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美慶
[摘 要]由于新生代農民工身份和職業(yè)的特殊性、城鄉(xiāng)二元戶籍制度的限制以及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等因素,農民工的政治參與權利得不到有效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無處維護,農民工逐漸采用非制度化和非理性化的方式維護自身權益,社會危害性極大。所以,推動新生代農民工政治參與不僅對農民工自身利益的維護和人權得到有效保障具有重要意義,而且有利于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和農村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新生代農民工,政治參與,權益
[中圖分類號]D41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5)03 — 0079 — 02
新生代農民工是指70年代末之后出生,幾乎脫離了農村和土地,長期在外務工的一類集體。比起80年代就離開農村務工的農民工,新一代的農民工大都擁有較高的文化教育水平,他們有的生長在城市,有的是很小就隨父母、親友來到城市,對城市具有很特殊的感情,他們脫離農村,渴望城市,期望通過在城市中的發(fā)展改變世世代代的命運。
政治參與是指“普通公民通過各種方式參加政治生活,并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政治體系的構成、運行方式和規(guī)則以及公共政策的政治行為”〔1〕。美國著名的政治學家亨廷頓認為:“政治參與是平民影響政府決策的一種行為?!薄?〕我們所要研究的新生代農民工的政治參與是指新生代農民工作為普通公民在城鎮(zhèn)務工過程中,按照法律規(guī)定,通過直接或間接的行為影響政治體系從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隨著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新生代農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 ,民主意識大大增強,政治參與能力也不斷提高,進行政治參與的愿望越來越強烈。 新生代農民工不論是在農民工之中,還是在城市工人之中都占有絕對比例,并且已經(jīng)逐漸成為城市產(chǎn)業(yè)工人的主體,是城市中不可忽視的特殊群體,也是公民政治參與中不可或缺的參與主體。因此,無論是從農民工自身還是從對社會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上來看,推動農民工政治參與都有重要意義。
一、 有利于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發(fā)展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無產(chǎn)階級掌握國家政權,管理國家的政治制度。其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3〕黨的十八大報告當中強調指出,我們黨始終高揚的光輝旗幟就是人民民主,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社會的生命。政治的本質就是群體事件和活動,沒有最廣泛的公民參與就不可能有民主的發(fā)生。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要實現(xiàn)最廣泛的人民民主,就是要保障人民當家做主。普通公民進行政治參與一般是通過基層群眾自治組織,以此為依托保障自身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如城市居民委員會,農村村民委員會,企事業(yè)單位的職工代表大會等。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12日發(fā)布的最新監(jiān)測結果顯示,2013年全國農民工總量為26894萬人,比上年增長2.4%,2013年中國新生代農民工有12528萬人,占農民工總量的46.6%,占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農村從業(yè)勞動力的比重為65.5%。〔4〕新生代農民工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者,不僅是農民工大軍中的中流砥柱,也是人民的重要組成部分,發(fā)展基層民主,破除城鄉(xiāng)二元戶籍制度對新生代農民工在基層群眾組織中進行政治參與權利的限制,保障包括新生代農民工在內的所有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發(fā)揮好基層群眾組織在擴大群眾參與、反映群眾利益方面的積極作用,是實現(xiàn)最廣泛人民政治參與的重要方式,也是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fā)展奠定了最堅實的群眾基礎。
新生代農民工政治參與形式多樣化、民主參與渠道的暢通,使新生代農民工真正意義上享有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在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的的過程中,提升了自身的民主意識,由消極的政治政治參與轉變?yōu)榉e極的政治參與。參與形式和方法越來越規(guī)范化,為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發(fā)展營造了有利的政治環(huán)境,推進了國家和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和透明化,推進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fā)展逐漸走向成熟。
二、 有利于農民工自身利益維護和人權保障
馬克思主義參與觀認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新生代農民工選擇離開家鄉(xiāng)來到城市本身就是一種利益選擇的結果,認為城市中獲取自身需要的利益機會要遠遠多于農村,于是紛紛涌向城市,進入城市務工。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農民工缺乏組織化管理,利益訴求機制不健全導致農民工通過正規(guī)渠道無法保障自身合法權益,從而衍生了許多非理性化的維權方式。農民工通過這種方式維權不僅達不到想要的效果,反而讓自己陷于不利境地。如2006年10月,小包工頭李某以跳塔輕生相威脅,討要發(fā)包方拖欠自己的8000元施工款,在警方的協(xié)調下,他要回了施工款,但因其行為擾亂了公共秩序,公安機關對其處以治安拘留的處罰;2009年3月13日,名叫阿喜的打工仔被辭退后,捅死兩個女上司后跳樓身亡,用最悲哀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年輕的一生。種種事例表明,在獲取自己合法利益的較量中,不僅需要個人努力,也需要組織支持和法律保障。推動農民工政治參與,實質上是在制度上和法律上給予農民工充分保障,保障農民工享有應有的政治權利。
