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做一名服務型的教研員
教研工作是綠葉的事業(yè),教研員的光榮在于甘為人梯,甘于奉獻,使自己的才智成為廣大教師的才智,以自己的心血融于名優(yōu)教師的輝煌創(chuàng)造之中,與他們一道滋蘭養(yǎng)蕙。尤其是進入新課改以后,教研工作重心下移,課題研究前移,教研員的角色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教研員不僅僅是課程標準的詮釋者,教育理論的傳播者,學科教研的引領者,更是教學工作的實踐者,校本教研的參與者,教師發(fā)展的服務者。教研員要扎根學校,扎根課堂,通過聽課、評課,充分發(fā)揮“中介”和“紐帶”的作用,上及“天”下著“地”,在與教師交流研討中,發(fā)現(xiàn)新問題,探求新方法,謀求新發(fā)展,使教研工作落到實處。
先說聽課。
40年,我聽課坐的位置前后是不一樣的。
記得剛做教研員時,我聽課習慣于面對授課教師而坐,聽的、看的、記的、想的都是教師的行為,諸如教學目標是否明確,教學內(nèi)容是否恰當,教學結構是否嚴謹,教學語言是否規(guī)范,教學方法是否靈活,教學手段是否先進等等。我把聽課的注意力幾乎全部集中在教師身上,很少顧及學生的表現(xiàn)。
后來,我聽課喜歡面向學生而坐,目的是便于關注學生的一舉一動。聽他們是如何回答問題的,看他們是如何參加小組討論的,記他們是如何在接受“魚”的同時得到“漁”的,思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是如何發(fā)揮的??傊衣犝n不但看教師怎樣教,而且重點看學生是怎樣學的。
走進新課程以來,我聽課愿意坐在學生中間,這樣,可以有效地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全面接受和綜合處理信息,在零距離的接觸中,還能與學生真誠平等的交流。有時發(fā)現(xiàn)教師講課出現(xiàn)錯誤,可以機敏地借機親自跟學生交流互動,使課堂氣氛更加和諧融洽。
上課是藝術,聽課也是藝術;上課不是演戲,聽課也不是看戲。如果說上課的本質在于開發(fā)學生的生命,那么聽課的真諦在于對學生真切的眷注。
再說評課。
教研員面對的教師群體是龐大的、多元的,教研員應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在評課中坦誠開放,尊重多樣,悅納異己。
我喜歡用互動的評課方式,先請執(zhí)教者談談自己的教學設計,然后再以商量的口吻與其促膝談心,平等交流,允許教師解釋、說明,甚至申辯,通過你來我往的交談切磋,真誠地幫助教師不斷成長。
評課要因人而異,切忌程式化。對待老教師要尊重,持虛心態(tài)度,抱著學習的心理;對于有多年教學經(jīng)驗的中年教師,要把評課的重點放在教學指導思想方面,對于一般性的問題可以講得概括一點,不要不厭其煩地談論教學細節(jié)問題。同時要幫助其總結經(jīng)驗,并使之上升為理論性的東西;對待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要細心指導,持扶持態(tài)度,評課要具體,可以就教學細節(jié)提出具體的改進意見或努力方向,但不要求全責備,可結合實際講一些教學理論問題,并注意不宜太多太深。
評課應做到:(1)言之有據(jù)。以課程標準和經(jīng)典的教育著作為依據(jù),切忌信口開河。(2)直面文本。必須以文本為依據(jù),不要脫離文本泛泛而談。(3)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要以“小”說“大”,從教學細節(jié)入手,分析教學規(guī)律的運用,要求“優(yōu)點說透,缺點不漏,方法給夠”。(4)要有重點,切忌吹毛求疵。有的教師在聽課時往往抓不住課堂教學中的要害問題,總喜歡對教學中出現(xiàn)的偶發(fā)性錯誤抓住不放,這是一種舍本逐末的做法。
對于評語的使用最好選用老師易于接受的語言,例如,提建議時多用:如果能、還可以、最好能、就更好、可適當?shù)?、需加強等詞語,相信老師們會更愛聽,適當?shù)纳埔獾脑溨C調(diào)侃也是評課的調(diào)味劑。
在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中,為營造一片朗朗晴空,耕耘一方茵茵綠洲,發(fā)掘一泓汩汩清泉,我和廣大教師一起搜集資料,一起編寫校本教材,一起制定科研計劃,幾乎沒有雙休日和節(jié)假日。為教師服務,或專題報告,或跟進培訓,或現(xiàn)場指導,或專業(yè)咨詢,有效地轉變了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說實在的,在與廣大教師同伴互動中,也提升了我的人生價值。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更加深知,教育事業(yè)必然是長江后浪接前浪,長江后浪推前浪,長江后浪超前浪。培養(yǎng)青年教師責無旁貸,樂做青年教師攀登的階梯,是我追求的境界。40年來,我先后帶過百余名研習生和徒弟,經(jīng)過培養(yǎng)及其個人的努力,他們都有了很大進步。有的成長為特級教師,有的擔任了學校的領導,有的在全國教學大賽中獲獎,有的搞起了教育科研。看到他們的進步,我感到無比的欣慰。
四、做一名研究型的教研員
教研員是教學研究的先行者,是教育理論的普及者,是校本教研的合作者,是新課程理念的共同實踐者。教研員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真正成為本專業(yè)領域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新理念的代表。在這方面,我有兩點做法:
