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建華 鄢勁松
電視聲畫“越位”現象淺議
□ 劉建華 鄢勁松
“聲音”和“畫面”是電視媒體的兩大主體要素,也是體現“電視特性”的基礎要求。聲音和畫面的貼切與契合是實現電視傳播功能的基本要求。這是電視媒體相對于報紙、廣播、宣傳畫冊以及網頁等異質媒體所特有的“多元化”優(yōu)勢。
在新聞類和新聞性專題節(jié)目中,應該依靠畫面及畫面之間的邏輯關系、采訪當事人同期聲、畫外解說、環(huán)境同期聲、音樂、音效、輔助性字幕等多元素各司其職,相互補充,才能達到電視“立面多元”的傳播效果。然而,在新聞類和新聞性專題類的電視節(jié)目生產制作過程中,往往出現以“解說性文字”(即“配音”)來強行“代言”畫面的“聲畫越位”現象,以及因為“畫面缺位”靠“配音越位”現象。如此“越位”,并沒有讓畫面呈現本來的“客觀力量”,反而導致“聲畫兩張皮”的信息不對稱后果。
這種“越位”現象時有發(fā)生,特別是地方電視臺的新聞報道中,不少記者和編輯習慣于把只適合報紙、廣播和網站的“單一模式”強加到電視中來,往往采訪一結束就急于動筆寫“文字稿”,只顧文字上的“便捷”一味“求快”,并沒有沉下心來充分調動電視手段,疏于發(fā)揮電視語言應有的“聲畫合一”的全面優(yōu)勢來傳遞信息。比如:不認真檢索匹配的電視畫面;不考慮有沒有無須文字贅述的“能說話的畫面”;采訪中不注重攝像與文字記者的默契;不與后期剪輯溝通和提示素材運用的邏輯關系等,僅僅是用更便利的文字稿或事前預備的“通稿”拿來作為解說主體,從頭到尾“一氣呵成”,使得生動客觀的電視畫面語言成了陪襯,更有甚者還出現畫面與解說“張冠李戴”“同一畫面重復使用”等硬傷。
以此同時,有的專題宣傳片苛求文學性描述極盡“詩情畫意”,畫面與配音解說的搭配卻“力不從心”且“黯然失色”,這也叫“越位”。這一現象雖然從非專業(yè)角度上看似不妨礙電視宣傳的目的和意圖,但模糊和削減了電視傳播的特征和優(yōu)勢,更會讓明眼人看出電視新聞從業(yè)者的專業(yè)認知和職業(yè)操守的偏離和缺失。如何克服“越位”弊端?
一、正確認識電視畫面語言功能和特點。對于電視節(jié)目制作人員來講,正確了解和掌握畫面語言的功能與特點是一項基本功。畫面的拍攝必須是在真實時間和空間中進行的,特別是專題性質的電視節(jié)目更應該根據創(chuàng)作意圖實施拍攝。畫面創(chuàng)作的前提是對作品題材的認識、思考、審美通過精心策劃而形成的專業(yè)講究,在此就必須把作者想達到的“詩情畫意”的文學情景,借助畫面來“寫”出并“釋放”作者想表達的“語言”和“情緒”“情感”。也就是說,生動、鮮活、有感、有情的不僅僅是“語言”,更應當是“畫面”,或者說是“畫面的內在氣息、節(jié)奏和力量”。
比如,在《志在軍營》一片的攝制中,筆者是這樣圍繞主題來調度畫面語言的:片子的開頭,運用實際現場拍攝和采錄到的一個部隊威風鑼鼓方陣的表演和干凈清晰的現場情境聲。根據精準的鼓點由慢到快進行節(jié)奏表現,按“大特”“大全”錯次切換畫面。畫面順序是:軍徽特寫、營門全景、警衛(wèi)鋼盔下的眼神特寫、警衛(wèi)全副武裝營門前站崗全景、軍人握槍特寫、軍人越野行軍特寫,再疊出一組威風鑼鼓方陣的畫面,并以方陣中一聲雄壯清脆的吶喊聲,快收,以瞬間的空曠感的尾音節(jié)點處,有力地推出片名 《志在軍營》。整段沒有用一個解說詞,只有畫面和剪輯的合力,把軍姿、軍威和軍人氣節(jié)與精神力量充分展現出來。
以上列舉的是片頭的表現手法。當然,在接下來的段落當中,應該有張有弛、有疾有緩。在敘事性的階段里,盡管要借助“解說”從“聽覺”上來傳達作品內容,但“畫面”應當有規(guī)劃地實現“可視”的統(tǒng)一。如果所有的畫面不能表達清楚作者的意圖,比如主題的背景材料、形式的引申意義、內容的擴充等解說詞和其他的電視元素,就可發(fā)揮作用,做到“補位”而不“越位”。
