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香
《數(shù)學課程標準》對數(shù)學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新的教學理念相適應的新的評價體系的構建也勢在必行。評價是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適時適度的評價可以對學生起到激勵作用。
小學數(shù)學適度評價注意原則立足于學生的發(fā)展,讓學生通過評價,看到自己的進步,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獲得進步的動力,同時,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增強數(shù)學學習的自信心。這樣,適時適度的評價就可以使學生保持“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勢頭。
適時適度的評價關鍵在于時機和尺度拿捏得恰到好處,這就是評價的藝術。在教學中,怎樣才能做到對學生適時適度的評價呢?
一、評價要因人而異
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因此,對學生的要求不能一個標準,評價也不能一個標準。要根據(jù)不同學生不同的起點、不同的情況分類評價,才能讓每一個孩子通過評價,看到自己的進步,這樣評價才能起到激勵的作用。平時的課堂提問,盡管“學困生”回答得不是很好,我也給予積極的肯定,使這些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在批改作業(yè)時,我也是根據(jù)學生進步的幅度給予積極的評定,鼓勵孩子不斷上進,讓孩子感到老師在關注著我,老師看到了我的進步。
二、評價用語要合適
經常可以看到老師習慣在作業(yè)本上寫“太棒了!”“好極了!”我覺得這個用詞過分而起不到激勵作用。因為這種評價缺少具體的指向,并且是淺層次的評價。教師的評價用語應該有針對性、導向性,同時對孩子做人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有的孩子的解題方法新穎,我就批上:“你的想法很獨特,看來你是個愛動腦子的好孩子?!庇械耐瑢W學習有進步,我寫道:“看到你的進步,我非常高興,這說明只要你努力去做,就會有所收獲?!睂τ械耐瑢W我寫上:“你的成績一向很好,如果能幫助一下同桌的小華就更好了?!睂€別同學我寫上:“最近怎么了,為什么錯題比較多?應該找一找原因,也可以找一找老師。”這樣,我把作業(yè)本作為媒介,及時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同時也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三、評價的手段要多樣
對孩子學習的評價,除了運用語言和文字外,更多的可以運用眼神、動作和情感的流露來表示。特別是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這些評價手段的運用會產生極好效果。上課時,有的孩子回答問題非常積極,我會沖他微笑,點一下頭;有的同學搞小動作,我會適時給他一個提醒的眼神或微微揺搖頭;有的同學板演又快又對,我常沖他豎一下大拇指;或是當他回座位從我身邊走過時,摸一下他的頭;有的孩子回答得好,我會情不自禁地說一句“好極了”;有時孩子回答問題非常有趣,引起笑聲,我會和大家一起笑,這也是評價,是情感上的評價。
四、評價內容要有所突破
對學生的評價不要僅僅停留在對、錯上,更要評價學生是怎么思考的,要通過評價鼓勵與眾不同的思考。這樣的評價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除了知識和能力之外,評價的內容還應該包括良好的學習品質以及學生所表現(xiàn)出來的其他方面的好習慣、好作風等。
一次上四年級的乘法分配律::
○○○〓〓○○○○
○○○〓〓○○○○
要求學生列出算式并解釋。一個同學站起來一下子就列出了兩個算式:
3×2十4×2=14
(3十4)×2=14
我表揚他思維靈活,善于從多角度思考問題。讓他解釋其算式時,他說:“左邊第一排有3個,有兩排,右邊第一排有4個,有兩排……”他解釋之后,立刻有一個同學舉手,對他剛才的發(fā)言提了點意見,認為“第一排有3個,有兩排……”說法不夠準確,應該將“第一排”換成“每排”。對這個同學的發(fā)言,我好好地表揚了一番。我不僅表揚他概念清楚,用詞準確,我還表揚他善于傾聽別人發(fā)言,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是一種極好的學習品質。我的表揚帶來了同學們一陣情不自禁的掌聲。我想這樣的評價高層次地肯定了他的表現(xiàn),也為大家提供了學習的榜樣,具有鮮明的導向性。
五、要進行多層面的評價
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不要只限于“老師評學生”,我要求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家長參評、教師集中評定多元結合,這樣做既發(fā)揮了學生、家長的自主性,又能進一步融洽教師與家長的關系,使教育教學受到社會的關注與支持。
學生自評,一是對自己的學業(yè)進行常規(guī)性的自我檢測,二是注重發(fā)揮學生的個性,進行開放式的評價。我在教學中,給學生較多的評價標準讓學生自由選擇符合自己的評價內容和方式。如,在考查“認識鐘表”這一單元時,我提供多種測試形式供學生選擇,還有的選擇“找朋友”,有的選擇“大家都來撥一撥”,有的選擇“看誰反應快”,還有的選擇“誰的生活更合理”等。
學生互評,除了常規(guī)性的學生互相評定外,我嘗試讓學生充當小老師,也來考考別人。如:對于學生口算能力的評價,我選用了“我們都是小老師”的活動形式,讓每個同學出題考同伴、評同伴,過一把“老師癮”。學生都很認真,精心設計了一道道試題,并把它送給同伴做,然后認真地批改。
家長評價,我嘗試讓學生將單元檢測卷帶回家,請家長也寫上一段話,使家長隨時知曉自己孩子的學業(yè)情況,促進學生與家長的溝通,我還設計了家長問卷調查表,讓每個家長認真填寫學生在家的情況,或寫一段評語,給孩子提出期望,或請家長到學校聽課,參加一些學校組織的活動,觀察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以使家長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除了以上幾點外,教師在評價中還應該注意三點:一是要堅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學生,要看到學生的進步,使評價有利于學生繼續(xù)發(fā)展;二是要注意評價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三是教師要有真實的情感,寓自己對學生的愛于評價之中,讓學生從老師的評價中感受到老師的情,特別是讓學生從老師的評價中得到一種成功的喜悅體驗,以利于增強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