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成
【摘 要】晚唐時期絕句在杜牧的筆下得以發(fā)展成熟,運用絕句議論,寓理于景,其中宋詩的一個重要來源便是杜甫為絕句所做的改變,放大了絕句可寫題材的范圍,讓絕句的創(chuàng)作方式更加多變,對古詩的發(fā)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關鍵詞】杜牧;絕句;變化
早在唐朝,絕句就已經(jīng)開始流行了,是一種漢語詩歌體裁,也是近體詩形式其中的一種,上至天子,下至平民,對絕句都極為喜愛。絕句一詞最早的時候就在南朝的齊、梁時代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對于絕句的起源說法有很多種,其中一種說法是說絕句由律詩發(fā)展而來;有時候在中間兩聯(lián)中截??;有時候在后兩聯(lián)中截取都不是一定的:所以絕句在某些時候又稱截句。
在初盛唐時期,絕句逐漸興起,杜牧的絕句擴大了盛唐絕句的題材范圍,發(fā)展了“變體”,本文認為杜甫的絕句在主觀上主動的與當時的樂府相區(qū)別,在創(chuàng)新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內容上,從主觀情感的抒發(fā)到客觀事物的寫作,從抒發(fā)與大眾容易共鳴的普遍情感到表達獨成一派的個人意趣;寫法上,從大筆寫意到工筆細描;風格上,從渾然流暢到似斷實連。大家都知道,正是由于杜牧特點的存在,才向世人占時了杜牧的絕佳功底,而杜牧的這種創(chuàng)新對絕句又有著重大的積極意義。
一、杜牧在絕句寫作方法上的變化
都知道杜牧的七絕創(chuàng)作是極好的,他的七絕的特點就是善于議論。在杜牧的筆下,將議論與抒情得到了完美的完美結合,而且杜牧擅長于站在政治家和軍事家的角度,說史實講當時,將深刻的道理壓縮于筆下,凝結成詩的形象。所以學者趙冀也說道,杜牧的詩不甘于平淡,用詞奇特,立意也極好。歷史的結果已經(jīng)客觀存在了,但詩人卻通過另一方面提出了自己獨特的假設法,這看似荒謬,其實正是體現(xiàn)了詩人胸中的理想與抱負,如《題商山四皓廟》提到了呂氏與商山四皓。在很大一部分的文人筆下都是持肯定的態(tài)度去敘述這一件事情。但是杜牧寫詩總是有著自己獨特的眼光,有著自己的見解,在他看來雖然劉盈過于柔弱,讓呂氏將朝廷大權輕易就掌握在自己手中,造成了朝堂混亂,國無寧日,給劉家河百姓帶來了巨大的苦難。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其實四皓反而是幫了劉氏的倒忙,所以杜牧在評價四皓的歷史時對于他們的功過評價是有別于傳統(tǒng)評價的,而且是對當時立嫡長子而不是根據(jù)個人才能能者居之傳統(tǒng)立嗣觀念的質疑。例如《赤壁》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他還善于站在站現(xiàn)實的高度,利用史實來闡述自己的所思所想,《春申君》則又是這類倫理詩中的代表作。
二、杜牧寫詩創(chuàng)作題材上的變化
中國古代詠史詩的發(fā)展與古代詩歌的發(fā)展的步調是基本一致的,在《詩經(jīng)》中就有多篇涉及這個方面的內容。詠史詩就是從此時開始流行起來,例如《離騷》、《天問》這一類,都是對當時的英雄人物進行描述,贊揚他們的英勇事跡。將歷史故事與當時的某些現(xiàn)象結合在一起創(chuàng)作,而不僅僅是為了寫詠史詩而詠史,著重抒發(fā)詩人個人本身的理想與情感。絕句雖短,但其精煉,表達能力出色,杜牧尤其擅長于將情景結合起來,寓情于景,融情于景中,將心中所思所想表現(xiàn)在詩中,給讀者以感受。
這里必須要提的是杜牧的七絕詠史詩,杜牧的詠史詩不僅僅是在當時,而且在后代的文人墨客口中都得到不俗的評價.他的詠史詩既與班固的敘述歷史的“正體”不同,而是以詩寫史。與左思只表達自己心意的“變體”也不相同。而是一種自己所創(chuàng)新的既有述史又有自己思想“新體”。杜牧的詠史詩選取的對象一般都是較為人知的例子,杜牧以自己的眼光對史詩進行抽絲剝繭,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同時,運用自己超強創(chuàng)作與感染力來寫詩。杜牧的議論已經(jīng)不僅僅是傳統(tǒng)中諷刺比喻的道德評價,而是通過思辨的方式對歷史事件進行自己的分析.立足于史學家和軍事家的角度看待整件事情再做出自己的判斷。杜牧對歷史事件的看法往往能直達事件的本質,推敲出事件的偶然性與必然性。
三、結束語
在上面的論述中,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杜牧絕句變體的原因有內因和外因。除了他自身的原因外,還與當時唐宋文化生活的大背景有關,是背景決定了詩人們創(chuàng)作的方向。藝術的生命力就在于繼承傳統(tǒng)、革故鼎新.如何在現(xiàn)有的已成熟基礎上建立新的藝術規(guī)范,推動詩歌再次發(fā)展就成為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晚唐時期絕句在杜牧的筆下得以發(fā)展成熟,通過絕句議論思辨的大量運用,改變了傳統(tǒng)絕句多為寫景抒情的狀況,運用絕句議論,寓理于景,其中宋詩的一個重要來源便是杜甫為絕句所做的改變,放大了絕句可寫題材的范圍,杜牧絕句的變體豐富了絕句創(chuàng)作的寫作手法,對宋詩影響深遠。
參考文獻:
[1]周唯一.“詩禮相成”的歷史表現(xiàn)及詩學意義[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05)
[2]劉運好,王友群.支遁“理中之談”及其詩學意義[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