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賓
外界對于“能人”官員的定義很多,且標準不一,有人說能吏就是能干的官吏;有人說“能人”官員就是執(zhí)行能力強,能辦成事的官吏;也有人說,“能人”官員就是作風強硬,有手腕的官員。這些詮釋雖說莫衷一是,但可以大致上給讀者一個“能人”官員的輪廓。
筆者心中的“能人”官員也無外乎于此,即作風強硬、會辦事,想干事,也能干成事。說得學理化點,“能人”官員是這樣一類官員,他們突出人的意志在行政運作中的主導作用,通過強硬的工作風和雷厲風行的處事習慣,運用目標管理、倒逼機制,推動區(qū)域、部門內部官僚機構強力運作的地方政要。
特征一:作風烈,膽子大
一汽原董事長徐建一、云南省委原副書記仇和、福建省原副省長徐鋼、中石油原總經理廖永遠、原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再加上由地方紀委通報的上海市政府原副秘書長戴海波,無錫市濱湖區(qū)委原書記、無錫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qū)黨工委原書記(副廳職)朱渭平等的落馬,不能不說令人驚異,也讓人惋惜。特別是一向以改革自詡的“明星官員”仇和,他的被查更是引起了社會各界對于“仇和現(xiàn)象”狂轟濫炸式的追問。
翻閱上述官員的從政生涯,不難發(fā)現(xiàn),突出個人意志似乎是“能人”型官員腐敗的通病,對于他們而言,因為個人能力強,且具有極強的權力控制欲,所以在平時的處事風格中,獨斷專行成為了個人意志在具體行政運作中的外化。
在政策的制訂上,只要他們想好的事情,一般情況下很難改變,如此一來,其行事作風與現(xiàn)行決策機制發(fā)生沖突也在所難免。云南省委原副書記仇和算得上是位“能人”型官員,他有句名言:“老大難、老大難,老大抓了就不難?!彼坏嚼ッ鳎涂斓稊貋y麻,上馬了許多昆明市以前曾多次討論但一直未實施啟動的項目。
一位知情人士曾透露,在任職沭陽期間,仇和向官場作風開刀。比如開會時設遲到席,缺席要交檢討書和罰款。仇和還常給干部打手機查崗,如果下屬說自己在辦公室,他會要求對方馬上用辦公室電話打回來。事后看,仇和不僅有備而來,而且步步為營,下手又準又狠。整治環(huán)境,對社會治安和官員腐敗的清肅,對工作作風的震懾,都為仇和之后推行的經濟改革做好了準備。
“還是挺有能力的”,這是無錫市濱湖區(qū)委原書記、無錫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qū)黨工委原書記朱渭平接受組織調查時留給辦案人員的印象。辦案人員說,朱渭平主動交代問題后,把他說的話記錄下來,稍加整理,就是一份完整的談話筆錄,思路清晰、重點突出?!澳懽哟?、有魄力”“超前發(fā)展、創(chuàng)新發(fā)展”,這是當?shù)馗刹咳罕妼χ煳计降脑u價。
而在朱渭平看來,只要有權,便可目空一切,肆無忌憚,沒有什么不能辦的事,也沒有什么辦不成的事。朱曾經表示,多年來在濱湖區(qū)做了些成功的工作,在大家的贊揚聲中平添了一份自負和驕傲。權力的加身,威望的提高,權威的形成,助長的是固執(zhí)己見和獨斷專行,這也是他一而再、再而三犯錯誤的原因。沒有監(jiān)督,我行我素,他甚至說:“在濱湖區(qū)只有我女兒能說我?guī)拙??!?/p>
