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姆
(西南民族大學,四川 成都 610000)
藏傳佛教文化旅游淺析
珠姆
(西南民族大學,四川 成都 610000)
藏傳佛教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在我國宗教發(fā)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豐富的內(nèi)涵與文化旅游相結合,兩者互相促進,給中國的宗教和文化旅游增加了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本文從藏傳佛教文化旅游的價值入手,探討了如何進行更好的資源開發(fā),希望可以為其發(fā)展增磚添瓦。
藏傳佛教;文化旅游;資源開發(fā)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旅游事業(yè)也同樣蓬勃興盛起來。并且,隨著人們對旅游認識的加深,對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人們對于旅游的要求不僅僅體現(xiàn)在能夠到達所期望的地方,更重要是了解當?shù)氐奈幕?,也就是說人們所追求的旅游更多的是一種文化旅游。將文化旅游與宗教信仰相結合,探求宗教文化旅游逐漸成為旅游的一種重要方式。藏傳佛教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其內(nèi)容的博大精深,極具文化內(nèi)涵,其與文化旅游相結合開始為人們所關注,越來越多的人在走入藏族旅游區(qū)的時候渴望了解到其寶貴的宗教教義以及藏傳佛教的精髓。
(一)給旅游者心靈的慰藉。
旅游者在進行旅游的時候,一方面希望可以領略異域風情,另一方面也希望給自己的身心一個放松的時間和機會。藏傳佛教文化旅游恰好可以滿足人們對此方面的需求。藏傳佛教能夠給人們以信仰的力量,讓人們在物質生活中尋找到心靈的依靠,比如,佛教中對于生死問題的探討,對于永恒問題的闡述,對于因果報應、善行的訴求,對于寬以待人的處事觀點等等,均是對人類思想問題的深刻研究。旅游者在接受藏傳佛教文化思想的同時,也是在接受一場心靈的滌蕩,讓其無所依靠的心找到一個停靠的港灣,讓旅游者的心靈得到慰藉。
(二)給旅游者以美的享受和思想啟發(fā)。
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通過對自然景觀或者人文景觀的欣賞,通過對美味佳肴的品嘗得到一種美的享受,從而使旅行者的情操得到陶冶,使其身心得到愉悅的享受,在享受自然饋贈的同時得到思想境界的提升。在宗教文化旅游中,旅游者除了獲得美的享受之外,還可以透過歷史文化遺產(chǎn)獲得有關宗教知識以及與之相關的社會、經(jīng)濟、科技方面的內(nèi)容。其所帶給旅游者的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啟發(fā)是無價的、深刻的,使旅游者得到精神世界的富足。
(三)自然環(huán)境和宗教氛圍放松旅游者的心情。
藏傳佛教提倡萬物平等、和諧共生、慈悲為懷,在藏族旅游區(qū)蘊含著豐富多彩的自然資源,藏民對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也非常到位,藏民所信奉的山神、水神使其對大自然充滿敬畏之情,對于自然資源盡其所能進行保護,這也使得旅游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得以完整的保護。佛教濃郁的宗教氛圍使其與自然環(huán)境融為一體,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旅游者在此環(huán)境下進行旅游,可以對其身心進行徹底的放松。
(一)加強政策性保障。
我國旅游業(yè)的開發(fā)離不開中央和各級政府的重視和關注,因此,欲使藏傳佛教文化旅游資源得到最大力度的開發(fā),離不開各級政府的支持,民族地區(qū)旅游業(yè)也應當依照政府的規(guī)劃研究適合自身條件發(fā)展的戰(zhàn)略。首先,政府要加大對藏傳佛教文化旅游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對其進行了解;其次,中央和地方要加大對藏傳佛教文化旅游的財政投入,重視廟宇的修建和自然景觀的保護;第三,注重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讓旅游者能夠享受到更為優(yōu)質的服務。
