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qū)中心醫(yī)院(518116)葉春麗 祝妍華 羅美蓮 陳鎮(zhèn)坤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斷提高護理質量已經成為各大醫(yī)院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之一。2010年國家衛(wèi)生部下達“把時間還給患者,把護士還給患者”的精神文件,這就需要對原有的護理管理模式進行改革,以保證基礎護理、心理護理、??谱o士工作落實到實處,給患者真正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分組護理管理模式是優(yōu)質護理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按照護士的職稱、工作能力、工作年限等成立責任制小組,小組護士共同分管一組患者,對患者實施責任制的整體護理。分組護理管理能夠更好地激發(fā)護士的工作積極性,發(fā)揮其潛能,有利于保證護理的安全與質量[1]。我院自2014年實施分組護理管理以來,護理質量得到了質的飛躍,現(xiàn)以膽囊切除術患者為例,分享實施效果。
1.1 一般資料 200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納入標準:①主要臟器功能正常,無嚴重心、肺、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②入院后有完善的檢查和手術準備,均明確診斷,患者知曉自身病情;③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符合本院人體試驗委員會所制定的倫理學標準;④無內分泌及免疫系統(tǒng)疾?。虎轃o凝血功能障礙、貧血及惡液質;⑥無精神障礙,心理疾病;⑦均為擇期手術的患者;⑧術后意識清醒。排除標準:①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等;②精神狀態(tài)較差,不能合作者;③血液系統(tǒng)疾病、嚴重感染、糖尿病者;④有精神病史、神經系統(tǒng)疾??;⑤急診手術者;⑥手術史。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例。觀察組,實施分組護理管理模式,男53例,女47例,年齡18~70歲,平均46.3±13.5歲;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管理模式,男51例,女49例,年齡21~75歲,平均47.5±15.8歲;兩組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另選取普外科20名護士為研究對象,年齡20~45歲,平均30.4±7.5歲。護齡1~24年,平均8.6±3.2年。分組護理管理前后人員無明顯變動。
1.2 分組護理管理模式
1.2.1 分組責任小組的成立 制定崗位工作流程,確定崗位要求。將全科護理人員按照職稱、??浦R、護理技能、工作年限、工作能力,根據層級管理的基本原則、護士條例、消化內科的護理內容、醫(yī)院護理質量要求進行分層[2],分為??谱o士、責任小組組長、高級責任護士、初級責任護士和普通護士。20名護士包括護士長和副護士長各1名,對所有護士進行分組,分為2個小組,護士長和副護士長分別設在2個責任小組內,每個責任小組有??谱o士1名,責任組長1名,高級責任護士2名,初級責任護士2名,普通護士3名。小組護士共同分管一組患者,實行責任包干制負責整體護理。
1.2.2 護理職責制定 ①??谱o士全面檢查和指導下級護士的護理工作。責任組長護士對本組重點、特殊患者的病情及儀器設備情況進行全面系統(tǒng)交接,對前一天的護理工作進行重點點評和小結,提醒當日需特別注意和改進的工作,并負責監(jiān)督、疑難病例討論。高級責任護士負責病情較重患者整體護理,協(xié)助病區(qū)管理,承擔難度較大的護理操作技術,做好對患者的入院評估、住院評估、高危因素評估,協(xié)助質量控制與持續(xù)改進,及時填寫“不良事件報告表”,并參與護理科研。初級責任護士負責一般患者、輕癥患者的整體護理,承擔一般??谱o理,參與病區(qū)管理和質量控制;為所屬組的患者提供連續(xù)、全面、無縫隙的護理服務[3]。普通護士在上級護士的指導下完成臨床治療和護理,負責患者的生活護理和一般性基礎護理操作?;颊邚念^到腳的清潔均由分管護士負責,切實保證了患者“三短九潔”。將護士長、責任護士的照片張貼在宣傳窗內,以便患者對負責其護理工作的小組人員有更直接的了解。②將護理人員的職責與業(yè)績、獎金和評優(yōu)情況掛鉤,績效考核時遵循統(tǒng)籌兼顧,合理搭配,績效優(yōu)先及責、權、利對等原則,堅持按崗定酬,降低職稱、學歷、工作年限權重分值,根據護士崗位的工作內容、工作風險以及工作技術含量的不同制定工資系數。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人,做到合理用人,提高護士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使其能夠主動參與到病房護理中。
