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文言文中考快速提分

2015-12-23 03:36:22忘憂草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5年11期
關鍵詞:酒肉侍奉節(jié)操

忘憂草

晏子辭千金

晏子①方食,景公②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飽,晏子亦不飽。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貧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過也?!笔估糁虑Ы鹋c市租③,請以奉賓客。晏子辭。三致之,終再拜而辭曰:“嬰之家不貧,以君之賜,澤覆三族④,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賜也厚矣,嬰之家不貧也。嬰聞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為筐篋之藏也,仁人不為也;進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財遷于它人 ,是為宰藏也,智者不為也。夫十總之布⑤,一豆之食⑥,足于中,免矣?!?/p>

景公謂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書社⑦五百封管仲⑧,不辭而受,子辭之何也?”晏子曰:“嬰聞之,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意者管仲之失而嬰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保ㄟx自春秋·晏嬰《晏子春秋》)

[注釋]

①晏子:名嬰,齊國的國相,是當時有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②景公:春秋時齊國國君,名杵臼,公元前547—公元前490在位。 ③市租:買賣貨物的稅款(指收稅權)。 ④三族:指父族、母族、妻族。 ⑤十總之布:一種質地較粗的布???,絲八十根。 ⑥一豆之食:一樣食物。豆,古代一種食器。 ⑦書社:書寫社的人名。社,古代二十五家為一里,里各立社。 ⑧管仲:名夷吾,字仲,又稱管敬仲。周王同族姬姓之后,春秋時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以其卓越的謀略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第一個霸主。

[譯文]

晏子正在吃飯,齊景公派使臣來到,(晏子)把食物分出來,給使臣吃,(結果)使臣沒吃飽,晏子也沒吃飽。使臣回去后,把(晏子貧困的情況)告訴了齊景公。齊景公驚嘆道:“唉!晏子的家真的像(你說的)這樣窮!我不了解,這是我的過錯。”(于是)派公差送去千金與稅款,請他用千金與市租)供養(yǎng)賓客。晏子沒有接受。多次相送,最終(晏子)拜兩拜而辭謝道:“我的家不貧窮,由于您的賞賜,恩澤遍及父族、母族、妻族,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救濟百姓,您的賞賜夠豐厚了,我的家不貧窮啊。我聽人這樣說,從君主那里拿來厚賞然后散發(fā)給百姓,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統(tǒng)治人民,忠臣是不這樣做的;從君主那里拿來厚賞卻不散發(fā)給百姓,這是用筐篋收藏財物歸為己有,仁義之人是不這樣做的;在朝中,得到君主的厚賞,在朝外,取得君主賞賜不能與士人共享而得罪他們,死后財物轉為別人所有,這是為家臣蓄積財物,聰明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有衣穿,有飯吃,(只要)心里滿足就可以免于(一切)憂患?!?/p>

齊景公對晏子說:“從前我們前代的君主桓公用五百里的土地人口授予管仲,(他)接受了并沒有推辭,你推辭不接受是為什么呢?”晏子回答說:“我聽人這樣說,圣明的人考慮多了,也難免會有失誤。愚蠢的人經(jīng)過多次考慮,也有可取之處。想來這是管仲的錯,是我的對吧?因此再次拜謝而不能接?!?/p>

[讀后思考]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

①是寡人之過也( )

②使吏致千金與市租( )

③請以奉賓客( )

④終再拜而辭曰( )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晏子方食(吃飯 )

B.澤覆三族(遍及)

C.進取于君(前進)

D.足于中,免矣(內心)

3.下列加點的字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

A.退得罪于士/是進亦憂,退亦憂

B.終再拜而辭曰/停數(shù)日,辭去

C.若是其貧也/問今是何世

D.智者不為也/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

4.下列加點的詞均為“一詞多義”,請指出它們的不同含義。

①景公使使者至( )( )

②分食食之( )( )

③是臣代君君民也( )( )

④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 )( )

5.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兩項分別是( )和

( ),( )通( ),意為( );( )通( ),意為( )。

A.使者反,言之公。

B.寡人不知,是寡人之過也。

C.延及交游,以振百姓。

D.是為筐篋之藏也,仁人不為也。

6.下列句中加點的文言虛詞“之”字,都是代詞且指代的對象相同的一項是( )

