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世春+劉旭相
在議論文寫作中,部分學生缺乏素材,即使占有素材,也不知道怎樣恰當運用;確立了中心論點卻不知如何設置分論點;分析論據(jù)時就事論事,泛泛而談;思考片面,缺乏辯證等。因此,如何高效訓練學生的議論文寫作能力成了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此,筆者進行了議論文寫作高效訓練的策略探索。
一.范文引路
元朝教育家程端禮在《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中指出:“讀書如銷銅,聚銅入爐,大鞴扇之,不銷不止,極其費力。作文如鑄器,銅既銷矣,隨模鑄器,一為即成,只要識模,全不費力。此所謂勞于讀書,逸于作文者也?!弊x范文是熔化銅,作文是隨模鑄器;掌握作文“模器”特點,作文才會是一件比較簡單的事。讀范文是積累語言材料、思維方法、作文技法等的好方式,積累多了,思維也隨之活躍。而作文就是把積累的語言材料、思維方法、作文技法等加以靈活運用,一旦掌握了作文的一般規(guī)律,作文也就不再是難事。
(一)依托中學語文教材
中學語文教材上的議論文是典范的作品,學生要注意借鑒模仿。如陳群的《理想的階梯》,分別從“理想的階梯,屬于勤奮刻苦的人”、“理想的階梯,屬于珍惜時間的人”、“理想的階梯,屬于迎難而上的人”三個方面論證了“奮斗,是實現(xiàn)理想的階梯”。文章采用并列式結構,層次分明,思路清晰。
(二)模仿高考優(yōu)秀作文
學生通過閱讀高考優(yōu)秀議論文,經教師引導點撥,反復琢磨別人的作品究竟好在哪里,心領神會后用在自己的議論文寫作中,逐漸學會寫議論文佳作。如2013年福建卷高考優(yōu)秀議論文《扎根基層,成就永恒》的分論點是:扎根基層,讓文學作品永恒;扎根基層,讓人生價值永恒;扎根基層,讓泱泱中華永恒。采用層進式結構,便于讀者把握文章結構。
(三)借鑒同學優(yōu)秀習作
由于年齡相當,學習環(huán)境一致,他們有更多的共同語言,更利于交流、溝通。學習同班同學的優(yōu)秀習作,交流借鑒寫作經驗,有親切感,更易于提高寫作水平。
將同一種寫法的三篇議論文佳作集中在一起,就像是為學生議論文寫作準備的一排排“立桿”,常能把學生想寫議論文的情感、想法誘發(fā)出來。范文的刺激提升到一定興奮度時,就會觸動學生的神經末梢,誘發(fā)學生的情感,點燃學生的寫作欲望。
為便于學生學習寫作議論文,可細化范文內容,從局部進行比照,模仿寫作,模仿寫作幾次之后就會逐漸內化為學生自己的一種寫作技巧。比如將成功運用了因果分析的三個文段提供給學生,這三個文段不是由原因預測結果,就是由結果推測原因,無不透露出理性分析的智慧。這些文段一字一句地敲在學生的心上,讀著這樣的文字,學生于心有戚戚焉,突然從中悟出了寫作的竅門。這時學生愿意寫,也覺得有東西可寫。文字自然如汩汩流水,源源不斷。如果沒有范文支撐,隨意讓學生寫議論文段,只能逼著學生空喊口號,觀點和材料強行扭在一起,根本沒有什么說服力。
為了使向范文學習議論文寫作技巧易于操作,幫助學生建立“議論文寫作方法借鑒表”(以2013年福建卷高考優(yōu)秀議論文《扎實做事,走向成功》為例)(如下)
有了范文做“立桿”,學生寫起議論文來就輕松一些,也能爬得更高,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進步。
經過教師點撥,學生能領悟到文段所用技法,在寫作議論文時會模仿這些寫法,從而實現(xiàn)議論文寫作的“模仿性獲得”。
二.下水示范
葉圣陶先生說:“教師善讀善寫,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則為學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苯處熗ㄟ^下水示范,深切體驗到寫作的甘苦,熟悉學生的寫作心理,指導時更多的是期待的目光,更能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想學生所想,抓住寫作的關鍵,幫助學生化難為易,變苦為樂。評講作文能抓住要害,講到需要處;同時,能批在點子上,改在關鍵處。教師下水示范,是給學生提供參照模仿的范文,是針對學生實際寫出來的,學生會感到親切,更容易接受。這樣的寫作,學生更易取得進步,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逐漸形成在成功中求進取,在進取中再獲成功的良性循環(huán)。
教師下水文讓學生真切地感受教材范文、高考優(yōu)秀作文和同學優(yōu)秀習作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方法看得見,摸得著,完全可以學到手。再通過學生自己動手練筆去體驗、注意反思自己的不足,針對問題及時整改,能切實提升寫作水平。