特征二:愛干事,干大事
所謂能人,干事是其“能”的最為突出的表現(xiàn),而且不但愛干事,更為集中的特點是他們敢干事,且干的都是大事,并樂此不疲。這一點從江蘇省徐州市原副市長李連玉的落馬就可以窺見一斑。這位李副市長在2007年的“江蘇邳州市委書記返鄉(xiāng)事件”中可謂紅極一時,當時兼任邳州市委書記的李連玉參加“十七大”載譽歸來,受到當?shù)孛癖姟皧A道歡迎”,李因此被網民稱為“紅毯書記”。
據媒體報道,邳州曾是蘇北最落后縣市之一,但2001年李連玉主政后五年時間,邳州城建規(guī)模從19平方公里變成50平方公里,躋身全國百強縣(市)名單,實現(xiàn)了所謂“洼地崛起”。這種所謂的“邳州經驗”“邳州模式”,引起學習熱潮,許多人充滿對李連玉的肯定、欣賞甚至膜拜。
此外,李連玉熱衷于拉工程、建項目,據網友列舉的邳州“十大政績工程”,首先就是李連玉任內耗資7000萬元建設的如意大道,該大道位于邳州市艾山風景區(qū),是世界上最長的漢白玉浮雕大道,全長958米,寬12米,其中漢白玉浮雕長518米,周圍有9999朵蓮花瓣圍繞一周。因為有蓮花、白玉,當?shù)厝硕喾Q其為“蓮玉大道”。
而2008年投入使用的邳州行政中心,更是占地600余畝,被當?shù)胤Q為邳州“中南?!?,中心內有近20座漢風建筑,包括市委、市政府大樓、食堂、接待中心以及其他行政機關辦公樓等,其奢華程度讓不少市級、省級機關大樓黯然失色。行政中心的落戶還帶動了邳州新城區(qū)的發(fā)展,這也是李連玉任內的一項“大手筆”。
被譽為“推土市長”的季建業(yè)更是如此,其在揚州任職期間,大搞城市建設,當?shù)赜幸痪漤樋诹镎f:“腳一跺,拆拆拆;手一揮,推推推。”季建業(yè)喜歡“一竿子到底”,且直接過問具體事務。據悉,其在到南京之后不久,便將揚州的城市發(fā)展思路也帶來。開始大興土木,提出“要把南京來個大變樣”,全城開挖、塵土飛揚??撤ノ嗤?、拆城西干道、投巨資上馬雨污分流等大量工程,南京這座古城不斷被“開膛破肚”。
特征三:輕方法,重結果
輕方法、重結果,幾乎是官場能人腐敗的又一大特征。對于這些官場能人而言,他們往往習慣于只看結果、重目標,幾近苛刻式的目標管理是“能人”官員處理政務、解決問題的常有手段。不可否認,這種思維方式具有明確的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只要能達到目的,至于采取何種手段,似乎對于習慣了以權壓人、作風強勢的他們來說不是多么重要。
南京市市長季建業(yè)曾經就聲稱:“只要不死人,怎么來都行?!奔窘I(yè)“只要不死人”的提出背景許是忌于2003年的南京強拆命案,當年一位名叫翁彪的南京馬自達車主曾以自焚抵抗強拆。在這個要求下,下面的官員在執(zhí)行過程中,就變本加厲。
如此一來,南京下級政府的官員為了跟得上季建業(yè)的進度條,不惜使用“連坐”手段。某小學生的奶奶被視為釘子戶,區(qū)領導找到教育局,教育局找到校長,校長找到了班主任,班主任找來了小學生的媽媽,班主任說:“孩子的奶奶不簽字接受拆遷,孩子就回家吧,別來上學了?!?
這就是“能人”型腐敗官員的執(zhí)政風格,只要不死人,怎么來都行,背后的潛臺詞是:只要能實現(xiàn)拆遷、不出人命就可以動用一切手段。追求城市幸福是無可厚非的,但如果手段沒能合乎倫理時,那么這種合乎情理的追求目標是否得當?
