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熏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2-0052-01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都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些‘火藥?!边@“火藥”就是要把文本教學與作文教學作為一個整體,系統(tǒng)地鋪開,找到二者融合點,讓學生不斷體驗到成功。高一語文必修1教學中,我嘗試將文本教學與作文教學相融合雙線進行,嘗試讓學生從平時學習中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功效。
一、讓學生通過朗讀文本進入寫作情境
以活動帶動寫作,降低教學要求,讓學生有話說,并且用學生易體驗到寫作成功感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熱情。主要步驟是:第一步,開學初,課堂上進行必修1第一單元“認識自我”綜合活動,選取《我很重要》及《北大是我美麗羞澀的夢》的有關于自我信心建立的文段,讓學生有情地朗讀,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感受到與自己內心相似的作者經歷,從而進入想要表達自己的情境中;第二步:進一步誘發(fā)學生能把內心想說的話說出來,讓學生充分談自己對自我的認識及對人生的感悟;第三步:學生有話要說,但沒有章法,于是我用排比、比喻修辭編了一首散文詩《如果》;第四步:通過閱讀來感受表情達意的方法。
二、抓住文本中的某個與寫作相關的點來進行鑒賞
這個點的選取應是學生容易接受且能感受到有實效的一點進行教學,從而滲透寫作表達,鞏固片斷寫作,為全篇寫作埋下伏筆。主要步驟是:第一步:選擇物象。如教授《靜女》時抓住詩中用“彤管”“荑”來表現(xiàn)“靜女美且異”這點來滲透作文表達教學;第二步:運用比喻修辭。有了物象,還得找到恰當?shù)姆绞絹肀磉_,具體可以通過移情法運用、把課堂寫作滲透擴展到即興考察、將小片斷擴充成較長文段,抓住所要表達的人事細節(jié)進行描繪等方式進行。
三、讓學生通過第三單元散文文本閱讀學習掌握表情達意的方法
比如教授《荷塘月色》《我的家在哪里》《揀麥穗》,抓住作者直抒胸臆,借景借物來表達自己對真善美的追求。讓學生學會抓住身邊的環(huán)境及身邊的平凡事來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而不是憑空捏造。
四、利用文本教學,讓學生掌握寫作布局謀篇的基本方法
教授第二單元的人物傳記文本,特別讓學生注意文章的結構安排。如《“布衣總統(tǒng)”孫中山》中第一段“孫中山坐鎮(zhèn)南京后,人們喜歡以‘布衣總統(tǒng)稱呼他”點題,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除此之外,文中用一些過渡句來告訴讀者文章所要表達的孫中山的哪些方面的品質,如:“說起這稱謂的來歷,還有一段精彩的故事”“生活不定期是像過去一樣簡樸”“穿衣服也很樸素”“日常生活十分有條理”“生活十分簡樸”等。
我們的課堂文本教學中滲透寫作表達,通過一步步深入的方式,學生在一開始的小片斷寫作表達中體現(xiàn)到小成功,心理上覺得原來文本的學習是如此重要。慢慢地他們不再覺得寫作是件苦差事,不會在老師布置寫作文時叫苦連天,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可以寫,有東西寫,有辦法寫。在這樣慢慢地體驗到大成功后,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不斷增加,我們的語文教學也不再走邊緣路線,這就更能體現(xiàn)我們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責任編輯 李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