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楠
摘 要:中美兩國在國防教育方面均施行全民國防教育。雖然均為精神教育,但中美兩國在具體的教育內容上卻存在顯著差異。美國國防教育內容明確的模塊化、連續(xù)性及滲透性對我國更好地開展國防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關鍵詞:中美兩國;國防教育;愛國主義
中圖分類號:G41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24-0109-02
國防教育是關系國家安全方面內容的教育,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全民國防教育已成為各國的共識。國防教育內容是指需要公民掌握的各種有關國防的法規(guī)、理論、知識、信息和技能的綜合[1]。美國政府強調美國公民要“向國家奉獻個人的一切,要捍衛(wèi)我們的傳統(tǒng)民主、自由的原則”。并于1958年制定了《國防教育法》,從聯(lián)邦政府到各州政府,都把國防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公務活動。我國法律明確規(guī)定“國家通過開展國防教育,使公民增強國防觀念、掌握國防知識、發(fā)揚愛國主義精神,自覺履行國防義務?!薄爸腥A人民共和國公民都有接受國防教育的權利和義務。”由此可見,兩國在國防教育的對象是全民這一觀念上是一致的。盡管如此,兩國在國防教育的內容上卻差異顯著。
一、美國全民國防教育的內容概述
美國全民國防教育的內容可以概括為: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靈魂,以意識形態(tài)教育為重點,包含一定的軍事訓練的精神教育。
(一)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靈魂
美國愛國主義教育根據(jù)教育的對象可劃分為社會愛國主義教育和學校愛國主義教育兩大部分。美國社會愛國主義教育注重宣傳美國精神:一是以做一個美國國民而自豪;二是開拓進取、富民強國的精神;三是實用主義;四是追求平等、民主、自由。美國精神在社會中的廣泛宣傳與灌輸,首先為美國進行全民國防教育奠定了整體氛圍。美國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在初、中、高等教育中,并通過課程內容來實現(xiàn)。雖然美國大中小學以及各州各地區(qū)學校所開設的課程并不完全統(tǒng)一,但其共同點卻顯而易見,即都會開設“公民科”“歷史科”等課程,讓學生由了解自己的家庭、家鄉(xiāng)開始,了解美國,并認識美國精神的偉大,以此來滲透美國精神教育及愛國熱情。
(二)以國防意識教育為重點
國防意識教育作為美國國防教育的主題內容,主要包括國防觀念教育、國防知識教育和國家意識教育三個方面。國防觀念及國防知識教育主要通過國防形勢觀、國防義務觀和國防法紀觀等方面的教育對國民進行灌輸。而更為重要的是美國將國防知識教育寓于各種教育之中,形成了完備的內容體系。國家意識作為美國國防意識教育的核心內容,美國宣揚以資本主義私有制為基礎的政治制度和以個人主義價值觀為核心的意識形態(tài)體系,使民眾牢記國家的主權與民族利益、個人利益休戚相關,從而自愿為維護國家主權而奮斗;另外,強化國家安全意識教育,《國防教育法》的頒布及美國防部發(fā)表白皮書對全民進行宣傳,以增強全民的國防“安全意識”和“憂患意識”[2]。
(三)軍事技能訓練
美國除職業(yè)軍人軍事技能訓練以外,軍事技能訓練主要包括童子軍和后備軍官訓練團兩部分。美國童子軍始于1910年,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已建立起了從6歲至20歲的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發(fā)展階段及性別而設置的完善的組織體系。其宗旨是通過參加一系列戶外活動而逐漸完成,例如野營、水上訓練及登山等,把一些重要的價值觀傳授給少年兒童,諸如自尊、公民意識及野外生存技能等。1916年美國國會通過《國防法》,將后備軍官訓練團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后備軍官訓練團是美國軍隊設在地方大學,以大學本科高等教育為基礎,為其成員提供軍事訓練并培養(yǎng)預備軍官的組織。
二、中國全民國防教育的內容概述
《國防教育法》是我國實施國防教育的直接法律依據(jù),據(jù)此,可以將我國全民國防教育的內容概括為:以國防知識及國防義務教育為基礎,愛國主義為核心,一定的軍事技能教育為補充的精神教育。
(一)以國防知識及國防義務教育為基礎
我國國防知識教育包括國防常識教育、一般國防知識、國防理論知識、國防事業(yè)專門知識。國防常識是指公民為履行國防義務、承擔國防責任等需要掌握和了解的起碼的國防知識。一般國防知識指需要大眾了解的普及性國防知識,如國防力量知識,國防科技知識等。國防理論知識主要包括國防觀和戰(zhàn)爭觀、國防建設方針與原則、國家武裝力量建設及其他國防理論知識。以及“從事國防建設事業(yè)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必須學習和掌握履行職責所必需的國防知識”?!爸腥A人民共和國公民都有接受國防教育的權利與義務”。這在法律上為國防教育的實施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時也規(guī)定了國防教育在權利與義務教育方面所應承擔的責任。主要包括公民共同的國防義務與權利;與公民年齡相應的國防義務與權利;與崗位職責相關的國防義務與權利,從事國防建設事業(yè)人員的國防義務與權利。
