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泳亮
摘 ?要: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將教學重心置于基本體育運動項目教學上,未給予學生個體體育素質發(fā)展的特殊性以足夠的重視度,在教學活動中容易產(chǎn)生偏頗;而目前正在逐漸推廣的小班化教學恰好可彌補該缺陷,既提高學生個體的體育教育效果,也可適當發(fā)展其分工與合作意識。針對小班化體育教學課堂進行分析,并嘗試提出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小班體育課堂的應用策略,以期為廣大小學體育教師提供教學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小班化教學;小學體育;小組合作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7.2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5.005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國教育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升。體育作為我國教學中的基礎重點課程,既具備理論知識教學特點,同時也兼并了較強的實踐性;對教師的理論教學水平以及活動設計與控制水平提出了較高要求[1-2]。在小班化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在體育活動類型、活動精度等方面具有較大的發(fā)展空間,可開展各種形式的體育教研。小組合作是目前各學科教學實踐的熱門教學模式,多數(shù)教師已初步認識到小組合作摸式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與優(yōu)勢,但其科學性與合理性仍有待考究,須經(jīng)過教師不斷實踐、總結與反思,方能得出更為成熟的教學理論。筆者以教學經(jīng)驗為基礎,對小班體育教學中的小組合作模式進行深入分析。
1 ?小班化教學與小學體育
小班化是注重發(fā)展學生個性化特征、提高教學精度與效率的新興教學組織形式,以少數(shù)人組成的班級區(qū)別于普通的大班教學[3-4]。小班化教學模式中學生數(shù)量較少,教師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nèi)可顧及盡可能多的學生發(fā)展,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明顯優(yōu)勢。而小學體育教學實踐通常以體育活動為主,通過有目的、有組織的體育項目發(fā)展學生各方面身體素質;從整體教學過程上看,教師給予每個學生的教學時間越長、關注度越高,個體學生的體育綜合素質水平就越高。可見,小班化模式給予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以新的提升平臺,有利于小學體育“教”與“學”的雙向進步。
2 ?小班化教學與小組合作模式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經(jīng)歷了較為漫長的發(fā)展時期,至現(xiàn)階段已積累了豐富的小組合作教學經(jīng)驗,并總結出該模式的一般規(guī)律。小組合作模式指教師通過有計劃、有目的地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給予各個小組以一定的學習情境、學習主題以及學習任務;使各小組成員通過分工合作開展組內(nèi)學習活動,并通過溝通與分享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小組合作學習彌補了“一對一”教學的片面性與局限性,同時有助于學生通過對同伴學習活動的觀察進行有效自省,從而取得自我的進一步發(fā)展。
從上文論述中可知,小班化教學在提高教學質量上具有明顯優(yōu)勢,而小組合作模式作為個性化與一般化并舉的教學模式,與小班化教學組織形式相結合可進一步提高教學成效。在小班化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模式首先要求教師以班級學生為基礎進行科學分組,分組所應考慮的因素包括組數(shù)、組內(nèi)成員分配、學習任務區(qū)別度等;其次,教師要在可控范圍內(nèi)進行分組以及任務的分配,并在教學過程中對各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觀察;另外,教師在小班化教學組織中不僅要觀察各組的學習進度與成效,同時也應對組內(nèi)每個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與評價??梢?,小班化教學在改善小組合作學習個性化成效方面具有積極作用。
3 ? 在小班化課堂中開展小組合作摸式體育教學
在小班化教學組織形式以及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中,教師可通過合理把握細節(jié)設計提升小班化體育課堂的有效性。筆者經(jīng)過思考總結,對小班化體育教學課堂中實施小組合作式教學模式的具體策略作出如下分析。
3.1 ?在平衡分組基礎上設計綜合性體育游戲
小班化教學所包含的學生人數(shù)較少,教師應在全面了解班級學生主要特點的基礎上控制分組的平衡性。所謂“平衡分組”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的過程中要把握各組人數(shù)的平衡、性別比例的平衡、學習水平的平衡、各類動作水平發(fā)展的平衡甚至身高、體重的平衡等;在同一個體育教學課時內(nèi),組數(shù)過多將影響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性,組數(shù)過少則導致學生個體化發(fā)展受阻。因此,教師在進行平衡分組時,應盡可能減少組間差異;在無法徹底避免的差異上,可進行互補性的、有區(qū)別的、針對性的綜合體育游戲設計;例如,教師給予耐力較強的組別以“耐力型體育任務”,如長跑,給予耐力較差、但靈活度高的組別以“靈敏型體育任務”;另外,在發(fā)展各組別的弱勢項目時也應保持相應平衡。