教師下水示范,是一條鏈條,鏈接了理論與實踐;是一根紐帶,密切了師生關系;是一塊基石,墊起了生命的高度。
三.實踐體驗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指出:“應該讓學生在廣泛的語文實踐中學語文、用語文,逐步掌握運用語言文字的規(guī)律?!泵绹睦韺W家梅耶強調,解決問題靠做中學。對于議論文寫作,技法的掌握要靠運用,能力的形成要靠實踐。學生通過動手練筆這種主動體驗的方式,兼有身心的磨煉,獲得議論文的寫作技法,印象難道不深刻嗎?學生自己通過動腦動手做好議論文寫作的事,能獲得寫作成功的心理體驗,往往會有成功的喜悅和幸福感,獲得知識上的滿足、學習上的動力、心理上的平衡,能極大地激發(fā)其寫作的興趣。多次成功的喜悅和幸福感會使學生心理和人格得到良性發(fā)展,有利于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獨立做事的好習慣,發(fā)展他們健全獨立的人格。實踐體驗是練成議論文寫作技能的重要手段,是檢驗議論文寫作能力是否形成的試金石。
四.病例透視
根據(jù)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桑代克的試錯理論,強調人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效果會更好。“病例呈現(xiàn)”暴露錯誤,讓學生“視錯”,即教師先投影有典型錯誤的文段,讓學生自己辨識文段的問題出在哪里。通過“病例診斷”剖析錯誤,讓學生“知錯”,即教師先了解學生習作的優(yōu)缺點,再通過生生、師生交流探討,讓學生明白習作好在何處,或問題所在。
五.修改展示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據(jù)多數(shù)人的經驗,寫東西一次成功的例子并不多,除非完了硬是不再看,你再看一兩遍,總會看出這樣那樣的毛病?!焙梦牟粎挵倩馗?,佳作常從改中來。要讓學生明白修改習作的重要性,從而重視習作修改,把不厭其煩修改習作變成自覺的行動。endprint
根據(jù)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桑代克的試錯理論,在學生“視錯”、“知錯”的基礎上,通過“升格思路”修正錯誤,讓學生“改錯”。即通過師生的交流探討,分析研究,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形成修改文章的對策。通過“成功升格”走向正確,讓學生“防錯”。即學生在師生探討形成的“修改對策”的指引下,修改文章,防止以后犯類似的錯誤。引導學生“視錯”、“知錯”、“改錯”、“防錯”,拾階而上,從反面強化錯誤,易于達到“以反顯正”的目的。
從哪個角度去修改,如何修改?老師要給學生一個明確的修改方案。為了改變學生自己修改和相互修改不作為的狀態(tài),制定一個“修改方案”讓修改意見更具體,內容更集中,任務更明確,修改自然更易落到實處。每次修改要突出一個重點,將要突破的難點分解到各個階段。(見下表)
(作者用)
(批改者用)
首先,學生對照標準自己修改習作;然后,組內討論相互修改,推出佳作,以形成互改成果,到班上交流展示,甚至推薦去發(fā)表。這是擴大“互動”交流,加強評改者與評改者、習作者與評改者、習作者與習作者之間的多向“對話”。教師要注意激勵學生,完善自己的作品,有更多的“互動”效應。這樣,學生實現(xiàn)了由配角到主角的轉變,由“評”向“改”的轉變?!盎印迸?,交流展示,有利于知識遷移,促進作品出新,培養(yǎng)了合作精神,提高了責任意識,增強了成功信心,激發(fā)了寫作興趣。
習作的多元評改是生生、師生互動的過程,能讓學生成為認識、修改、評價的主體,能充分發(fā)揮其自身潛能,同時又起著相互溝通、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作用。
教師要利用“學習園地”、博客、??葹閷W生展示發(fā)表優(yōu)秀作品,特別優(yōu)秀的要推薦到期刊上發(fā)表。
從“實踐體驗”到“修改展示”,這是作文學習中“習得”的過程。我們要重視寫作的親身體驗和反復修改,從而實現(xiàn)議論文寫作的“體驗性獲得”。
六.專題突破
第一、研究九個專題。以素材積累的策略、素材運用的策略、確立論點和設置分論點的策略、升華論點的策略、分析論據(jù)的策略、思路清晰的策略、逐層深入論證的策略、設置美點的策略、彰顯時代精神的策略等九個專題為依托,形成多個層面的研究系列。
(以“設置分論點的策略”為例加以說明,下同。)
第二、抓住五個突破點。根據(jù)論點作解說——問“是什么”;根據(jù)結論析原因——問“為什么”;根據(jù)問題找辦法——問“怎么辦”;根據(jù)前提推結果——問“會怎樣”;根據(jù)論點明對象——問“涉及誰”。
