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摘 要:對嵌入“向”字短語的“把”字句三種句式的動詞進行比較分析,即根據(jù)不同的分類標準對“向”字短語位于介詞“把”前,“向”字短語位于介詞“把”的后面、動詞之前,“向”字短語位于動詞之后這三種句式的動詞進行分析比較,以求對嵌入“向”字短語的“把”字句的動詞有一個系統(tǒng)、全面的了解。
關(guān)鍵詞:“向”字短語 “把”字短語 動詞
對嵌入“向”字短語的把字句三種句式的動詞進行比較分析,這種句式有三小類。我們把“向”字短語位于介詞“把”前稱為A式;把“向”字短語位于介詞“把”的后面、動詞之前稱為B式;把“向”字短語位于動詞之后稱為C式。本文將根據(jù)不同的動詞分類標準對三式動詞的描述。
一、根據(jù)能否帶趨向補語的分類標準,我們把動詞分兩類:“位移動詞”和“非位移動詞”。
1.A式動詞
從搜集到的語料中我們發(fā)現(xiàn)A式用例并不多,但是實際上能進入A式的動詞卻是比較多的,從搜集到的語料中筆者歸納出進入A式的表方向的動詞有“尋、掏、拿、鋸、壓”;表對象的動詞有“交代、念、做了匯報、擠、噘、閉、做了介紹”。既可以表示方向又可以表示對象的動詞有“拱、舉、伸、擺、指、揮、掃”等。
從例句中我們發(fā)現(xiàn),由“向1方向”構(gòu)成的介詞短語所修飾的動詞都具有“位移”特征,如“尋、掏、拿、鋸、壓、跺、借”等,例如:
(1)我們以全部兵力向東把敵人壓至黃河邊。(杜鵬程《保衛(wèi)延安》)
(2)下午快完的時候,我向老方把談判材料全部借過來。(不光《闖西南》)
是否是位移句,關(guān)鍵是看句子中的動詞是否使物體產(chǎn)生了位移,即是否使一個物體從A點移到了B點。例(1)動詞“壓”使“敵人”從某一位置移動到黃河邊。例(2)動詞“借”使“談判材料”從“老方”那里轉(zhuǎn)移到“我”手里。
由“向2對象”構(gòu)成的介詞短語所修飾的動詞都無“位移”特征,如“交代、念、做了匯報、做了介紹”等。例如:
(3)這些士兵們正在懷疑之際,刁世貴向他們把齊英做了介紹。(劉流《烈火金剛》)
但是還有一些動詞在句子中既有方向性又有對象性。如“拱、伸、擺、指、揮、掃、擠、噘、閉”等。例如:
(4)楊子榮向?qū)O達得把嘴一噘,又比了個指揮手勢,兩人便向后殿搜去。(曲波《林海雪原》)
(5)少劍波向欒超家把手一揮,欒超家?guī)е鴹钭訕s和他的小隊,跑上臺階,進了廟院。(曲波《林海雪原》)
例(4)的動詞“噘”既可以說“把嘴噘向?qū)O達得”,也可以說“對孫達得把嘴一噘”。
為什么會出現(xiàn)“向”同時表示兩種意義的情況呢?這與動詞的意義和“向”后的賓語有關(guān)。
例(4)中的動詞“噘”有“翹起”的意思,是個具體行為動作動詞,而“向”后的賓語是個人稱代詞,一般都作對象賓語,所以“向”在此句子中和此動詞搭配既有方向性,同時又有對象性。例(5)同理。
2.B式動詞
B式是“嵌入‘向字短語的‘把字句”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此式例子最多,動詞數(shù)量巨大,種類繁多。從搜集到的語料中,我們把進入B式的動詞也分為三類。
“向”表方向的動詞有:斟、卷、趕、挺、理、靠攏、晃、倒、撒、劃、丟、望、梳、藏、拿、搬運、縮、垂、砍、撐、閃讓、活動、撤退、拉開、比劃、砸、揮等。
“向”表對象的動詞有:致謝、傳達、吐露、表白、交待、提、說、申訴、說明、反映、告密、透露、發(fā)泄、擺、傾訴、促、宣傳等。
“向”既表方向又表對象的動詞有:灑、坐、伸、揚、靠近、扔、擲、拋、指、送等。
①“向1方向”類具有“位移”特征的動詞有:斟、卷、趕、挺、理、靠攏、晃、倒、撒、劃、等。如:
(6)陳家洛把駱冰和周綺向后一拉,兩人才沒被鐵板砸著。(金庸《書劍恩仇錄》)
②“向1方向”類具有“非位移”特征的動詞有:張望、斜、撫弄、望、抖、掠、比劃、挎等。如:
(7)她把頭向周圍的黑暗中張望一下。(葉紫 《星》)
