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偉?オ?
[摘 要]要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重視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豐富教師的歷史知識內(nèi)涵。
[關鍵詞]高中歷史 教學策略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 G63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5)280107
新課改形勢下,學習高中歷史不僅僅需要學生記住一些史實的發(fā)生時間或者內(nèi)涵等,而且需要學生通過歷史學習提高自身人文素質與修養(yǎng)。這才是歷史教學的最終目的,只有這樣才能契合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精神。要實現(xiàn)上述教學目標,就需要教師積極探索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提高講授技能和導入技能
高中歷史教師首先需要進行充分且精心的備課。只有做好充分的備課才能讓教師在課堂上游刃有余,從容面對可能出現(xiàn)的任何一種“突發(fā)情況”。同時,教師還應該以教材為前提,緊扣教材內(nèi)容,以歷史史實為基本依據(jù),保證講解的有效性和科學性。教師良好的授課技巧也是提升課堂有效性的關鍵因素之一。通過教師的精心講解,學生跟隨教師進行積極的思考,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有保證。
其次,教師的課堂導入技能也非常重要。要求導入的目的要具有針對性,不盲目不盲從。同時,還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課堂學習氣氛,推動學生積極進行思考和總結。例如,教師在講授《維新變法》一課的時候,可以設置討論話題:“如果維新辦法成功,中國是否就能進入資本主義社會?”設置這樣具有討論性的話題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帶著探究的心態(tài)進行學習,學習的有效性自然會提高很多。
二、理解新課程理念,實現(xiàn)“新舊”角色轉換
教師要想提升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熟悉把握新課改的內(nèi)容,進行“新舊”的比較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huán)節(jié)。首先,教師應該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摒棄陳舊的、不合時宜的觀念。其次,應該對新課改背景下出版的各類教材進行一個大致的閱讀,把握新的知識體系,重新打造知識構架。再次,教師應該積極參加關于新課改的教學培訓,以一個全新的姿態(tài)重新投入到教學中去。
三、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各種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早已經(jīng)進入教育領域。高中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善于利用各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來提升自己的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就是一種很好的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通過多媒體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文字變成視頻、圖片,并配合聲音給學生帶來強烈的視聽感受。例如,教師在講解《太平天國》這一章節(jié)的內(nèi)容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演示太平軍的行軍線路圖和攻城線路圖。通過生動的展示,學生對太平軍發(fā)展有了一個準確的認識,同時也明白了正是由于清政府的落后和腐朽才為太平天國的實力大增創(chuàng)造了機會。多媒體教學,使學生對于抽象、遙遠的歷史知識有了近距離的感知,教師再在這個基礎上“趁熱打鐵”,教學效果肯定會不錯。
四、更新課堂教學手段,加強方法指導
要想提升歷史教學的有效性,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手段、加強教學方法的指導也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所謂更新課堂教學的手段,就是要教師一改陳舊落后的教學方式,根據(jù)課程內(nèi)容的不同采取具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有效的教學手段。教師需要做的應該是要讓學生掌握思考的方向,理清解題的步驟,而不是簡單地記住答案。特別是對于一些較為復雜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除了需要告訴學生答案之外,還應該將解題思路、答題方向等向學生做一個明確的解釋。有了正確學習方法的支撐,學生的學習效果自然會提升很多。
五、及時進行教學反思
高中歷史教師還應該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及時的總結和反思,這個環(huán)節(jié)的開展情況直接關系到最終教學效果。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也只有多種多樣的方式才能讓教學更加具有有效性。同時,教學反思的內(nèi)容可以涉及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如何更好地組織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如何對待各種層次的學生等等,這些都可以列入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的內(nèi)容中。教學反思還能夠幫助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點,以便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有效地避免和修正,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高中歷史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學科之一,教師和學生都應該加以重視,并通過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來打造有序有效的高中歷史課堂。
[ 參 考 文 獻 ]
陳海虹.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升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2013(9).
(責任編輯 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