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鳳, 張敬瑤, 趙 平
(沈陽理工大學環(huán)境與化學工程學院,遼寧沈陽 110159)
工業(yè)排放的電鍍廢水中含有 Ni2+、Cu2+、Zn2+及Cr(Ⅵ)等重金屬離子,這些重金屬離子會通過各種途徑進入到土壤中,使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不斷增加。據(jù)有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我國受重金屬污染的農(nóng)田約2500萬公頃,每年被重金屬污染的糧食多達1200萬噸[1]。土壤中的鎳污染具有廣泛性、隱蔽性、毒性持久、易富積及難降解等特點,并可通過食物鏈在動植物體內(nèi)積累,嚴重危害生物和人類的健康,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產(chǎn)生負效應,構成潛在的巨大威脅[2]。
近年來,關于硅膠緩解重金屬元素對環(huán)境的毒害作用已被各國學者廣泛認同。硅膠是一種高活性吸附材料,具有比表面積大和多孔性的特點。它的吸附性能高,熱穩(wěn)定性好,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硅膠的吸附特性取決于它表面結構的硅羥基,硅膠的吸附作用可能同時存在離子交換吸附和化學吸附[3]。本文采用先將硅膠活化,增加硅膠的吸附性能,并消除pH及伴隨離子影響的基礎上,研究活化后的硅膠對土壤中重金屬鎳的吸附性能的影響。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雷磁PHS-3C型PH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SHA-C數(shù)顯水浴恒溫振蕩器(上海江星儀器有限公司);101-2AB型電熱鼓風干燥箱;BS-224S電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儀器系統(tǒng)有限公司);TDL-40B飛鴿牌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
硅膠(國藥集團上?;瘜W試劑有限公司);硫酸鎳、硫酸、氫氧化鉀、硫酸鉀、無水乙醇等均為分析純試劑。
實驗土壤采自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天柱山上距地表0~20cm的耕作層中,該區(qū)域的土壤是未經(jīng)開墾的,采集的土壤在陰涼無污染處自然風干,風干后去除其中的雜質(zhì),研磨后過d孔=250μm篩網(wǎng),裝入廣口瓶中備用。
土壤基本理化性狀采用常規(guī)方法測定。土壤有效硅采用0.025mol/L檸檬酸作浸提劑,硅鉬藍比色法測定;土壤中的鎳采用王水-高氯酸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4]。其基本理化性質(zhì)如表1所示。
表1 土壤的基本理化性狀
為了增加硅膠表面可用于化學鍵合的硅羥基的數(shù)目和除去硅膠中含有的微量金屬元素,需要對硅膠進行活化處理。硅膠的活化包括酸洗與干燥兩個階段。首先用0.1mol/L的硫酸浸泡12h后用無水乙醇清洗兩到三次浸泡過的硅膠,洗去殘留的硫酸和其中雜質(zhì)。然后在120℃下干燥,使其中的無水乙醇蒸發(fā)大部分。再放入烘干箱中烘干,裝入試劑瓶中備用。
硅膠活化有利于提高硅膠的吸附性能,同時排除硅膠內(nèi)部已吸收的水分及其他氣體。通過活化,主要改變了硅膠內(nèi)部的微孔結構,使其孔徑的大小及微孔結構的排列得到進一步的改善。羥基的數(shù)目增加,吸附性能提高[5]。一般認為,硅膠表面存在著物理吸附水、氫鍵締合羥基及自由孤立羥基,因此,通常要對硅膠進行高溫活化處理,活化處理的目的是脫除其吸附的物理水和部分表面羥基,使其表面只存在羥基基團(Si-OH)和硅氧橋基團(Si-O-Si)[6]。而活性組分正是通過這兩種基團與硅膠進行反應的。反應式為:
