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阿昌族史詩《遮帕麻和遮米麻》演述與儀式象征

2016-02-01 02:46:23楊榮濤
中國民族博覽 2016年5期
關(guān)鍵詞:阿昌族象征儀式

楊榮濤

(四川大學(xué)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4)

?

阿昌族史詩《遮帕麻和遮米麻》演述與儀式象征

楊榮濤

(四川大學(xué)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4)

【摘要】本文探討阿昌族史詩《遮帕麻和遮米麻》演述中的祭祀儀式和祭司活袍,認為史詩《遮帕麻和遮米麻》和活袍是演述得以完成的關(guān)鍵要素,儀式中的一系列事項具有重要象征意義。

【關(guān)鍵詞】阿昌族;《遮帕麻和遮米麻》;演述;活袍;儀式;象征

阿昌族具有悠久的歷史,是我國西南邊疆的古老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梁河縣九保阿昌族鄉(xiāng)、曩宋阿昌族鄉(xiāng)、隴川縣戶撒阿昌族鄉(xiāng)和潞西市江東鄉(xiāng)高埂田村。據(jù)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顯示,德宏州的阿昌族有30389人,約占全國阿昌族總?cè)丝诘?0%。阿昌族史詩《遮帕麻和遮米麻》集創(chuàng)世神話、人類起源神話、英雄神話和洪水神話于一體。“遮帕麻和遮米麻”是阿昌族崇拜的創(chuàng)世始祖男女的音譯,阿昌人稱之為天公和地母。史詩《遮帕麻和遮米麻》的內(nèi)容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創(chuàng)世”,包括遮帕麻造天、遮米麻織地、天公地母傳人種;第二部分“補天治水”,包括遮米麻補天、遮帕麻造南天門;第三部分“妖魔亂世”,包括臘訇作亂、水獺貓送信、遮帕麻回歸;第四部分“降妖除魔”,包括斗法、斗夢、智伏臘訇、重整天地。

“演述”是當(dāng)代民俗學(xué)的一個關(guān)鍵概念,指的是口頭藝術(shù)或文化展演,為民俗的一種實踐[1]。史詩《遮帕麻和遮米麻》主要以“口頭”的活態(tài)形式流傳于阿昌族地區(qū),有學(xué)者將其歸為“活袍文本”[2]。阿昌族史詩《遮帕麻和遮米麻》的演述,主要體現(xiàn)在活袍在重要的節(jié)慶(如阿露窩羅節(jié))、婚嫁、建房、喪葬等民俗活動的儀式上念誦或唱誦《遮帕麻和遮米麻》。在阿昌族社會中,史詩《遮帕麻和遮米麻》的演述具有一定的邏輯安排,史詩與儀式緊密結(jié)合。

阿露窩羅節(jié)是阿昌族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3月20日左右舉行,為期兩天。阿露窩羅節(jié)期間,要舉行選神樹、建祭臺、祭祀、跳舞等儀式活動。神樹要經(jīng)過精挑細選,請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祀后才能砍下,并全程用繩子拉回村寨。在寬闊的場地將神樹直立起來,圍著神樹建祭臺,祭臺上描繪大量阿昌族服飾圖案,將做好的大弓和太陽掛在樹上,在樹的枝干裝飾些鮮花綠葉,等把木刻的水獺貓安放在神座,祭臺就搭建完畢。祭祀由活袍主持,活袍將五谷、水果、糕點和酒茶擺上祭臺,在標志前焚香,然后揮舞起錦雞毛和神扇高聲唱誦史詩《遮帕麻和遮米麻》,贊頌人類始祖遮帕麻和遮米麻的偉大功績,隨后獅子舞隊和大象舞隊一齊前來神座下參拜。祭祀結(jié)束,身穿節(jié)日盛裝的民眾跳起阿露窩羅舞,他們手持鮮花或綠葉,蘸著泉水,圍著神座唱歌,表達對祖先的謝意。史詩《遮帕麻和遮米麻》在阿露窩羅節(jié)的儀式活動中得到展現(xiàn),比如臘訇造的“太陽”,遮帕麻射太陽的“大弓”,給遮帕麻送信的“木刻水獺貓”,乃至活袍唱誦《遮帕麻和遮米麻》,它們構(gòu)成整個儀式活動中重要的文化符號,充滿象征意義。

