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維生
一
可以這么說,我對椴樹不陌生,從小生活在長白山區(qū),那里盛產(chǎn)樹木,用文學(xué)的語言形容是無邊的林海。我家不在林區(qū),生活中與椴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鉛筆桿,三合板,筷子,廚房的菜墩子,搟面的面板,炕上的柜子,親戚來時帶的椴樹蜜,都和椴樹相關(guān)。
2014年8月,已經(jīng)立秋,天氣還是悶熱,看不到秋高氣爽的跡象。蟬兒不厭其煩地鳴唱,一撥撥地趕來。我在電腦上,整理6月去東北田野調(diào)查拍的片子,看到在關(guān)云德民俗館中,拍下的百年椴木蓑衣。關(guān)云德是滿族,他是烏拉街一帶的活地圖,他說這樣的蓑衣不多見。
站在椴樹皮蓑衣前,它孤獨的樣子,讓我的目光久久不肯離去。我們未經(jīng)受過去的時代,只有它在場,是留下的遺跡。椴樹皮蓑衣中,潛藏很多的秘密,記錄很多的事情。經(jīng)過關(guān)云德的同意,允許觸摸一下??煲龅介矘淦に蛞拢腋杏X手微微地抖,每一根神經(jīng),牽扯我的情緒,有一絲猶豫,有一縷激動。指尖接觸蓑衣的那一瞬間,我的體溫炸開時間的淤積,儲存的情感,從各自的方向奔瀉而出。我對蓑衣耳熟能詳,自小被唐代詩人張志和的《漁歌子》迷住。他是浙江金華人,在朝廷做過小官,后來隱居江湖,自稱煙波釣徒?!扒囿梵?,綠蓑衣,斜風(fēng)細雨不須歸。”每個字都深含豐富的情感,展示江南春天的秀美景色。詩的畫面感強,富有節(jié)奏,表現(xiàn)漁父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漁父手中的魚竿,身上披的蓑衣,還有那頂竹斗笠,給少年太多的想象。我看到描繪此詩的圖,那件蓑衣是南方盛產(chǎn)的棕櫚衣,在北方根本見不到。百度百科上解釋,“蓑衣是勞動者用一種不容易腐爛的草(民間叫蓑草)編織成厚厚的像衣服一樣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棕后也有用棕制作的。”蓑衣是一件大眾的日用品,不是北方的特產(chǎn),關(guān)鍵詞是椴樹皮的蓑衣,很少有資料提到它。椴樹皮是一條情節(jié)線,突然的中斷,使事情變得撲朔迷離。我尋找有關(guān)椴樹皮蓑衣更多的答案和發(fā)展的線索。關(guān)云德送我一本《九臺文史資料》,這一期是薩滿文化專輯,上面有他寫的“薩滿神話傳說故事”、“滿族風(fēng)情傳說故事”,刊登他的薩滿剪紙,就是沒有關(guān)于椴樹皮蓑衣的文字。我是在2010年4月30日《吉林日報》電子版,讀到過關(guān)云德的《東北滿族人的樹皮蓑衣》:
滿族的先世是漁獵民族,專揀大森林邊和江河邊住。舊社會沒有防雨的東西,滿族人就地取材,利用當(dāng)?shù)氐臇|西自制防雨的蓑衣,住在山區(qū)的就用山上椴樹皮編制,住在平原的就用笸麻、三棱草、烏拉草編制蓑衣,下雨天頭上戴頂葦涼頭(一種席草編織品)身上披著蓑衣,光著腳,雨就淋不著了。
筆者今年收集到兩件椴樹皮蓑衣,實屬難得。民間能有人保存到現(xiàn)在,也確實不容易。近日考證一下打牲烏拉清時供貢品中,竟還有椴樹皮苘麻等。因椴麻是椴樹皮麻,是椴樹硬皮和樹干之間的軟皮,剝好可達幾丈長,曬干后,可撕成麻坯再扭成繩,尤其是紫椴,內(nèi)皮非常堅韌,編繩絕對耐用結(jié)實。就是上世紀60年代的山區(qū)農(nóng)村,還使用椴樹內(nèi)皮搓繩子和背簍用?!妒⒕┩ㄖ尽酚涊d:質(zhì)白者曰糠椴,其皮于制繩,引火槍,軍中需之?!峨S鑾紀恩》又載:“又有一種白椴木,葉大如團扇,初生時可蒸冷淘,霜后則鮮赤如楓,其皮可制繩,為魚網(wǎng)之用,烏喇網(wǎng)大魚,常用之”。這明確說明了這種椴麻繩的用途,一是作為火槍引火所用,二是織大網(wǎng)捕魚用,而織網(wǎng)時則要在網(wǎng)上涂豬血,以使其瀝火性能好,網(wǎng)繩不爛。
