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濱
2015年5月12日,李立三夫人李莎告別了她漫長的一生,享年101歲。這位經(jīng)歷過蘇聯(lián)十月革命、“肅反”時期和中國“文革”的世紀老人,傳奇而曲折的人生讓人唏噓不已。
李莎原名葉麗薩維塔·基什金娜,1914年3月20日生于俄羅斯薩拉托夫州的一個貴族家庭。1931年在莫斯科印刷技術(shù)學校畢業(yè)后,赴蘇聯(lián)遠東工作,在海參崴加入蘇聯(lián)共青團。
1936年李莎與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領(lǐng)導人李立三結(jié)婚。同年考入莫斯科外語師范學院法語系,1941年畢業(yè),在蘇聯(lián)外文出版社工作。
1938年蘇聯(lián)肅反擴大化期間,李立三入獄,李莎努力營救。
1946年李莎隨李立三來中國定居。來華后,李莎先后在哈爾濱俄語??茖W校和北京外國語大學執(zhí)教。
1964年她加入中國國籍。“文革”中,李立三被迫害致死,李莎也受到株連,后被平反。
為了愛情的遠行
李莎對中國最初的印象來自童年,在閱讀安徒生童話 《夜鶯》 時,插畫里的紅墻黃瓦、華麗的宮殿以及神秘的廟宇和寶塔激起了她的好奇心。自此,中國在這位俄羅斯少女的心中留下了絢爛迷人的色彩。
然而,中國給她帶來的消息卻是張作霖、吳佩孚等軍閥之間引發(fā)的混戰(zhàn),直到革命者李立三的出現(xiàn),讓她重燃了對中國的美好憧憬。
此時的李立三正處在逆境。李立三曾告訴李莎:“六大”以后,我被選入政治局,走上了高層領(lǐng)導崗位,當時才二十幾歲,畢竟年輕幼稚,缺乏經(jīng)驗,加上后來又掌握了很大的實權(quán),更是忘乎所以,飄飄然起來,自以為中國革命完全可以在一夜間一舉成功,到處組織罷工、游行,命令紅軍攻打大城市。誰知犯下了嚴重的“左”傾機會主義錯誤,給革命造成了慘重的損失。1930年12月1日,李立三在共產(chǎn)國際執(zhí)委會上接受批判,承認有罪。
在了解李立三的際遇之后,李莎并沒有遠離他。李立三頗為感慨地說:“假如我們能夠早些認識,該有多好啊!”不過,李莎并不想與李立三結(jié)婚?!拔也⒉皇强紤]立三在國內(nèi)已有妻兒,我只擔心他在蘇聯(lián)呆不長,如此匆匆來去,最后撇下我一人。”
李立三在認識李莎之前,已經(jīng)有過四次婚姻,并育有兩男三女。
李莎陪伴李立三度過了有聲有色、有血有淚的一生。在李莎與李立三的后代看來,李莎“為了愛情的遠行”,雖然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終生無悔。
“如果你的一生能重新開始,你會改變什么?假如有這樣一種按鈕,按一下可以回到童年?!泵鎸@樣的問題,李莎的回答是:“我不會按這個按鈕,也不愿改變什么,這是肯定的。這是命運,命運就是這樣安排的。在我走過的人生路上,我沒有邁錯步,沒有做過任何虧心事,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p>
晚年的李莎平靜地生活在北京。2010年3月28日,在李英男的陪同下,我來到了李莎家中。當時,96歲的李莎與女兒李雅蘭生活在一起,她依然閱讀俄文報刊,更愿意說俄語。
1986年7月,李莎寫給胡耀邦的信中說:“我知道中國有‘結(jié)草銜環(huán)之說,這是表示一個受到知遇之恩的人的心情的,我也懷著同樣的感情,將于有生之年努力工作,把我的全部精力奉獻給立三同志的祖國(也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
