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姜志燕 供圖/劉靜瑞(部分)
鄉(xiāng)愁的千百種模樣
撰文/姜志燕 供圖/劉靜瑞(部分)
十來歲的時候,讀余光中和席慕容的鄉(xiāng)愁詩,總覺得鄉(xiāng)愁非常抽象和飄渺,以至于詩人借助各種喻體來表現。世間有物可相擬,卻也百般說不清楚。后來,離鄉(xiāng)千里定居,離愁漸生漸茁。近年,更有思鄉(xiāng)令人老,歲月忽已晚之感。然后發(fā)現,鄉(xiāng)愁是有根之情,并不是無時無由而起。鄉(xiāng)愁的尾聲才是惆悵而無形的情緒,序曲和主調都是實在具體的東西。
《商山早行》
溫庭筠·唐代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周圍每個人的鄉(xiāng)愁都是具體而實在的,指向絕不雷同,與個人的成長環(huán)境和經歷相關。我早年離家求學,后定居外地,與家人離多聚少,我的鄉(xiāng)愁如果畫出來,就是蟋蟀和蝴蝶出沒的青翠菜園、有著嶙峋巖石的蓊郁松林、帶著露水的大朵蘑菇、剛采摘回的一籃新鮮毛豆、老屋上的裊裊炊煙,還有父母盼兒的剪影和全家團聚的場面。同樣離家千里的同事小米的鄉(xiāng)愁指向就單純得多——他媽媽親手做的手搟面,但那碗面要色香味精確,面條要均勻細白,嚼勁正好,澆頭要濃郁香稠,面里臥著的雞蛋要九分熟,連面條上點綴的蔥花都剛剛好,所以我們都笑他的鄉(xiāng)愁是饞蟲勾的。有一位朋友的鄉(xiāng)愁則更深刻:源于他青梅竹馬兩心相印的初戀女友。與所有成為永恒和經典的愛情故事一樣,他們兩情相悅,彼此非郎不嫁,非君不娶之后,卻因為種種變故沒能終成眷屬,而是各自為家。人分開了,感情卻斬不斷。但出于對自己家庭的忠誠,他那初戀女友不肯再見他。于是,每每提到故鄉(xiāng),他都欷歔感嘆,痛徹心扉,大有近鄉(xiāng)情更怯之感。
如果認真聽關于鄉(xiāng)愁的故事,一定有千百種模樣,每個人鄉(xiāng)愁的細節(jié)都不一樣,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葉子。故鄉(xiāng)是一樣的,但觀察故鄉(xiāng)的眼睛卻不一樣。不可否認的是,鄉(xiāng)愁都與故土風物相關,帶著濃郁的地方特色。
《次北固山下》
王灣·唐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小時候讀《世說新語》,極愛莼鱸之思的典故。當時以為,張翰,這位因渴思家鄉(xiāng)鱸魚和莼菜、遂掛冠南歸的西晉名士,有著一貫委曲求全的中國文人企慕而不能的暢快,令少女的心無限向往,甚至把張翰那首著名的《思吳江歌》讀得慷慨激昂。年長后,方知那樣的率性而為和淡泊名利背后,涂抹著一層無奈的政治智慧和蒼涼的人生深意。但觀者從此都諳熟了吳地盛產鱸魚和莼菜的典故。張翰思鄉(xiāng)目的雖有表里山河之別,但他對故鄉(xiāng)的眷戀是真誠的?!扒镲L起兮佳景時,吳江水兮鱸魚肥;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得兮仰天悲”,這樣的句子何等情真意切,自胸臆流出,絕無敷衍之可能。為了這首詩歌,我曾趁出差拐去張翰的老家蘇州市吳江縣汾湖高新區(qū)東聯(lián)村去品嘗那里的菰菜、莼羹、鱸魚,味道雖然鮮美,但沒有到讓人魂牽夢繞的程度??梢姡瑢枢l(xiāng)風物的描述里,游子可能帶著強烈主觀感情,這也是鄉(xiāng)愁的重要特點,不功利、無條件。無論故鄉(xiāng)何等貧瘠,都有深沉懷戀她的游子,正是“兒不嫌母丑”。
同樣的子不嫌鄉(xiāng)貧,在汪曾祺身上有非常鮮明的體現。山東高郵也許在有些讀者眼里并不是一個具有特色的城市,但生于茲長于茲的汪曾祺對他的故鄉(xiāng)充滿了深沉的愛戀,把家鄉(xiāng)的每個細節(jié)都記得那么清楚,并借助文筆昭告于天下?!豆枢l(xiāng)的食物》、《故鄉(xiāng)的野菜》、《故鄉(xiāng)的元宵》……汪曾祺飽蘸對故鄉(xiāng)熱愛和思念的筆墨,用清新淳樸的筆法,把高郵人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風土人情等生動細膩地寫出來,我們似乎聞到了一大碗泡炒米的香氣,買看到了枸杞芽靈秀的小姑娘,饞嘴的要吃荷包蛋的“慣寶寶”,唱著“格炸炸”的送麒麟漢子……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坦誠、充滿人性化和生活氣息,一幀幀鮮活靈動的畫面正是汪曾祺那顆歷久彌切的真摯思鄉(xiāng)之心。
同為作家的老舍也對自己的故鄉(xiāng)充滿熱愛和自豪的感情。老舍曾經到當時最繁華的美國、法國、德國等國游學,但他絲毫看不上大都市的現代化,反而非常懷念他那落后淳樸的北平,寫下很多充滿鄉(xiāng)愁的文字:“巴黎,據我看,還太熱鬧。雖然那里也有空曠靜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曠,不像北平那樣既復雜而又有個邊際,使我能摸著——那長著紅酸棗的老城墻!面向著積水潭,背后是城墻,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葦葉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樂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適,無所求也無可怕,像小兒安睡在搖籃里?!