例如,教師在小班化體育課上組織學生進行分組的接力跑游戲,旨在鍛煉學生短跑爆發(fā)力、敏捷度以及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首先,以學生身高、性別為分組依據(jù),保證組間平均身高差異以及性別比例差異的最小化;其次,對學生以往跑步體育項目成績進行分析,保證每組既包含短跑爆發(fā)力較強的學生,也包含爆發(fā)力欠缺但耐力較足的學生,確保分組盡可能合理和公平。另外,將接力賽設計為不同路程的賽段,如短跑直道、短跑彎道、障礙直道等,增強學生接力跑過程中的趣味性和復雜性,以滿足不同學生對不同部分發(fā)展的內(nèi)在要求,從而保證小組體育游戲的綜合性以及有效性。
3.2 ?設置趣味情境,提高小組間合作學習的聯(lián)系水平
小學體育的教學對象為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均未成熟的小學生,該階段學生在自控力、自我發(fā)展意識等方面稍欠缺,對課堂活動的氣氛以及效果提升具有一定程度的阻礙作用。因此,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致以及成效,教師可結合教學目的與體育項目,以學生興趣為導向設置課堂趣味情境;將體育活動教學巧妙地轉化成為趣味游戲,有助于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效率與效果。在進行趣味情境的設置過程中,教師要首先注意情境的合理性以及吸引度,盡可能采用學生感興趣的題材;其次,要注意情境的聯(lián)系性以及邏輯性,使各小組間的體育學習活動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從而促進組間學習聯(lián)系水平;另外,在以趣味情境為依托的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及時進行情境引導,以達到保持學生參與熱情的目的。
例如,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對籃球各環(huán)節(jié)技能的把握能力時,可借助相關動漫,如灌籃高手,進行情景設置;將學生進行半場賽的分組,并分配每個學生以相應的角色;設置鍛煉各部分籃球應用技能的環(huán)節(jié),如五十米運球、五次投籃等;每組學生需要跨越各環(huán)節(jié)障礙,且每個學生完成相應環(huán)節(jié)后方可進行下一環(huán)節(jié)的任務;對每組學生用時進行記錄,用時少者為勝。
3.3 ? 適當采用小組合作競賽模式,提升學生合作與集體意識
小組合作競賽模式是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較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小組競賽既能達到發(fā)展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同時也具有較為明顯的提升學生合作意識與集體意識的效果。但在具體的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容易忽略競賽項目的綜合性以及公平性,也沒有給予個體體育素質發(fā)展的實況以足夠重視。對此,教師應對小班化體育教學的小組合作競賽模式進行改善,通過競賽項目的合理設置、競賽集體目的以及個人目的的關注等提升教學成效。例如,教師安排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式跳遠比賽時,可首先對各組進行針對性指導,使稍微薄弱的學生快速獲取技巧,幫助擅長跳遠的學生更好地發(fā)揮特長;在小組比賽過程中,注意各組學生的表現(xiàn),并做好記錄;完成比賽后,以平均跳遠距離最遠者為勝。教師在競賽后應對學生表現(xiàn)進行總結,對小組教學成效進行評價,為下次教學改進提供依據(jù)。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班化教學課堂中,體育教學的施展空間也相應擴大,有助于教師教學的針對性以及具體性發(fā)展。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州增城區(qū)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專項)立項課題《農(nóng)村中學小班化體育教學組織形式的研究》(課題編號:zc201544)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 ?黃向陽.體育課程小班化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揚州 教育學院學報,2013(04): 555.
[2] ?李榮.小學體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四環(huán)節(jié)”[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6): 228.
[3] ?劉宏.小學體育小組合作淺析[J].赤子(中旬),2013(10): 187.
[4] ?吳剛.小學體育“分組分層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青少年體育,2013(04):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