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雪
[摘 要]繪本作為小學生最熟悉和喜愛的閱讀物,富有教育意義的內容和多元的文化,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感受。主要研究將繪本融入美術課堂教學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美術教學 繪本 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23.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33-063
繪本,就是我們所說的圖書,這種圖書一般色彩鮮艷、圖文并茂,深受學生喜愛。美術教師如果能把繪本融入美術課堂中,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下面筆者簡單談談將繪本融入美術課堂教學的幾個做法。
一、應用繪本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美術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需要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地學習美術知識,應用繪本則是一種很好的引導方法。部分美術教師可能會提出一個疑問:“多媒體視頻不是能夠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嗎?很多學生很喜歡在上課時看多媒體播放的視頻。”美術教師要意識到,多媒體視頻教學的方法雖然直觀、聲光效果強,可是它的信息傳播速度太快,學生不能一邊觀看視頻,一邊充分地發(fā)揮想象力。而繪本就沒有這樣的缺點。
以一名美術教師教學“畫故事”一課為例,這名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用《葫蘆娃》這個故事的題材引導學生學習。教師先給學生講故事,講到“老爺爺進山,救了穿山甲,穿山甲說蛇精和蝎子精逃出來了”這一部分時,這名教師問學生:“蛇精和蝎子精應該是怎樣的形象呢?”學生經過教師的引導,發(fā)揮想象力。一名學生說:“蛇精肯定是人頭蛇身的妖怪,她的個性肯定非常惡毒。”另一名學生說:“蝎子精的武器肯定是一對大鉗子,而且他肯定非常會放毒?!苯處熞贿呉龑W生盡情地想象,一邊引導學生觀賞繪本中的人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理解到:要畫好一個故事和畫好一幅圖并不一樣。如果只是畫圖,圖畫得好不好是重點;而如果是畫故事,學生則需要根據(jù)故事的內容,設計鮮明的人物形象。
二、應用繪本引導學生掌握美術技巧
美術教師向學生傳授美術知識時,會引導學生模仿繪本。繪本中的圖形是由專業(yè)的繪手繪制而成的,部分繪本是由專業(yè)的畫家繪制而成的。美術教師可將優(yōu)秀的繪本作為范本,引導學生學習美術知識,掌握美術技巧。
以一名美術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動畫片的今與昔”一課為例,有些學生覺得同樣一件事物,看別人畫得很漂亮,而自己似乎總是畫不漂亮。這讓他們有學習的挫敗感。有一名教師引導學生觀看繪本《雪孩子》,學生認為繪本中的雪人和小白兔很讓人著迷,覺得畫家把雪人和小白兔畫得很可愛。于是,這名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小白兔,并提問:“你們?yōu)槭裁从X得這只小白兔很可愛呢?”學生答:“因為小白兔的表情看起來很生動,特別有感情?!苯處熡忠龑W生思考:“這只小白兔的表情像誰呢?”學生回答:“像人?!比缓?,教師又問:“既然它像一個人,為什么你又說它是小白兔呢?”學生答道:“因為它有兔子的特征,有長長的耳朵、紅紅的眼睛,還有短短的小尾巴?!边@時,這名教師總結:“要繪制一幅讓別人覺得好看的作品,不能僅僅是想怎樣畫就怎樣畫,而是要根據(jù)繪畫的目的找到最適合的繪畫方法?!睂W生剛開始還不能理解教師所說的意思。于是,教師又進一步引導學生觀察《雪孩子》的繪本,并問:“這部繪本中人物的構圖復不復雜?”學生發(fā)現(xiàn),它的構圖簡單得就像簡筆畫。這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這么簡單的繪圖卻讓你們感受到小白兔既像人,又像動物?”此時,學生才領悟到美術中“抽象事物特征”這一技巧。在以后的學習中,學生在繪畫時,就不會再單純地看到什么就畫什么,而會認真地思考自己要畫什么事物,然后嘗試用抽象的方法提煉這個事物的特征,從而漸漸掌握了美術技巧。
三、應用繪本滲透美術文化
繪本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實用型藝術,繪本中常常承載著諸多美術文化。在美術教學中,美術教師滲透美術文化的教學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如果學生能夠了解到美術創(chuàng)作的歷史、類別和風格等,就能從藝術的角度進行審美,從而提高美術素養(yǎng)。
以一名美術教師教學“剪紙中的古老記憶”一課為例,他引導學生閱讀《漁童》繪本,這部繪本是一部彩色的剪紙繪本。很多學生在閱讀繪本時,被繪本中濃濃的中國風吸引。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大家看到這部繪本時,就覺得它一定是講述中國的故事呢?”學生經過思考,回答道:“這部繪本中,漁童的造型有濃郁的中國風味,他很像年畫中的吉祥娃娃;這部繪本中繪制的事物有濃郁的中國風味,比如它繪制的漁盆,就是中國最傳統(tǒng)的蓮花圖案,這種風格絕不是國外的作品能擁有;它描述的魚和水,都像是中國傳統(tǒng)的剪紙圖案,這些圖案貌似抽象,卻又特別生動、傳神?!边@時,教師引導學生了解中國的剪紙藝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了中國獨有的美術文化,并為中國的藝術創(chuàng)作而感到自豪。
總之,美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繪本的鑒賞,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進而有效提高美術教學的效率。
(責編 鐘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