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淑玉
摘 要: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對于學困生的轉化,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教師只有在教學中,準確地分析學困生的成因,了解學困生的心理因素,深入探索,因材施教,才能找到有效的措施來幫助學困生進行積極的轉化。主要介紹了初中數(shù)學學困生的含義,并對學困生的心理因素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初步確定了學困生心理轉化的幾點相關措施,拋磚引玉,以期能為更多的教育者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學困生;含義;成因;策略
曾經(jīng)有一個科學家,他做了一個“過獨木橋”的實驗。實驗中,有一批人,一根獨木橋。凡是能夠獨立走過獨木橋的人,便算是勝利。起初的時候,獨木橋架得比較低,大部分的人都能安然地通過獨木橋;隨著獨木橋越架越高,能夠通過的人卻越來越少。獨木橋還是原來的那一根,長度沒有增加,寬度沒有縮小,為什么能夠通過的人卻越來越少呢?其實,按照獨木橋的規(guī)格而言,每一個人都能勝任,但是隨著高度的增加,很多人的內(nèi)心產(chǎn)生了恐懼,更多的人都存在“我不敢過去”的心理阻礙。這個問題,放在數(shù)學的學習中依然如此,很多學困生,他們成績差,并非單單是智力因素的影響,更多的是非智力因素的制約,即心理層面上存在的問題。
一、學困生的含義
在教學中,教師更多關注的是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如何開展,卻很少對于學困生這個概念進行清晰的界定,只是籠統(tǒng)地將學習能力差、成績差的學生歸為學困生。其實,學困生是泛指智力正常,但卻受到來自于自身、學習習慣或方法的不當和來自于外界、社會或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等而造成學習效果低下的一類學生。
對于學困生概念的清晰界定和深入探究,不僅能避免混淆,為教師的學困生轉化工作提供切入點,而且無論是對于教學的理論還是教學實踐,都有相應的促進作用。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部分數(shù)學學習水平較低,高耗低效;對于數(shù)學概念、公式理解不全面,不深刻,只能死搬硬套,不能靈活應用;課堂學習缺乏主動意識,習慣于被動接收,學習態(tài)度消極;解決問題不按正常步驟,思路混亂等,這一類學生,都屬于數(shù)學學困生。
二、造成學困生的心理成因
1.不思進取的心理
很多學困生并不是沒有能力,多半都是不思進取的心思在作怪。一碰到稍微難一點的、步驟較為多的題目,就認為自己應付不來,打退堂鼓;甚至于面對一些題目較長、內(nèi)容較多的數(shù)學題,更是看都不看就斷定自己做不出來,輕易地就選擇了放棄。
2.諱疾忌醫(yī)的心理
為了避免可能會受到別人的批評和笑話,隱藏自己的“不懂”和錯誤。在課堂的學習中,考慮到怕同學笑話,而不懂裝懂;在日常的作業(yè)中,為了能獲得更好的表現(xiàn)和成績,會參考甚至于抄襲別人的答案。
3.自以為是的心理
有部分的學生不能正確地認識和看待自己,自以為很聰明,認為自己即便上課不聽,下課也能通過看書學會。因此,課上不認真聽講,課下的學習又一知半解。
4.自卑自責的心理
學困生表現(xiàn)最為明顯的就是成績較差。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表現(xiàn)出不滿,甚至于有些家長,還會責備自己的孩子。長期受到這樣的“待遇”,學生的心理就會逐漸形成一種“我不如別人”“我能力不夠”的定式,從而喪失了學習的自信心。
數(shù)學的學習是一個聯(lián)系的過程,每一個新知識的學習,都需要之前舊知識的鋪墊。很多學生都有這樣的困惑,就是下定決心好好學習了,但還是因為之前舊知識一知半解,而不能透徹地理解新知識,會有一種積重難返的感覺,從而對于數(shù)學的學習失掉了興趣和自信。在之后的學習中,就會存在緊張、畏懼、自卑、擔心、沮喪等消極的心理,所反映出來的學習狀態(tài)就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參與少,作業(yè)敷衍,學習被動,不努力,知識掌握不牢,成績差等。
三、學困生的心理轉化策略
了解了學困生的這些心理因素和學習行為表現(xiàn)之后,筆者以為要從心理問題入手,改善學生的學習行為,做到有的放矢。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一言堂”“滿堂灌”,學生始終處在一個被動接收的地位,不僅主體性沒有得到發(fā)揮,而且交流的欲望被遏制,缺乏學習的激情,這也是導致學生“學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古人云:“石本無火,相擊而發(fā)生靈光?!睅熒g情感上的交流,往往是引發(fā)學生高度學習熱情、點燃學生內(nèi)在潛藏智慧的那一道“靈光”,為迷茫中的人送來希望,為彷徨中的人指明方向,為懈怠中的人帶來力量。因此,在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樣,不僅能為課堂營造一個和諧、良好、積極的情景氛圍,而且還能為學生打造一個平等、自由、和諧的心理環(huán)境。一方面課上有繁重的教學任務,教師要不斷地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素養(yǎng)和技能,打造更加高效、更加深受學生喜愛的數(shù)學課堂,將學生的一切積極因素調(diào)動起來,投入到學習中去;另一方面還要更加重視課下與學生的相處。除了學生的學習之外,更多地關心他們的生活,幫助他們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小麻煩,感情上的小困惑;多與學生溝通、談心、游戲,打成一片,來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
2.有效利用成功的體驗
成功的體驗是一種巨大的內(nèi)在力量,它不僅能給學生帶來快樂,幫助學生建立自信,而且還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學習欲望。學困生往往受到來自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等各個方面的壓力,他們心里自卑、怯懦、輕視自己、自信心不強。筆者以為,要轉變學困生,首先就必須要轉變他們的心理,從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開始。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在教學時,應正視并重視這一點。無論是教學任務、教學目標還是教學評價等,都應該因材施教,設置具有針對性、梯度性的數(shù)學探索知識,讓每一個層次上的學生都能在教師鋪好的數(shù)學知識“臺階”上,拾級而上,“跳一跳,夠到桃?!痹隗w驗探索過程艱辛的同時,更加趨向于掌握知識的滿足感和獲得成功的幸福感。這種感覺對于學生是心理上的補償和滿足,會激勵他們更加積極,更加努力地去獲得更多的成功。此外,教師還應注重巧妙的評價和鼓勵學生。當學生取得了進步,即便是一小步,也應給予贊賞;當學生遇到難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燃起斗志;當學生做錯題時,教師既要讓學生認識到錯誤,并為這樣的錯誤導致失分而惋惜,又要讓學生看到希望。
3.教授正確的學習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毕胍D化學困生,如果只是停留在查漏補缺是遠遠不夠的,教給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才是最有效的。
首先,要教會學生預習。“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習,不僅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還能減輕課堂學習負擔,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其次,要教會學生聽課。要做到:認真聽課,不走神;抓住重點,記筆記;預習難點,重點聽;課堂問答,要積極。最后,要教會學生總結。完成課堂的學習,要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梳理、總結、歸納、對照,這樣,不僅能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且還能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