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巴林與伊朗的教派矛盾透視

2015-12-15 08:59:50劉中民
世界知識 2015年21期
關鍵詞:教派遜尼派什葉派

劉中民

10月初,巴林政府在首都麥納麥發(fā)現(xiàn)一個用于制造炸彈的工廠,并斷定該工廠為伊朗支持的什葉派反叛分子所有,而伊朗則斷然否決。這一事件迅速升級為巴林和伊朗的外交爭端,巴林立即召回了駐德黑蘭的大使,而伊朗也宣布驅(qū)逐巴林駐伊朗的副大使。巴林和伊朗的外交風波導致近幾年日趨惡化的教派矛盾再度升溫,聯(lián)系到當前伊拉克、敘利亞、也門不斷激化的教派矛盾,巴林或?qū)⒊蔀橹袞|教派矛盾的又一熱點。

巴林教派問題的由來

巴林人口約120萬,其中本國公民占46%。在本國公民中,什葉派約占70%,遜尼派約占30%,掌權的哈利法家族屬于遜尼派。但什葉派在巴林歷史上一度居于主導地位,這也是什葉派至今依然占巴林人口多數(shù)的原因。

伊斯蘭教于7世紀傳入巴林,巴林由此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個行省。但巴林人在教派歸屬上屬于什葉派伊斯瑪儀支派卡爾馬特派,長期不滿阿拉伯帝國的統(tǒng)治,甚至在929年攻進麥加。后來巴林在阿拉伯帝國軍隊的打擊下走向滅亡。15世紀末16世紀初,巴林淪為葡萄牙的殖民據(jù)點。1602年,將什葉派定為國教的伊朗薩法維王朝趕走巴林的葡萄牙殖民者,將其作為伊朗的一部分,巴林的什葉派得以不斷壯大。當時,巴林與黎巴嫩的賈巴爾·阿米爾和伊拉克的庫法、納杰夫一起成為什葉派的重要中心。1782年,來自卡塔爾東部的遜尼派哈利法部落征服巴林,終結了什葉派在巴林的主導地位,什葉派教徒或被殺或被驅(qū)逐,哈利法家族的統(tǒng)治一直延續(xù)至今。19世紀20年代,哈利法家族曾求助沙特的達瓦思爾部落出兵巴林驅(qū)趕什葉派。1971年,巴林擺脫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獲得獨立。

總體來說,在巴林追求獨立的過程中,發(fā)揮主要作用的意識形態(tài)是左翼思想和民族主義思想,宗教的作用并不顯著。巴林獲得獨立后,占人口70%的什葉派對遜尼派王室的歧視性政策一直存在嚴重不滿。但在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之前,巴林的反對派一直由世俗派所主導,其中既包括什葉派,也包括遜尼派?!?979年的伊朗伊斯蘭革命對于巴林和其他海灣國家的什葉派而言是一個重要的轉(zhuǎn)折點,巴林、科威特和沙特開始出現(xiàn)激進的什葉派組織?!痹诖吮尘跋拢晾实慕淌考娂妬淼桨土植嫉?巴林什葉派反對派人士前往伊朗宗教圣城庫姆神學院學習;在星期五在清真寺舉行的宗教活動中,巴林什葉派開始討論就業(yè)和社會公正等問題并表達不滿情緒。到20世紀90年代,巴林什葉派反對派的活動日趨活躍。根據(jù)“國際危機組織”的研究報告,其根本原因在于國家的威權體制、公民和政治權利的缺失、停滯的經(jīng)濟以及廣泛存在的針對什葉派的歧視。在什葉派社團看來,巴林政府是一個代表遜尼派利益的腐敗體制,對什葉派地區(qū)的貧困視而不見。在1994~1998年間,大規(guī)模的游行示威和街頭沖突成為巴林社會的常態(tài),也被稱為“1994~1998年大起義”。遜尼派王室政府對街頭抗議做出了強硬的反應,數(shù)千名示威者被捕,其中一部分反對派的領導人被驅(qū)逐出境。有學者認為,這次起義的結果之一是“宗教象征主義作為一種政治工具”成為抗議運動的特征之一。

2001年9.11事件以后,美國加大力度推進海灣國家的民主變革。在此背景下,美國敦促巴林進行以取消歧視什葉派政策為主要內(nèi)容的改革,但巴林王室允諾的改革政策并未真正兌現(xiàn),導致2004年至2005年巴林再度發(fā)生什葉派反政府抗議和嚴重的教派沖突。在巴林王室宣布進行政治改革和什葉派抗議浪潮此起彼伏的背景下,什葉派反對派的政治組織得到進一步發(fā)展,但這些組織并沒有統(tǒng)一的目標和組織領導,既有溫和的容納各種什葉派人士的反對派組織,也有宗教色彩相對濃厚的反對派組織,其共同點仍在于要求遜尼派王室取消教派歧視政策,改善什葉派的社會經(jīng)濟狀況。此后,巴林什葉派的政治抗議一直持續(xù)不斷。

