取得學校的支持),同時將成績、名次公布到學校的網(wǎng)頁上。
體育教師承擔著一定的教學、競賽及科研任務,若增加過多的工作量,會影響教師的個人生活以及工作積極性。因此學校體育部門應向管理群眾體育轉變,充分發(fā)揮學校各部門的作用,使體育教師從繁忙的賽事中擺脫出來,充分發(fā)揮其領導、監(jiān)督、協(xié)調、指導、服務的職能。體育老師可以借鑒個別高?!叭齻€一”的模式,即一名體育老師負責幫帶一個院系所的課余體育競賽工作,指導一個體育社團 (或體育協(xié)會或俱樂部)和帶一個運動隊。幫帶院系所的體育競賽工作主要是與該單位的輔導員、體育部學生聯(lián)系,包括賽事的組織、平時組織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和技術上的指導,多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課余體育活動競賽的需求,充分發(fā)揮學生作為基層組織者的作用,從學生的學年課余競賽計劃及最后的競賽總結都應參與指導、監(jiān)督。指導體育社團或者俱樂部需要幫助學生建立健全體育俱樂部以及體育協(xié)會的管理制度,不斷改善和提高工作質量,優(yōu)化運行模式,體現(xiàn)健身性、趣味性、知識性和實用性,建立有特色的體育俱樂部和協(xié)會,不斷提高服務質量。一般來說,老師指導的社團或者俱樂部的項目與其帶的運動隊的項目一致,這樣社團或者俱樂部的優(yōu)化運行對運動隊參加相應項目的比賽起著推動作用,比如羽毛球協(xié)會的訓練成果可以直接應用參加各類羽毛球比賽。
課余體育競賽是體育課堂的延伸與補充,它有效地拓展了學校體育的功能,普通高校開展體育競賽不僅對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體育能力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更重要的是對人的現(xiàn)代化意識的培養(yǎng),對大學生的文化素質、心理素質等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并對學生終身體育的養(yǎng)成具有一定得意義。因此,抓好課余體育競賽工作非常重要,良好的體育管理為開展課余體育競賽的良性循環(huán)開展提供保障,各學校應該根據(jù)各自的特點制定相應的管理對策。
[1]趙波.論高校課余體育競賽活動的改革[D].重慶:西南師范大學,2005.
[2]李悅悅.普通高校課余體育競賽發(fā)展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9.
[3]張懇,李龍.高校課余體育競賽組織管理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7).
A New Exploration on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llege Extracurricular Sports Competitions
WANG Guixiang,YANG Cizhou,ZHANG Ming
Extracurricular Sports Competition is an importantpar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develop students'sports hobbies,sports consciousness and 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way to develop good exercise habits.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Middle School Sports Competition and management,the study explores several management measures to better carry out the after-school Sports Competition with providing a referenc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xtracurricular sports;extracurricular sports competition
G80-05
A
1003-983X(2015)10-0918-03
2015-07-14
王桂香(1978-),女,湖北大冶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學校體育訓練學.
北京建筑大學體育部,北京102600
Sports Department,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Beijing,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