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煒
四十年多年前的大饑荒年間,一位美術學院中專部的高材生因為出身不好而肚子太餓,多吃了學校飯?zhí)脦煾低蒂p的鍋巴,而被以莫須有的理由開除出校,從省城廣州攆回粵北山區(qū)鄉(xiāng)下務農。那時候的山、樹、田、牛,應該和眼下沒有什么兩樣——當時迎接他的和現(xiàn)在迎接我的,都是一樣的寒山瘦嶺,一樣的雨云晦暗,一樣的溪谷啞默。視野外,是一片綠蒼蒼、黑森森的荒蕪,山鳥的啼叫更托出空谷的寂寥。山崖與農田之間只有緩緩升起炊煙的瓦舍,流露出幾分活氣……
記得當我在孩提時代,從畫界兄長處第一次聽說這個為鍋巴丟掉畫筆的故事時,幾乎失聲笑出來——太夸張了吧?也未免太小題大做了吧?兄長說:夸張?那個年代,為鍋巴丟掉腦袋的都大有人在,丟掉畫筆,那才算小菜一碟呢!可是我也知道,對于那個千軍萬馬奔獨木橋的年代,作為全憑上學才能改變命運、又想以畫事安身立命的一位稚嫩的粵北山鄉(xiāng)少年,這處罰可不是小菜一碟。那種忽然失去所有扶持的虛空無著,那種對生命的羞辱和對人身尊嚴的漠視,真是連生存的根基都被連根拔掉了。以致幾十年后的今天,這一頁并沒有真正翻過去——至今畫家一仍蝸居山鄉(xiāng),曾多年困居窮厄;雖然筆走龍蛇、畫境雄闊,卻至今“藏在深山人未識”。
我想象著當年的少年畫家,背著殘破的行李和畫箱,從屁股拖著長長黑煙的長途汽車上跳下來,就站立在這道荒蕪的人生關隘上,孑然一身,四顧茫茫。一如我的今日,為了看一眼畫家隔洋知告的“新突破”,跨山跨海風塵仆仆而來,卻難以想象,已被人生各種順境寵出一身怪毛病的自己,與這位因畫相識卻素昧平生的窮畫家,將應該怎樣面對,以及可以怎樣面對。
我當然知道他就是劉國玉——我這回隔洋隔山專程造訪的中國畫家。我伸過手去使勁握著,搖著,盡力說著久仰久仰、緣份緣份之類的客套話,以掩飾自己心頭一時彌漫的莫名尷尬。我明白,這個立在俗鬧街市當口的院門,就是畫家的居所;這位凡俗得就像街市販夫走卒一樣的漢子,就是文章里被我譽為“丹霞畫派”的領軍人物。盡管,心底里好像有點不甘不愿——謝天謝地,穿山過嶺穿云踏霧的,我好歹到達此行的目的地了。
穿過窄街攤檔走向那院門,一座水泥磚石砌就的低矮樓房掩映在重蔭里。門楣上橫著一塊“井觀居”的牌匾。仔細端量,鐵柵門兩邊嵌著一對刻字的行書木匾對聯(lián):
井底固寒 幾許清暉養(yǎng)道骨
觀天無礙 一聲蛙唱動星云
我心里被輕輕撞了一下。
我定了定神,拎出相機,想用鏡頭攝下這座門楣的突兀影象,卻被劉國玉的一聲低喚打斷了:“上樓來,上我的畫室坐坐?!?/p>
翁源,又稱翁山,公元554年梁朝分湞陽縣地置,元初并入曲江縣,是廣東歷史上最早建制的十六個縣之一。歷史上,翁山出過好多有頭有臉的人物。如果被稱為“張曲江”的唐代開元名相張九齡姑且不論(張九齡一般被認為是曲江首府韶關人),翁源當?shù)刈铒@赫卻不太著名的,有三十二首詩被載入《全唐詩》的“嶺南五才子”之一——晚唐詩人邵謁。至今翁江河畔還可以隔水瞻望邵謁當年讀書曾坐臥過的“書堂石”。唐賢溫庭筠曾稱贊邵詩“識略精微,堪裨教化,聲詞激切,曲備風謠,標題命篇,時所難及”。明代進士黃佐則贊邵謁曰:“五嶺以南,當開元盛時,以詩文鳴者,獨謁與曲江公(張九齡)巍然并存?!笨墒?,邵謁為何在后世默默無聞,不為一般人所知?論家稱:想必是其詩多抨擊時事,敢為被壓迫者鳴不平,故不得歷朝當政者的賞識是也。