薄半m說巴黎的布置比倫敦羅馬勻調得多,可是比起北平來還差點兒。北平在人為之中顯出自然,既不擠得慌,又不太僻靜,連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與樹,最空曠的地方也離買賣街與住宅區(qū)不遠。北平的好處不在處處設備得完全,而在它處處有空兒,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氣;不在有許多美麗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圍都有空閑的地方,使它們成為美景。每一個城樓,每一個牌樓,都可以從老遠就看見。況且在街上還可以看見北山與西山呢!”“美國的橘子包著紙;遇到北平的帶霜兒的玉李,還不愧殺!”把老北京的親切和可愛描寫得非常鮮明,帶著一股家常的溫暖與親厚。
《黃鶴樓》
崔顥·唐代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隨著活動半徑的擴大,很多人都擁有“第二故鄉(xiāng)”、“第三故鄉(xiāng)”,不僅是對出生地,對其他居住過的地方也懷有深沉的思慕之情,鄉(xiāng)愁的范疇也就隨之豐富起來了。三毛就曾經說:“我的鄉(xiāng)愁,經過了萬水千山之后,卻覺得,它們來自四面八方,那份滄桑,能不能只用這片腳踏的泥土就可以彌補,倒是一個大大的問號了?!庇暨_夫就把北平當做了第二故鄉(xiāng),時常思戀,并寫下一篇著名的《故都的秋》。他真摯地寫道:“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罷,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訓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覺到十分的秋意?!?并說:“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者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拂去歷史的塵埃,再讀來,這些鄉(xiāng)愁依然溫厚淳樸,韻味悠長,絲毫不比老舍這位土生土長的北平人對北平的感情少一分。
《長相思》
白居易·唐代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故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繞不開細致微末到瑣碎的鄉(xiāng)土人情,帶著生活的原汁原味,這就是鄉(xiāng)愁的模樣和滋味,古今中外莫不如此。也正是因了這些頑固而具體的鄉(xiāng)愁,讓地域文化走出了山川之限,流傳得更遙遠和長久。所以,鄉(xiāng)愁看似是游子生發(fā)故園之思,實則是故園賦予每一位游子傳播和繼承文化的重任,通過斬不斷理還亂的惆悵,讓我們終生忠實地履行自己的使命。每一位有鄉(xiāng)愁的人,都銜著地域文化的種子,身體力行,口耳相傳,子孫承續(xù),讓五湖四海的文化交融起來,最終凝聚成炎黃文化和牢不可破的五十六個民族。所以,從古至今,家國之思中最多的感情成分恐怕就是鄉(xiāng)愁。
將家國之思很好地融合起來的歌曲,莫過于英國民謠歌手Cara Dillon 唱的《Bonny Bonny》。第一次聽到這首歌,就被歌曲中飽含的濃郁鄉(xiāng)愁所擊中,貫穿于旋律始終的愛爾蘭風笛聲,如慕如訴,宛轉悠揚,一如英國人的細膩優(yōu)雅,伴隨著愛爾蘭嘹亮的海風,撫過異鄉(xiāng)人的心。自此,便把愛爾蘭風笛當做愛爾蘭民族最經典的符號。后來,找來MTV看,歌曲唱得是一位即將告別故鄉(xiāng)奔赴戰(zhàn)場的年輕人對故鄉(xiāng)的不舍之情。鏡頭處理得非常干凈唯美,前半段是有著大片玫瑰花的美麗家園,如同玫瑰花一般嬌艷的戀人殷切的目光,飽含淚水的慈母,白發(fā)蒼蒼的父親為他擦亮槍支,英俊的青年跨上戰(zhàn)馬,為祖國和故鄉(xiāng)奔向戰(zhàn)場。后半段是戰(zhàn)場上殘酷的廝殺場面,在吶喊和鮮血中,有人不斷倒下,青年人也倒下了,他明凈的目光里,倒映著家鄉(xiāng)遼闊的原野,火紅的玫瑰,美麗的戀人和親愛的家人……
后來,這種似曾相識的有著民族情結的思鄉(xiāng)惆悵再次被宗次郎《故鄉(xiāng)的原風景》驚醒。無端覺得,這支曲子適宜虛室靜坐,春谷遐想,臨崖聽風,透過清新空靈的陶笛樂音,能讀懂日本民族對自然萬物與故園山川的崇拜情懷,對出塵蓮花般禪意的向往之情。我想,每一個離開日本的游子,聽到這首曲子,都會回歸日本的禪意文化中。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故鄉(xiāng)的山川土壤塑造了我們的品格和心靈,故鄉(xiāng)的水土風物養(yǎng)育了我們的生命,故鄉(xiāng)的親情文化賦予了我們情感認知??此剖俏覀兯寄罟枢l(xiāng),其實是地緣文化的強大吸引力讓我們不由自主。故鄉(xiāng)是聚合了親情、歷史、文化的綜合體,狡黠地在我們靈魂深處植入了地域基因,預設好了彼此都能破解的鏈接程序,所以,無論是離開千萬里,還是若干年,在外的游子都無法拒絕深深烙印于骨髓中的原鄉(xiāng)呼喚,被強大的故鄉(xiāng)磁場所吸引,一步步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