(二)加強景點接待服務設施。
旅游者在享受藏傳佛教文化旅游的同時,也同樣期望可以享受到一流的服務,因此,對旅游景點接待服務的建設應當加強,對其設施應當加大更新力度。首先,要對服務人員進行專業(yè)培訓,讓服務人員專業(yè)的素養(yǎng)給旅游者帶來更為舒適的服務,讓旅游者體會到賓至如歸的感受;其次,要對服務的設施進行定時更新和維護,保證服務的設施能夠及時、有效的滿足旅游者需要。第三,要對景點標志進行規(guī)劃,保證旅游者在景點得到最準確的指示。
(三)堅持文化與物質的并進開發(fā)。
促進藏傳佛教文化旅游,需要注重物質與文化的齊頭并進,既不能僅僅注重文化發(fā)展而忽視物質的進步,也不能單靠物質吸引游客而忽略了文化的重要推動作用,只有兩者共同前進,才能讓藏傳佛教文化旅游得以發(fā)揚光大。首先,對佛教文化進行宣傳,讓人們了解佛教文化精髓;其次,要對旅游事業(yè)進行創(chuàng)新,在旅游的過程中隨時隨地進行文化傳遞,旅行者加強文化滲透;第三,對自然物質進行有效運用,對自然環(huán)境進行有效保護,促進兩者的共同發(fā)展。
國家大力推動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其對藏傳佛教也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將佛教的精髓進行傳播,讓更多的人了解藏傳佛教,了解藏族旅游景區(qū)的特色,了解藏族人民的生活,從而使?jié)h族文化與藏族文化進行交融,使宗教理念得以傳播,讓每個經(jīng)過藏傳佛教文化洗禮的人,都能夠通過其對更深精神層次的洗滌,讓人們將巍峨的山脈留于印象中,將潺潺的溪流留于心中,將純凈的思想帶回喧鬧的都市,給都市的喧囂帶來一份寧靜。這是藏傳佛教文化旅游的意義,也是其未來的真正的發(fā)展趨勢。
宗教旅游針對的雖然是全部的游客,但是真正對宗教旅游感興趣的,想要深入了解宗教旅游文化性質的游客才會對宗教形成影響。就像前文所述那樣,藏傳佛教旅游文化的推動可以加快藏漢文化的交流,文化的傳播人是最重要的傳播載體,真正喜歡這一文化的游客才是真正推動藏傳佛教文化傳播的載體。還可以推動藏區(qū)與內(nèi)地的互動交流,推動藏區(qū)旅游經(jīng)濟的發(fā)展。宗教文化最重要的載體是包括宗教建筑、宗教典籍、宗教文化活動在內(nèi)的載體,宗教建筑的維護、宗教典籍的傳承、宗教文化活動的舉行都需要資金,藏傳佛教文化旅游推動當?shù)芈糜谓?jīng)濟的發(fā)展,反過來也對藏傳佛教建筑的維護、典籍的傳承和宗教文化活動的舉行提供了必要的資金。
另外,旅游對宗教文化也會造成不好的影響。旅游是進入實地觀看,藏傳佛教有一部分特色建筑成型時間久遠,本身已經(jīng)相當脆弱,保護難度相當大,旅游對這些建筑帶來嚴重的破壞,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使得其失去了原本的宗教色彩,給藏傳佛教的傳承也帶來了困境和危害。還有一些不法分子,打著藏傳佛教的幌子干一些不法勾當,給藏傳佛教抹黑,使一部分游客對藏傳佛教形成了不良的看法,對于這些違法分子,我們要堅決打擊,維護好藏傳佛教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傳承好藏傳佛教文化。
藏傳佛教文化旅游無論對于文化的傳播還是對于宗教的傳承,亦或者對于人心的凈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在推動社會進步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社會各界應當對此引起高度關注,讓藏傳佛教文化旅游帶給人們更多、更美好的精神享受和人生歷練。
[1]鄧建萍. 甘孜州藏傳佛教文化與旅游[J]. 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4,06:54-58.
[2]張有國. 潛在需求市場細分的藏傳佛教文化旅游體驗研究[J]. 旅游縱覽(下半月),2015,03:138.
F590
:A
:1671-864X(2015)10-0041-01
珠姆(1987.01-)四川若爾蓋人,西南民族大學宗教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