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職業(yè)高中教育之中,語文一直是教學的重點科目,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該學科教學模式的轉變也成為了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課題,如何在新環(huán)境之下落實素質教育不僅事關職高語文教育的質量,還影響著我國教學模式改革的順利進行,因此本文將立足于職高語文教學之中實踐素質教育的基本原則,對實踐該教育模式的意義及具體舉措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職高教育;語文教學;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1-0400-01
素質教育的落實離不開教學觀念和模式的轉變,語文作為職高之中的重點文化科目也需順應時代的要求,通過革新教學理念與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本文將對職高語文素質教育在教學之中的實踐進行全方面的闡述。
1.職高語文教學之中實踐素質教育的基本原則
1.1 以育人為本位。育人一直是我國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務,職高學生即將面臨著社會就業(yè),因此在對其進行培養(yǎng)時需要注重其綜合能力的提升。對其進行基本理論常識教育的基礎之上,通過落實素質教育來促進其人格的完善以及為人處事能力的提升。
為了做到這一點,職高在進行語文素質教育實踐時需要結合學科的特點來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促使其樹立遠大的理想與抱負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真正地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之中能夠處理好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系,順利地實現(xiàn)個人的社會化。
在具體的實踐之中,職高語文老師需要充分利用語文教學之中的人文性和思想性,并引導學生進行具體的感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情感體驗,從而使其了解更多的人生哲理,提升內(nèi)在修養(yǎng)和審美意趣。
1.2 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職高語文教育側重于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因此在實踐素質教育時需要從這兩個方面來出發(fā),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為了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學校和老師可以開展一定的朗誦比賽以及演講比賽,為學生提供更多表達自我的平臺。另外在寫作能力方面則須注重大量的訓練和實踐,以征文比賽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同時在日常的在活動中可以通過周記的形式讓學生養(yǎng)成以手寫我心的習慣,并使其在大量的實踐操作之中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從而有效地提高寫作能力。
1.3 注重開展課外活動開闊學生視野。在新的形勢之下,全方位的綜合型人才成為了社會的共同需求。因此在高職語文教學之中,落實素質教育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通過開展各類課外活動來開闊學生的視野,定期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以及動物園,以此來開辟第二課堂,讓學生在更加開闊自由的環(huán)境之中了解更多的新興事物,這一點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學業(yè)負擔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2.職高語文教學之中實踐素質教育的意義
2.1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素質教育從學生主體出發(f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需求來進行教學模式的轉變。教師通過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通過建立有效的互動機制來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并鼓勵學生與組內(nèi)成員進行共同的探討,這一點不僅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2.2 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素質教育要求老師不再簡單地進行信息的輸出,而是采取提問的模式來引導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思考,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及認知結構來進行教學內(nèi)容的安排,另外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學校和老師需要舉辦各類學習實踐活動,既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又使其在實際的操作之中,通過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來進行積極的創(chuàng)造和探討,這一點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意義深遠。
2.3 促進學生的綜合技能的提高。高職教育作為連接學生和社會之間的橋梁,承擔著培育社會人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雙重責任。高職學生面臨著激烈的社會競爭和自身的就業(yè)選擇,因此在語文教學之中通過落實素質教育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能夠讓學生在激烈的競爭之中獲得更多的優(yōu)勢。
3.職高語文教學之中實踐素質教育的具體舉措
3.1 讓學生認識學好語文的重要性。認識指導實踐,要想落實高職語文教學之中的素質教育,首先則需深化學生的認識理念,使其認識到學好語文的重要性。
首先,語文是提高個人素質,提升個人修養(yǎng)的有效途徑。在語文學習之中,通過品讀各類名家經(jīng)典以及大量的習作訓練來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并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樹立正確的三觀。
其次,語文也是一個重要的工具。一定的文學修養(yǎng)和理解能力有助于更好的學習其他的專業(yè)知識,這一點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只有在較強的理解能力的基礎之上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識,從而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
最后,學好語文能夠提升個人氣質,提高人際交往能力,使自己能夠與他人保持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
3.2 增強課堂活力,提高課堂效率。課堂活力及效率的提升一直是高職語文教學之中的重點和難點,職業(yè)學校的學生缺乏一定的學習自主性,自控能力較差同時注意力極易分散,因此老師可以采取分組競爭的模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與組內(nèi)成員進行積極的溝通與合作來分工完成老師的學習任務,并與其他小組進行競賽,以此來加強學生與老師以及學生之間的互動,從而促進課堂活力和效率的提升,減輕學生的學業(yè)負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真正的落實素質教育。
3.3 注重語文教學的實用性。高職語文教學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實踐動手能力,盡管語文這一學科的思想性較強,實用性較差,但是在實踐教學之中老師可以充分發(fā)揮該學科的指導性,將語文教學與專業(yè)學科的具體內(nèi)容進行結合,讓學生在人文教育的指導之上進行有效的實踐,從而充分發(fā)揮語文教學的實用性。
3.4 改革教學方法,突出職業(yè)教育的特點。在高職語文教學之中,素質教育的落實離不開老師教學方法的革新。職業(yè)教育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為了突出這一特點,語文老師在進行實踐教學時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平臺與機會,通過開展教學活動以及實地考察的方式來開辟第二課堂,使學生在自由的環(huán)境之中提升自己的實際動手能力。
3.5 注重學生的綜合實力,突破唯分數(shù)論。素質教育要求老師突破唯分數(shù)論,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不應將分數(shù)作為唯一的標尺,而應通過對學生成績,素質,體能,藝術審美,等多方面的評價來進行綜合考量。
4.結語
在高職語文教學之中素質教育的落實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自主性并促進其全面發(fā)展,為了實現(xiàn)這一點,既需要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還需教師革新教學模式,注重教學的實用性并結合職業(yè)教育的特點來增強課堂活力。
參考文獻:
[1] 林華民.新課程下我們怎樣當老師.[J].華語教學出版社.2011(02)
[2] 萬文芳.教學與管理.[J].北京出版社.2010(12)
作者簡介:
李文華 (1966.9-)女,民族:漢,籍貫:湖南省雙峰縣永豐鎮(zhèn),學歷:本科,職稱:講師,現(xiàn)工作單位:雙峰縣職業(yè)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