稱取1.2500g(烘干后質(zhì)量)實驗土壤若干份于50mL塑料離心管中,分別加入0.4000g活化硅膠、以0.5mL 0.01mol/L的硫酸鉀溶液為支持電解質(zhì)的不同濃度(分別為 0.2、0.4、0.8、1.6、2.4、3.0及4.0mmol/L)的硫酸鎳溶液,用濃度為0.01mol/L的H2SO4及KOH調(diào)節(jié)混合溶液的pH,最后用蒸餾水定容至20mL。將離心管放入恒溫水浴振蕩器中,在25℃下振蕩2h取出后,在4000r/s條件下離心5min,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Ni2+的吸光度,根據(jù)預先測定的工作曲線求出吸附后的溶液濃度,按照下面公式計算土壤對鎳的吸附量。
式中:Q為吸附量,mg/kg;c0為溶液的初始濃度,mmol/L;c為吸附后的溶液濃度,mmol/L;V為溶液體積,L;m為土壤的質(zhì)量,g。
按照實驗方法1.4調(diào)節(jié)溶液的pH分別為5.5、6.0、6.5、7.0 和7.5,將離心管放入恒溫水浴振蕩器中,在θ為25℃下振蕩2h取出后,在4000r/s條件下離心5min,離心后用注射器吸出上清液1mL于比色管中,稀釋30倍待測。測前用濾膜過濾,防止原子吸收霧化器堵塞。計算吸附量,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溶液pH對土壤吸附性能的影響
由圖1可知,在活性硅膠的存在下,不同pH時,土壤對鎳離子的吸附量隨著鎳離子初始濃度的增大而上升;隨著pH的升高,土壤對鎳離子的吸附量也隨著升高,pH為7時吸附效果最好。這是因為隨著pH的升高,土壤中的粘土礦物、水合氧化物和有機質(zhì)表面的負電荷增加,對重金屬元素的吸附力加強;同時pH在小范圍內(nèi)升高則有利于金屬水合離子的生成,而水合離子在土壤吸附點位上的親和力明顯高于金屬離子,有利于重金屬元素在土壤上的吸附。但pH為7.5時,可能改變了溶液中離子存在的形態(tài)、離子對交換點位的競爭和土壤膠體的可變電荷數(shù)量及符號,影響土壤對陰離子的電性吸附,從而降低了重金屬的吸附;此外,土壤溶液中的Fe3+、Al3+等離子與Ni2+競爭土壤膠體表面的吸附點位,而使 Ni2+的吸附量降低[7]。
取三組離心管每組7個,按照1.4所述,第一組離心管中加0.5mL 0.01mol/L的硫酸鉀溶液;第二組離心管中加0.5mL 0.10mol/L的硫酸鉀溶液;第三組則不加,調(diào)整pH為7,測量吸附量,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離子強度對土壤吸附性能的影響
由圖2可知,在活化硅膠的存在下,離子強度對土壤吸附Ni2+的影響很明顯,無論有無電解質(zhì)存在,吸附量隨Ni2+初始濃度的增加而升高,變化趨勢基本相同。離子強度為0.01mol/L時吸附效果最佳,離子強度為0.10mol/L時吸附量較小。這是因為外加電解質(zhì)使溶液中引進了陰離子和陽離子,SO42-是Ni2+親合力較強的配位體,且濃度較高時會明顯降低土壤膠體對溶液中Ni2+的吸附量。當溶液中 K2SO4濃度為0.10mol/L時,土壤膠體對Ni2+的吸附量僅為 K2SO4濃度為 0.01mol/L的41.70%。表明電解質(zhì)在較高濃度下,SO42-和Ni2+發(fā)生很強的絡合,從而降低了溶液中Ni2+濃度,使其吸附量減少。離子強度的增大,一方面會壓縮土壤膠體的雙電層,降低Ni2+與土壤膠體間的靜電引力;另一方面K+的存在同溶液中的重金屬離子在土壤膠體表面發(fā)生競爭吸附,占據(jù)一定的吸附位,從而降低Ni2+在礦物表面的吸附量[8]。
取四組離心管每組7個,按照1.4方法調(diào)整θ分別為20、25、30和35℃下進行實驗,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溫度對土壤吸附性能的影響
由圖3可知,在活化硅膠的存在下,溫度對土壤膠體吸附鎳影響很大。在上述四種溫度條件下,吸附量有相似的變化特征,隨著初始濃度增加,吸附量增大;25℃條件下吸附效果最佳,35℃時吸附效果最差。當Ni2+初始濃度為4.0mmol/L,在25℃下的吸附量為1.76089g/kg,在35℃下的吸附量為0.55643g/kg,僅為 25℃ 下的吸附量的 31.60%。這表明當溫度升高到25℃時,在硅膠的表面,外擴散阻力較小,吸附量增大,說明了吸附反應需要一定的溫度來增大反應的活性;但當溫度升高到35℃時,降低了土壤膠體與Ni2+結合牢固程度和強度,容易解吸。由此可見,溫度是影響Ni2+吸附的重要因素之一,升溫對吸附反應不利,說明吸附反應是放熱反應。
