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艷
追及問題是在指特定的情形下,兩個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時所涉及的追及、相遇、相撞問題.我們通常主要研究同向追及問題,其特征是兩個運動物體同時不同地(或同地不同時)出發(fā)作同向運動,在一定時間之內(nèi),后面的追上前面的物體.常??赡苌婕昂螘r相遇或最大距離等問題.
其中有一類追及問題涉及到汽車做勻減速運動的情形,同學們在解這類與實際問題相聯(lián)系的問題時,一定要注意加以分析,尤其是對汽車運動過程的分析,由于這類問題與理想的勻減速運動過程不同,在求解中很容易出現(xiàn)錯誤.
例題1 如圖
在平直的公路上A、B兩車都勻速向右運動,A的車速為vA=4m/s,B的車速vB=10m/s,當B車行駛到A車前s=7m時B車突然開始剎車,加速度大小a=2m/s2,從圖示位置開始計時,經(jīng)多少時間A車追上B車.
大部分同學通常是這樣做的:設向右為
這種解法表面上看似乎沒有問題,其實在解題過程存在一個很隱蔽的錯誤.那么到底錯在哪兒呢?
同學們都知道,以前我們曾做過一道簡單的汽車剎車問題:
某汽車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向右行駛,突然發(fā)現(xiàn)前方有障礙開始剎車,加速度大小為2m/s2,求6s內(nèi)該汽車的位移和6s末的速度.
對這個題目,大部分同學的思路如下:設向
在算出6s內(nèi)汽車位移時絕大多數(shù)同學都沒覺得沒有什么問題,但當算出 6s末的速度是-2m/s時,同學才覺得不大對勁,因為生活中汽車剎車時不可能會再反向運動.所以,以上認為汽車一直以2m/s2的加速度運動的解題過程看似正確,但不符合生活實際.這時大部分人都意識到剎車的時間應該小于6s,正確的解法是先判斷停下的時間是5 s,再將Ss代人運算,求得正確結果.
以上汽車勻減速運動問題給我們的啟發(fā):當所求時間小于汽車減速停下的時間t0時,可以直接以所求時間代人相關公式運算,當所求時間t大于減速停下的時間t0時應以t0代入公式運算.
此時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例1的追及問題.因為B車勻減速運動并且是剎車,要先判斷B是在被A追上之前已經(jīng)停止,還是被A追上之后才停止的問題.所以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應該首先判斷B停下來的時間,然追上,則要先計算在B停下來時A距B的距離,再計算追上的時間.
當然,我們還可以利用v-t圖對此題進行分析,如圖2所示.
汽車5s停下時,兩車位移分別為對應的矩形面積和三角形面積,很顯然B比4的位移大,且此前B已經(jīng)在A前7m,故此后A要繼續(xù)勻速,而B停止運動.最后可求得追上的總時間為8s.
通過以上題目我們知道如果被追及物體是剎車的汽車,則要先判斷是在被追物體停下來之前還是之后追上,再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運算.
但是甲同學的做法也有一定的合理性,當追及問題不是汽車做勻減速的,而是變?yōu)樵谕饬ψ饔孟伦鰟驕p速的物體時,可能就是正確的.
例2 如圖4.在同一光滑水平面上,A、B兩物體均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A的速度為vA=4m/s,B的速度為vB=10m/s,當A在4前方7m時B突然受水平向左的恒力的作用,做加速度大小為a=2m/s2的勻減速,直到兩物體相遇,則從圖示位置開始計時,經(jīng)多少時間A追上B.
此題乍一看與例1一樣,但區(qū)別在于:此題中B雖然也做勻減速運動,但到速度為零時B并沒有停止運動,而是在恒力的作用下繼續(xù)往左勻加速運動.由例1和例2的v-t圖我們也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的不同(圖3),例1中的B在Ss前的運動和5 s后的運動圖象是分段的,所以不能用同一個規(guī)律去做,而例2中的B的運動是單一的勻變速直線運動,故可以用同一規(guī)律去解題.
由題意可得:
從以上兩個例子中我們知道:追及問題,特別是勻速(或勻加速)運動的物體4追做減速運動的物體B,最終結果肯定能追得上,追上時也一定有位移關系
但根據(jù)這個關系解題時一定要特別注意:若被追及物體的減速屬于汽車剎車問題,則必須先分析勻減速運動的物體B停止運動時A是否追趕上它;若被迫及物體的減速屬于可逆向的勻變速,則直接可以運算.
所以,在追及問題中我們要先弄清條件和物理情景,確定模型,理清思路,然后確定位移關系與時間關系,再復雜的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練習如圖5,在平直的公路上A、B兩車都勻速向右運動,A的車速為vA=4m/s,B的車速vB=10 m/s,當B行駛到4前s=7m時B車突然開始剎車,加速度大小aA=2m/s2,與此同時,A車突然加速,加速度大小為
,從圖示位置開始計時,經(jīng)多少時間A車追上B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