農民工的政治參與權利是人之為人而應享有的權利,每個公民都依法享有生命、人身和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自由平等權利,每個公民都應該受到合乎人權的對待。路易斯·亨金在他的著述中曾提到過:“我們的時代是權利的時代,人權是我們時代的觀念?!薄?〕我們所要研究的人權不僅是強者的人權,更多的是要關注弱者人權實現(xiàn)。農民工身份是農民,農民在我國13億人口當中占有絕對比例,因此,農民工的力量不可忽視。但,我國法律至今也沒有對農民工的人權進行明確規(guī)定,以致出現(xiàn)農民工子女上學難,農民工在勞動就業(yè)上遭遇不平等待遇,社會保險和福利無法實現(xiàn)等問題。推進農民工政治參與,實現(xiàn)農民工的政治參與權利,使農民工在間接參與國家事務的過程中,站在農民工自身的角度反映他們所代表的利益群體的意見和建議,讓黨和政府更直接、更具體地聽見這一弱勢群體的呼聲,這不但是農民工自身利益維護的有效途徑,也是尊重農民工人權的重要體現(xiàn)。
三、 有利于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美國政治學家科恩指出:“社會成員如不享有最低限度水平的物質福利,任何社會也不能指望長久維持自治”?!?〕也正如亨廷頓所言,“在現(xiàn)代國家中,實現(xiàn)政治穩(wěn)定的關鍵,是能否動員農村民眾在成人現(xiàn)存政治體系而非反對它的條件下參與政治?!薄?〕從目前來看,新生代農民工進行政治參與的模式主要有制度化的政治參與和非制度化的政治參與兩種,所謂制度化的政治參與是指在國家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下的政治參與行為,非制度化的政治參與是指不在法律規(guī)范允許范圍之內的具有非理性和破壞性的政治參與行為,因此要把新生代農民工的政治參與引向制度化途徑,使其政治參與合理、合情、合法。然而,新生代農民工由于城鄉(xiāng)二元戶籍制度的限制,在城市中很難有通過正規(guī)渠道進行政治參與進而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機會。農民工在生活中屬于弱勢群體,社會保障不到位,工資利益得不到有效維護,所以在迫不得已的時候,農民工不得不采取一些極端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破壞性極大,若任由發(fā)展,難免會破壞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甚至造成社會沖突和動蕩,影響國家政治、經(jīng)濟安全的同時也影響了農民工自身的生活狀態(tài)。
我們黨構建和諧社會的最重要課題就是最大限度的緩解社會矛盾,化解社會沖突。然而農民工的權益得不到保障,這恰恰與我國實踐科學發(fā)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zhàn)略部署不相稱的,突出的農民工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所以如何保障農民工的權益,保證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的和諧社會,是亟待解決的大問題。
推動農民工政治參與,保障農民工在法律法規(guī)的框架下進行政治參與,是農民工政治參與制度化的基本前提,暢通農民工表達訴求的渠道,是預防非制度化政治參與出現(xiàn)的根本措施。帕曼特和麥克弗森認為:“只有通過參與才能促進人類發(fā)展,強化政治效率干,弱化人們對權利中心的疏離感,培養(yǎng)對集體問題的關注,并有助于形成積極的、具有知識并能夠對政治事務更敏銳興趣的公民?!薄?〕新生代農民工作為一個日益壯大的群體,是維系我國社會穩(wěn)定與發(fā)展的重要力量。
四、 有利于農村社會的全面發(fā)展
搞好農村事業(yè)的全面發(fā)展,實際上就是要解決好三農問題,農民問題是三農問題的核心所在。農民工進城務工,實現(xiàn)了剩余勞動力的轉移,農民工在城市的工作雖然環(huán)境艱苦,待遇一般,但相比在農村靠天吃飯的收入來說較為穩(wěn)定。農村土地有限,整體收入有限,農民工外出打工的收入大大增加了農村財政收入總額。采取多種方式擴大農民工有序的政治參與,保障他們利益表達渠道的暢通,切實維護他們合法工資收入及其他合法權益,開闊眼界,豐富頭腦,更加積極地參與工業(yè)化、城市化和現(xiàn)代化進程中來,并分享取得的成果,有利于農民工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帶動農村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
相對于普通村民來說,新生代農民工綜合素質比較高,在城市打拼中形成了新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削弱了農民工的宗族等級觀念和小農意識,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對事物的認識也更具有客觀性。推動新生代農民工的政治參與,在參與的實踐中加強他們對我國民主政治的深層次了解,大大增強其政治參與意識、政治參與能力。高素質的農民工返鄉(xiāng)進行政治參與,向農村村民傳播了與時俱進的民主政治理念,帶動村民民主素質的提高,有利于在農村樹立新的社會風氣,對村民自治的高效實施、緩解村中矛盾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推進基層民主政治的發(fā)展。
〔參 考 文 獻〕
〔1〕李良棟.新編政治學原理〔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1.
〔2〕〔美〕繆塞爾·亨廷頓,瓊·納爾遜.難以抉擇〔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8.
〔3〕百度百科〔EB/OL〕.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4〕劉錚.中國農民工總量近2.69億人〔EB/OL〕.新華網(wǎng),2014 -5-12.
〔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6〕張千帆.中國憲政時代開始的標志〔N〕.法制日報.2004-06-28.
〔7〕〔美〕科恩.論民主〔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8〕〔美〕塞繆爾·亨廷頓.變革社會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
〔9〕〔英〕戴維·赫爾德.民主的模式〔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
〔責任編輯:史煥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