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黎
一粒種子埋進淺土,如果氣候溫潤,五六天之后,它定會破土而出,以芽苗的形態(tài),呈現(xiàn)于陽光之下。
人們常掛在嘴角的一句話,叫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但若仔細推敲,便會發(fā)現(xiàn)這等話語,過于囫圇吞棗,忽略了由種子轉(zhuǎn)化為果實的那道中間環(huán)節(jié)。種瓜,不一定就能得瓜,也許得到的是荒蕪的瓜蔓;種豆,也不一定就能得豆,也許收割的是空癟的豆稈。
種子能否升華為果實,除了種子本身的優(yōu)劣,秧苗的蓬勃與興旺顯得至關(guān)重要。土地是秧苗的母親,秧苗又是果實的母親。秧苗猶似母腹,孕育了果實,并給果實源源不斷地輸送著營養(yǎng)。一般而言,秧苗和果實是成正比的:秧苗茁旺,果實碩大:秧苗枯蔫,果實瘦小。秧苗的情狀,決定著果子的情狀。這樣的淺顯道理,對于持久在田埂里勞作的農(nóng)夫而言,幾乎無人不知。農(nóng)夫們深知管護秧苗的重要性,于是他們頂著烈日,迎著寒風,汗流浹背地躬身于行行秧苗間,為秧苗疏土培土,為秧苗除草澆水,像憐惜自己剛剛脫離襁褓的嬰兒那般,呵護著秧苗。然而,如果有人給農(nóng)夫支招,讓他們將秧苗往高地拔一拔,如此,秧苗就會長得更快,我猜想,得到的回應,百分之百是拒絕和斥責。農(nóng)夫們不順從于他人的教唆,那是因為他們懂得這樣一個常識:拔苗必致根死,根死秧苗必亡。種莊稼靠的是耐心,欲速則不達,再怎么著急都沒用,得慢慢來。春播秋收,那是規(guī)律,違抗者必自食其果。
春秋時期宋國那個拔苗助長的農(nóng)夫,早已成為了千古笑柄,誰還能步其后塵?宋國農(nóng)夫的出發(fā)點并無惡意,但效果與初衷顯然南轅北轍:護苗成了害苗,愛苗成了禍苗。
由物及人,由秧苗延伸至文學青少年,我們就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拔苗助長的劇情,在當下的世風里并未謝幕,甚至呈現(xiàn)出愈演愈烈的趨勢,所不同的是,僅僅更換了演出地點和演員:由田野移至人間,由秧苗替換成了孩子。
不可否認,在現(xiàn)在的青少年中,有不少天賦出眾的孩子。其中的一些孩子,被發(fā)現(xiàn),被開發(fā),借助于媒體的狂轟濫炸而顯山露水。家長的望子成龍,書商的利欲熏心,都在緊盯著孩子那顆小小的腦殼。于是在雙方的合力助推下,步履踉蹌的孩子,剛與奶瓶分離,就已置身于名利的角逐場中央。這樣的景況,于孩子而言,是幸,還是不幸,尚有待于持續(xù)觀察和實踐驗證。但需要提醒家長與孩子的是,不扎深根,難成大樹;不浴火煅造,難成真金;不夯實地基,難砌高樓……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拔苗無益于苗壯,炒作無助于成長,泡沫遲早會破滅,脂粉早晚會褪色,虛浮的名聲不過是五顏六色的廣告牌,也許會博得一時的眼球,但難以獲得恒久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