翁山史上的名人,還可以再從宋代“父子進士”梅鼎臣、梅佐,明朝出將入相的抗倭名將陳嶙,一直數(shù)到民國黃花崗烈士李祖恩。但是,真正使“翁山”在史上留下大名的,卻是一位不是翁源人,而是自號“屈翁山”的明末清初著名詩人、學者屈大均。
史載:屈大均乃明朝遺民,初名紹隆,字翁山,又字介子,廣東番禺人。身處明末清初,終生不仕清朝,與陳恭尹、梁佩蘭并稱“嶺南三大家”,有“廣東徐霞客”的美稱。詩有李白、屈原遺風,受到清季名賢顧炎武、朱彝尊等人的高度評價。屈大均的著作曾被清廷列為禁書,多毀于雍正、乾隆兩朝。后人輯有《翁山詩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廣東新語》及《四朝成仁錄》,合稱“屈沱五書”。
我之關注屈翁山,除了作為粵籍作者,翁大均的《廣東新語》曾讓我在寫作中獲益良多之外;更在于——細讀劉國玉的詩作與畫作,我很早就注意到劉詩、畫之“南人北相”,無論詩思的耿介豪直,或是筆墨的凜冽生骨,也包括被我稱之為“丹霞畫派”的浩莽意趣,都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屈翁山的影響(很多年后劉兄告訴我:他們打算在新建的“翁山詩書畫院”大堂里立一個屈大均的坐像,證實了我早時的發(fā)現(xiàn))。
踏入劉國玉畫室,首先我就被其“奢侈”的、“排場”的空間布局震住了。樓高就異于時下那些豪華矮胖的“盒子屋”,面山的大片主墻至少高達三米,是墻面覆以金屬薄板而再在其上覆蓋吸墨長毯的巨幅畫壁。墻上的正在書寫的各種尺寸的大小宣紙畫幅,是直接用磁鐵“畫釘”吸附在上面的(據(jù)聞這種別具巧思和功用的畫壁,是劉國玉獨創(chuàng)的“專利”——雖然他并沒有為此申請什么專利權,但日后我知道,至少在廣東書畫界,有條件的書畫家一般都會在畫室置辦這么一面以毛毯覆蓋金屬版、以磁鐵作畫釘?shù)摹皩I(yè)畫壁”)。
但是,此處的畫壁其實并不是奪人“眼球”之所在(畢竟畫壁是畫家的“題中應有之意”),滿屋堆積的書山如海才是?!敲锤叽笮畚涞挠秃跁鴻唬∧敲礉M盤滿缽溢得滿屋皆是的琳瑯書籍!案上臺下,椅邊腳旁,滿是書,都是書,全是書!我仔細讀讀書脊題頭,除了可以想見的古今畫冊、畫傳、畫論一類書籍,竟然有全套并列的中外典籍——經史子集,西方文論,個人專集如蘇東坡集、康南海集等等,這完全是一位坐擁書城的大學者的書房啊!而且我看見,許多書籍、雜志的冊頁間都夾著紙條記號——顯然,它們是被主人日夜撫讀的隨侍伙伴。我忽然明白,眼前樸拙一若粵北農人的這位“山人畫家”,何以隨手就可以寫出“賒酒高談《白馬論》,換鵝不惜《黃庭經》”這樣瀟灑而深雋的詩句——筆底之浩蕩乾坤,其來何自了!