①分食食之 ②言之公

③以君之賜 ④一豆之食 ⑤嬰聞之

⑥寡人之過也 ⑦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

⑧夫厚取之君則施之民

A.①③ B.③⑤ C.②⑧ D.⑦⑧

7.翻譯下列句子。

①以君之賜,澤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賜也厚矣。

②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為也。

③夫十總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④嬰聞之,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

8.請簡要概括本文的主要意旨。

9.文中,晏子從哪些方面陳述了他辭千金的理由?

[參考答案]

1.①錯誤 ②送 ③供養(yǎng) ④兩次

2.C

3.A (都是指在朝外)

4.①動詞,派;名詞,使臣 ②名詞,食物;動詞,給使者吃 ③名詞,君主;動詞,統(tǒng)治 ④名詞,事情;動詞,做

5.A和C,“反”通“返”, 回去;“振”通“賑”,救濟。

6.D(都是指代齊景公送的財物。)

7.①由于您的賞賜,恩澤遍及父族、母族、妻族,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救濟百姓,您的賞賜夠豐厚了。 ②從君主那里拿來厚賞然后散發(fā)給百姓,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統(tǒng)治人民,忠臣是不這樣做的。 ③有衣穿,有飯吃,(只要)心里滿足就可以免于(一切)憂患。 ④我聽人這樣說,圣明的人考慮多了,也難免會有失誤。愚蠢的人經(jīng)過多次考慮,也有可取之處。

8.寫晏子不受齊景公千金之賜,生活儉樸,并從與管仲的對比中,突出了晏子廉潔奉公的高尚品德。

9.從三個方面陳述理由:從君主那里拿來厚賞然后散發(fā)給百姓,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統(tǒng)治人民,忠臣是不這樣做的;從君主那里拿來厚賞卻不散發(fā)給百姓,這是用筐篋收藏財物歸為己有,仁義之人是不這樣做的;在朝中,得到君主的厚賞,在朝外,取得君主賞賜不能與士人共享而得罪他們,死后財物轉為別人所有,這是為家臣蓄積財物,聰明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

事親須養(yǎng)志

孟子曰:“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①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②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之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曾子③養(yǎng)曾皙④,必有酒肉;將徹,必請所與;問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養(yǎng)曾子,必有酒肉;將徹,不請所與;問有余,曰“亡矣”,將以復進也,此所謂養(yǎng)口體者也。若曾子,則可謂養(yǎng)志也。事親若曾子者,可也?!保ㄟx自戰(zhàn)國·孟軻《孟子·離婁上》)

[注釋]

①守:指持守其身,使其不陷于不義。②失其身:指虧其身,陷于不義,辱其親。③曾子:即曾參,春秋時魯國人,孔子的學生。④曾皙,曾參的父親,也是孔子的學生。

[導讀]

本文中,孟子指出守身事親的重要,事親則應養(yǎng)志,而非養(yǎng)口體。誠哉斯言!

生命無價。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健康完整的身體,我們除了要好好愛惜,不做傷身害義的事情之外,還要懂得感謝父母。由此看來,守身和事親是一體的兩面,不可分開。事親除了奉養(yǎng)口體之外,最重要的是養(yǎng)志。人非禽獸,不是吃飽喝足就夠了,人有志趣理想,其重要性往往超越飲食飽暖,君子可以為了學習而廢寢忘餐,為了取義而舍棄生命。為人子女的如果侍奉父母時,只能照顧到飲食飽暖,而忽略了父母的志趣理想,怎么能叫作孝呢?