2014年6月28日,四年多以后,我在關(guān)云德民俗博物館,終于看到墻上掛的椴樹皮蓑衣。我面對的不僅是樹皮做的衣服,而是漫長的歷史。椴樹皮蓑衣展開,猶如大鳥的翅膀,它渴望風(fēng)雨,在時間中凝固成飛翔狀。它只要一沾上雨水,生命的激情,瞬間可以激活。
椴樹皮蓑衣掛在墻上,它是一件雨具,只有在天陰下雨的日子,它才能得到重視。當(dāng)它披在身上,接觸到人的體溫,聽到心臟的跳動,聞到呼吸的氣息,它的性質(zhì)就不一樣了。
陰雨天,雨打濕大地,清脆的雨聲,定會穿過墻壁在屋子里飄蕩。這樣的日子,勾起椴樹皮蓑衣的情緒,回想初次和主人出去的情景。大雨的日子,蓑衣披在身上,防雨、御寒、透氣,男主人穿上它,定是出門有事要做,去會多年不見的朋友,或者商討家族的大事。多情似水的女主人,想不到天氣的變化,她和情人的約會,不能因為雨天取消。陰郁的雨,引出人的情感。椴樹皮蓑衣是一部厚重的史料,現(xiàn)代人要查閱大量的文獻,研究它的發(fā)展和歷史。
但是我想看到的是蓑衣主人的故事,蓑衣有他們的溫度氣息,有情感的遺留。每一條椴樹皮,經(jīng)過手的摩挲,雨水的淋漓,自然和生命在它的身上,交織出悲歡離合的演繹。我面對一條條椴樹皮,時間收干它們的汁液,卻無法消除歷史的痕跡。
二
平常的椴樹,在捷克被評為國樹,舉國上下的人,對它投去敬仰的目光,和無限的熱愛。在日耳曼人心中,椴樹也有不一般的意義,它是神圣的,被尊奉為愛情與幸運女神費里婭。在很早以前,中歐的每一個村落中心,都擁有一棵枝葉茂盛的椴樹。椴樹是公器,是聚會碰頭的地方,在此交流信息。神圣的音樂響起,一對新人穿著婚禮服,在樹陰下,舉行盛大的婚禮。椴樹生長在大地上,承載著人文的重擔(dān)。
我國赫哲族很早的時候,用柳樹皮、椴樹皮的纖維,紡成繩織成網(wǎng)。椴樹皮經(jīng)過水的浸泡,變得更加有韌性,結(jié)實耐用,是編繩、編筐的理想材料?!叭鲁詷鍢淦?,四月吃椴樹皮,五月吃松樹皮,這些季節(jié)里的樹皮,不但沒毒且甜。”一年四季,大自然不斷變化,在日常生活中總結(jié)出經(jīng)驗,編成容易記住的順口溜。椴樹是長白山野生的樹種,是最優(yōu)質(zhì)的野生蜜源植物。六月至七月中旬是花期,椴樹花盛開的季節(jié),樹林中彌漫香氣,椴樹花不大,由五個花瓣構(gòu)成,柱頭五只,中間含有蜜汁。椴樹蜜色澤晶瑩,醇厚甘甜,比一般蜂蜜含有更多的葡萄糖、維生素、氨基酸、酶及酯類,具有補血、潤肺、止咳消渴、增加食欲等多種療效,是難得的蜜中佳品。
近讀日本作家鹽野米松寫的《留住手藝》,其中有一篇是講在山形縣的溫海鎮(zhèn),有一個名字叫關(guān)川的村落。這個村子里的人,從事一種古老的“椴木織”,它從樹到織成布的過程,一共需要二十二道工序。勇喜、喜代在口述時說:“‘椴木織到底有多長的歷史,我也說不清楚,但聽說至少也得有千年以上吧?!?
講述者精通于祖宗留下的手藝,從小看“椴木織”長大,后來他們接承下來,年復(fù)一年地在織布中度過??棽妓蟮穆曇舸┰綍r空,長長的樹皮線,在織機上織出的布,散發(fā)樹的清香,滲進記憶中?!罢f到底,神情也許是某種精神方面的東西,是這種東西把生命價值的反映帶到了臉上?”(羅蘭·巴特爾:《明室·攝影雜記》)羅蘭·巴特爾說的“神情”,書中有一幅照片,一個中年婦女穿著傳統(tǒng)的和服,坐在織布機前,她在操作機器。桌子上擺放著處理好的椴樹線,織女工的眼神透出恬靜。羅蘭·巴特爾說的反映,我在她的眼睛中踅摸到了。這樣的織布機,我在魯北的魏氏莊中,在關(guān)云德的民俗館,還有幾處見過。每一架機器所在的地點不同,使用的主人不同,年代不同,她們身上所發(fā)生的故事,經(jīng)受的人生大不一樣。她們承接的都是傳統(tǒng)手藝,織布的材質(zhì),卻有很大的區(qū)別。鹽野米松在書序中不無感慨地說:
如今,童年記憶中的各條街道里匠工們作業(yè)時工具所發(fā)出的聲音沒有了,他們的作坊沒有了,隔窗觀望他們的孩子也沒有了。那是因為這些職業(yè)已經(jīng)不在我們身邊,只一個世代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我是懷著一顆憧憬的心,觀望過匠工們做活的眾多孩子中的一個,也是為這些職業(yè)不復(fù)存在而深感遺憾的一代人的代表。出于這種感情,我用了不短的時間和多次的機會,尋找走訪了現(xiàn)存的一些匠工和他們的作坊。聽他們講故事,看他們視為生命的工具,我把這件事看作是我今生中極為寶貴的經(jīng)歷和事業(yè)。