對于“能人”型官員而言,他們的執(zhí)政思路也是這一矛盾體的體現(xiàn)。仇和是過去20年里,在中國頗受關注的一位“政治明星”。仇和主政江蘇宿遷時,曾被稱為“最富爭議的市委書記”,遠赴云南后這位“能吏”依然爭議不斷,而這一爭議就源于目標與手段的嚴重沖突。同時,在發(fā)展當?shù)亟洕耐瑫r,仇和卻輕視過程,忽視方法的執(zhí)政風格,也給當?shù)卣紊鷳B(tài)帶來了難以估量的損失,這并非空穴來風。
似乎在這種能吏型腐敗官員身上有古代社會官場酷吏的行事作風,作為他們這個群體很少安于現(xiàn)狀,慵、懶、散在他們身上并不存在。所以有人說:“寧要能干的貪官,不要無能的清官?!闭\然,這個觀點的確有“不小的市場”。但在依法治國、從嚴治黨的今天,仇和式官吏的生存很難說能適應這個時代,畢竟老百姓不僅需要一個會辦事、敢辦事的官員,更需要一個能辦事、辦好事的官員。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仇和式的官員可以算得上官場能人,敢辦事,能辦事,但是敢辦事、能辦事并不代表能把事辦好,辦得漂亮。要達到這種效果,想必不但需要重視目標,同時更需要看重方法。
特征四:有人治,無法治
誠然,權力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為公共服務的需求,這也是權力存在的價值,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權力又不可能自己發(fā)生效力,它必須與生命體進行結合,只有這樣,權力才能活生生地作用于社會的各個方面。也正是這一結合,導致純粹的公權力在與夾雜利己之心的生命體發(fā)生作用時,滋生出以權謀私的條件、動機以及可能。
在法治社會中,這種潛伏于生命個體的利己之心可以被法條所約束,以至于其僅僅是潛伏。但是,一旦遇到人治的大背景時,規(guī)章、制度、法律等服務于公眾的條文將會成為官場能人的附庸,只要他們高興,可以隨時隨地修改、制定、廢止他認為于己不利的那些約束,如此一來,不乏貪欲的“能人”官員在制度約束乏力的情況下,必然在行政運作中激發(fā)出可以想見的貪婪,進而尋求突破或者架空制度,前“腐”后繼。
仇和式的能人腐敗便是對上述觀點的最好詮釋。鳳凰網曾認為,仇和落馬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文章稱,當改革與個人的利益相勾連,那些被人們所推崇的官員個性,其局限性便展露無遺。強硬風格的個性,一邊可以推動改革在短期內取得效果,一邊卻是無視民主的專斷與鐵腕,一言堂下不僅難對改革負責,而且極可能暗地里構建起個人利益輸送的渠道。
而這種強勢突破或者鐵腕架空的程度,往往與人的能力成正比。仇和式官員的腐敗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他們是“能人”官員。因為是能人,他們具有出眾的文化、嫻熟的行政操作能力,以及對法律法規(guī)非一般的熟知,對于突發(fā)事件以及棘手的問題,他們具有超乎尋常的把握能力和分析能力,諳熟于官僚體制和運作機制的他們,規(guī)避懲處、篡改制度、踐踏法律等,儼然只是小兒科。
據有關媒體記者在江蘇、云南采訪時了解到,當?shù)夭簧俑刹空f“好大喜功”的仇和,很善于宣傳、包裝自己。也有干部稱梳理仇和的政治生涯后發(fā)現(xiàn),每當主政一方時,他都會為所欲為,很“任性”。整理仇和、萬慶良、楊衛(wèi)澤等能人型腐敗官員的貪腐行為,不難發(fā)現(xiàn),在他們身上不乏一些地方“一把手”威權式處事作風。這種作風所外化出的執(zhí)政風格就是“強人”“人治”的色彩。
獨斷專行,突破制度、法規(guī)似乎是能力型官員的家常便飯,某種程度上可以這么說,如果不是對法律、制度的漸進式突破,和以一種幾乎于自信式的權力張揚與政壇擺拍,仇和們所謂的能力必將大打折扣。
總之,反觀仇和式的官場能人,其看似雷厲風行、處事果斷的能力似乎并不具有值得稱贊的意味,其看似快刀斬亂麻式的背后,恰恰是與現(xiàn)代社會政治文明的走向與期許相背離,而這種孕育于能力性腐敗官員血液中的蠻橫與霸道,具有與現(xiàn)代法治精神天然的不協(xié)調,想必這也是仇和式官場能人最終身敗名裂,走向人民對立面的根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