例(7)的動詞“張望”是一個動作性很強的動詞,具有“轉(zhuǎn)動”義,但未使頭部發(fā)生水平或垂直位置的改變。
③由“向2對象”構(gòu)成的介詞短語所修飾的動詞都不具有“位移”特征。如:“致謝、傳達、吐露、表白、交待”等。
④此式中也有“向”既表方向又表對象的動詞,有些動詞既可以和由“向1方向”構(gòu)成的介詞短語相搭配,又可以和由“向2對象”構(gòu)成的介詞短語一起用,如“伸、揚、指、擲、拋”。如:
(8)a杏莉不自覺地把手向前一伸……(馮德英《苦菜花》)
b一個肥頭大耳的圓胖子戴著黑框的玳瑁眼鏡,把大拇指向余敬唐一伸,(楊沫《青春之歌》)
例(8)的“伸”在a中表示向前的方向伸,而在b中表示對余敬唐伸。
為什么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這是介詞“向”的過渡時期,是由動詞的意義和“向”后的賓語決定的。如“伸”的意義是“(肢體或物體的一部分)展開”,展開肯定是向某個方向展開,所以此動詞具有方向性;“伸”的后面還可以帶趨向動詞,所以其是個位移動詞,而“前”是一個方位名詞,表示動作所止的方向。而“余敬唐”是一個人名,所以肢體的一部分既可以伸向一個方向又可以伸向某個具體對象。正因為這些動詞的含義既可以和表示方向的介詞短語連用又可以和表示對象的介詞短語連用,又加上“向”后賓語的不同使得“向”在和這些動詞和名詞搭配時具有雙重性。
3.C式動詞
從搜集到的語料中,進入C式的動詞有:挪、轉(zhuǎn)、移、邁、歪、指、歸、射、避、壓、伸、偏、對、引、帶、瞄、拋、翻、修等。
一般認為,在這種格式里,“向”表示行為動作的方向(呂叔湘1980,侯學(xué)超1998,張斌2001)。下面我們來進行具體闡述,看看進入此式的動詞的具體情況。此式的“向”只具有方向性而沒有對象性。
C式動詞大多具有“位移”特征,如:“挪、轉(zhuǎn)、移、邁、伸、拋、拉、彈、推、扭”等。如:
(9)阿菊把指頭上的水珠彈向楊軍的臉上,……(吳強《紅日》)
例(9)的動詞“彈”,我們可以說“彈出去”,它使“指頭上的水珠”移動到“楊軍的臉上”。
“非位移”動詞有“歪、指、歸、避、偏、對、引、帶、瞄、別、擰、散、修”等。如:
(10)她把嘴努向走在最后面的幾個日本兵……(楊沫《青春之歌》)
(11)會議的“首腦”人物卻將目光望向會務(wù)組的一名小伙子……(小說月報第七屆百花獎獲獎作品集《學(xué)者之死》梁曉聲)
上面句子中的“努”“望”都是表示一種方向,但沒有位置的移動。
二、根據(jù)動詞的語義上、功能上的特征我們把動詞分為動態(tài)動詞和靜態(tài)動詞。
1.A式動詞
從例句中我們發(fā)現(xiàn),A式由“向1方向”構(gòu)成的介詞短語所修飾的動詞都是動態(tài)動詞,大多是施事發(fā)出的具體動作,如:“尋、掏、拿、鋸、壓、跺、借、要回、舉、刷”;而“向2對象”構(gòu)成的介詞短語所修飾的動詞既可以是動態(tài)動詞也可以是靜態(tài)動詞,如“擠、噘、閉”都是具體行為動作動詞,但“交代、念、做了匯報、做了介紹”卻表示抽象行為,和“說”義相關(guān),都是靜態(tài)動詞。
2.B式動詞
從例句中我們發(fā)現(xiàn),B式由“向1方向”構(gòu)成的介詞短語所修飾的動詞都是動態(tài)動詞,一般動詞有“理、靠攏、灑、晃、撒”等,大多是施事發(fā)出的具體動作。
而“向2對象”構(gòu)成的介詞短語所修飾的動詞大多是抽象動詞,如“致謝、交待、說過、提出、說、申訴、說明、反映、和盤托出、告訴”等“說”義相關(guān)的非動作性或動作性不強的動詞,這和A式是一致的。
當“向”既有方向性又有對象性時,其動詞是動態(tài)動詞,如“敲、擺、搖、投”等。如:
(12)楊子榮把頭向劉勛蒼一搖,止住他的粗率。(曲波《林海雪原》)
3.C式動詞
從例句中我們發(fā)現(xiàn),C式動詞都是動態(tài)動詞,無靜態(tài)動詞。
三、根據(jù)動詞的概念意義,我們將方向性動詞和對象性動詞再進行一次分類。