阿昌族人去世舉行葬禮時要請活袍念誦《遮帕麻和遮米麻》為死者“送魂”。 阿昌族認為,人由身體和靈魂組成,遮帕麻和遮米麻造人時就規(guī)定了人的身體是要腐壞的,而靈魂是不滅的,人死的時候要請遮帕麻和遮米麻的徒弟——活袍給死者的靈魂指路,引導(dǎo)其回到祖先那里去?;钆墼陟`堂一角設(shè)一臨時祭壇,用八仙桌一張,上面擺放法器(長刀、木制或瓷制馬、雉雞毛、剪子、鎮(zhèn)木等)和貢品(燈燭、三牲、雞蛋、元飯、米、一碗清水),桌下拴一只活雞[3]?;钆勰畹恼Z言中要請出造天、造地、生育人類的遮帕麻、遮米麻,還要請跟隨他們的一些大小兵將。要向死者言明生死的道理,說明有生有死是人世間本來就有的,死是因為在人間的食祿已完氣數(shù)已盡,千萬不能責(zé)怪后代子孫。并要死者穿好衣服,整好行袋,跟著祖先的腳步往山上走,向著太陽、月亮落下的地方走。祭獻結(jié)束,把尸體和與尸體同在的魂送往埋葬地,留在家中的魂安放在供祖先處[4]。阿昌族的送魂儀式是集靈魂觀念、神鬼觀念和祖先觀念為一體的象征性展演,是一種符號和意義的象征體系,可以表達阿昌人理解死亡的復(fù)雜感情。

此外,在舉行祈神(山神、獵神、瓦嘎、谷期等)和驅(qū)鬼(土鬼、獅子鬼、毛蟲鬼、餓癆鬼、辟迫鬼等)活動時,要請活袍唱誦史詩《遮帕麻和遮米麻》的“降妖除魔”段落。普通百姓在建房、娶親迎候媒人時,要邊歌邊舞跳窩羅,開頭的唱詞為盤家譜,唱誦史詩《遮帕麻和遮米麻》的“創(chuàng)世”段落,歌頌阿昌族的始祖遮帕麻和遮米麻創(chuàng)造了人類,使族人得以聯(lián)姻并繁衍傳承。

在《遮帕麻和遮米麻》的演述中,活袍的屬性更多地體現(xiàn)為宗教性特征,因為活袍不僅僅是“歌手”,更是整個儀式活動的宗教祭司,而且史詩演述本身就屬于整個宗教儀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钆?,系阿昌語(hmo21phao21)或(hmao21phao21)的音譯,意譯為施法者兼唱誦者,被稱為念經(jīng)老人、口頭經(jīng)師、無字經(jīng)師?;钆勰芡ü砩?,獲得此能力有兩種途徑,即所謂“陽傳”和“陰傳”。 陽傳為師傅傳授給徒弟相關(guān)的知識,待舉行過“安活袍位”儀式后便可獨立舉行宗教祭祀活動。陰傳為神授傳承,多為某人大病一場,胡言亂語,做出一些異常舉動,病愈之后,祖師附體而獲得。活袍是阿昌族地區(qū)的宗教祭司和巫師,奉遮帕麻、遮米麻為祖師,為人們舉行祭祀、招魂、驅(qū)鬼等儀式,其形象為身穿大褂,頭戴包頭,腰纏紅帶,手執(zhí)錦雞毛和神扇列前。阿昌族視活袍為有文化的智者,在阿昌族社會享有較高的地位?;钆蹫榘胱诮搪殬I(yè)者,平時參加生產(chǎn)勞動,娶妻生子,不光靠做法事謀生。

20世紀80年代,阿昌族地區(qū)的趙安賢、曹德春、楊正廣、楊世品和梁本賢五位活袍能用阿昌語完整唱誦《遮帕麻和遮米麻》。進入21世紀,能用阿昌語完整唱誦《遮帕麻和遮米麻》并熟練舉行相應(yīng)儀式的只有曹明寬、曹連文和梁其美三位活袍。2006年5月,《遮帕麻和遮米麻》被國務(wù)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引起越來越多的關(guān)注。2007年,梁河縣九保阿昌族鄉(xiāng)勐科村委會小龍?zhí)链宓幕钆鄄苊鲗捓先巳脒x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遮帕麻和遮米麻》代表性傳承人。專家學(xué)者的努力,國家的支持,對史詩的傳承和保護起到重要作用。

