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悅松 于 璐
(吉林省吉林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康復科 吉林 吉林 132011)
頸肩痛的病機較為復雜,治療的難度較大,會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該病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是其肩胛區(qū)疼痛、酸脹,其患側上肢抬高及前后擺動、旋轉受限等。該病患者若長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就可能發(fā)生關節(jié)粘連、患肢變細、萎縮等嚴重后果。因此,臨床上為該病患者尋求一種科學的治療方法就顯得十分必要[1]。在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間,我們對我院收治的55例頸肩痛患者聯(lián)用排針刺法與超短波治療儀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將此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10例頸肩痛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這110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肩胛區(qū)疼痛、酸脹等癥狀,對其進行影像學檢查可見其頸椎的生理曲度發(fā)生改變、椎體前緣或后緣出現(xiàn)骨質增生、椎間隙狹窄等,且這些患者均為自愿參與此項研究。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這110例患者分為治療儀組(55例)和聯(lián)合組(55例)。在治療儀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為29∶26,其年齡區(qū)間為37~61歲,平均年齡為(46.2±3.2)歲。在聯(lián)合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為30∶25,其年齡區(qū)間為38~62歲,平均年齡為(48.3±3.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1.2 治療方法 1)對治療儀組患者使用超短波治療儀進行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是:將治療儀的輸出功率設為80%,將治療的頻率設為40.68 MHz,將治療的波長設為7.37 M。指導患者取仰臥位,充分暴露其肩部,將紅外偏振光治療頭緊貼于患者的頸夾脊穴、肩背部的阿是穴,用治療頭對這些穴位進行照射,每個穴位照射3s后應間隔3s再繼續(xù)進行照射,每個穴位照射的時間為6min,每天治療1次,連續(xù)治療4周。2)對聯(lián)合組患者聯(lián)用排針刺法與超短波治療儀進行治療,用超短波治療儀對其進行治療的方法與治療儀組患者相同,用排針刺法對其進行治療的方法是:選取患者的肩前穴、肩髃穴、肩髎穴、臂臑穴、肩貞穴,然后再沿著其肩關節(jié)間隙的走向分別于其肩前與肩髃的中點、肩髃與肩髎的中點、肩髎與肩貞的中點各取1處穴位。對患者的上述穴位進行常規(guī)消毒,用0.25mm×40mm的“華佗”牌一次性無菌針灸針對其上述穴位進行針刺,進針的深度為1~1.5寸,得氣后留針30min。每天治療1次,連續(xù)治療4周。
1.3 療效評定標準[2]用優(yōu)、良、可、差四個等級評價兩組患者的療效。優(yōu):經(jīng)治療,患者頸肩痛的癥狀完全消失,且不會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任何影響。良:經(jīng)治療,患者頸肩痛的癥狀明顯改善,且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已不構成影響??桑航?jīng)治療,患者頸肩痛的癥狀有所改善,但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還有一定的影響。差:經(jīng)治療,患者未達到上述標準。優(yōu)良率=優(yōu)率+良率。
1.4 觀察指標 1)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4]對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后其頸肩痛的情況進行評價,VAS的分值為0~1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疼痛越劇烈。2)用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法(FMA)[5]評價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后其上肢的運動能力,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上肢的運動能力越佳。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20.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優(yōu)良率的比較 與治療儀組患者相比,聯(lián)合組患者治療的優(yōu)良率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優(yōu)良率的比較(±s )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優(yōu)良率的比較(±s )
注:與治療儀組患者相比,nP<0.05。
組別例數(shù)(n)優(yōu)(n)良(n)可(n)差(n)優(yōu)良率[n(%)]聯(lián)合組 55 30 19 6 0 49(89.1)n治療儀組 55 17 18 11 9 35(63.6)
2.2 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后其VAS的評分和FMA評分的比較 接受治療前,兩組患者VAS的評分和FMA的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接受治療后,聯(lián)合組患者VAS的評分更低,其FMA的評分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后其VAS的評分和FMA評分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后其VAS的評分和FMA評分的比較(±s)
注:與治療儀組患者相比,dP>0.05,bP<0.05。
VAS的平均評分(分) FMA的平均評分(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聯(lián)合組 55 6.3±1.6d 2.1±0.5b 25.6±5.7d 55.6±5.2b治療儀組 55 6.2±1.5 4.3±1.5 25.1±5.5 43.3±5.7組別 例數(shù)(n)
中醫(yī)認為,肩頸痛屬于“痹證”的范疇,其病機主要為經(jīng)絡閉阻、氣血不通,因此中醫(yī)治療該病應以疏經(jīng)通絡、行氣活血為主要原則。目前,臨床上常使用超短波治療儀治療該病。用超短波治療儀對頸肩痛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地增強其局部血管的通透性,改善其局部微循環(huán),調節(jié)其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提高其機體的免疫力,從而達到消炎、止痛、解痙的目的。排針刺法,較早地見于張子和的《儒門事親》,是指在患者的頭、額、眉等處用鋒針進行針刺放血,以治療其頭目顏面等部位疾病。在本次研究中,我院使用排針刺法通過對患者的肩前穴、肩髃穴、肩髎穴、臂臑穴、肩貞穴等八個穴位進行針刺,起到了疏通筋脈、調和氣血、緩解疼痛的作用[6]。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治療儀組患者相比,聯(lián)合組患者治療的優(yōu)良率更高,其VAS的評分更低,其FMA的評分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梢姡?lián)用排針刺法與超短波治療儀治療頸肩痛的臨床效果顯著,能有效地緩解患者頸肩痛的癥狀,提高其上肢的運動能力。
[1] 呂杭州,宋占鋒,秦羽璠.紅外偏振光照射結合針刺治療慢性頸肩痛臨床觀察[J].河北醫(yī)藥,2013,35(08):1255-1256.
[2] 應明軍,呂志靈.超微針刀治療頸肩綜合癥的療效觀察[J].中醫(yī)正骨,2016,28(04):22-24.
[3] 端木香鳳.針刺聯(lián)合身痛逐瘀湯治療中風偏癱后肩痛臨床研究[J].河南中醫(yī),2015,35(01):67-69.
[4] 張興云,謝凱.針灸并穴位照射及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Ⅰ期患者50例[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6,51(03):212-213.
[5] 孫佩宇,雷仲民,黃明華,等.鈹針治療頸椎病性頸肩痛80例隨機對照研究[J].中醫(yī)雜志,2015,56(16):1386-1389.
[6] 尹秦.針灸推拿聯(lián)合中藥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64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5,29(1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