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建
(河北省正定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050800)
謹防孔雀感染組織滴蟲病
胡建建
(河北省正定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050800)
2015年12月21日,正定縣某特禽養(yǎng)殖戶前來中心畜禽門診就診,為1只2年齡成年孔雀,體況良好,肌肉豐滿,尾部污染黃色不消化糞便。經問診、病理剖檢、化驗室診斷,確診為組織滴蟲病。組織滴蟲病例多見于蛋雞,孔雀感染組織滴蟲病是首次遇見,而且是發(fā)生在冬季更為罕見。主訴已經死亡3只,臨床癥狀相似,開始沒有重視,第3只死亡后才來就診,可為損失較大。
組織滴蟲病又稱黑頭病、傳染性盲腸肝炎等,是由火雞組織滴蟲寄生于雞的盲腸和肝臟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原蟲病。主要特征是盲腸發(fā)炎,肝臟有紐扣狀壞死性潰瘍灶。
雛雞、雛火雞最易感組織滴蟲病,成年雞感染時多為隱性經過,其他禽如野雞、孔雀、珍珠雞等時有發(fā)生。病原體對外界環(huán)境的抵抗力不強,但當其鉆入異刺線蟲卵隨之排出體外后,則可在外界長期存活。主要感染中雛和青年雞,成年雞也可以感染,但呈隱性經過,并成為帶蟲者。本病通過消化道感染,病雞為主要傳染源;此外,蚯蚓、蟋蟀等節(jié)肢動物吞食了土壤中的異刺線蟲的蟲卵或幼蟲而成為傳播媒介。本病多在春末至初秋的暖熱潮濕季節(jié),雞群管理條件差、雞群密度大、雞舍潮濕、堆放磚瓦雜物、飼料質量差、維生素缺乏等都可成為發(fā)病的誘因。
孔雀表現(xiàn)全身癥狀,如食欲減退或廢絕,精神萎頓,步態(tài)瞞珊,頭下垂,眼半閉,羽毛蓬亂,身體蜷縮,下痢,排出淡黃色稀糞,有時帶有血液,出現(xiàn)血便的多為急性病例,全身癥狀加重,貧血,消瘦,面部皮膚呈暗紫色,嚴重時呈暗黑色或黑色,故有 “黑頭病”之稱。病愈后糞便中仍帶有蟲體,帶蟲時間可達數周。
主要在盲腸和肝臟,盲腸外觀粗大,觸之堅硬,呈香腸狀,粗細不均勻,腸腔內容物堅實干燥,成為一條能完整剝出的栓子。橫斷切開,切面呈同心圓層狀,中心是黑紅色凝血塊,外面包裹著灰白色或淡黃色的壞死的腸壁組織。肝臟的病變是體積增大,表面形成一種圓形或不規(guī)則的、稍稍凹陷的潰瘍灶,潰瘍呈淡黃色,邊緣稍為隆起。
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及特征性病理變化可初步診斷本病。確診檢查病原的方法是采取孔雀新鮮盲腸內容物,用溫生理鹽水制成壓滴標本,在保溫 (40℃)條件下鏡檢蟲體,如見到作鐘擺狀運動的活蟲,即可確診。
治療藥品有甲硝唑,治療劑量為0.02~0.04%濃度拌料,用作預防按0.01%濃度飲水,連用3~7d。左旋咪唑40mg/kg體重,口服,1次/d,連用2d或丙硫咪唑30mg/kg體重,口服,1次/d,連用2d。補充VK可阻止盲腸出血,補充VA(魚肝油)可促進盲腸和肝臟損傷的恢復。如果有細菌性感染,可適當使用廣譜抗菌素,飼料中添加0.1%土霉素,連用5d。
孔雀感染組織滴蟲病主要是由于畜主飼養(yǎng)場內既有柴雞、元寶雞、烏雞、火雞,還飼養(yǎng)了鵝鴨水禽,各種禽類混養(yǎng),致使疫病互相傳染所致。而且飼養(yǎng)管理是散養(yǎng)模式,場內潮濕,缺乏消毒設施。預防孔雀感染組織滴蟲病主要做到孔雀與雞分開飼養(yǎng),雞與火雞不能混養(yǎng),定期驅除雞群中的異刺線蟲,同時加強衛(wèi)生消毒和飼養(yǎng)管理,保持飼養(yǎng)場干燥。
主要與雞盲腸球蟲病容易混淆。
在臨床癥狀上組織滴蟲病初期拉黃色、淡綠色帶泡沫的稀糞,少見血便,中期排褐色惡臭稀糞,后期雞冠暗黑色;球蟲病則拉暗紅色的粘稠糞或血樣稀糞,而雞冠呈蒼白色。在剖檢變化上組織滴蟲病一側或兩側盲腸腫大,腸壁增厚,黏膜出血,內有干酪樣壞死物形成凝固栓子,似香腸樣,肝腸表面有特征性潰瘍病灶;球蟲病則兩側盲腸腫大,內有血糞,漿膜上常見不規(guī)則的出血點,盲腸黏膜糜爛,但一般不形成栓塞,肝臟一般見不到潰瘍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