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劍虹
長興縣婦幼保健院,浙江 長興313100
茵梔黃口服液聯合西藥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療效觀察
沈劍虹
長興縣婦幼保健院,浙江 長興313100
目的:觀察茵梔黃口服液配合培菲康、蒙脫石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臨床療效。方法:將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110例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52例采用培菲康、蒙脫石治療,觀察組58例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茵梔黃口服液口服。治療前后檢測患兒血清膽紅素水平,患兒糞便總膽紅素、黃疸降至正常的時間等,比較2組患兒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結果:總有效率觀察組為96.55%,對照組為82.69%,2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治療后2組患兒血清總膽紅素均比治療前明顯降低(P<0.01),觀察組血清總膽紅素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治療后各時間點觀察組糞便有形成分總量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治療后第1、2、3、4、5天,觀察組糞便總膽紅素均較對照組顯著增多(P<0.01)。黃疸消退時間觀察組明顯短于對照組(P<0.01)。2組患兒均未發(fā)現明顯不良反應。結論:茵梔黃口服液配合培菲康、蒙脫石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可有效降低患兒血膽紅素水平,增加糞便中膽紅素排出,加快黃疸消退,提高臨床療效。
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中西醫(yī)結合療法;茵梔黃口服液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是膽紅素在新生兒體內蓄積導致的病理性黃疸,發(fā)病率高并有逐年上升趨勢,非結合膽紅素能透過血腦屏障,使基底核等部位的神經細胞黃染,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潛在毒性,且對心、肝、腎、肺等重要臟器及血液系統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嚴重者可導致膽紅素腦病,引發(fā)不隨意運動型小兒腦性癱瘓。早期有效地控制黃疸,能明顯減少中樞神經損害等并發(fā)癥?,F代醫(yī)學治療有西藥、藍光照射、肝酶誘導劑、白蛋白輸注、換血療法等,有一定療效,但基層條件所限,許多方法不能開展。本觀察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茵梔黃口服液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療效顯著,結果報道如下。
1.1 納入標準 ①符合新生兒病理性高膽紅素血癥的診斷標準;②中醫(yī)辨證為濕熱黃疸;③均為足月新生兒。
1.2 排除標準 ①新生兒嚴重嘔吐、腹瀉等;②確診為新生兒肝炎綜合征;③早產兒、低體重兒;④新生兒窒息、羊水吸入綜合征;⑤嚴重先天性缺陷和染色體疾病患兒;⑥患兒過敏體質;⑦患兒及家屬依從性不好,不配合治療,中途終止治療者或轉上級醫(yī)院治療者視為脫落病例。
1.3 診斷標準 符合《實用新生兒學》[1]新生兒病理性黃疽診斷標準:①生后24 h內出現黃疽,血清膽紅素濃度大于102 μmol/L;②足月新生兒血清膽紅素濃度大于220.6μmol/L、早產兒大于255μmol/L;③血清直接膽紅素大于26μmol/L;④血膽紅素每天上升大于85μmol/L;⑤黃疸持續(xù)時間超過2~4周,或進行性加重。符合上述標準其中1條,即可診斷為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
1.4 中醫(yī)診斷標準 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中有關胎黃的診斷:①24 h內出現黃疸,發(fā)展快,黃色明顯,或黃疸出現遲,持續(xù)不退,伴肝脾常見腫大,精神倦怠,不欲吮乳,大便或呈灰白色;②血清膽紅素、黃疸指數顯著增高,尿膽紅素陽性及尿膽原試驗陽性或陰性;③排除ABO或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黃疸。
1.5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7月—2014年1月本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110例,按數字表法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58例,男32例,女26例;日齡1~26天,平均(4.4±6.5)天;體質量2450~4130 g,平均(2785±784)g。對照組52例,男27例,女25例;日齡1~24天,平均(4.2± 7.8)天;體質量2430~4235 g,平均(2845±746)g。2組患者的性別、日齡、體質量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 對照組 ①培菲康(上海信宜藥廠有限公司),每次0.5 g,每天3次;②蒙脫石散(肯特令,浙江海力生制藥有限公司),每次1 g,每天3次;③根據情況間斷藍光照射6~12 h;④給予患兒保暖、補充熱量、維持血糖、水、電解質平衡,藍光照射期間注意補充水分、鈣劑及維生素B。
2.2 治療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茵梔黃口服液口服(北京雙鶴高科天然藥物有限公司),每次3m L,每天3次。
2組療程均為5天。
3.1 觀察指標 ①患兒的臨床癥狀;②采用OLYMPU SAU27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血清總膽紅素;③稱重患兒每日糞便的有形成分含量;④測定患兒糞便中的總膽紅素含量,根據臨床癥狀和膽紅素水平判定臨床療效;⑤記錄所有患兒膽紅素降至正常的時間。
3.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數據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治療前后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
4.1 療效標準 顯效:治療后患兒精神狀態(tài)良好,皮膚鞏膜黃疸消退,總膽紅素降至正常值;有效:患兒經過治療后精神好,反應靈敏,皮膚鞏膜黃染明顯減輕,總膽紅素未降至正常;無效:患兒精神差、嗜睡、皮膚鞏膜黃染無明顯變化或加重,總膽紅素水平變化不大或上升,甚至出現神經系統受損的癥狀、體征。
4.2 2組治療前后血清總膽紅素水平比較 見表1。治療后2組患兒血清總膽紅素均比治療前明顯降低(P<0.01),觀察組血清總膽紅素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