曾子奉養(yǎng)父親,必有酒肉,這是物質上的口體之養(yǎng)。酒肉要撤,一定問父親要給誰?這是尊重父親的承歡之心。父親問還有沒有酒肉,一定說有,因為父親會這么問,一定是想要給人。曾子一定回答說有,這就是怕父親失望的先意之心。飲食小事能這么做到,其他的理想大業(yè)應該也可以承歡先意,做得很好,這才是養(yǎng)志。曾元養(yǎng)曾子,只有口體之養(yǎng),而不能養(yǎng)志,這不能算是孝。

[譯文]

孟子說:“侍奉誰為最大?侍奉父母最大;持守誰為最大?持守自身節(jié)操最大。既不失自身節(jié)操又能侍奉好父母的,我聽說過這種人;喪失自身節(jié)操而能侍奉好父母的,我沒聽說過。誰不侍奉(長者)?侍奉父母是侍奉的根本;誰不該堅守(節(jié)操)?但堅守自身(的節(jié)操)是堅守的根本。

曾子奉其父親曾晳,每餐有酒肉。撤除食物時,必定要問(剩下的酒肉)給誰;父親問有無剩余,必定說‘有。曾晳死后,曾元奉養(yǎng)他的父親曾子,每餐也有酒肉。撤除時,不請示剩余的給誰;父親問有沒有剩余,回答說“沒有了”,將以剩飯下頓再進奉父親。這叫作口體奉養(yǎng)。曾子那樣可以稱為奉養(yǎng)父母的心意。侍奉父母能像曾子那樣就可以了?!?/p>

[讀后思考]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事親為大( ) ②守之本也( )

③將以復進也( ) ④則可謂養(yǎng)志也( )

2.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事孰為大 B.(酒肉)將徹……

C.必請所與 D.問有余,曰“亡矣”

3.下列句子都屬于倒裝句,其中不同類的一項是( )

A.微斯人,吾誰與歸 B.吾未之聞也

C.宋,何罪之有 D.孔子云:何陋之有

4.翻譯下列句子。

①事孰為大?事親為大。

②守身,守之本也。

③若曾子,則可謂養(yǎng)志也。

5.孟子在本文中主要闡述了什么觀點?他認為對于“事親”來說,怎樣做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孝”?

6.讀了本文,你打算如何孝敬父母?請談談自己的真實想法。

[參考答案]

1.①侍奉,贍養(yǎng) ②根本,實質 ③再,又 ④心意,意愿

2.A (B.徹,通“撤” C.與,通“予” D.亡,通“無”)

3.B(“未之聞”是否定句,代詞作賓語,提于動詞前;ACD都是疑問句賓語前置)

4.①侍奉誰為最大?侍奉父母最大。②堅守自身(的節(jié)操)是堅守的根本。③像曾子那樣,就可以稱為奉養(yǎng)父母的心意了。

5.本文中,孟子指出守身事親的重要。他認為:事親則應養(yǎng)志,而非養(yǎng)口體。

6.趁父母雙親還健在,好好地孝敬他們,既要懂得“養(yǎng)”父母(“養(yǎng)口體”),讓父母衣食無憂;更要懂得“敬”父母(“養(yǎng)志”),做到尊重、滿足父母的意愿(意近即可)。

猜你喜歡
酒肉侍奉節(jié)操
熊振英
有感“節(jié)操”
大江南北(2023年3期)2023-06-11 02:47:18
有一種
雜文選刊(2022年5期)2022-05-31 06:47:56
妙語嘗酒肉
老屋
青春(2021年8期)2021-07-30 12:33:32
清新下酒菜 年味最先來
食品與生活(2021年2期)2021-02-23 02:38:24
禮贊袁隆平院士
朱門酒肉——觀劇筆記之三
歌劇(2017年7期)2017-09-08 13:09:37
科學的節(jié)操就是沒有節(jié)操
新官如何“侍奉”下屬
安溪县| 吉木萨尔县| 无为县| 灵武市| 连云港市| 安庆市| 二连浩特市| 屏山县| 岳阳市| 赣榆县| 方山县| 德令哈市| 班戈县| 呼伦贝尔市| 横山县| 尤溪县| 阿勒泰市| 垦利县| 禹州市| 嘉禾县| 青川县| 南溪县| 鱼台县| 潍坊市| 濉溪县| 于田县| 曲沃县| 黄陵县| 镇坪县| 华容县| 双江| 罗定市| 泉州市| 巧家县| 南和县| 芒康县| 本溪市| 和龙市| 通江县| 五峰| 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