雖然李莎參加了《毛澤東選集》 一至四卷俄語版審訂、《周恩來選集》 俄語版審訂,但是與中共高層的交往并不密切,李立三因為“立三路線”早已淡出了核心權(quán)力圈,而中蘇交惡又讓蘇聯(lián)人李莎處境尷尬。
不過,這并不影響李莎對中共高層人物的觀察,尤其她在文化背景上的差異,讓這種觀察更耐人尋味。作家王蒙講述過李莎的一個小故事,“李莎說立三與她在文化上的差異。立三自己搶先上了公共汽車,李莎氣得站在下面不走,立三大汗淋漓地跑回來,令人失笑。”
王明開口就是官腔
1936年2月,22歲的李莎與李立三結(jié)婚。按照中共黨內(nèi)規(guī)定,李立三結(jié)婚必須經(jīng)過黨組織批準,于是,在共產(chǎn)國際柳克斯公寓,李莎見到了中國共產(chǎn)黨代表團負責人王明。
李莎回憶說,“王明個頭不高,五官比較秀氣,俄語也講得很好,但他神態(tài)高傲,開口就是官腔,讓人聽著很不舒服。我還注意到他和立三講話的語氣相當冷淡,立三也同他保持了距離。兩人貌合神離顯而易見……王明在柳克斯公寓占據(jù)了一套寬敞的套房,平時深居簡出,高高在上,對普通同志不屑一顧,只愿和大人物們打交道?!?/p>
雖然王明的態(tài)度冷淡,但是并沒有阻止他們的婚姻。隨后,李莎與李立三辦了兩次簡單的婚宴。第一次是在柳克斯公寓,這個只有中國人的婚宴一共宴請了十幾個人。瞿獨伊曾告訴筆者:她和母親楊之華參加了婚宴?!拔耶敃r還不到14歲。那個房子也不大,就是一個通房,里面一個簾子擋著的便是睡覺的地方?!眳⒓踊檠绲倪€有陳云等人。后來,李立三又親自掌勺,在李莎母親家里炒了一桌子中國菜,款待她的親友。
王光美嫵媚而端莊
1949年春,中共中央告別農(nóng)村轉(zhuǎn)移至北平香山。李立三一家也在同年5月住進香山別墅。
在香山,李莎總會遇到一個奇怪的問題:“吃飯了嗎?”
李莎回憶說:當我?guī)е⒆映鋈ド⒉綍r,無論何時遇到什么人,總會聽到同一句問話:“吃飯了嗎?”他們?yōu)槭裁磳ξ页燥埩藳]有這么感興趣?我感到有些不可理解,但出于禮貌每次我只得按實際情況回答,后來才慢慢明白,這是中國人互相打招呼的方式。“千百年來,中國老百姓大多一直過著饑寒交迫的窮困生活,吃飯問題至關(guān)重要,最受關(guān)注?!?李莎解釋說。
在香山,李莎沒有見到周恩來和劉少奇。周恩來在城內(nèi)辦公,劉少奇此時已秘密前往蘇聯(lián)。不過,李莎見到了劉少奇1948年8月21日在西柏坡新婚的妻子王光美?!坝幸淮危液土⑷谙闵缴⒉?,迎面走來一位女性,她身材姣好,面龐清秀,穿著合身而得體的裙子和白色的短上衣,嫵媚而端莊。她停下步來,溫文爾雅地與立三交談了一會兒……我和王光美雖然交往不多,但我一直佩服她的教養(yǎng)和品質(zhì)?!?/p>
毛澤東舞步獨特
中共高層從香山遷居中南海之后,李立三經(jīng)常去開會或者看望老朋友,李莎陪同看望了朱德、劉少奇、林伯渠、李富春、蔡暢等人。每逢周末,中南海都要為高級干部舉辦舞會,護士和文工團的女演員前來伴舞。中共領(lǐng)導干部跳交際舞的傳統(tǒng)可以追溯到延安窯洞時期。在20世紀30年代末,美籍醫(yī)生馬海德的夫人帶來第一部留聲機,開始在自己的窯洞內(nèi)組織小型舞會,并教會了毛澤東跳舞。