“水入平川靜不語,黯然回首憶來途。人間多少辛酸事,一路殷勤洗凈無?”(劉國玉《江邊寄語》)我默默打量一眼這位在山城鬧市喧囂中坐擁書城雅室的新識兄長,他的年過甲子開始略顯疲憊憔悴的身影,印在窗外的遠山遠影之間。在一首題為《伐木副業(yè)隊山中遇大雪》的舊作里,作者如此浩嘆:“老天何事恁無情?雪刃風刀欲殺人。一夜山林頭盡白,不容寸草把腰伸。”三、四十年的韶光,就在這樣的寒山孤林、風刀雪刃之間流過。在那些憂患歲月,作為孱弱的個體,他沒有被罡風摧折、被狂潮湮沒已實屬萬幸;他,究竟是怎么樣最終守持住自己心中的夢想和手中的畫筆的?在那樣酷寒無盡的日子,這樣的守持,又需要怎樣的堅韌筋骨和不死襟懷,才能得以錐腳立命?
抬起頭,立在眼前畫壁上的,正是那幅似乎剛剛停筆、還帶著氤氳墨氣的《山之脊梁》。尺幅不大,恍眼望去,仿若某個人的側臉輪廓——不,那確乎是幾乎填滿畫面的焦渴山脊。我曾在日后的評論文字里如此描述過這幅被我長久偏愛的“小畫”:“……撞眼而出的焦黑絕白里滿布筆力的經綸,山勢淋漓傾泄卻又昂然堅挺,山形的骨骼脈絡清晰卻又有一種劈甩摔打出來的渾然率意。那滃蒙抖顫的墨色既是具象的,也是抽象的,小小的斗方尺寸里,竟凜凜然有一種橫空出世的大氣大象。其布局章法,則簡直是用一種挑釁觀者視覺的破局式處理,一上來就是不留余地、逼得你喘不過氣來的大黑大滿,墨色破滿得幾乎要溢出畫面去,卻含蘊著不瘟不火的筆力節(jié)制與收蓄……”
我在畫家隨之在巨大畫壁上向我展示的《勁松圖》、《雪霽》、《丹山霞韻》、《萬里江山鐵鑄成》(更不必說,日后氣象更為恢弘的《南國雨林圖》、《望岳》、《丹霞風骨圖》……),我都聽見了這種作者以自己坎坷多舛的人生體悟與生命熱血,去凝注、去傾吐、去抒放的聲音。站在這樣直見性命的淋漓筆墨面前,我甚至可以想象——畫家在作畫時,是如何隨著筆底的墨色的或潤或枯、或張或弛,其內在流走奔涌的心潮,是如何汩汩滔滔地拍打著畫壁,捶擊著紙幅。
劉國玉筆下的山水筆墨,可以來自書本,來自師承,但更直接的,其實來自于他曾經苦勞在其中、掙扎在其中、也成長在其中的粵北丹霞山脈的大山大嶺和真山真水。山水既是他的粉本,也是他的襟胸。他畫的其實已經不是從前文人畫的山水,而是一種山水的史詩——一個真實身份的山人,在真山真水的親炙中,畫出來的山水史詩。他的山水里邊有真的大視界,大寄托,大胸襟,大關懷。作為一位老知青,我曾為“苦難歲月是否可以轉換為生命的甘泉”這樣的命題和許多相識或不相識的友人發(fā)生過許多有趣與無趣的爭論。但是此刻,在遠離都市煩囂的翁山,在劉國玉這片濺浪起波的巨大畫壁面前,我對此無語,無言,亦失語,忘言……
無論畫壁前我的內心激蕩,或是訪客茶盞相交間的談笑風生,他都仿佛置身事外,只是怯怯地把我拉到一邊,囁嚅著想向我解釋:他為什么受邀到香港城市大學出席自己的畫展,而最終沒有成行(這本來是我和香港《明報月刊》主編潘耀明兄為之用力多時的事體)——身體不適……不善應酬……這些理由,都沒能止住我對他的嗔責。他最后喏喏道出的真情,倒是讓我釋然而笑了。“……我聽說,那邊不準許在公共場所抽煙,那么多公眾場合,我怕自己煙癮犯了,要出大洋相,給你們大家丟臉呀……”
在眾人的笑聲中,他呵呵憨笑著回應,直到夾著長長煙灰的指頭被灼疼了,才醒過神來,丟掉那截煙頭。
他,確乎還不屬于那個世俗清規(guī)多多的“文明世道”。
他,仍舊應該屬于他自己的這個“翁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