2011年2月14日,在突尼斯、埃及、利比亞等阿拉伯國家大規(guī)模民眾抗議浪潮的影響下,巴林爆發(fā)了以什葉派反對派為主體的大規(guī)模示威游行。遜尼派政權對游行示威進行了嚴厲鎮(zhèn)壓,但始終無法控制局面。同年3月14日,海灣合作委員會決定出兵巴林,1000名沙特軍人和500名阿聯(lián)酋警察越境進入巴林,幫助巴林政府鎮(zhèn)壓示威群眾,才使局面得到初步控制,但民眾示威游行仍時有發(fā)生。

遜尼派王室維護政治合法性的工具

巴林遜尼派政權通過主導和控制輿論將民眾抗議浪潮定性為“伊朗支持下的什葉派叛亂”,這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和2003年伊拉克戰(zhàn)爭以來教派沖突話語的延續(xù)。其實在巴林民眾抗議浪潮爆發(fā)之初,參與者既包括什葉派,也包括遜尼派,這在當時抗議者高呼的“沒有遜尼派,沒有什葉派,只有巴林人”的政治口號中得到了具體體現(xiàn),但遜尼派和什葉派的矛盾很快就導致反對派的教派分化,這無疑為巴林王室利用教派矛盾獲取對反對派進行鎮(zhèn)壓的合法性提供了機會。同時,遜尼派政治組織也不斷強調(diào)“現(xiàn)政府的垮臺將導致在巴林建立類似伊朗的神權政體”。

巴林或?qū)⒊蔀橹袞|教派矛盾的又一熱點。

巴林遜尼派政權強調(diào)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形成的教派沖突,其內(nèi)在邏輯是:伊朗伊斯蘭革命—伊朗支持包括巴林在內(nèi)的海灣什葉派革命—鎮(zhèn)壓什葉派革命亦即反對伊朗的顛覆—教派沖突加劇。但事實上,參加民眾抗議浪潮的什葉派民眾并無明確的建立伊朗式神權的政治目標。2009年的民意調(diào)查顯示,反對和支持在巴林實施伊斯蘭教法的什葉派信徒的比例分別為63%和25%。但政府對民眾抗議的鎮(zhèn)壓以及事后對抗議者的清算,如取消參加抗議的什葉派學生的獎學金,擱置授予學位和就業(yè)歧視等措施,則加劇了什葉派的受害者心理,導致教派沖突進一步加劇。巴林政府的教派沖突和“伊朗陰謀論”的話語,無疑為沙特等外部勢力從捍衛(wèi)遜尼派整體利益的角度介入巴林事務提供了依據(jù)。在這種背景下,巴林的內(nèi)部矛盾逐步演變?yōu)橐陨程睾鸵晾蕿楹诵牡牡鼐壵蚊?,而教派矛盾則成為沙特和伊朗地緣政治爭奪的外在表現(xiàn)。

沙特抗衡伊朗的重要工具

在沙特看來,什葉派主導的巴林民眾抗議對其國內(nèi)安全構成了直接威脅,什葉派一旦在巴林獲得成功,將對沙特東方省長期對政權嚴重不滿的什葉派產(chǎn)生鼓舞作用,而東方省什葉派聚集區(qū)作為沙特重要的石油產(chǎn)區(qū)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事實上,在巴林什葉派進行抗議期間,沙特的什葉派確實出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騷亂。在海合會國家中,除巴林什葉派占絕對多數(shù)外,科威特什葉派占人口的25%左右,沙特、卡塔爾、阿曼和阿聯(lián)酋的什葉派人口在5%~15%之間,如果巴林的什葉派起義蔓延至海合會國家,無疑將沖擊海灣阿拉伯國家遜尼派君主政體的安全和海合會的集體安全。此外,出于地緣政治考量,沙特也特別強調(diào)“伊朗是巴林反對派的背后支持者,因此必須予以鎮(zhèn)壓”,不同意巴林政府與反對派進行談判。因此,國內(nèi)什葉派問題、海合會集體安全、遏制伊朗這三大因素構成了沙特主導海合會介入巴林事務的主要原因。