1.A式動詞
方向性動詞,根據(jù)概念意義可以分成:
①“拿”類動詞,這類動詞一般是手的具體動作,后面通常有賓語,可以通過動作使其它物體的位置發(fā)生改變,或者是身體、頭部、四肢的動作。如:掏、拿、鋸、舉、壓。
②“找”類動詞。如:尋。
③“索取”類動詞:借、要回。
④“開除”義動詞:刷。
對象性動詞,根據(jù)概念意義可以分成:
①描寫人體器官活動的使動詞,這類動詞本身無位移性,但具有面對某個方向的意義。如:擠(眼睛)、噘(嘴)、閉(眼睛)。
②“說”類動詞,這類動詞都沒有面對意義、方向意義,但是具有交際意義。如:交代、念、做了匯報、做了介紹。
既表方向又表對象的動詞,可以分成:
{1}“拿”類動詞,這類動詞一般是手的具體動作,后面通常有賓語,可以通過動作使其它物體的位置發(fā)生改變,或者是身體、頭部、四肢的動作。如:拱、伸、擺、指、揮。
②“看”類動詞:掃(眼睛)。
2.B式動詞
方向性動詞,根據(jù)概念意義可以分成:
①“走”類動詞,這類動詞一般與腳的動作有關(guān)。如:碾、攏、退、踢、蹺、移、撤退等。
②“拿”類動詞,這類動詞一般與手的動作有關(guān)。如:斟、倒、理、晃、劃、趕、叉、丟、梳、放、摜、劈、蕩等。
③“看”類動詞,這類動詞一般與眼睛的動作有關(guān)。如:張望、望等。
④“點頭”類動詞,這類動詞一般與頭部動作有關(guān)。如:偏、歪、閃讓、扭等。
⑤“轉(zhuǎn)動”義動詞。如:纏、撫弄、轉(zhuǎn)、翻、掄、挎、滾等。
對象類動詞,根據(jù)概念意義,我們可以把其分為:
①“言談”類動詞。如:致謝、傳達、吐露、表白、交待、說、申訴、說明、反映等。
②“拿”類動詞。如:敲、照、擺、促、搖、投等。
③臉部器官發(fā)出的動作。如:努、愣(眼睛)等。
④表示抽象意義的動詞:傾瀉、分配等。
3.C式動詞
我們根據(jù)動詞的概念意義將方向性動詞和對象性動詞再進行一次分類。
①表示人身體的位置移動或物體方向的改變,如“移、追、拖、撞、擁、改”等。如:
②表示身體部位或物體發(fā)出的帶方向性的行為動作但不表示身體或物體整體的位置移動的動詞,如“伸、偏、對、瞄、彈、推、扭、探”等。
③“移動”義動詞,如:(13)他把小美引向窗戶……(鐵凝《小說月報》第七屆百花獎獲獎作品集《阿拉伯樹膠》)
④“轉(zhuǎn)動”義動詞,如:
(14)耿林把頭仰向天空。(皮皮《比如女人》)
⑤“使……面對”義,如“朝、對”等。例如:
(15)a 她努力裝做沒有疲倦的樣子,兩手捧著劍波的小臉蛋,把臉對向弟弟……(曲波《林海雪原》)
這里“朝、對”只能用在C式中,不可以用在A、B兩式中。我們不可以說:
(15)b 她努力裝做沒有疲倦的樣子,兩手捧著劍波的小臉蛋,向弟弟把臉對。
(15)c 她努力裝做沒有疲倦的樣子,兩手捧著劍波的小臉蛋,把臉向弟弟對。
⑥“傳播”義動詞,如:
(16)他把話傳向后面,就又緊走起來。(馮志《敵后武工隊》)
參考文獻:
[1] 邢福義.漢語語法三百問[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4.
[2] 傅雨賢,周小兵.現(xiàn)代漢語介詞研究[M].廣州:中山大學(xué)出版社,1997.
[3] 孟琮.動詞研究[M].北京:商務(wù)出版社,1999.
[4] 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wù)出版社,1980.
[5] 劉月華.實用現(xiàn)代漢語語法[M].北京:商務(wù)出版社,2006.
[6] 邢福義,劉培玉,曾常年,朱斌.漢語句法機制驗察[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4.
[7] 方緒軍.“V向……”和“V往……”[J].語言教學(xué)與研究,2004.
名作欣賞·學(xué)術(shù)版2016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