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平
一
在西安行走,步履綴滿了一種怯。
還是準備不充分。那么濃的歷史場景,那么龐雜的方位信息,形成威壓,拾不起來。
徜徉、漫步、閑適,這類的詞,好像與西安不太搭調。余光中筆下的李白,“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李白就這樣再度被定格了,西安也有了自己固態(tài)的姿勢。
總是有一些“框架”在人的意識里懸置著,它們在靜靜等待,狡猾的獵手一樣,伺機以動,歸類、綜合、定型。英國文化研究學者斯圖爾特·霍爾說這是將人或物簡化成“少量的、簡單的、基本的特征”,成為“封閉和排它的實踐”。說白了,就是帶著愜意,自如地敲上一個戳印,心里說:就這么著吧!于是,戳印成了烙印,成了保守勢力,頑冥不化。
西安就這般被蠻橫地確立下來。是的,西安就是這個樣子。是的,西安就應該是這個樣子。是的,西安只能是這個樣子。是的,西安還能是一個什么樣子。
西安的再生長,不過是長高了一點,長粗了一點。再綿長的滔滔不絕、意氣風發(fā),不過是把這個“框架”扶得更周正,更穩(wěn)妥。
只是,細節(jié)的飽滿度短了,肌理的豐富性缺了。
奧爾罕·帕慕克在《純真博物館》中借主人公凱末爾的口說:“被丟棄在一邊的東西會讓我很傷心。中國人相信所有東西都是有靈魂的?!?/p>
不知夜深人靜時,西安有沒有力量在集結,憂憤地抗爭?那齊整端正、颯爽超拔的兵馬俑們,有沒有呼應好萊塢電影《博物館奇妙之夜》,鬧一個底朝天?
挪用葉延濱的一句詩,“我努力把一個個干癟的文字/排成隊”,向西安馳援。
二
“一塊磚上說華年,聽取贊聲一片?!?/p>
西安有一方磚,穩(wěn)穩(wěn)地躺在柜子里,供人觀瞻。
它來自大明宮遺址,這就已經(jīng)夠厚的了,讓迷戀盛唐華章的人士喝上一壺。它更是狂狷,上邊鐫刻有“官匠楊志”的字樣。
實名制。就像現(xiàn)今下館子,有些飯店在餐盤上標注廚師的名姓:“×號廚師××為您服務?!?/p>
都是為了溯源。
“只見那漢子頭戴一頂范陽氈笠,上撒著一托紅纓;穿一領白緞子征衫,系一條縱線絳,下面青白間道行纏,抓著褲子口,獐皮襪,帶毛牛膀靴;挎口腰刀,提條樸刀;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記,腮邊微露些少赤須;把氈笠子掀在脊梁上,袒開胸脯,帶著抓角兒軟頭巾,挺手中樸刀……”《水滸傳》第十二回剛開張,林沖細細打量的這條漢子也叫楊志,青面獸。
一個唐朝現(xiàn)實人物,一個明朝作家塑造的宋時人物,是否有一些隱秘的關聯(lián)?
唐時的楊志,衣著、行頭應該與宋時有所區(qū)分。但身為工匠,你會不會也是個粗人,有著同等的豪邁與灑脫?酷熱難耐,磚型設計方案卡殼了,會不會也“袒開胸脯”,發(fā)一通盛氣牢騷?
然,你是“官匠”,在體制內,是有身份的人。這么說來,言行是不是有一套嚴密的規(guī)范與框定?
目下,“大國工匠”是個熱詞?!皠趧拥氖帧币嗫删喸焐裨?,人所敬仰。
真正的匠人相信,物件是有靈魂的,是有痛感的,有瑕疵在身會暗自啜泣。所以,他們在將自己精心打磨的物什脫手的一剎那,愿意飽含愛憐地將之端詳,耳朵大張,傾下身來,聆聽是否有悲傷淚流。
官匠楊志,你有沒有像善待自己的孩子一般,摩挲過這方磚?
哈雷戴維森工廠的裝配工總是歡喜地對孩子們說:“街上那些漂亮的摩托車上都有我的簽名?!闭f話間,豪氣堆滿臉龐。
你是否也手向大明宮,跟自己的孩子說,“彼有吾之名。汝當勉力,承吾衣缽,至要。切切”?
