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曉
如果你是一名資深豆瓣用戶,那么你一定知道那篇著名的《海淀知名書店指南》,也會更熟悉他的作者:王韌勉,而現實中的他,是清華歷史系的博士生馮立,王韌勉是他的筆名。一個人,讀過1738本書,聽過3336張唱片,看過1232部電影。
2015年10月2日上午,馮立在豆瓣網上推送了他的第79篇日記,題目是《如何讓你的閱讀更高效?——1700本書閱讀總結》,這是他所寫的“閱讀總結”系列中的第十七期,首發(fā)在他的微信公眾號“韌勉觀察”上。這篇文章一發(fā)布,就被“喜歡”了一千多次,獲得近兩百次的推薦,被一路頂到豆瓣今日推薦欄目的頭條。
如果你是一名資深豆瓣用戶,或許讀過他那篇著名的《海淀知名書店指南》,也會更熟悉馮立在網絡上的化名:王韌勉。目前為止,在王韌勉的豆瓣主頁上,記錄著他讀過的1731本書,聽過的3336張唱片,看過的1232部電影,以及眾多評論和日記,王韌勉這個名字也成為了豆瓣讀書類推薦欄的???。
從三百本讀書計劃開始
馮立一直保持著這樣一個習慣,每讀完一百本書,就要寫一篇總結性的文章,從一個主題入手,或談談讀書所得,或談談閱讀技巧,最后還要為這一百本書評選出一個前十名的最佳榜單?!对谇饺f水間枕典席文》《經典的力量》《碎片化閱讀時代的碎與讀》……這些都是馮立寫在每一個“百本大關”的感悟和總結。從大一結束時制定讀書計劃開始,轉眼已是歷史系博士二年級的他已經完成了第十七個一百本讀書計劃,仔細算一下,相當于一年讀二百多本書,平均三天讀兩本。這樣的速度,恐怕絕大多數人都是望塵莫及的,更別提長期的堅持了。
在想象中,這樣一個讀書大神不僅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還有可能有些“呆氣”。然而在咖啡館見面時,他與所有普通的清華同學沒有什么太大的區(qū)別。藍色的運動上衣,鼓鼓囊囊的舊書包,梳不平的頭發(fā),略微有些胖,笑瞇瞇的,若非要說有什么不同,大概是他身上有一種少見的自信,有點像老北京的侃爺,仿佛見慣一切隨時都能說個不停。他幾乎可以輕快流暢地回答拋出的問題,對人名非常敏感,對讀書時間和數量有著精準的記憶,對陌生人的好奇也早有準備,而對“如何選擇書”“用什么時間看書”這一類問題更是駕輕就熟,唯獨在提及女朋友的時候才從一個經驗分享會的模式中走出來?!拔液团笥丫褪窃诟赎柪蠋熮k的一個學術夏令營上認識的”,這是他第一次露出靦腆而放松的笑容,提醒著大家他只是一個普通的男生。
談及讀書的緣起,也似乎有些普通。只是覺得大學過了一年有些荒廢,想看看能讀多少書,馮立很輕松地說,沒想到大四上學期就提前完成了三年讀完三百本的目標,一讀就停不下來了。一開始他按照香港中文大學的大學生必讀書單看了幾本,很快就發(fā)現,人不可能按照書單一本一本為了達到某個目的、刷到某個成就而讀書,讀書是順其自然的,一本接一本。如果你對某一本書感興趣,可以找相關的書來看,還可以找書中提到過的其他書來看,慢慢地就會形成自己看書的體系,找到自己搜羅好書的方式。
翻看馮立的讀書書目,會發(fā)現他的閱讀涉獵極為廣泛,你能從他的書單里找到各個方面的書,推理、科幻、動漫、評論、雜志、暢銷書、英語、純文學……種類之多令人咂舌,而與他的專業(yè)相關的歷史類書籍也占了很大的比重。他在第九百本書的總結文章《閱讀的極限》中寫道,自己在閱讀了300本書后,對某些類型的書的寫作套路非常熟稔,學術書的速度要遠遠快于讀小說。針對這一點,馮立解釋道,學術類的書讀的越多,對于作者們固定的寫作套路就越熟悉,到后來,一本書拿到手翻翻目錄,就基本知道會講些什么、用什么套路提出自己的觀點了。讀學術書可以知道同一領域的人都在做什么,是非常重要的。
碎片化時代的閱讀適應
被問到如何有這么多時間看書,馮立閉眼想了一會兒,“大概是有空就看吧,我很少拿出整塊的時間來讀,日常生活往往是見縫插針的閱讀,再一個讀得多了速度也會上去。”
他的作息是“朝八晚十二”型,這之間的時間足夠一個學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其實他并沒有因為大量的看書而耗費太多時間,甚至如某些猜測那樣“不通世事”,他數了數,大學生應該體驗的生活從打游戲到談戀愛,從上課到做助教,從實踐到旅行,一個不落全都體驗過。最新的電影一上映,他馬上就去看了,看完還認認真真在朋友圈發(fā)了一條。