第一,努力開創(chuàng)獨具魅力的網(wǎng)上教研文化。
我是互聯(lián)網(wǎng)的后知后覺之人,2005年才開博客。在浩瀚的網(wǎng)絡世界里,有人給我圈了一塊地,蓋起了一個溫馨的小屋。從此,我便有了自己的博客。鼠標連廣宇,鍵盤敲古今。棲居博客中,是精神的皈依,是靈魂飛翔的領地,是生命自由的天地,有時一天沒打開電腦就覺得若有所失。在網(wǎng)絡世界里,恰似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指出的一樣,“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只要打開網(wǎng)絡,關于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思考與探索,嘗試與指導撲面而來。
我的博客名曰“白金聲語文網(wǎng)志”。之所以起這樣一個名字,源于自己內(nèi)心深處對語文教學“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愫。使用我自己的真實名字,而不是匿名或者筆名,可以讓別人更信任,讓自己更負責任。個性是靈魂,特色是動力,不怕另類,就怕同質;不怕狹窄,就怕蕪雜。于是我就用了“白金聲語文網(wǎng)志”這個名字。
建立博客不到半年,被稱為第四種網(wǎng)絡交流方式給我?guī)砹恕白厝招邪巳f里,巡天遙看一千河”的快感。朋友五湖四海,聲音四面八方,訪問者幾十萬,留言者、回復者上千,有褒有貶,有揚有抑,各說雜陳,不一而足。在坦誠的交流中,提起了我的精、氣、神;在智慧碰撞中,我這個老頑童竟變得如此美麗、可愛。
每天晚上,我坐在電腦前,移動鼠標,敲擊鍵盤,在全新的虛擬化與人性化的公共空間里與趣味相同的訪客探討交流,感到十分愜意。在網(wǎng)上,我與農(nóng)墾建三江的網(wǎng)友討論“教師下水”問題,首次接受膜拜,感到坐立不安。他說:“作為一名墾區(qū)教師,以前哪有機會和外面的專家交流,即便是參加培訓也只是遠遠地看一眼聽一下罷了。時下能在網(wǎng)上與名師對話,收獲頗豐?!本W(wǎng)友小草給我發(fā)帖子,我們各執(zhí)一詞,就“古詩教學”問題展開爭論,唇槍舌劍,好不痛快。
博客,是我夢開始的地方。博客光陰轉瞬間在指尖流過10年了。在無限的網(wǎng)域中,裝著我的七情六欲、喜怒哀樂和冥思苦想;在咫尺萬里、一瞬百年間,修煉自己的職業(yè)與生命的素養(yǎng)。它改變了教研行走方式,也給我退而不休的生活帶來了無比樂趣。
第二,用鉆勁、擠勁、韌勁搞教育科研。
我認為,教研離不開科研,教研靠科研提升,科研靠教研落實,經(jīng)驗型教研需要科研引領,玄奧式科研需要教研轉化。教研員的事業(yè)在基層,課題、活動乃至成果要回歸學校,回歸教師。
開始搞教育科研時,我也遭遇了“方法誤區(qū)”,看著什么課題呀,假設呀,自變量、因變量、信度、效度等一套又一套的規(guī)矩,實在頭暈。后來我明白了,教育科研其實并不那么神秘,就是選擇一個題兒,確定一個法兒,根據(jù)一個理兒,寫出一篇文兒,這就是我的教育科研觀。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在教育教學改革中,重點、難點、熱點、疑點問題常常是我思考的問題。選題要小一點,近一點,實一點,精一點,要把大題做小,把小題做大,做有用有效的教育科研??梢赃@樣說,我對教育科研不離不棄,竭盡駑鈍,不懈實踐,不斷探索,不輟研究,真正達到了“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境地?!敖褂晔隉簟保谌辗e月累中,40年,我先后出版了《小學語文教學新探》《實用語文教學法》《小學語文教學心理學》《作文知識與小學作文教學》《語文德育滲透藝術》《小學古詩教學理論與實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藝術》《家庭語文教學藝術》《教師必備的10項修煉》《怎樣當老師 怎樣教語文》《小學語文教學關鍵問題精解》《我為語文而來——白金聲教學藝術》《小學語文教學新體系》等20余本教學專著。
有人問我:“白老師,您又上課,又搞研究,又經(jīng)常外出講學,還寫了那么多的書,哪來的時間?”我說,我搞研究和寫東西都是有感而言,有積而發(fā),有思而作。至于時間,還是魯迅先生說得有道理: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擠,總還是有的。一天24小時,除了八小時正常睡眠之外,其余時間我?guī)缀醵荚凇案苫睢薄I习嘧ナ聞?,下班搞業(yè)務,這是我的習慣,也是我的生活方式。孔子做學問,常常達到了“發(fā)憤忘食”的程度,我不敢與孔老夫子相比,只是學習。有時我伏案備課,仰面沉思,埋頭爬格子真忘了吃飯,乃至愛人和孩子千呼萬喚,才清醒過來。有時激情提起我的精、氣、神,使我心血來潮,靈感突發(fā),不能自已,常常夜半時分披衣而起,凌晨三點奮筆疾書。我的許多文章就是在這種狀況下寫出來的。說實在的,開始寫作的時候,我不懂得為文之道,行文之法,盡管有時日吐千言,怎奈筆力不夠,常常自覺滿紙荒唐。后來,在朋友的啟發(fā)下,我練習把文字壓縮、捶扁、拉長、磨利,在撕開拼攏折來疊去中,逐漸掌握了一些碼字的規(guī)律和方法。
40年來,我心無旁騖,虔誠一念,尤其是在教育教學理論思潮多元化的今天,我只是一個草芥之輩。一介凡夫俗子,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將職業(yè)作為事業(yè)去完成,將事業(yè)作為專業(yè)去研究,將專業(yè)作為科學去探究,將科學作為藝術去追求,在追夢中,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于愿已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