1.3 觀察指標 ①護理質量:以《基礎護理服務工作規(guī)范》和《醫(yī)院實施優(yōu)質護理服務工作標準(試行)》為指南,制定護理質量考核表,該考察表包括護理文書、主動服務性、行為規(guī)范、病房環(huán)境改進、護理技能操作、安全改進、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八個方面,每個方面滿分100分,評分越高,說明護理質量越好。該考察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②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對患者的關愛與溝通、護理的及時性、護理效果、服務態(tài)度和業(yè)務水平五個方面,每個方面分為很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四個等級,前兩個等級計入滿意度,該調查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
附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比較
附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數據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s)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百分比采用卡方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比較 觀察組在護理文書、基礎護理、行為規(guī)范、病房管理等方面的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1。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在護理的及時性、服務態(tài)度、護士的業(yè)務水平等方面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2。
當今社會,患者對醫(yī)療服務的觀念正在逐步改變,社會對護理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理質量是醫(yī)院管理的核心,是在市場競爭中使醫(yī)院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也是衡量醫(yī)院服務質量的重要指標。護理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醫(yī)院的醫(yī)療質量、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10年衛(wèi)生部在全國啟動了“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活動,一些試點醫(yī)院對護理質量的改進已經初見成效。優(yōu)質護理管理要求醫(yī)院不斷創(chuàng)新護理管理,對護士進行責任制分組,讓以“患者為中心”的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得以更好的實踐。責任分組護理模式中護理人員和護理流程的配置和更加合理,更加適應患者的需求。分組護理管理中各級護士的責任得到細化,使護理管理工作更系統(tǒng)、更深入,提高了護理工作的執(zhí)行效率。每一個小組均配備了從護師到護員的人才梯隊,各小組護理水平較為均衡。同時也充分發(fā)揮了各個層次護理人員的工作優(yōu)勢,護理骨干起到帶頭作用,護理成員之間得到相互交流和提高,使每一位患者能夠得到高效、優(yōu)質的服務。
我科室全體護理人員緊緊圍繞“改革護理模式、履行護理職責,提供優(yōu)質服務,提高護理水平”的工作宗旨,對護士實施分組管理,結果顯示,分組護理管理后,護理質量和患者的滿意度均得到了顯著提高。分析原因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①責任制小組的成立針對每一個護理崗位制定科學化、制度化的崗位職能,按照護士長、責任護士組長、責任護士、護理員進行層級管理負責制,各級護士深刻理解自己的工作意義和要求,這不僅改變了以往不同學歷、不同職稱和能力的護士承擔相同工作的狀況,充分發(fā)揮了不同層次護士的作用;而且責任護士對自己分管的患者全面負責,將護理時間還給了患者,護士有更多的時間在分管患者的床邊,為患者提供各項治療、護理工作,保證了護理工作的全面性和連續(xù)性,大大提高了護理工作質量。責任追究制度的制定,有效提高了護士的責任心,使護士為滿足患者的護理需要不斷地充實和完善自己,最終提升自身的護理能力。同時護士在患者身邊提供服務的同時,也加強了護患之間的交流,增加了相互之間的信任,這對于提高護理滿意度、護士工作的積極性和成就感也有重要的意義。②在工作職能和獎金分配上體現(xiàn)優(yōu)秀護士的價值,增強了護士的競爭格局,能夠充分發(fā)揮高年資護士的技術水平,滿足了護士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
綜上所述,分組護理管理能夠使護士更加貼近患者,滿足患者的護理需要,提高護理質量和患者的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