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平
七十年的回響
李正平
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又一次來到延安,來到楊家?guī)X。這里原來是個只有十來戶人家的僻靜小村子,卻是當年指揮全國革命戰(zhàn)爭的中共中央所在地。就在這里,七十年前,召開了一次開啟中國文化發(fā)展新紀元的會議——延安文藝座談會,奠定了中國革命文化的走向,并領航了幾十年中國社會主義文化的發(fā)展。
我走進原中共中央辦公廳所在的院子。這里位于山谷的底部,地勢平坦,環(huán)境幽雅。院子里有一幢上世紀四十年代初建造的磚石結構的房子,在當年堪稱“現(xiàn)代化”建筑,現(xiàn)在看來也很“洋派”,與山坡上的窯洞風格迥異。這幢房子當中三層,兩側一層,從山上往下看,就像一架飛機,所以也被稱為“飛機樓”?!帮w機樓”底層的南廳平時是工作人員的飯?zhí)?,有會議了就改為會議室。文藝座談會就是在這里召開的。
1937年,中共中央遷至延安。這個黃土高原上的小城,立刻吸引了一大批向往光明的文化青年。他們沖破重重封鎖和阻撓,從祖國的四面八方奔向延安,使延安幾年內(nèi)知識分子人數(shù)竟超過四萬,相當于1937年初中共黨員的總和。土窯洞里,延河水邊,處處談笑有鴻儒。延安成了比上海、重慶還要興旺的文化之都,成為“全國文化的活躍的心臟”。然而,文藝的百花園雖然生機盎然,但也有雜草叢生。理論與實踐的脫節(jié)、熱情與現(xiàn)實的背離、個體與集體的矛盾等等,導致延安出現(xiàn)了不團結現(xiàn)象與思想混亂的問題。這引起了毛澤東的注意,并逐漸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于是,在他的提議下,中央決定召開一次高規(guī)格的文藝座談會,來討論解決這些問題。經(jīng)過緊張的籌備,一張張用粉紅色“油光紙”印制的會議請柬送到了與會者手里。可以想見,當年收到這份請柬的人是怎樣一種驚喜,因為當時延安物質(zhì)匱乏,紙張非常缺,一般的印刷品都是用自制的馬蘭紙印刷的。這也可以從一個側面看出,中央對召開這次會議是多么的重視。
走進“飛機樓”底層的南廳,我驚訝于會場是如此狹小、甚至是簡陋。開會用的長條木椅整齊地碼放在兩旁,仿佛會議剛剛結束,參會人員剛剛散去。1942年5月2日也是一個晴朗的日子,下午一點多,周揚、丁玲、艾青、劉白羽、周立波、蕭軍等一百多位延安文藝界的骨干、方方面面的領軍人物匯聚到這里,就坐在這二十多條長板凳上,參加這樣一次文藝界的盛會。會場上首擺了一張木桌,鋪上一塊白布,就算是會場的主席臺了。沒有橫幅、也沒有擺名簽,簡單得不能再簡單。開會了,毛澤東邁著大步從山坡上他住的窯洞走下來,走進會場,在周揚的陪同下與大家握手見面。會議由中宣部代理部長凱豐主持,朱德和從前線回到后方的賀龍等將領也應邀參加了會議。毛澤東首先講了開會的目的,就是“要和大家交換意見,研究文藝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關系,求得革命文藝的正確發(fā)展,求得革命文藝對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協(xié)助,借以打倒我們民族的敵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務”。這個開場白,就是《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的“引言”部分。這也無疑為大會定了調(diào)子。但討論或者叫爭論隨之展開,而且相當熱烈,可見當時文藝界思想認識上分歧已經(jīng)很深。5月16日又召開第二次會議,爭論一如前往。在民主的氣氛中,先后有幾十位文藝工作者發(fā)言。但老這樣爭論下去是不行的,總得有個結論。經(jīng)中央政治局研究,這個結論由毛澤東來做。
南廳墻上掛著的一張珍貴照片真切地記錄了這一場景:5月23日,座談會舉行最后一次會議。先是繼續(xù)討論發(fā)言,臨近下午討論結尾時,朱德發(fā)了言。他用淺顯通俗的大白話闡述了自己思想轉變的過程,把討論推向了高潮。晚飯前,在夕陽西照中,攝影師吳印咸為出席座談會的代表同中央領導在會場門口照了一張合影。也沒有專門排座次,會議代表或坐或站成幾排,毛澤東坐在他們中間,正隨意地跟大家交談。由于受場地和攝影設備的限制,這張照片是由三張照片拼接而成的。
當晚,毛澤東做總結講話。由于來聽報告的人增多,室內(nèi)坐不下,便將會場移到室外院子里,臨時用三根木椽支了個架子,吊上一盞汽燈。就在這盞燈下,毛澤東用他那濃重的湖南口音明確指出了文藝的根本問題:“基本上是一個為群眾的問題和一個如何為群眾的問題?!本唧w講,就是我們的文藝必須是“為人民大眾的,首先是為工農(nóng)兵的”;文藝工作者“必須和新的群眾相結合,不能有任何遲疑”。由此出發(fā),他闡述了一系列完整的革命文藝的路線、方針和政策。這個講話,就是《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的“結論”部分。
理論形成了,目標明確了,方向就一致了。中國革命“拿槍”的軍事隊伍從這里出發(fā),奔赴抗日救亡的最前線;中國革命“拿筆”的文藝隊伍也從這里出發(fā),到群眾中去,到火熱的生活中去。在抗戰(zhàn)節(jié)節(jié)勝利的同時,文藝戰(zhàn)線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奠定了共和國文化建設的基石。
再游延安,重溫《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感慨萬千。《講話》猶如精神的燈塔,指引一代又一代文藝工作者投身革命、建設、改革時代的洪流,推動文藝工作和文化建設不斷走向發(fā)展繁榮。七十年的實踐證明,文化藝術為人民群眾服務首先為工農(nóng)兵服務的思想,并以此作為黨的文化藝術工作理論方針政策的基本依據(jù)和出發(fā)點無疑是正確的。只要我們按照這個方向走,才能創(chuàng)造出符合時代需要的作品來,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接受和真正喜愛,才能繁榮發(fā)展社會主義文化。
“飛機樓”二樓有一座木橋連著后面的山體,我走過木橋向山坡上走去,山坡上就是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住的窯洞。又是夕陽西下,霞光萬里。我仿佛看見一個偉人,正從山坡上大步走來,他手里夾著一卷文稿,去出席一個重要的會議。他的聲音相隔七十年的歲月,依舊在中國大地上回響:“中國革命的文學家藝術家,有出息的文學家藝術家,必須到群眾中去,必須長期無條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農(nóng)兵群眾中去,到火熱的斗爭中去,到唯一的最廣大最豐富的源泉中去。”
到群眾中去,到火熱的生活中去,創(chuàng)造出無愧于歷史的作品!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