李莎說,毛澤東的舞步獨特,腰桿筆直,表情嚴肅,聚精會神地帶著舞伴伴隨著音樂節(jié)奏慢悠悠地走動著,始終保持著立正的姿勢,一只手還在上下擺動,仿佛在指揮樂隊。朱德也有軍人風度,嚴肅認真,不過是原地前后踏步。周恩來在舞廳中則顯得十分嫻熟,移步換形,游刃有余,想和他結(jié)伴跳舞的女孩子都排成了長隊。“在蘇聯(lián),一般都是男性請女性跳舞,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女性如此主動地邀請男士跳舞,覺得有些不習慣。首長們坐在沙發(fā)上,不慌不忙地交談著,而那些姑娘則成群結(jié)隊地在周圍轉(zhuǎn)悠,形成一個包圍圈,一有機會就湊到跟前,笑瞇瞇地拉著首長跳舞。”
50年代初,中南海懷仁堂是北京城最大最好的禮堂,經(jīng)常為中央領(lǐng)導辦文藝晚會,上演最多的是京劇演出,因為這是毛澤東最喜歡的劇種。
臨近開場,禮堂側(cè)門悄悄傳進話來:“主席來了,不要鼓掌!”于是,禮堂里觀眾席低頭耳語相互轉(zhuǎn)告。毛澤東邁著大步走向前排就座,全場一片寂靜。“這的確讓我暗暗吃了一驚。在蘇聯(lián),人們總是習慣以雷鳴般的歡呼聲和掌聲來迎接領(lǐng)袖的出現(xiàn)?!?/p>
有一次,毛澤東走進大廳,坐在李立三夫婦的前一排。休息時,劇場燈亮,毛澤東看見李莎的大女兒李英男,說:“啊,小外國人也來了!”后來,毛澤東看到上一二年級的英男在看厚厚的俄文書籍,說同齡的中國學生難以掌握如此多的漢字,他在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上以此為例說“文字改革勢在必行”。
在雙清別墅,李莎第一次見到毛澤東。她記錄下的觀感是:“他的外貌與正式的肖像一模一樣:蓬松的頭發(fā)、高高的額頭,一對烏黑明亮的大眼睛,下顎上還有那一醒目的標志性的黑痣。他體態(tài)略胖,身材高大,略有點駝背,可能是長期伏案工作的緣故,肩上披著一件棉襖,腳上穿著一雙厚厚的氈靴子?!?/p>
江青從輕盈到僵硬
相比偉大領(lǐng)袖,李莎對江青則沒有好印象。
“文革”結(jié)束后不久,全國聲討“四人幫”,有知情人說:“江青與李立三關(guān)系密切,經(jīng)常跑到他家和他老婆打牌?!?/p>
1949到1950年,李莎的確與江青有過一段交往?!拔冶е鴮嵤虑笫堑膽B(tài)度陳述歷史,決不能因為江青后來成為禍國殃民的‘四人幫成員,就任意丑化她,把50年代的江青說成是窮兇極惡的妖婆?!崩钌f。
學俄語在中共建政初期是時尚。經(jīng)林伯渠之女林利推薦,李莎去擔任江青的俄語老師。李莎解釋說:“我之所以被選中,一是俄語是我的母語,又有一定的教學經(jīng)驗。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有李立三夫人的身份,政治上可靠,被允許出入毛主席的寓所?!?/p>
每周,一輛勝利牌轎車接李莎前往中南海豐澤園菊香書屋給“第一夫人”上課。李莎回憶說:初見江青,她給我留下了一個有教養(yǎng)、善于交際的良好印象。她面容清秀,動作像貓一樣輕盈,有一種誘人的魅力。她講話的聲音尤其甜美,十分容易迷惑和吸引對方。應(yīng)該說,江青這個學生還是比較聰明的,有較好的模仿能力。她把我送到門口時,總是用剛剛學會的詞語與我道別。沒有多久,我們的課程就結(jié)束了,理由是“江青同志工作忙”,實際的原因是她對俄語的興趣已盡。我教江青完全是義務(wù)的,江青后來托林利向我轉(zhuǎn)送了一套貼花臺布作為酬勞。