似乎有些莽撞,這方磚參與了你的人生,留下一串串謎,供后來人釋讀。
三
在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有一部紀錄片《大明宮》滾動播出。歷經(jīng)一番視聽轟炸,人多少有些發(fā)怔:話說這是紀錄片,怎么還有演員,還有連串的矛盾糾葛?
讓故事片有紀錄片風格,讓紀錄片有故事片味道,似乎成了一股勁風。
前者貼近生活,把“舞臺腔”甩一邊,職業(yè)演員非職業(yè)化演出,或者干脆請一群不知道什么叫演戲的人粉墨登場,演他們自己,原生態(tài)。
后者追求戲劇性,故事扣人心弦,情節(jié)跌宕起伏,在故事敘述的間隙完成對事實的忠實刻錄。
這難免讓人疑心:這還算紀錄片么?
比如說,你要從家里外出,正準備扣上門,攝像機卻蹲在房間里,記錄下你關門的那一瞬間。也就是說,你出門了,都關門了,人家攝像大哥還在你家客廳里耗著,你就放心?這算哪門子事?
《大明宮》不在這樣的細部“打轉轉”,而是跑出一丈遠:請來演員出演曾經(jīng)生活在大明宮里的各色人等,讓他們有言有行有表情,見人見事見精神。
這些演員的履歷表上有這么一筆:“2009年,出演紀錄片《大明宮》。”
不是客觀記錄的“立此存照”,是主觀記錄的“想象之真”。
唐德剛的《梅蘭芳傳稿》就主張“想象之真”。甫一問世就引來嘩聲一片。他的好友胡菊人打抱不平:“在紀實探源之余,若無文學筆法的藝術加工,梅蘭芳亦不過是出土的金縷玉衣,不如讀他的墓碑志,翻查他的族譜啦!”
其實,建筑本身就是個活物,是會自己開口言說的,而且說得熨帖、綿密、舒展。
“頑石會不會點頭,我們不敢有所爭辯,那問題怕要牽涉到物理學家,但經(jīng)過大匠之手藝,年代之磋磨,有一些石頭的確是會蘊含生氣的。天然的材料經(jīng)人的聰明建造,再受時間的洗禮,成美術與歷史地理之和,使它不能不引起賞鑒者一種特殊的性靈的融合,神志的感觸,這話或者可以算是說得通。”
“無論哪一巍峨的古城樓,或一角傾頹的殿基的靈魂里,無形中都在訴說,及至于歌唱,時間上漫不可信的變遷,由溫雅的兒女佳話,到流血成渠的殺戮,他們所給的‘意的確是‘詩與‘畫的。但是建筑師要鄭重地聲明,那里面還有超出這‘詩‘畫以外的‘意存在。眼睛在接觸人的智力和生活所產(chǎn)生的一個結構,在光彩可人中,和諧的輪廓,披著風露所賜予的層層生動的色彩;潛意識里更有‘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憑吊與興衰的感慨;偶爾更發(fā)現(xiàn)一片,只要一片,極精致的雕紋,一位不知名匠師的手筆,請問那時銳感,即不叫他做‘建筑意,我們也得要臨時給他制造個同樣狂妄的名詞,是不?”