鹽野米松記錄了一個現(xiàn)代人的老故事,他找的不僅是手藝,更是消失的文化。在中國,椴樹皮蓑衣被稱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它是歷史的記憶,關(guān)云德這樣的民俗學(xué)家都感嘆道,在民間有人能將椴樹皮蓑衣保存到現(xiàn)在,“實屬難得”。
三
椴樹絕不那么簡單。它的種子扎在大地上,吸收泥土的精華。有一天,當(dāng)椴樹長大,它全身是寶。
我這幾天有些癲狂,心中裝的都是椴樹和蓑衣。身邊的書《長白山獵話》《圖像中國滿族風(fēng)情敘錄》《東北農(nóng)村生活》,我仔細地查閱,沒有找到一句關(guān)于椴樹皮蓑衣的記載。只在《東北農(nóng)村生活》看到一幅照片。雨后泥濘的大地上,有三個孩子,中間的穿著一件蓑衣,卻是靰鞡草編織的。我還是想尋到痕跡,循著一絲線索,對椴樹皮蓑衣有深刻的了解。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東北森林的采伐量逐年增加。在大肆掠奪性采伐過程中,椴樹難逃此劫??曜訌S、鉛筆廠、膠合板廠等,椴樹資源受到嚴重威脅。
2012年3月4日,“木文化之旅”在撫松漫江鎮(zhèn)錦江村進行。來訪的專家學(xué)者,坐上牛爬犁,奔跑在大山大野中,享受自然的美景。在村口遇上兩位背著椴樹皮背筐的婦女,她們是 “木文化”之旅其中的一個民俗表演。我看著電腦照片上的婦女,那漂亮的背簍,我小時候,在天寶山姥姥家看到過,背簍上的花紋一樣,一點變化都沒有。
1985年,我第一次回東北探親,三叔送我一塊椴木菜板。臨行時,我將菜板用草繩子捆綁成井字形,一來拎著方便,再就是防止碰壞。上火車后,將它丟在座位下,我們一同走過漫長的旅途。菜板長50厘米,寬30厘米,厚度為5厘米。在家中使用二十多年,這么多年中,經(jīng)過菜刀數(shù)不清的剁,留下密實的刀痕。菜板中間凹進去,只好舍棄不用。我舍不得丟掉,將它放到樓下的倉庫里。
我匆忙地下樓,來到倉庫去找菜板。打開的門,投進一片光束,落滿灰塵的椴木菜板躲在角落。我重新把它搬回樓上,豎在對面的墻上,拿出相機拍照。
和椴樹皮蓑衣糾纏不清,調(diào)動自己的資源,給在東北延吉的老岳父打電話。他年近八十,對過去的生活知道很多,沒有想到的是,他根本沒聽過有椴樹皮蓑衣。我還是心有不甘,又給另一位朋友打電話,他父母年過八十,一直生活在東北的農(nóng)村,應(yīng)該對東北的生活更了解,但得到的回答出乎預(yù)料,他們只穿過靰鞡草的蓑衣。
2014年8月7日,下午13:13,思量再三,我撥通雁鳴湖蓋大姐的電話,詢問她見過椴樹皮蓑衣沒有,我得到一段珍貴的口述。1949年,她七歲時,隨母親到烏拉街,探望母親的叔叔。老劉家是大戶人家,她在墻上發(fā)現(xiàn)一個由無數(shù)根條狀物組成的衣服,母親告訴她,這件衣服叫椴樹皮蓑衣,窮人家穿烏拉蓑衣,有錢的人家才能穿這樣的蓑衣。蓋大姐年紀小,特別淘氣,她到衣服前,伸手去摸,母親趕緊制止。
她的講述,我用手機錄下音,然后整理出來。蓋大姐的口述有道理,將她和我朋友父親的講述整合在一起,梳理出清晰的脈絡(luò)。一件椴樹皮蓑衣,承載這么多的文化內(nèi)容。關(guān)云德民俗館的椴樹皮蓑衣,被我撫摸過,留下我的氣息。
一件椴樹皮蓑衣在工匠手中,經(jīng)過一道道的工序,將自己的情感編織在衣中。它愿意主人穿上它,走進風(fēng)雨中,他們一同與風(fēng)雨搏斗。只有這個時候,它感受自身的價值,飽吸大自然的賞賜。人穿上椴樹皮蓑衣,如同一棵活動的樹。
風(fēng)雨的篆字,刻在椴樹皮上,記錄下人的悲歡離合。
蓑衣是椴樹的靈魂,它展現(xiàn)自然的大美,它的情感不是凝固的,而是流動的歷史。每一條椴樹皮條,是起伏的山脈,是流淌的溪水,是一朵升起的晨霧??椢锏馁|(zhì)感,發(fā)出一種神秘的暗語,傳達遠去的聲音。
責(zé)任編輯 安殿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