1966年夏,李莎在電視上再次看到江青時,“她的嬌柔、輕盈已全然不見,目光冷酷,聲音僵硬,有時簡直是在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十足的潑婦相。” 李莎說最不能原諒的是江青對孫維世的迫害:江青將孫維世列入“仇人”名單,給她戴上了“蘇修特務(wù)”的帽子,由于報私仇,把孫維世定為“關(guān)死對象”,而最大的“證據(jù)”就是她經(jīng)常和我們一家來往,并替我們搞一些話劇演出的門票。
1949年10月1日,李立三夫婦參加了開國大典?!澳翘?,天安門周圍很安靜,大家都屏住呼吸,等待慶典開始。天安門廣場上人山人海,有幾十萬人,一片肅靜,突然不知從哪兒竄出一只小狗從王府井那一側(cè)跑出來,穿過整個廣場。大家都喊了起來,快抓住它,這是蔣介石在逃竄,大家一叫,小狗嚇得跑得更快了。后來蘇聯(lián)作家西蒙諾夫把這件事寫進了他的報道中。”
一個國際家庭的災難
50年代是充滿希望和熱情的年代,新中國與社會主義的堡壘蘇聯(lián)保持著親密的友好關(guān)系。李立三先后在中華全國總工會、勞動部、中央工業(yè)部華北局等單位擔任要職,李莎在北京俄語學院任教。
好景不長,隨著中蘇關(guān)系驟然惡化,大批蘇聯(lián)專家從中國撤走,國內(nèi)政治氣氛也日趨緊張,很多國際家庭最終被迫離散,李立三更是眾人眼里的焦點。
康生首先抓住的把柄是蘇籍學者郭紹唐訪華問題。1957年秋,郭紹唐應(yīng)周恩來邀請,偕同蘇聯(lián)夫人及女兒回國訪問。劉少奇、周恩來都會見了他,很多人輪流設(shè)宴歡迎。李立三也在家里招待,邀請楊尚昆、李維漢等參加。1959年廬山會議上,康生宣布郭紹唐是蘇修特務(wù),認為當年郭紹唐來華是有任務(wù)的,要求斷絕同郭紹唐的來往。除此之外,康生還放出風聲說,李立三的老婆是蘇聯(lián)籍,有里通外國的嫌疑。
1962年10月14日,李立三給周恩來寫了一封長達四千字的信,向中央提出申訴,“她同我結(jié)婚26年了,在政治上始終和我一致,沒有過任何不好的表現(xiàn)。到中國來也已經(jīng)16年了,耳濡目染,政治思想有不少進步,逐步認識我們黨和毛澤東思想的正確偉大,對我們黨和我國人民的事業(yè)是非常熱愛的?!?/p>
周恩來親自找李立三談話,提出建議:如果李莎不愿離婚,就一定要轉(zhuǎn)入中國籍?!拔蚁腴_了以后就去辦理加入中國國籍的手續(xù),這個事情從1962年到1964年用了兩年時間辦成了?!?/p>
國籍問題的解決只是一時緩解了這個國際家庭在當時的處境。
1967年2月1日,李立三第一次被批斗,是機關(guān)內(nèi)部的一次小范圍內(nèi)的批斗會。這次,華北局的“造反派”聽從戚本禹“對李莎不要客氣”的指示,把李莎和立三一起揪到“批斗會”上。
從此,北京城流傳著李立三、李莎從事間諜活動的謠言。針對李立三的批斗也從小范圍的內(nèi)部檢討,逐步擴大規(guī)模。于是,他給毛澤東寫信,進行最后的申訴。
1967年6月22日,李立三在造反派私設(shè)的牢房里謝世。據(jù)說,他服用了大量的安眠藥,死在送往北京醫(yī)院的路上……多年后,李莎才看到他用顫抖的手寫下的遺書:
最最敬愛的領(lǐng)袖毛主席:
我現(xiàn)在走上了自殺叛黨的道路,沒有任何辦法去辯解自己的罪行。只有一點,就是我和我的全家沒有做過任何里通外國的罪行。只有這一點請求中央切實調(diào)查和審查,并作出實事求是的結(jié)論。
我還有寫給你的信,放在家里床單下。沒有寫完。請派人找出送你審閱。
致文化大革命的敬禮。
李立三
“坎坷之后,難得平安?!?李莎最后說。
(選自《北京青年報》2015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