他的身上有很多打破人們通常設想的地方,滿足著人們的好奇心,其中有一條就是人們對紙質書與電子書樂此不疲的優(yōu)劣爭論,在他這里似乎失去了意義。有的人可能就是喜歡讀書的感覺吧,提到現在有些人對紙質書的執(zhí)著,馮立不以為意,“有讀書的感覺不等于有效率,讀書這東西入門很重要”。他不僅看電子書,還會聽各式各樣的有聲書,“網絡上的有聲書基本上都被我聽遍了”。馮立覺得,其實紙質書、電子書還有有聲書都是差不多的,只是載體的不同,自1980年代全球化以來,學科的越來越細化,事務的越來越繁重后帶來時間與知識的雙重碎片化,在一個碎片化的時代,學習者也要迅速作出調整和適應,依據不同的閱讀環(huán)境,用碎片化的時間和方式去閱讀——比如一本書有很多種版本,我們可以在圖書館里讀紙質版,出門時可以在地鐵上讀同一本書的電子版,晚上睡前可以聽有聲版。而對于筆記,也可以采用傳統(tǒng)和電子兩種不同的方式,記在本子上或各種應用軟件上。就是這樣,馮立將讀書變成了一件隨時隨地都能做的事,一件已經融入日常生活的事。
比起讀書形式和讀書心得,馮立更看重實在的內容和深入的思考。
通過對紀錄片Great Thinker,以及各種學術著作,如《增長的極限》和《忽必烈的挑戰(zhàn)》的閱讀與思考,他寫道“讀書要讀出不同的維度,而不僅僅是停留在閱讀的表層,簡單閱讀就去表揚抑或批駁某本書的優(yōu)劣”,在用顯眼的數字打頭作標題的總結文章里,這樣的思考和各個角度的點評才是主角,恍惚間有指點江山的氣勢?!白x書多了寫得多其實很容易,讀得多了,寫得不多但能給別人傳遞的更多才見功力”,馮立并不只單純追求知識的輸入,他覺得,大學給大家提供了很多知識,但是卻忽略了傳授學習方法,如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讀書寫作。在最新一篇《1700本書閱讀總結》里,馮立推薦了《如何閱讀一本小說》《如何閱讀一本書》等書,闡述了自己的觀點,還將對這個問題的思考結果帶到了他擔任助教的課堂上,讓自己的學生讀書評,練習寫作。說理工科學生不擅長寫作這完全是誤解,在馮立的眼中,不少理工科學生表現優(yōu)秀,很有潛力,而他也露出一種為人師的喜悅,晃了晃頭。
唯有愛與學業(yè)不可辜負
雖然讀書、思考甚多,馮立卻坦言自己不算是一個成績好的學生。中學時代,他一度不被看好,但超常發(fā)揮的高考和自招還是讓他幸運地進了中國人民大學國學實驗班,學了自己最感興趣的專業(yè)。凡是感興趣的東西就去學,本科期間他在人大、北大、北師大等學校旁聽了20門課,是像選課一樣聽課寫作業(yè)的,他補充,比起為了名氣去聽課,可能真正教得好的老師反而幫助更大。本科期間對他影響最大的三位老師——講授社會調研方法的潘綏銘老師、講授文學閱讀的王以培老師和指引音樂賞析的畢明輝老師——都是在旁聽課時認識的。
“除了與學習有關的獎學金,其他的獎學金我都拿了”,他帶著一點自豪,特別說起自己本科時期參加的大學生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這個項目他帶著兩個同學一起,寫了八萬四千多字的報告,獲得了全校人文組的第一名。
課題與名人文化資源的保護開發(fā)與利用有關,初時沒人愿意參加,他只好拉來好友與下鋪的哥們,三個人一起回到他的老家湖北黃岡做調研?!昂芏嗝税?,李贄、聞一多、黃侃、熊十力……”一連串被寫在中國歷史上的人名從他的嘴里冒出來,這些人的故居和講學之地他們全都跑遍了,不過收獲最大的應該是呼吁復建了黃侃夫妻的合葬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想必是很多人的夢想,對馮立來說,這也是他正身體力行的東西。
2015年是馮立在清華歷史系讀博士的第二年。從人大搬到清華,問到清華有哪些不一樣的資源值得同學們珍視,他最先稱贊的不是大家引以為傲的食堂和宿舍,而是仿佛挖到寶藏一樣得意洋洋地說,清華圖書館能提供的服務超出一般同學想象,如可以辦北大圖書館的借書證,這一點很多人都不知道,而且清華圖書館的借書期限有8周,遠遠長于一般學校,特別是還能借很多臺灣版的書,這都是其他學校所沒有的資源。這樣的口袋一旦被打開,話題就一個接一個被倒出來,他仿佛是對自己的玩具了如指掌的小男孩,坐擁數座自己無比熟悉的圖書館,大到歷數全國能夠外借臺灣版的書的高校,小到一個博士生一個月最多能借59本書,侃侃而談,顯得異常滿足。他在文章里寫閱讀速度時說,“沒有100本的閱讀量無從談技巧,沒有300本的閱讀量無從談速度”,而認識他的人則戲稱,他有時候讓人覺得沒有讀過幾百本書無從與之交談。
責任編輯:尹穎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