表1 2組治療前后血清總膽紅素水平比較±s) μmol/L
表1 2組治療前后血清總膽紅素水平比較±s) μmol/L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①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②P<0.01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58 52治療前302.5±36.8 297.6±37.2治療后162.4±39.5①②187.0±41.3①
4.3 2組患兒糞便有形成分比較 見表2。治療后各時間點觀察組每天糞便有形成分總量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
表2 2組患兒糞便有形成分比較±s)g
表2 2組患兒糞便有形成分比較±s)g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58 52第1天26.5±10.5 25.7±10.1第2天24.6±12.8 26.7±13.5第3天25.6±13.9 24.3±12.5第4天18.1±8.6 17.5±9.1第5天17.6±9.3 19.8±8.7
4.4 2組患兒糞便總膽紅素比較 見表3。治療后第1、2、3、4、5天,觀察組糞便總膽紅素均較對照組顯著增多(P<0.01)。
4.5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4。治療后總有效率觀察組為96.55%,對照組為82.69%,2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
表3 2組患兒糞便總膽紅素比較±s) μmol/L
表3 2組患兒糞便總膽紅素比較±s) μmol/L
與對照組比較,①P<0.01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58 52第1天3.52±1.14①1.85±1.30第2天3.12±0.98①1.94±1.47第3天2.43±1.07①1.73±1.24第4天3.17±1.23①1.45±1.34第5天2.21±1.26①1.33±1.25
表4 2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4.6 2組患者黃疸消退時間比較 患兒黃疸消退時間觀察組(5.6±1.7)天,對照組為(7.1±1.4)天,2組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意義(P<0.01)。
4.7 不良反應 觀察組出現4例患兒在喂奶前喂服茵梔黃口服液后嘔吐,不影響治療。其余患兒未發(fā)現其他不良反應。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發(fā)生與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有關。新生兒膽紅素生成速度較成人明顯增快,但肝細胞處理膽紅素能力較差,肺炎、臍部感染等感染因素引起新生兒細胞膜的破壞,加之新生兒中性粒細胞的殺菌吞噬能力弱,特異性免疫功能差,極易導致新生兒發(fā)生溶血,影響肝臟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性,使肝臟對膽紅素的結合能力減低,血中未結合膽紅素增加?;純猴嬍巢顣r,葡萄糖醛酸酶的來源不足,二便減少,腸肝循環(huán)增加而加重黃疸,加之新生兒缺氧以及代謝性酸中毒的影響明顯抑制肝臟酶的活性,使肝臟對膽紅素的攝取、轉化和結合能力,也可引發(fā)溶血增加血中的膽紅素?,F代醫(yī)學的治療主要是改善膽紅素的代謝、減少膽紅素的重吸收。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屬于中醫(yī)學胎黃范疇。母體濕熱或出生后感受濕熱之邪,加之新生兒臟腑稚嫩,元氣不足,不能疏泄?jié)駸嶂?,濕熱毒邪郁結血分,肝失疏泄、膽汁排泄受阻,外溢肌膚導致。目前,中醫(yī)中藥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療效已經得到臨床證實[2~4]。
本研究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成藥茵梔黃口服液口服。方中的茵陳有清熱利濕退黃的作用,是歷代醫(yī)家治療黃疸的主藥,茵陳含有茵陳酮、葉酸等,能顯著增加膽汁分泌、利膽、拮抗溶血,促進腸蠕動的作用;大黃有清熱瀉火通大便的作用,使?jié)駸嶂跋滦?,明顯減輕新生兒肝腸循環(huán)加重黃疸,降低血液中的膽紅素水平;梔子輔助清肝熱,瀉火;黃芩清上焦?jié)駸?;金銀花疏散上焦風熱、解毒。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利濕、解毒退黃的功效。
本次觀察結果表明,治療后觀察組的血清總膽紅素水平、糞便膽紅素、有效率等療效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茵梔黃口服液配合培菲康、蒙脫石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臨床療效顯著,并未發(fā)現明顯不良反應,值得臨床參考應用。有研究報道,中藥茵陳可引起患兒游離膽紅素增多,容易導致膽紅素向細胞膜內轉移造成細胞損傷[5]。本觀察組患兒未見有腦損傷引發(fā)的腦病,相關中藥類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未發(fā)現明顯的不良反應。本次納入研究的病例不多,關于中藥是否會引發(fā)腦細胞損傷等副作用的風險,有待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多中心進行相關的研究。
[1]金漢珍,黃德岷,官希吉.實用新生兒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266-269.
[2]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ZY/T001.1~001.9.94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86.
[3]錢建青,凌萬里,周劍峰,等.茵陳顆粒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效果分析[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4,29(2):102-103.
[4]王紅,張玉偉.茵桅黃顆粒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療效[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2(4):104.
[5]楊執(zhí)庸.中國傳統習俗對新生兒黃疽的影響[J].中華兒科雜志,2000,38(3):188-189.
(責任編輯:馮天保)
R722.17
A
0256-7415(2015)02-0161-03
10.13457/j.cnki.jncm.2015.02.077
2014-08-21
沈劍虹(1979-),男,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內科臨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