以阿昌族史詩《遮帕麻和遮米麻》為代表的西南少數(shù)民族創(chuàng)世史詩,其得以保存和傳承的原因就在于“借原始宗教得以保存,它們往往保存在巫師的頭腦中,或宗教的經(jīng)書中,具有某種神圣性和固定的傳承性”[5]。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曹明寬受家庭環(huán)境影響,從12歲起就學(xué)習(xí)阿昌族民俗禮儀文化,36歲正式襲職活袍,他主持的祭祀活動,主要是喜事時為別人祈福,在喪葬時念經(jīng)發(fā)送亡靈,他的特別之處在于,能用阿昌語、漢語、傣語、景頗語主持祭祀活動,祈求安康,周邊的村寨乃至鄰縣都有人請他去主持祭祀活動。他對各類祭祀活動的內(nèi)涵及程序、儀式掌握得嫻熟、全面,他做的祭祀、念經(jīng)詳細周全,主持莊重虔誠,熱心幫助別人,因而影響較大,成為阿昌族人敬重公認的活袍[6]。《遮帕麻和遮米麻》作為活袍尊奉的經(jīng)典,只有在隆重的日子才能唱,以表達對祖先的崇敬。史詩演述需要經(jīng)過請神、降神、表達訴求和送神的整個儀式過程,是演述順利開展的關(guān)鍵。阿昌人認為只有合乎規(guī)范地舉行宗教儀式,社會秩序才能得到較好的維持,《遮帕麻和遮米麻》的演述活動將神圣與世俗融為一體,充分體現(xiàn)出民俗與宗教不可分割的關(guān)系。

阿昌族史詩《遮帕麻和遮米麻》的演述活動中蘊含濃厚的阿昌族宗教心理,這種心理情感通過阿昌族社會共同接受的渠道得以釋放。“阿露窩羅節(jié)”選用的神樹只有舉行過祭祀儀式才能砍下,活袍平時在家不能隨便唱誦《遮帕麻和遮米麻》,是阿昌族“禁忌”心理的體現(xiàn)?;钆蹫樗勒吲e行送魂儀式,象征著對死后的完美安頓?;钆墼凇鞍⒙陡C羅節(jié)”上唱誦《遮帕麻和遮米麻》,講述族源故事和祖先不畏艱險,戰(zhàn)勝重重困難的事跡,要求阿昌族人“要牢牢記在心里,世世代代傳唱不歇”;活袍將五谷、水果、糕點和酒茶敬獻給祖先,祈求始祖保佑阿昌人興旺發(fā)達,祭祀結(jié)束后大家分吃祭品,一起跳阿露窩羅舞,對維持血緣、地緣關(guān)系并強化阿昌族內(nèi)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朱剛.當(dāng)代民俗學(xué)“以演述為中心的方法”——理論背景、發(fā)展軌跡及概念解析[J].民間文化論壇,2015(1).

[2]曹德玉,史軍.阿昌族文化傳承的文本視域[J].西南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2012(5).

[3]劉江著.阿昌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呂大吉,何耀華總主編.中國各民族原始宗教資料集成·阿昌族卷[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99.

[4]呂大吉,何耀華總主編.中國各民族原始宗教資料集成·阿昌族卷[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99.

[5]陶陽,鐘秀著.中國創(chuàng)世神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6]臘易勺,曹明寬.我需要一個“繼承人”[J].今日民族,2013(12).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作者簡介:楊榮濤(1987-),男,四川大學(xué)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2015級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阿昌族象征儀式
阿昌族的幸??缭铰?br/>——對話云南省民族學(xué)會阿昌族研究會會長曹先強
今日民族(2021年11期)2021-12-22 01:07:26
十歲成長儀式
少先隊活動(2020年7期)2020-08-14 01:18:12
儀式感重要嗎?
海峽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 03:25:08
少數(shù)民族音樂
琴童(2017年4期)2017-06-14 03:19:44
《樂觀者的女兒》中的象征意義
青年時代(2016年27期)2016-12-08 20:50:19
電視廣告中象征的運用
古代游牧民族繪畫對中國畫的貢獻
《黃色墻紙》的女性主義解讀
Talking strategies
阿昌族民間醫(yī)生治療骨折常用藥
固原市| 台南县| 屯门区| 昆山市| 讷河市| 大宁县| 麻城市| 富蕴县| 无棣县| 美姑县| 彩票| 漳平市| 华蓥市| 合水县| 乌兰察布市| 江川县| 图片| 岚皋县| 平远县| 连平县| 临清市| 榆社县| 星座| 澄江县| 绵阳市| 罗江县| 分宜县| 商都县| 韩城市| 屏南县| 长武县| 泰来县| 永福县| 沧州市| 会昌县| 曲水县| 阜南县| 浏阳市| 福清市| 松原市| 清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