第三、關注分論點的生成。每個突破點有闡述、舉例分析。如根據(jù)前提推結果——問“會怎樣”,把標題或中心論點作為前提,去推斷在這個前提下會產生怎樣的結果,即對“前提”問“會怎樣”。隨后進行回答,可形成文章的分論點。例如《伴著理想前行》這篇文章,把標題作為“前提”發(fā)問:“伴著理想前行會怎樣?”這樣作答:“伴著理想前行,擁有絢麗的人生”,“伴著理想前行,擁有堅定的本心”,“伴著理想前行,抵御生命中的困難”。作答的內容生成了文章的三個分論點。
第四、明白分論點的設置。若是按并列式設置的分論點要注意以下四點:分論點的設置要科學,概念之間不能是包含或交叉關系,即分而有理;文章的結構如同人的骨架,對文章的內容起支撐作用,因此分論點的字數(shù)應相同,文章結構勻稱,以顯示出勻稱美,即分而有美;要注意時間先后、空間轉換、類別不同等順序的安排,即分而有序;分論點的數(shù)量以三四個為宜,即分而有度。
第五、掌握分論點的布局。設置好分論點后,要合理地布局分論點,其排列不僅關系著緊密論證中心論點,也影響著文章的思路。一般說來,分論點的排列可采取以下三種方式:把分論點放在一段的開頭,把分論點作為總領句獨立成段,把分論點作為總結句獨立成段。恰當?shù)夭季肿h論文的分論點,能使文章思路清晰、結構嚴謹,有力地論證中心論點,收到獨具匠心的表達效果。
把每一種策略當作一項能力來培養(yǎng),注重程序性知識和反省認知知識,使習作課成為學生學習寫作的實踐活動課。
以議論文寫作中需要的主要能力為依托,逐項加以訓練落實。每一種策略,既有正面的范文引路,又有反面的病例透視;既有下水示范,又有練筆實踐;既有修改展示,又有反思提升。加上在整個訓練過程中特別重視思維訓練,訓練效果明顯。
七.反思提升
反思提升是議論文寫作中的一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冷靜思考,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平常議論文寫作中,學生最容易在以下五個方面出現(xiàn)問題:
有的學生舉例、分析不能緊扣觀點,教師應該特別強調舉例、分析、闡述,必須緊扣觀點,才能有力地證明觀點。尤其是小結和推論升華必須緊扣觀點。
有的學生不清楚怎樣進行推論升華,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總結推論升華常用的詞語,如“可見,我相信,事實上,事實證明,如此一來,可以說,只要……就能……”等,同時提高自身的認識水平。
有的學生說理時不知道由一個領域推及到另一個領域,或由一個點輻射到一個面。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擴大閱讀多積累,多了解社會,勤參加實踐,通過師友同伴的思維碰撞等,積累大量有價值的材料。這樣,推理時才知道由點到面,以小見大。
有的學生說理時不能透過現(xiàn)象揭示本質,教師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對事物、現(xiàn)象進行理性思考的習慣,深思熟慮,尋求其本質、根源。多閱讀名家的經典議論文,學習辯證唯物主義的相關知識等。這樣,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質進行由表及里的推理。
有的學生看問題片面、主觀、好走極端,說理時成“一根筋”、說“過頭話”,教師可引導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對立統(tǒng)一看問題,一分為二巧分析,發(fā)展變化不拘泥,做到兩面兼顧,突出重點。
“反思提升”做得好,在議論文寫作方面就會有“悟得”,經過學生自己的探索,用自己的眼光重新打量議論文寫作的技法,獲得關于議論文寫作策略的領悟,是寫作技能個性化的理解,是一種“智慧性獲得”。
從“模仿性獲得”到“體驗性獲得”,再到“智慧性獲得”,這是學生議論文寫作學習的三個階段。只要循序漸進地扎實訓練,學生寫作的議論文,其論據(jù)與中心論點之間契合度會更高,觀點更嚴密,具有一種強大的邏輯力量,從而有力地論證觀點。
議論文寫作高效訓練的策略,只是筆者的一種探索,“高效訓練”也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努力的方向。其間需要探究的問題太多,筆者的這些做法僅僅是一點膚淺的嘗試。不過,這種嘗試是有價值的。只要堅持研究,相信高效策略必然會帶來議論文寫作的高效益,必然會叩開議論文寫作教學的大門。
參考文獻:
1.俞發(fā)亮.議論文寫作教學“序列”的建構與反思.語文建設.2012(2)
2.楊仕威.教作文,要為學生搭“腳手架”.中學語文.2015(2上)
黃世春,語文教師,現(xiàn)居四川簡陽;劉旭相,教研員,現(xiàn)居四川瀘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