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詞的“根義+上下文=譯法”這一策略是從詞匯學和翻譯過程的角度出發(fā),通過理解詞匯的核心意義,聯(lián)系語境,使譯文既符合作者的意圖又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做到忠實通順。
關(guān)鍵詞:詞的根義,上下文,譯法
1 詞匯的根義
詞根是指具體實在的詞匯意義,同時承擔整個詞的主要詞匯意義的語素,是構(gòu)成詞的根本要素。根義即單詞的核心含義,例如:agri, agro=agriculture 田地, 農(nóng)田 agriculture 農(nóng)業(yè)、農(nóng)藝,bio,bi=life 生命、生物 biology 生物學,corpor,cor=body 身體 corporation 團體、社團。但有相當多的一部分英語單詞,漢語中沒有與之在任何語境下都對應的詞。這樣的英語單詞在不同的上下文中需要用不同的漢語詞匯來表述,這種現(xiàn)象反映了英漢兩種語言在單詞含義上思維方式的不同。從英語思維角度講,根義在不同語境中的意思是固定的,但是由于漢語的思維異于英語且表達方式多種多樣,不能把根義的漢語譯文一成不變地應用在不同的語境中,而是需要結(jié)合不同的上下文,按照漢語的習慣采取不同的表達方式。
2詞匯與語境的關(guān)系
詞匯常用做語境的線索,它能激活語境中的一個或另幾個詞的意義,從而達到理解語篇的目的。詞匯的基本功能是命名,指稱客觀世界的人或物及其屬性、行為的過程、事件的狀態(tài)或時空概念,而這些都是語境中語義場的成分。因此從語篇推導語境就不得不重視詞匯。無論是了解語篇的經(jīng)驗意義、信息內(nèi)容還是了解人際意義都離不開詞匯。所以詞匯對理解語篇起著重要作用。
同時,詞語并不能脫離篇章來探討,正所謂“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無論是翻譯還是創(chuàng)作,詞語的選擇都不能是孤立的,而是必須置于語篇、段落(句群)、句子、短語等更大層面上來考慮的。而只有以篇章這幅藍圖來指導,我們才能譯好每個詞,才能“積詞成句,積句為段,積段為篇”,砌起篇章這一恢宏大廈。
3“根義+上下文=譯法”策略在英漢翻譯中的運用
英漢翻譯首先要正確理解原文,有的時候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發(fā)現(xiàn),同一個英語詞匯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的譯語,而錯認為這是一詞多義,其實二者之間有著根本的不同。所謂多義中的“義”是指相互之間已無明顯聯(lián)系的一些概念,而各種譯語則源出同一根義是彼此之間有著內(nèi)在聯(lián)系的概念。它們不是一詞多義,最多只能稱之為一詞多用或一詞多譯。所以我們應在字里行間的理解上下功夫,體會它的內(nèi)含意義。
縱觀小學到大學課本,對于popular一詞的注解多限于“受歡迎的”、“流行的”兩個含義,有人見到popular就直接套用以上兩個釋義。然而,詞匯的含義會隨著語境的變化而引申、擴展,用法趨于靈活,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機械套用所記憶的課本釋義就難以理解句子的本身含義,可能出現(xiàn)理解偏差甚至出現(xiàn)錯誤,理解層面出現(xiàn)問題,輸出的翻譯也必然受到影響。例如以下句子的翻譯:He is interested in popular science. 以及I bought the book at a popular price.這時如果機械套用“受歡迎的”、“流行的”這兩個含義,該句的翻譯不僅難以達意,更是錯誤的。但是如果我們對于popular 一詞的根義有所了解,該句的處理則容易得多了。Popular 一詞的根義為“l(fā)iked or enjoyed by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牛津詞典),即“為人喜愛的”。因此,以上兩句可分別處理為“他對大眾科學很感興趣”,“我以低廉的價格買下這本書”。雖然以上兩個例句中對于popular詞義的選擇有所不同,但都是“l(fā)iked or enjoyed by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這一根義的延伸和擴展。類似的還有:The bookshelf is filled with popular readings.書架上擺滿了通俗讀物。Skiing has become very popular. 滑雪運動最近生盛行起來。These policies are unlikely to prove popular with middle-class voters. 這些政策不大可能博得中產(chǎn)階級選民的歡心。Im not very popular with my parents.眼下爸媽看我很不順眼。
此外,大眾對engage一詞的理解多停留在“訂婚;忙于;從事”等。如:The professor is engaged in research work.(教授從事研究工作。)Lucy was engaged to her boyfriend last month.(上個月露西和男友訂婚了。)但是對于以下句子則難以套用:The seat is engaged. Its not easy to engage a nurse.要正確理解和翻譯以上句子,就要深入了解engage一詞的根義,即:占領(lǐng)…使之失去自由狀態(tài)。因此,以上句子可分別處理為:此座有人;要雇護士并不容易。
可見,popular和engage的普遍含義也并非一詞多義,而是同一根義在不同語境中具體含義的延伸。從這個意義上看,對于詞匯根義理解的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結(jié)論:
綜上所述, 根據(jù)詞的根義, 再聯(lián)系上下文得出其譯語是一條在翻譯過程中常常使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準確透徹地理解原文,其他一切所謂的“翻譯技巧”都列在后面,要以字酌句酌,多查多問的態(tài)度對待翻譯,切勿似懂非懂,望文生義。還要擁有英語的思維能力,廣泛閱讀原文,培養(yǎng)英語語感,以一目十行為終極目標。當然要使譯文既忠實于原文, 又語言流暢, 除了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chǔ)之外, 還要有深厚的漢語語言功底和各種豐富的文化知
識。
作者簡介:陳紅光: 男,遼寧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