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平
(河津市職業(yè)中學)
臨界條件在摩擦力突變問題中的作用
王娟平
(河津市職業(yè)中學)
分析物理教學中有關摩擦力突變的問題,并分析臨界條件在摩擦力突變問題中的作用。
物理教學;摩擦力;臨界點
當物體受力或運動發(fā)生變化時,摩擦力的性質、方向、大小會發(fā)生突變,摩擦力也發(fā)生突變,而摩擦力的突變又會導致物體的受力情況和運動性質的突變,其突變點(時刻或位置)具有很強的隱蔽性。
解決摩擦力的突變問題的切入點是對其突變點的分析與判斷,分析判斷并找出發(fā)生突變的臨界條件即摩擦力突變前后的分界點,再利用相應的規(guī)律分別對突變前后進行分析求解,具體問題中可通過“過程分析法”和“特殊位置法”求解。其常見的類型分為以下兩種:
靜摩擦力是被動力,其存在及大小、方向取決于物體間相對運動的趨勢。當靜摩擦力為零的狀態(tài)是方向發(fā)生變化的臨界狀態(tài);當摩擦力達到最大值是存在靜摩擦的連接系統(tǒng)相對滑動與相對靜止的臨界條件。
【典題例證】長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個木塊,如圖1所示,木板由水平位置緩慢向上轉動(即木板與地面的夾角變大),另一端不動,則木塊受到摩擦力Ff隨角度α的變化圖像是下列圖中的()
圖1
【深度剖析】當夾角α=0時,木塊與木板間沒有相對運動趨勢或相對運動,故不受摩擦力。當木板開始轉動時,由于重力沿木板向下分力的物塊有相對的運動趨勢,故受到靜摩擦力,方向沿木板向上,由平衡條件可得;Ff靜=μmgsinα,由此可知,滑動摩擦力隨著α角的增大而增大,隨著α角的增大,靜摩擦力達到最大值時,靜摩擦力突變?yōu)榛瑒幽Σ亮Γ较蜓刂景逑蛏?,F(xiàn)f滑= μmgcosα,由此可知滑動摩擦力隨著α角的增大而減小,當時,滑動摩擦力減為0。值得注意的是題中無特殊說明,一般認為最大靜摩擦力略大于滑動摩擦力,故答案選C。
滑動摩擦力存在于發(fā)生相對運動的物體之間,因此兩物體的速度達到相同時,或者一個物體相對另一個物體有相對運動變?yōu)橄鄬o止時,滑動摩擦力可能突變?yōu)?,或突變?yōu)殪o止摩擦力,或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發(fā)生突變。
【典題例證】如圖2所示,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傾角為37°質量為1 kg的滑塊以初速度V0從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行,斜面足夠長,滑塊與斜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0.8,則該滑塊所受摩擦力Ff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是圖3中的(取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g=10m/s2,sin37°=0.6,cos37°=0.8)( )
圖2
圖3
【深度剖析】滑塊沿斜面向上減速滑動過程中受滑動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大小為Ff滑=M·FN=μmgcosθ=6.4N。由于μ>tanθ=0.75,故當滑塊的速度減小到零時滑塊靜止在斜面上,滑動摩擦力突變?yōu)殪o摩擦力,靜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由平衡條件可知Ff靜= μmgsinθ=6N,故答案選B。
以上為摩擦力突變問題的常見類型,我們在用臨界法解決摩擦力突變問題時,還應注意以下三點;
1.滑動摩擦力突變時,常以μ>tanθ或μ 2.題目中出現(xiàn)“最大”“最小”“剛好”等關鍵詞時,一般隱藏著臨界問題。但有些臨界問題中并不含上述常見的“臨界術語”,審題時發(fā)現(xiàn)某個物理量在變化過程中會發(fā)生突變,則該物理量突變時所處的狀態(tài)即為臨界狀態(tài)。 3.研究傳送帶問題時,物體和傳送帶的等速時刻往往是摩擦力的大小、方向、運動性質的分界點,審題時要特別注意“等速”這個臨界狀態(tài)。 總之,臨界分析法在解決摩擦力突變問題時,可以使解題思路清晰簡化,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朱欣.摩擦力發(fā)生突變時的臨界問題[J].高中生,2004(15). [2]李雪琴,閆何軍,范福生.高考熱點專題透析:摩擦力的突變問題[J].試題與研究,2013(22).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