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禮章++唐新軍
摘 要:本文提出了“微”模式的概念,分析了其必要性,并從建立“微”系統(tǒng)、善用“微”功能、提高“微”能力、實現(xiàn)“微”教育四個方面對以“微”模式創(chuàng)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微”模式;創(chuàng)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
一、“微”模式內涵
“微”是指當前出現(xiàn)并快速發(fā)展的以微信、微博為主的新型媒體。這類媒體通過現(xiàn)代化、電子化的手段,以互聯(lián)網或移動互聯(lián)網為信息傳播平臺,以個人電腦和手機作為信息發(fā)送和接收終端?!拔ⅰ蹦J绞侵富诋斍拔⒉⑽⑿诺葟V泛應用的環(huán)境特點,探索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趨勢,從而構建以充分運用微博、微信等新型媒體為載體,注重于細微之處開展工作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
二、時代呼喚以“微”模式創(chuàng)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
目前,微信、微博等在眾多網絡互動方式占有主導優(yōu)勢。一是旗幟鮮明。微博或微信主人發(fā)表的內容占主導地位,留言或評論在其后。這就便于把握輿論導向,發(fā)揮主導作用。二是速度快。微信、微博由于打破了時間、地域、電腦終端等限制,而且不需要長編大論,易于編輯,其傳播速度十分驚人。思想政治工作者利用他們就能隨時隨地接受、發(fā)布信息,并在第一時間開展工作。二是作用大。微博、微信的應用范圍廣,并且海量存在,有的微博或微信經過多次轉發(fā)或分享后,受眾面就覆蓋全體學生了。三是交互性強。微信、微博等打破了傳統(tǒng)媒體中媒體與受眾的邊界,傳播者與受眾者之前可以進行雙向平等交流,便于說實話、吐真情。四是知識易沉淀。內容可長期保存,反復品讀,便于思考、討論等,有利于教育疏導、統(tǒng)一思想、凝聚人心。因此,微博、微信等最適宜在大學生特別是高職學生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三、如何以“微”模式創(chuàng)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
(一)建立“微”平臺。建立“微”平臺主要指的是建立微博、微信兩個平臺。微博能簡易便捷發(fā)布自己觀點并及時有效與他人交流。高職院??梢猿浞掷梦⒉┢脚_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同時通過關注學生的微博,在了解他們思想動態(tài)的同時進行交流與探討。微信則實現(xiàn)了通過手機或平板快速發(fā)送信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平臺開展工作。通過微信平臺使傳播者和受眾者進行平等溝通和交流,積極傳播正能量。
(二)善用“微”功能。就微博而言,要利用好其“關注”、“評論”、“轉發(fā)”等功能。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積極建立微博基礎上,主動通過微博與學生建立“雙向關注”的溝通模式。一方面主動對學生的微博進行關注,及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另一方面發(fā)動學生關注教育工作者的微博,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在“雙向關注”基礎上,思想政治工作者還必須主動通過“評論”功能深化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一方面經常性對學生關注的問題進行評論,另一方面也可以主動發(fā)起討論,用積極的健康的思想觀念來引導學生。同時,微博具有“轉發(fā)”功能,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依托這一功能來組建信息傳播的新渠道。一方面可以將信息轉發(fā)給學生,再利用學生分發(fā)信息,這就提高了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將具有代表性的思潮觀念在傳遞中引發(fā)討論,在討論中進行引導。
就微信而言,要充分利用好LBS、熱點推薦、“群聊”、語音對講、“隨手拍”、“搖一搖”等功能。微信的LBS功能可以通過“人以群分”的方式找到志同道合的學生群體,只要將場景設定為圖書館、活動中心等,哪些學生喜歡運動,哪些學生喜歡讀書……方圓“百里”無人能漏網。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如果能利用LBS功能進行數(shù)據挖掘,以對應的場景、相應的話題、現(xiàn)實的互動加強學生群體教育,就能有效地提高工作實效性。基于微信的熱點推薦和“群聊”功能,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利用其發(fā)現(xiàn)學生共同關心的社會熱點、校園熱點展開討論。同時,微信具有“語音對講,隨拍隨傳”功能。這既可以將內容自動保存,省去了記錄的麻煩,又通過多種形式讓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更加活靈活現(xiàn),并進一步提升師生校園公共教育活動的參與性與積極性。
(三)提高“微”能力。提高“微”能力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主體的“微”能力,另一方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客體的“微”能力。
在去中心化的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工作主體的“微”能力如何直接決定能否掌握信息傳播主導權和話語主導權。在成立專門的網絡思想政治工作機構基礎上,還要提升思想政治工作主體的“微”能力。一方面,提升“見微知著”能力。要從過度碎片化的微博、微信等“微”空間的信息中,及時發(fā)現(xiàn)可能存在和會出現(xiàn)的問題,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預見性,建立預警機制,把可能的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促進學生積極健康成長。另一方面,提升“理性魅力”。單向的自上而下的灌輸,往往會遭到學生的排斥。只有在對實際情況進行真正了解基礎上加以令人信服的分析、解釋,才會受學生歡迎,才能聚攏大量粉絲成為意見領袖。由于微博、微信等能滿足隨時隨地人際溝通的需要,往往會使大學生形成過度依賴,容易把虛擬當成現(xiàn)實,而且海量信息以立體化方式真真假假地呈現(xiàn),容易引起思想上的疑惑、混亂。因此,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客體的“微”能力也勢在必行。一方面,提高學生特別是學生干部使用微博、微信的能力,讓學生干部成為學生中的“領頭羊”及意見領袖,成為正能量的弘揚者和傳播者。另一方面,加強學生在微博、微信使用方面的管理和引導,防止他們過度依賴,幫助他們正確認識和對待微博、微信等新媒體。
(四)實現(xiàn)“微”教育。實現(xiàn)“微”教育即通過微博、微信等新媒體了解學生工作、學習、生活各方面的細節(jié),并充分運用這些新媒體為載體及時給予學生關懷、引導、教育,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潤物細無聲”。
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文化背景下,學生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多元化,思考問題的角度也存在較大差異,思維觀念和行為方式也呈現(xiàn)復雜化趨勢。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破除“一刀切”的簡單化做法,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載體,立體細化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在主課堂實現(xiàn)“微”教育。思想政治課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課堂,其作用不容忽視。思政課教師要在課堂上充分運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開展教學。如大量地引入微博、微信中的信息作為教學案例,通過對這種身邊的、學生關注的信息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引導學生從理論上和實踐上真懂、真信、真行馬克思主義。另一方面,課外實現(xiàn)“微”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抓住學生課外時間運用微博、微信開展思想教育。通過微博、微信的交流,能克服拘束和緊張感,通過文字、語言、圖片、視頻等拉近師生的心,做到無需“面對面”,但“心連心”。每一次回復、每一個評論、每一回分享都讓諄諄教誨宛若春風化雨,讓思想政治教育“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參考文獻:
[1] 高健.微信平臺在高校共青團活動資源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山東省農業(yè)管理學院學報.2013,06.
[2] 史慶忠.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應對“微信” 挑戰(zhàn)[J].思政建設.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