兩段論述,出自梁思成、林徽因合著的《平郊建筑雜錄》,1932年出版。這對神仙眷侶的弟子吳良鏞在《城市特色美的認知》中還毫不客氣多引用了兩段,理由是“文字很美,不忍割斷”。
大明宮了無印痕,那般決絕,沒有留下多少靈動可人的“建筑意”。
500個足球場大小,北京故宮的3.5倍、凡爾賽宮的3倍、克里姆林宮的12倍、羅浮宮的13倍……
后人可悲,只能在這樣并不嚴謹?shù)念惐戎校と嗣蟀愀兄竺鲗m的何其大。
《大明宮》握有電腦特技手段,“搭建”出的大明宮富麗堂皇、壯麗無邊。創(chuàng)作者言,每座宮殿的規(guī)制、方位、周邊環(huán)境等,均可稽查。
煞費苦心,可佩。
可惜,橫豎都還是隔了一層。
觀瞻歷史還是期待無限地逼近“真”,最好“素顏”登場,實在要化妝吧,切望略施粉黛,就那么輕輕一點綴。
四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海子的詩。西咸新區(qū)空港新城想的是給每一條路取一個響亮的名字。
世界那么大,每個字又都是平等的,但有的字往往那么不受待見。比如,一些地名屢次被折騰、被蹂躪。
有的地名“老”了,鏟土機轟鳴,不容商量地將其“葬送”,從歷史的角落里抹去;有的地名“舊”了,往往視為“不吉利”,于是大張旗鼓地被迫“下崗”,粉墨登場的是一些不相干的時髦字眼;有的地名剛剛“誕生”就“一鳴驚人”,重演著“狐假虎威”的故事……地名,越來越傷痕累累。城市化的步子邁得太倉促,以至于忘了自己姓甚名誰。
空港新城可供炫耀的資本就是“新”。一張白紙上描圖畫,是創(chuàng)作,要藝術靈感的奔襲。
空港新城借用“外腦”才智。各路專家被邀入駐,給道路以莊嚴的名號——
渭城大道、自貿大道、周公大道、田園大道、民航大道、天翼大道、臨空大道,主打地域風情;
承光路、永和路、順義路、章義路、明義路、通義路、崇義路、立政路、昭慶路、崇仁路、崇文路、崇禮路、安化路、安仁路、安遠路、開遠路,清一色的秦、漢、唐三朝城門,恰好航空城乃當今城市門戶;
長興大街、豐樂大街、保寧大街、通善大街、永昌大街,源自唐城坊名,寄望輝煌歷史在現(xiàn)實重張;
志千路、澤勇路、管德路、國定路、基達路、鳳山路、石屏路、羅陽路、大觀路,一律借用近代航空翹楚的英名,既是紀念緬懷,又是自我的表征……
黃志千、尹澤勇、管德、潘國定、屠基達、馬鳳山、石屏、羅陽、吳大觀,這些名字要么被淡忘,要么被遮蔽。西安人向他們發(fā)出邀約,奉為座上賓。
有些名字,就是一部長篇小說,字里行間有杯水風波,有時代風雷,有命運跌宕,有情感溫度,有精神漣漪。
它們盤活了歷史,喚醒已然枯萎的玫瑰,吮吸今時的雨露,讓慘淡凋零的遺存有了點血色和脈動。
它們凝結了文明,延展臂膀,對抗永不回頭的時間之河。
它們手牽著手,同構起一個圓,旋轉出一段優(yōu)雅的舞。
它們有了靈性,成了“他們”與“她們”。
西安人那么有心,呵護一個個孱弱的地點之名。西安人更當竭力,捍衛(wèi)一座城之名。
五
“……下班了,想到外面買點吃的,到街面上一看,就連城里的北大街商店都關著門。后來我就改成中午下班時間去買,到了商店,也沒有什么東西,只有帶殼的核桃——這是陜西的特產(chǎn),一家家食品店除了核桃還是核桃。這個跟北京就有很大的差距了?!?/p>
“當然也還有很好的印象:西安的城市綠化特別好。人行道上行道樹、綠籬綠綠的。在市中心的鐘樓那兒還有一家花店,里面有大盆大盆的金橘,一盆盆綴滿金橘。當時我就想,等我生完孩子、有了自己的家,一定要買幾盆金橘擺上。我覺得西安的綠化比北京的好——那時候北京的綠化比現(xiàn)在差多了!”
1966年,張錦秋從清華大學建筑系畢業(yè),來到西安。剛剛落腳,她厭倦了霸占商店柜臺的核桃,金橘牽引住了她的目光。那時,她恐怕沒有思想準備,將在這片土地上放置自己余生的心血與才情。她反客為主,秉持“新唐風”,書寫“石頭史書”,牽引住別人的目光。
西安是一部書,張錦秋在書寫、賈平凹在書寫、趙季平在書寫,歷史在書寫、現(xiàn)實在書寫、未來在書寫。
西安太厚了。
“……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倍拍凉P下的阿房宮,單單一個氣候溫差,就叫人捉摸不定。
走筆至此,發(fā)現(xiàn)上述這些以“馳援”名義排成隊的文字,不過是讀了西安的一個“腰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