二、正確認識解說詞的地位和用處。在電視元素中,畫面是表形,解說(包括字幕)是表意,音樂(包括音效)則是表情。解說,不是對畫面的全程“說”,重在“解”。正確把握電視“解說”的技巧,就是幫助觀眾輕松“理解”畫面,達到看懂、看明白電視節(jié)目的目的。電視節(jié)目中畫面和聲音是最基本的要素,電視畫面與聲音的完美結合,是衡量電視節(jié)目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引用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院長、碩士生導師高曉紅的話來說,嚴禁“解說”對畫面中有明顯識別標志的場景、主體的狀態(tài)、位置、顏色以及人物的性別、神情等看的見的畫面進行敘述或描述,否則就是贅述。解說只能緊扣主題,對畫面不能表達、或表達不能到位的內容進行精簡、準確的解說,嚴禁“解說”去重復“畫面語言”。
比如,筆者在《當代愚公漆友朋》一片的開頭中,畫面是70歲的漆友朋帶著他的兒子、孫子等人行進在樹林小道上,并伴有山里的鳥叫聲;接著是一組植樹畫面,新樹老樹對比,漆友朋在植樹時的頭發(fā)特寫,森林大場景。但解說是這樣的:每年的植樹節(jié)這天,漆友朋祖孫三代都要在這片林子里載下一顆紀念樹,今天他們載下的是第37顆紀念樹,最早栽的已成參天大樹。眼看著這片林子密了起來、綠了起來,而漆友朋的頭發(fā)也漸漸稀疏了、由黑變白了……
口語化的解說,容納了很多的時空背景,每句解說都是畫面的擴展和延伸。
三、正確把握“聲畫統(tǒng)一”的力度和分寸。有的電視節(jié)目或者是重要的電視時政新聞,為了渲染和烘托氣氛,經常會將報紙或廣播的稿子,認定是通稿,一字不變地“照搬”在電視新聞中播出,這是不可取的,也是不負責任的。如:“會議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國家領導某某某在熱烈的掌聲中步入會場”“在鮮花翠柏中”“神采奕奕地登上檢閱臺”,或者是“記者看到……”這樣的詞句,都不適合寫進電視解說詞。因為電視畫面呈現的是能夠一下就“看懂”“聽懂”的,這些諸如“國歌”“掌聲”“鮮花翠柏”“神采”等,不是“記者看到”,而是電視鏡頭已經在“忠實呈現”。合適的做法是,為了體現現場畫面的氣氛和真實情景,可采用一段交代人物、環(huán)境、氣氛的有指向性的“同期聲畫面”進行“無解說”導入,在之后解說中,去解說必須解說的以及畫面里難以認知的信息即可。而專題性電視節(jié)目解說詞也有講究,如涉及文學性題材,不能為描寫而描寫。為此,作者要有把控主題思想的文學匠心,解說聽著似乎平實無華,其實從“骨子里”已經是“走心”描述了。在央視很多優(yōu)秀的紀錄片中,描寫總是在敘述中“悄悄”呈現,給觀眾留下美的享受,這就是電視解說運用的“文學功夫”。
借此手法,筆者學以致用。如在《潘勞模的梨園情節(jié)》一片中,有這樣的描述:【畫面:2010年 4月 27日,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現場片段】
國家主席胡錦濤:向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掌聲中)字幕:潘國然,江西省高安市灰埠鎮(zhèn)農民。
解說:潘國然,一位普通農民,他帶著芳香的泥土氣息,走進了人民大會堂,接受了黨和國家領導人授予的最高榮譽,成為了全國的勞動模范。(掌聲)
【梨園全景、風吹樹葉的響聲與會場的掌聲相似而過渡場景、鳥鳴】
解說:從幸福的掌聲中回到了讓他感到踏實的果園。潘國然還是這樣的平靜,看到這掛滿枝頭的新果,老潘的心里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欣慰,這也是對他十多年來艱辛付出的又一次回報。
從上述的理論與實踐中,筆者認識到,有了電視鮮活躍動的畫面,加上情景交融的聲音(環(huán)境聲、人物同期聲等)作為保證,同時也包括解說詞、主持人與現場人物之間巧妙話語配合,實現電視節(jié)目傳播信息的相互補充而不“越位”,就能真正實現“畫面與聲音”的完美統(tǒng)一。只有不斷地學習和借鑒專業(yè)經驗和成功做法,在電視節(jié)目制作中才能少走彎路,才能有力地展現電視本身所具有的個性魅力。
(作者單位:高安廣播電視臺 江西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