從伊朗方面看,盡管巴林和沙特都把伊朗界定為巴林什葉派起義的幕后黑手,但伊朗對巴林反對派的支持主要停留在輿論和外交層面,迄今并沒有伊朗直接介入巴林什葉派抗議的證據(jù)。在輿論層面,伊朗刻意從淡化教派關系的角度對阿拉伯國家的民眾抗議浪潮做出反應。伊朗對突尼斯、埃及、利比亞、也門的民眾抗議浪潮予以支持,并從伊斯蘭革命的角度對“阿拉伯之春”進行定性。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nèi)伊稱之為“伊斯蘭覺醒”,“正在實現(xiàn)伊朗努力奮斗的目標即清除西方霸權”。2011年3月2日,在慶祝波斯新年之際,哈梅內(nèi)伊表示伊朗堅決支持地區(qū)范圍內(nèi)的起義,伊朗既支持什葉派同伴,也支持作為穆斯林世界大多數(shù)的遜尼派。在外交層面,伊朗嚴厲譴責巴林政府對民眾的暴力行動,抗議沙特軍隊進入巴林以及美國對這一行動的支持,但沒有做出升級反應尤其是軍事上的反應。即使是美國前國防部長蓋茨都認為,盡管伊朗的地區(qū)影響在不斷擴大,但伊朗并非巴林抗議的發(fā)起者。

伊朗對巴林的反應總體上是低調(diào)謹慎的,介入程度遠低于對敘利亞,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巴林和敘利亞對于伊朗的戰(zhàn)略地位不同,伊朗的戰(zhàn)略重點在于維護伊朗—敘利亞—黎巴嫩真主黨的什葉派聯(lián)盟,同時也對沙特對海合會國家的主導地位表示默許。由此可見,伊朗并未因教派矛盾失去外交理性,但海灣阿拉伯國家卻不斷強調(diào)伊朗為巴林什葉派抗議的幕后黑手,不斷放大伊朗對什葉派的支持,這是中東教派沖突在國際輿論中被夸大的根本原因之一。從建構主義國際關系理論的角度看,教派矛盾的日益突出與沙特等國家不斷將教派問題“安全化”有重要關系。

美國等西方國家雖然在外交輿論上要求海灣阿拉伯國家順應政治變革潮流,加大改革力度,但基于遏制伊朗、能源安全、反恐合作、軍事基地安全等現(xiàn)實利益考慮,也渲染和夸大海灣地區(qū)的教派矛盾,默許乃至縱容海灣國家對巴林什葉派抗議浪潮的嚴厲打擊。巴林是美國在海灣地區(qū)的重要軍事基地,巴林穩(wěn)定對于波斯灣和印度洋海洋通道安全具有突出的戰(zhàn)略與經(jīng)濟重要性。在巴林問題上,美國的政策明顯不同于針對埃及、突尼斯、利比亞的政策。美國在巴林問題上采取的雙重標準引起了什葉派的強烈不滿,同時也促使什葉派反對派認為美國等西方國家與海灣遜尼派政權結成了共同反對什葉派的同盟,進一步加劇了海灣地區(qū)的教派矛盾。

因此,教派矛盾并非巴林問題的實質(zhì),只是遜尼派政權和什葉派反對派權力和利益矛盾的載體,而巴林國內(nèi)外勢力對教派矛盾的強化,是導致教派矛盾表面化的根本原因。

(作者為上海市高校智庫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

猜你喜歡
教派遜尼派什葉派
中國化視野下藏傳佛教各教派形成的歷史及本土特點
中國藏學(2022年1期)2022-06-10 05:52:50
英國君主立憲制建立過程中的多重線索
教派與國家利益雙重視角下卡塔爾斷交事件分析
西部學刊(2018年9期)2018-12-08 09:49:56
新千年沙特什葉派問題的演進與前景
分析伊拉克宗教派別
山東青年(2016年5期)2016-10-21 21:01:34
伊拉克婦女因露手導致沖突
時代人物(2016年3期)2016-04-08 12:03:21
“樂教派”
幼兒100(2016年36期)2016-02-28 21:26:32
馬圖里迪學派的中正思想研究
爆炸“侵襲”伊拉克
呼图壁县| 安达市| 五家渠市| 安康市| 广宁县| 塘沽区| 会昌县| 锡林郭勒盟| 白朗县| 房产| 和林格尔县| 长垣县| 江津市| 大关县| 尼木县| 古浪县| 抚顺市| 汤原县| 宜城市| 井冈山市| 黄浦区| 濉溪县| 屏边| 什邡市| 句容市| 泾源县| 伊吾县| 武宁县| 屏山县| 德州市| 喀什市| 枞阳县| 曲靖市| 通河县| 旬邑县| 崇礼县| 东乌珠穆沁旗| 河源市| 亳州市| 东台市| 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