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主筆_文迪
科學與文明
本刊主筆_文迪
第三代詩人柏樺有一首著名的詩《在清朝》。此詩深刻反諷了中國近代史上那一段令人哀嘆的文明停滯:
在清朝
一個人夢見一個人
夜讀太史公,清晨掃地
而朝廷增設軍機處
每年選拔長指甲的官吏……
在清朝
哲學如雨,科學不能適應
有一個人朝三暮四
無端端的著急
憤怒成為他畢生的事業(yè)
他于一八四〇年死去
“無端端著急”和憤怒的人,正是寫下“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龔自珍。這位在道光年間已強烈意識到民族危機的士大夫,在鴉片戰(zhàn)爭第二年,50歲時暴卒于浙江丹陽云陽書院。
科學不適應中國,文明不適應中國,實際已持續(xù)近五百年。中國文明的災難性停滯開始于南宋覆亡。而宋朝是中國科學技術、政治文明的巔峰時期——
天文學上,蘇頌與韓公廉造出了水運儀象臺;
數(shù)學家有秦九韶、李治、楊輝、朱世杰等,在高次方程式的數(shù)值解法、一元多次方程式及多元高次聯(lián)立方程式、高階等差級數(shù)求和法等均有杰出表現(xiàn);
1978年全國第二次科技大會,鄧小平提出科學技術是生產(chǎn)力的觀點。圖為鄧與陳景潤握手。
蘇頌水運儀象臺的簡單復原裝置
指南針應用于北宋航海,南宋時指南針與方位盤結合,形成“羅盤”,后傳入西方,開啟了西方的航海時代;
畢升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后傳入歐洲,為西方啟蒙時代的到來提供了傳播手段;
火藥則發(fā)展出“管狀金屬火槍”,以火藥爆炸力發(fā)射彈丸,成為現(xiàn)代槍支大炮的前身。
在可以列出的一百項發(fā)明中,以下技術我們今天依然十分熟悉,諸如:鉆探深井技術(比西方早800多年);紙幣(今天仍在使用);水密艙壁(至今仍是船舶設計中重要的結構形式);商標,廣告,救生圈,地雷,手榴彈,救生圈,套版彩色印刷術,水晶透鏡,拉桿活塞式風箱,特大艦船(110米),城市自來水系統(tǒng)……
卡爾·馬克思在《1844年經(jīng)濟學手稿》中指出:“火藥、羅盤、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chǎn)階級社會到來的三項偉大發(fā)明?;鹚幇羊T士階層炸得粉碎,羅盤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卻變成了宗教工具,并且一般地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創(chuàng)造精神發(fā)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推動力?!?/p>
在文明的土壤里,才能開出科學之花。
宋朝的覆亡,大大不同于魏晉漢唐之亡。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言:“二漢、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則舉黃帝、堯、舜以來道法相傳之天下而亡之也?!?/p>
宋朝的滅亡,絕不僅僅是一個王朝的覆滅,用歷史的話語來說,可稱之為“亡天下”;以今天的話語來說,則是文明的中斷或停滯。
周良霄在《元代史》序文中說:“對宋代而言,實質上是一種逆轉。這種逆轉不單在元朝一代起作用,并且還作為一種歷史的因襲,為后來的明朝所繼承……明代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承襲元朝,而元朝的這一套制度則是蒙古與金制的拼湊?!?/p>
元明清三朝的草原農(nóng)牧文明,深刻地異化和重塑著中華文明,并透過今天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清宮戲,固化著中國人對華夏正統(tǒng)文明的認知。自元朝起,“家產(chǎn)制”的回歸和“家臣制”的興起、全面實行“驅口制”等等,均是草原奴隸制度的死灰復燃。而極端野蠻的“人殉制”則一直延續(xù)到了明朝。殘酷的肉刑制度化,至辛亥革命前夕方才廢除,海禁、宵禁延續(xù)至明清兩朝。元明清三朝的“禁武令”則直接造就了清末民初的“東亞病夫”。
而在文化層面:剃發(fā)易冠,大興“文字獄”;大面積禁毀圖書,知識積累發(fā)生斷裂,士民思想陷于禁錮。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西方開啟的思想啟蒙和工業(yè)文明,遠遠地將中國文明丟在了后面,形成一個愚昧、落后、保守的近代中國。
20世紀初,大多數(shù)中國知識分子受了歐陸啟蒙思潮的影響,開始了沉痛的反思:為什么中國的近代化如此艱難?而他們的思考并不是從歷史嬗變的角度進行理性分析,而是急切而感性地將炮口對準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認為是傳統(tǒng)文明阻止了中國的近代化和現(xiàn)代化。
發(fā)端于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反思,在“破四舊”運動中達到了高潮,他們控訴傳統(tǒng)婚姻家庭,拆毀祠堂,抨擊宗族,砸爛孔家店,試圖改造中國人的國民性。
80年代初,中國人開始急切地擁抱科學,“狗攆摩托,不懂科學”“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文科班,瘟科班”……科學,成為真理的代名詞。
30多年過去了,科學教育在中國的基礎教育中是什么樣的狀態(tài),與美國這樣的發(fā)達國家相比,還有多少差距?
未來中國還有沒有可能像大宋王朝一樣,重新成為全世界科技發(fā)展水平的最強國?
為此,本刊記者走進了江南的幾所學校和機構。在這里,我們看到來自國際的STEM教育,也看到中國科學老師自發(fā)的實踐和探索,甚或,科技教育改變了一所學校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