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后嶺
黑龍江省穆棱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普外科,黑龍江 穆棱 157500
胃癌是發(fā)生在胃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多發(fā)于50 歲以上人群,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我國屬于胃癌的高發(fā)國家,胃癌合并肥胖患者也較常見[1]。胃癌在我國各種惡性腫瘤中排名第一,其死亡率也居各腫瘤之首。胃癌的原因主要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癌前病變,此外也與遺傳和基因有關,各地域環(huán)境和飲食生活習慣也是胃癌的相關因素。目前,治療胃癌主要有手術治療、化療和其他治療手段(如放療、熱療、免疫治療、中醫(yī)中藥治療等)[2]。胃癌根治術是治療胃癌的首選手術方法,近幾年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胃轉流術能有效治療糖尿病。本文就胃癌根治術聯(lián)合改良胃轉流術治療胃癌的臨床療效進行觀察分析。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胃癌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對象均排除有糖尿病嚴重并發(fā)癥及手術禁忌癥者,且均經(jīng)病理學檢查確診為胃癌。將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兩組。對照組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52~70 歲,平均年齡為(57.1±2.6)歲;腫瘤部位:胃竇17例,胃體中部5例,胃體下部7例,胃底及賁門部10例,皮革胃1例;17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治療組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齡51~68 歲,平均年齡為(56.8±2.9)歲;腫瘤部位:胃竇16例,胃體中部6例,胃體下部8例,胃底及賁門部9例,皮革胃1例;23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腫瘤部位、合并糖尿病病例等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1.2.1 術前準備 術前做常規(guī)檢查,包括心臟彩超、動態(tài)心電圖、肺功能、頸血管彩超等檢查。檢查心、肺、腦功能,同時術前積極控制血糖,使患者血清胰島素和C 肽值控制在正常范圍,使之達到手術條件。經(jīng)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后,對兩組患者進行相應治療。
1.2.2 對照組手術方法 對照組給予全身麻醉,全麻后行胃癌根治術,觀察腫瘤形狀、大小,從大網(wǎng)膜中部做切口,沿胰腺邊沿進行處理,從血管根部切斷,清除幽門下淋巴結及全胃,吻合十二指腸殘端和食管。
1.2.3 治療組手術方法 治療組給予全身麻醉,全麻后行胃癌根治術,觀察腫瘤形狀、大小,從大網(wǎng)膜中部做切口,沿胰腺邊沿進行處理,從血管根部切斷,清除幽門下淋巴結及全胃,縫合十二指腸殘端。采用閉合器將胃底和胃體交界處遠側2cm 處橫行閉合,使殘胃容量保持在約300ml,然后在距屈氏韌帶60~80cm 處將空腸切斷,遠端空腸與近端殘胃前壁行端側吻合,近端空腸與距胃空腸吻合口遠側50~120cm 處與遠端空腸做端側吻合,完成GBP。術中吻合使用一次性吻合器,吻合器的型號一般選用25.5 或26 號。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及進流質時間等。其中,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以患者的胃腸道癥狀(嘔吐、惡心、腹瀉、腹脹等)完全消失的時間為準。兩組患者進行12個月隨訪,內容包括BMI、C-肽及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的檢測。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5.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術后兩組患者平均胃腸功能恢復時間比較 治療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及進流質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術后兩組患者的平均胃腸功能恢復時間比較(d,±s)
表1 術后兩組患者的平均胃腸功能恢復時間比較(d,±s)
注:與對照組比較,* P<0.05。
2.2 兩組患者術后12個月隨訪情況
2.2.1 兩組患者術后體重指數(shù)比較治療組體重指數(shù)相對于對照組明顯降低(P<0.05),而對照組治療前后變化并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體重指數(shù)比較 (±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體重指數(shù)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比較,* P<0.05。
2.2.2 兩組患者術后糖化血紅蛋白變化比較 治療組糖化血紅蛋白比對照組明顯降低(P<0.05),而對照組治療前后變化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糖化血紅蛋白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糖化血紅蛋白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 P<0.05。
2.2.3 兩組術后C-肽比較 治療組C-肽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而對照組治療前后變化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C-肽比較(pmol/ml,±s)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C-肽比較(pmol/ml,±s)
注:與對照組比較,* P<0.05。
胃轉流術最初是一種傳統(tǒng)的減肥手術,因歐美國家人口長期攝取高脂、高熱量,體重不斷上升[3],許多人為了追求體形美,使自己重獲健康接受這種減肥手術,在臨床實踐中,醫(yī)生們意外發(fā)現(xiàn)這種手術能有效治療糖尿?。?]。近年來,隨著廣大臨床醫(yī)師和研究者對該手術的認識和理解的不斷加深,此術式已經(jīng)在胃癌治療中應用越來越普及。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及進流質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胃癌根治術聯(lián)合改良胃轉流術的患者恢復較快;治療組體重指數(shù)比對照組明顯降低(P<0.05),而對照組治療前后變化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組C-肽改善比對照組明顯 (P<0.05),而對照組治療前后變化無明顯差異(P>0.05)。說明胃癌根治術聯(lián)合改良胃轉流術對胃癌患者C-肽有明顯改變作用。以上結果說明該方法還有助于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進而提高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從胃腸道功能恢復情況可以看出,使用胃癌根治術聯(lián)合改良胃轉流術更有助于患者的胃腸道康復。
綜上所述,胃癌根治術聯(lián)合改良胃轉流術治療胃癌的臨床療效確切。
[1]丁偉超,張蓬波,張秀忠,等.腹腔鏡與開腹胃癌根治術的療效比較[J].廣東醫(yī)學,2014,05 (7):1066-1069.
[2]劉立業(yè),曹永寬,羅國德,等.手輔助腹腔鏡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術15例[J].廣東醫(yī)學,2012,33 (2):265-267.
[3]孟春燕,林建賢,黃昌明,等.腹腔鏡輔助胃癌根治術在老年人胃癌中的應用[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2,15 (2):152-156.
[4]余佩武,羅華星.腹腔鏡胃癌手術的應用進展[J].醫(yī)學與哲學,2011,32 (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