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宗權
【摘 要】目的 探討心理溝通與干預在婦科門診計劃生育手術中的作用。方法 對照組43例患者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43例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行心理溝通及有針對性的干預,對比兩組相關臨床指標情況。結果 術后觀察組SAS評分下降幅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術中疼痛、手術時間以及術中出血量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婦科門診計劃生育手術患者行心理溝通及有針對性的干預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心理溝通;計劃生育;術中疼痛
【 Abstract 】Purpose:To explore the psychologic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role of intervention in the outpatient service of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family planning operation.Methods:Control group of 43 patients undergoing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43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psychological communication and targeted intervention,compared two groups of related clinical indicators.Results:Postoperative observation group SAS scor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 < 0.05);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amount of pain,operation time and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P < 0.05).Conclusion:Outpatient service of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family planning operation patients psychological communication and targeted intervention effect is remarkable;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communication;Family planning;Intraoperative pain
計劃生育是我國控制人口而推行的一種管理策略。計劃生育工作的開展具有多方面的優(yōu)勢,如控制社會人口、維持社會和諧安定等[1]。但是,在計劃生育工作開展過程中,會涉及得到婦科門診計劃生育手術。對于女性來說,進行計劃生育手術會關系到日后的性生活及生殖能力等諸多問題,最為顯著的便是使女性產生抵觸心理。為此,在婦科門診計劃生育手術過程中,實施有效的解決措施便顯得極為重要。本次將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86例婦科門診計劃生育手術者作為研究的對象,主要是探討心理溝通與干預在婦科門診計劃生育手術中的作用,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收治的86例婦科門診計劃生育手術患者于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于本院。入選患者不存在精神病史以及嚴重肝、腎、心功能障礙;對視覺模擬鎮(zhèn)痛評分可理解及配合;另外,將生殖器炎癥、冠心病以及宮頸手術史者逐一排除[2]。以隨機的方式分為兩組,對照組43例中,最小、最大年齡者分別為22歲、54歲,年齡均值(36.8±1.3)歲;孕次0~1次,人工流產術8例、上環(huán)24例、取環(huán)11例。觀察組43例中,最小、最大年齡者分別為23歲、53歲,年齡均值(36.5±1.4)歲;孕次0~1次,人工流產術9例、上環(huán)23例、取環(huán)11例。結合上述基本資料可知,兩組比較各項數據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復方利多卡因乳膏行宮頸管表面麻醉[3],進一步實施常規(guī)護理方法,嚴密觀察患者手術期間的癥狀及體征變化,一旦有異常情況發(fā)生,采取及時有效的處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在手術前期給予復方利多卡因乳膏,進一步采取宮頸管表面麻醉,在手術期間,相關醫(yī)護人員需全程陪同,并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溝通及干預措施,具體內容如下:
(1)健康宣教,提高患者認知水平,消除害羞感。相關醫(yī)護人員需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耐心回答患者的心理疑問,進一步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醫(yī)護人員在言行上需和藹、親切,以此使患者心理情緒得到有效舒緩。需在合適的時機,以合適的方式告知患者,告知患者妊娠及避孕是女性的生理過程,這些問題是很難避免的。另外,為患者營造良好的手術環(huán)境,保證手術室的安靜,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消除手術不適感。
(2)心理干預。在手術前及手術中,患者均會有一些不良心理狀況產生,如焦慮、抑郁、擔心、害怕以及恐懼等。因此,相關醫(yī)護人員需針對患者所出現(xiàn)的不同心理狀況,采取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在合理溝通的基礎上,為患者講解有關手術的益處,同時簡單向患者介紹手術過程,以此提高患者認知水平。告知患者在手術期間,需放松心情,努力配合手術,以此使手術的成功率得到有效提升。