(二)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
作為國防教育的核心內容,我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可分為社會和學校兩部分,并以學校愛國主義教育為主。我國社會性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主要是弘揚和培養(yǎng)“在五千多年的發(fā)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學校愛國主義教育主要是根據(jù)學生年齡的不同,具體分為小學、中學、大學三個不同階段,每個階段的側重點均不相同。小學階段,愛國主義教育的目標主要是落在感情層面上;中學階段,主要是在感情教育的基礎上,適當進行理論指導;大學階段,主要是進行愛國主義理性教育,在感情教育和倫理要求的基礎上,樹立起報國的責任感和義務感。
(三)以一定的軍事技能訓練為補充
1985年國家教委、總參謀部、總政治部聯(lián)合制定《高等學校學生軍事訓練大綱》,高校學生軍訓試點開始,軍訓工作已在我國進行了整整30年?,F(xiàn)在的軍訓主要是在中學以后以軍事隊列及紀律訓練為主,時間為14天左右。軍訓的主要目的是鍛煉學生堅毅的品格,磨煉學生頑強的意志,讓學生養(yǎng)成講紀律、講團結等優(yōu)良習慣。2000年5月,國務院、中央軍委頒布《關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養(yǎng)軍隊干部制度的決定》,標志著我國依托國民教育培養(yǎng)國防人才正式拉開帷幕。從1998年進行國防生培養(yǎng)工作試點至今,為我軍現(xiàn)代化建設培養(yǎng)了眾多人才。同時,國防生在校園中也形成了新的國防教育文化,為地方高校開展國防教育創(chuàng)造了一定的氛圍與環(huán)境。
三、比較與借鑒
(一)愛國主義教育應保持滲透性與連貫性
中美兩國都將愛國主義教育視為本國國防教育的核心,而在愛國主義教育中又都將本國民族精神教育視為核心。但美國的學校從小學開始直到大學始終堅持“公民科”“人文科”等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依托,并不斷強化美國精神。與美國相比,我國的學校愛國主義教育更注重階段性,即提出在不同學習階段的愛國主義教育重點。這樣雖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根據(jù)學生特點進行教育,但也可能出現(xiàn)因某一階段的愛國主義教育缺失而使整個愛國主義教育結果不理想。愛國主義教育課程設置專門化是我國學校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大特點。加之我國特殊的升學及考試方式,往往會導致相關的愛國主義教育課程邊緣化,甚至取消。與此同時,我國滲透性愛國主義教育的相對缺失,極易影響整個國防教育的實施與效果。故而,美國通過專門性及滲透性教育保持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的連貫性,從而增強公民愛國情懷的內容及方式值得我們借鑒。
(二)國防意識教育應專門化
中美兩國均把國防意識教育作為國防教育的重點內容,在國防教育中特別突出國防意識教育。美國國防意識教育是其國防教育的重點,主要包括國防觀念教育、國防知識教育以及國家意識教育。而我國的國防教育體系中并沒有明確提出國防意識教育的模塊,我國的國防意識教育主要是由國防知識以及國防義務教育兩部分內容構成,并貫穿于整個國防教育體系中,并把國防意識教育作為國防教育的目的之一。兩國在國防知識教育方面的內容殊途同歸,但在國防觀念與國家意識教育方面,美國更側重于將相關內容融入日常,融入公民教育中,在科學技術、思想道德以及文化教育當中進行滲透式國防教育。而我國的國防權利與義務等方面的教育則是單獨作為學校國防教育的一課或是社會國防教育的一部分來進行。國防意識教育目的化較易導致國防意識教育失去依托,從而使其可接受性降低。因此,將國防意識教育內容化即提出并建立專門的國防意識教育體系是我國國防教育未來發(fā)展的重點內容之一。
(三)軍事技能訓練應有銜接性
美國童子軍通過參與社區(qū)服務和開展公益活動來鼓勵兒童參與社會公共生活,幫助兒童深化、激活公民意識,鍛煉公民技能,培養(yǎng)公民品格。童子軍組織以莊重的儀式對兒童進行認可和獎勵,在喚起兒童的榮譽感的同時傳遞了公民價值觀。另外,美國后備軍官訓練團已經形成了較完備的制度,為軍官培養(yǎng)和國民教育相結合提供了基礎的保障[1]。與美國完善且持續(xù)性較強的童子軍制度相比,我國目前還沒有類似軍事技能訓練活動。而我國針對學生的軍訓,在經過三十多年的發(fā)展之后也日趨單一化和形式化,軍訓結束之后鞏固措施的缺少,在加劇軍訓流于形式化的同時也使得師生對軍訓的認同感日益降低。與美國后備軍官訓練團相對應的我國的國防生制度在十幾年的發(fā)展中成長迅速,但問題也日益凸顯,如缺少統(tǒng)一的軍政訓練考核標準,國防生認同感缺失等問題。因此,在我國建立起與之相類似,并能同國防生制度有一定銜接性的制度亦是我國國防教育軍事技能訓練部分努力的方向之一。同時,積極借鑒美國后備軍官培養(yǎng)的先進經驗,是推動新型軍事人才培養(yǎng)科學發(fā)展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苑士軍.國防教育概論[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
[2]余文斌.美國全民國防教育體系及對我國的啟示[D].長沙:中南大學,2007:8.
[3]李寧,楊陽,何謹.從美軍后備軍官司訓練團看我軍國防生培養(yǎng)[J].企業(yè)導報,2010(1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