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jīng)濟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鋼琴藝術也取得了飛速發(fā)展。作為搭配聲樂演唱的主要形式,鋼琴即興伴奏包含著復雜的技巧和能力,它要求演奏者與演唱者都必須密切關注受眾的實際需求。因此,研究鋼琴即興伴奏的藝術審美價值對促進我國鋼琴藝術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體現(xiàn)音樂再創(chuàng)作的心靈自由性、以多種音響效果創(chuàng)新情感空間、體現(xiàn)音樂聯(lián)想的自由性、完善藝術形式的審美境界等方面,對這一課題進行了系統(tǒng)探究,希望以此促進鋼琴即興演奏藝術的進一步發(fā)展。
【關鍵詞】鋼琴;即興伴奏;藝術審美價值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12-0064-01
鋼琴即興伴奏將實踐與理論有機結合在一起,是鋼琴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要求演奏者能夠綜合運用曲式分析、基礎樂理、鋼琴演奏技能、和聲學、作曲理論等方面的知識技能。鋼琴即興伴奏屬于音樂創(chuàng)作的范疇,并非單純的音樂技巧,是對音樂的再創(chuàng)作,它具有獨特的音樂藝術審美價值。因此,深入研究鋼琴即興演奏可以促進音樂藝術革新,進而推動我國鋼琴藝術的不斷進步。
一、體現(xiàn)音樂再創(chuàng)作的心靈自由性
鋼琴即興伴奏根據(jù)樂曲的動態(tài)結構,系統(tǒng)探析樂曲思想內涵,并對之進行抽象、概括和提煉,進而選擇出最能體現(xiàn)樂曲意境的伴奏音型、和聲和織體。鋼琴即興伴奏的“即興”不單單體現(xiàn)在伴奏者可以依據(jù)歌詞內容和旋律,以及歌曲演唱者的情感變化,及時調整表演方式;還表現(xiàn)在針對同一首歌曲,根據(jù)演唱形式和演唱者的差異,伴奏者能夠靈活的運用織體音型、變換調性、和聲語匯等手法,與演唱者有機配合,以此增強演唱的個性化。同時,鋼琴即興伴奏也是對歌曲的二度創(chuàng)作,它是以原有旋律為基礎,并采用多聲部的創(chuàng)作手法,對音樂藝術形象進行進一步刻畫,以此促使演唱者與伴奏以不同的視角,來呈現(xiàn)音樂藝術形象。這就要求鋼琴即興伴奏者,必須具備較高的審美判斷能力,能夠通過內在聽覺選擇符合創(chuàng)作者情感需求的音響手段,并通過多種類型的音型織體、和聲色彩和節(jié)奏變化,充分表達歌詞創(chuàng)作者與曲作家的音樂思想,進而與演唱者形成默契的配合。因此,即興伴奏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音樂領悟能力,自由選擇多樣化的表達手法,進而全面展現(xiàn)自身的音樂情感。
二、以多種音響效果創(chuàng)新情感空間
作為多聲樂器,鋼琴包含了交響樂團的全部音區(qū),它的音響嘹亮、鏗鏘、雄渾、光輝,甚至可以比擬交響樂隊合奏。鋼琴即興伴奏者應當充分運用這種多聲特征,豐富音樂形象,創(chuàng)造出更加豐富的色彩,營造音樂氛圍,進而構建音樂意境。例如,鋼琴即興伴奏者可以采用綜合伴奏、不帶旋律的伴奏和帶旋律的伴奏等多種伴奏形式。而在運用帶旋律的伴奏時,又可以運用八度重復法、單旋律和旋律加和弦音等手法,既可以把旋律放在中間聲部,增添主旋律的優(yōu)美與柔和,也可以將旋律放在上方聲部,以突出主旋律。此外,還能夠將旋律放在低聲部,使歌曲顯得更加有力度。當然,也可以根據(jù)情感需要和旋律發(fā)展交替使用這三種手法。此外,在鋼琴即興伴奏中還能夠運用復調手法,增強主旋律與伴奏的對比關系。首先,鋼琴即興伴奏者可以運用對比復調,增強主旋律與副旋律的對比,以陪襯和烘托主旋律。其次,也可以采用模仿復調,加強與主旋律的互動,使旋律和節(jié)奏更加流暢活躍。再次,還可以采用支聲復調織體裝飾變奏旋律,通過弦外音使音響更加豐滿,并加強和聲力度??梢?,綜合運用鋼琴的多聲特征,可以增強歌曲旋律的多層性,進而拓展歌曲的情感空間。
三、完善藝術形式的審美境界
在鋼琴即興伴奏中,休止符的補充、前奏、旋律長音、間奏和尾聲,都是補充性伴奏形式,與歌曲相互輝映,共同塑造音樂藝術形象,具有較高的藝術審美價值。其中,前奏在一定程度上詮釋了歌曲的主題內容、音樂意境和思想感情,渲染了樂曲氛圍,可以增強演唱者的調性、力度、音高、節(jié)拍、速度和調式,引導演唱者逐漸進入狀態(tài),并幫助演唱者更好的表達樂曲情感。間奏則對歌曲的調式對比、音樂形象、情緒變化起到一定的烘托作用,并補充前面的氣氛和情緒,在樂曲的轉換、發(fā)展中起到連接作用,依據(jù)音樂的情緒變化,對樂曲進行有邏輯的自然過渡,進而引導演唱者在音樂高潮中盡情詮釋音樂情感。尾聲主要是補充、加強樂曲終止部分,強化歌曲情感,使歌曲內容得到更加完美、充分的詮釋。除此之外,歌曲中的休止音和長音并非是指音的停頓和靜止,而是通過間歇營造一種意猶未盡的韻味。鋼琴即興伴奏與樂曲旋律相互呼應,襯托了歌聲中的情感,進一步完善了音樂形象。
參考文獻:
[1]沙嵐.鋼琴即興伴奏的特點及提高即興伴奏能力的途徑研究[J].大眾文藝,2013.
[2]龐卡.系統(tǒng)論與關系論視閾下鋼琴即興伴奏教學設計探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2.
[3]付渝濤.通曉音樂藝術感覺伴奏之美——淺析藝術通感在鋼琴即興伴奏中的作用[J].黃河之聲,2014.
[4]任少惠.和聲理論在鋼琴即興伴奏中的應用[J].中國音樂教育,2012.
作者簡介:
任曉琳(1980-),女,河南新鄉(xiāng)人,漢族,碩士研究生,講師,新鄉(xiāng)學院音樂系,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