(3)手術疼痛干預。在手術過程中,疼痛是難以避免的,但是可以盡可能地控制疼痛。同時,為了消除患者的心理抵觸,需針對手術疼痛實施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在手術期間,選擇合理、科學的麻醉方式,使患者疼痛得到有效減弱,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告知患者家屬需多關愛、呵護患者,以此使患者感受到親情的可貴,進一步提高手術的配合度。
1.3判定標準
以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4]為依據,對手術前后患者的焦慮癥狀進行評分,手術后分數越低,表示焦慮癥狀改善效果越顯著。并對兩組患者術中疼痛、手術時間以及術中出血量進行對比評估。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研究應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 )視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應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取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手術前后兩組患者SAS評分對比評估
手術前,未經心理溝通及有針對性的干預,觀察組與對照組SAS評分分別為(56.8±6.4)分、(57.2±5.8)分;手術后,經心理溝通及有針對性的干預,觀察組與對照組SAS評分分別為(21.8±6.9)分、(41.3±5.4)分。
由此表明:手術前,兩組患者SAS評分無明顯差異(t=1.129,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手術后,觀察組患者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t=12.346,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兩組相關手術指標對比評估
觀察組中,無痛14例(32.56%)、輕微疼痛22例(51.16%)、中度疼痛6例(13.95%)、重度疼痛1例(2.33%);對照組中,無痛6例(13.95%)、輕微疼痛13例(30.23%)、中度疼痛18例(41.86%)、重度疼痛6例(13.95%)。
觀察組術中出血量<10ml者32例(74.42%)、>10ml者11例(25.58%);對照組術中出血量<10ml者13例(30.23%)、>10ml者30例(69.77%)。
觀察組平均手術時間為(3.0±1.2)min、對照組平均手術時間為(4.3±1.5)min。
由此表明:觀察組在手術疼痛、術中出血量以及手術時間三大指標上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在婦科門診當中涉及到多種手術,其中計劃生育手術是較為常見的一類手術。由于該手術會關系到術者的生殖能力及日后性生活等,因此會產生較大的抵觸心理,比如焦慮、抑郁、害羞等。這些抵觸心理倘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則會影響手術的效果。因此,為了婦科門診計劃生育手術質量得到有效提升,采取有針對性的處理措施便顯得極為重要。本次重點提到心理溝通與有針對性的干預,主要包括健康宣教、心理干預以及手術疼痛干預等。在心理溝通過程中,相關護理人員需注重自身素質的提升,注意護理禮儀,文明用語,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耐心回答患者的心理疑問;擅于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情況,針對患者在手術前、手術中出現(xiàn)的不良心理狀況,如焦慮、抑郁及羞澀等,采取有針對性的疏導工作,從而使患者心理障礙得到有效排除,進一步提高患者在手術期間的配合度。有學者[5]經研究表明,對于婦科門診計劃生育手術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溝通與干預效果顯著,能夠改善患者抵觸心理,并緩解手術疼痛等;此次得出了與該學者相一致的研究成果。
本次將86婦科門診計劃生育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照組43例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43例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行心理溝通及有針對性的干預;結果顯示:(1)手術前,兩組患者SAS評分無明顯差異(t=1.129,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手術后,觀察組患者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t=12.346,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2)觀察組在手術疼痛、術中出血量以及手術時間三大指標上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可知:婦科門診計劃生育手術患者行心理溝通及有針對性的干預效果顯著;能夠使患者焦慮等不良心理狀況得到有效環(huán)節(jié),同時使術中疼痛、術中出血量以及手術時間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進一步為婦科門診計劃生育手術質量的提升提供保障依據;因此,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劉春玉.陳學芹.王俊芳.心理溝通與干預在婦科門診計劃生育手術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04:272-273.
[2]岳彩虹.王新華.曹嫚.計劃生育手術患者的心理問題分析及護理干預措施研究[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4,06:957-959.
[3]江雪芳.李潔明.毛玲芝.韓立微.田豐蓮.張錦新.張華.心語疏通方法在門診計劃生育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病案,2011,07:68-69.
[4]童瑤.心語疏通應用于門診計劃生育手術患者的臨床效果剖析[J].中國臨床研究,2015,04:489-491.
[5]朱雁珍.陳碧玲.鄧少嫦.曹遠錦.心理護理干預對早期急診流產手術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3,0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