取四組離心管每組7個,按照1.4方法調(diào)整試驗的震蕩時間,t分別為 1.0、2.0、2.5 和 3.5h 進行試驗,結果如圖4所示。
圖4 震蕩時間對土壤吸附性能的影響
由圖4可知,在活化硅膠的存在下,四種震蕩時間隨著Ni2+初始濃度的增加,吸附量亦呈增大的趨勢,震蕩2h時吸附效果最佳,1h時吸附效果較差。這是因為吸附包括電性吸附及配位吸附等,電性吸附通過土壤與離子間的靜電引力和熱運動的平衡作用,將離子保持在雙電層的外層。吸附作用是可逆的,被吸附的離子與溶液中的離子可以等物質(zhì)的量的相互置換并遵循質(zhì)量作用定律。吸附過程中離子與固相表面的吸附點位之間沒有電子轉(zhuǎn)移或共享的電子對;而配位吸附發(fā)生在雙電層的內(nèi)層或Stern層,配位吸附的離子能進入固相表面金屬原子的配位殼中,與配位殼中的羥基或水合基重新配位,并直接通過共價鍵或配位鍵結合在固相表面,該反應趨向于不可逆,至少其解吸速率比吸附速率要慢得多[7]。因此,當震蕩1h時,由于外擴散阻力的作用,吸附變得緩慢,吸附還沒有達到平衡;當震蕩2h時,配位吸附與電性吸附基本達到平衡;當震蕩2.5h以上后,由于配位反應吸附的離子可以改變土壤膠體表面的電荷和體系的pH,從而對土壤表面性質(zhì)產(chǎn)生影響,吸附反應又達到了一個新的平衡,吸附量又稍有降低。
取二組離心管每組7個,一組加0.4000g活化硅膠,一組不加,按照1.4方法所述,分別調(diào)整溶液pH為7,離子強度為0.5mL 0.01mol/L的硫酸鉀溶液,θ為25℃,震蕩t為2h時進行實驗,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活化硅膠對土壤吸附量的影響
由表2可以看出,供試土壤對鎳的吸附量隨著鎳污染負荷水平的增加而呈上升趨勢,與空白相比,活化硅膠的投加,使供試土壤對鎳的吸附量提高了9.41% ~39.95%,該效應在高污染負荷水平時尤其顯著。在鎳的污染水平達到4.0mmol/L時,空白處理土壤對鎳的吸附量為1.25865g/kg,添加0.4000g活化硅膠后,土壤對鎳的吸附量則達到1.76147g/kg,比空白處理增加了39.95%。活化硅膠的投加使土壤吸附容量顯著增大,且該效應將隨活化硅膠投加量的增加而顯著增強。
1)活化硅膠對土壤中鎳的吸附起到了促進作用,吸附的最佳工藝條件為:0.4000g活化硅膠,溶液pH 為7,0.5mL 0.01mol/L 的硫酸鉀溶液,實驗θ 為25℃,震蕩 t為2h,土樣量為1.2500g。
2)土壤對鎳的吸附是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并存,但活化硅膠的加入,增大了化學吸附的作用,吸附量在θ為25℃時為最佳,當θ超過25℃時,吸附量反而下降,說明土壤對鎳的吸附過程是放熱的。
[1] 房妮.重金屬污染土壤植物修復研究進展[J].河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08,12(7):100-101,109.
[2] 魏秀國.廣州市蔬菜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狀況調(diào)查及評價[J].土壤與環(huán)境.2002,11(3):32-34.
[3] 陳順玉.多孔活性硅膠的制備及吸附性能的研究,[J].分子科學學報,2011,27(1):20-24.
[4] 鮑士旦.土壤農(nóng)化分析[M].第3版.北京: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0:220-222.
[5] 沈曉莉,閆衛(wèi)東,穆彬,等.雙異橋茂金屬催化劑催化乙烯與 α-烯烴共聚合[J].石油化工,2005,(Z1):515-516.
[6] 姚培洪.硅膠及其負載茂金屬催化劑的乙烯聚合研究[M?,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9:18-20.
[7] 李學垣.土壤化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67-211.
[8] 袁林.鐵錳復合氧化物對重金屬鉛鎘吸附解吸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碩士學位論文)[D].重慶:西南大學,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