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平漢
(中共中央黨校 中共黨史教研部,北京 100091)
?
《論十大關系》幾個問題的探討
羅平漢
(中共中央黨校中共黨史教研部,北京100091)
摘要:通過批判所謂右傾保守思想加快農業(yè)合作化速度之后,毛澤東一直在思考如何使各項事業(yè)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發(fā)展的問題?!墩撌箨P系》盡管全面分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必須處理好的十個方面的關系即十大矛盾,但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是其基調。中共八大通過的既反保守又反冒進的經濟建設指導方針,其中的反冒進觀點與《論十大關系》沒有直接的關聯(lián)。在走出一條比蘇聯(lián)更好更快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問題上,1956年和1958年毛澤東的思想認識是一致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指導下的“大躍進”運動,就是其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思想的具體實踐。
關鍵詞:《論十大關系》;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大躍進運動
長期以來,在當代中國的歷史書寫中,1956年常常被視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良好開端”,而毛澤東這年4月發(fā)表的《論十大關系》,被認為是探索中國自己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奠基之作,是“良好開端”的一個重要標志。可是,1957年發(fā)生了反右派運動擴大化,1958年發(fā)生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失誤,這種“良好的開端”為什么沒有延續(xù)下來反而由此中斷?筆者以為,應當對《論十大關系》的歷史地位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墩撌箨P系》固然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觀點,但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卻是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1958年的“大躍進”運動與《論十大關系》其實有著內在的關聯(lián),是《論十大關系》中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思想的具體實踐。本文試圖就此談一點不成熟的意見。
一、《論十大關系》形成前毛澤東“加快我國發(fā)展”的思想
1955年夏,在農業(yè)合作化運動速度問題上,由于如何判斷當時農村的形勢著眼點不同,毛澤東與主管農業(yè)合作化運動的中央農村工作部部長鄧子恢之間發(fā)生了分歧。鄧子恢主張穩(wěn)步發(fā)展,而毛澤東提出要加速發(fā)展,并由此導致毛澤東認為鄧子恢和中央農村工作部存在右傾保守思想,在領導農業(yè)合作化運動上如同“小腳女人”走路,不但自己走不快,還埋怨別人走快了,于是決定采取措施開展對所謂“小腳女人”的批判,先后于這年5月召開華東、中南、華北15省黨委書記會議,7月召開全國各省、市、自治區(qū)黨委書記會議,10月召開擴大的中共七屆六中全會,這些會議的主題都是對“小腳女人”即右傾保守思想進行批判。通過采取這些措施,農業(yè)合作化運動迅速進入高潮,根據(jù)不完全的統(tǒng)計,到1955年年底,全國已有農業(yè)生產合作社190多萬個,比秋收以前的65萬個增加了將近兩倍;入社農戶已經達到7000多萬戶,占總農戶60%左右。這樣,原計劃需要15年才能完成的農業(yè)社會主義改造即將大大提前。隨著農業(yè)社會主義改造的快速進行,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社會主義改造的速度也大大加快。進入1956年后,各地相繼宣布完成了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任務,消滅了生產資料的私有制,進入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改造通過批判右傾保守后的迅速加速,促使毛澤東認為,社會主義制度將在中國基本建立,要發(fā)揮這種先進制度的優(yōu)越性,就必須加快社會主義建設的速度,使中國的生產力水平迅速趕上甚至超過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同時又使他感到,既然農業(yè)、手工業(yè)、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通過克服右傾保守思想,速度可比原計劃大大加快,那么,在社會主義建設問題上是否也同樣有右傾保守思想需要克服,是否可以同樣加快發(fā)展速度?
1955年11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的關于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社會主義改造問題會議上,毛澤東說:在我們黨內,特別是領導機關,總是思想落后于實際情況。這種落后的情況是相當嚴重的。當然,我們一提出問題,很快就可以解決。右,是我們很突出的一個東西。反右,我想中央各部門、地方各級黨委都是值得注意的。從這許多事情看來,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我們的思想落后于實際情況*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2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470—471頁。。他還說,帝國主義眼前還不敢發(fā)動戰(zhàn)爭,我們要趁著這個機會,加快社會主義改造,加快我國的發(fā)展*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上卷,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08頁。。在毛澤東看來,黨內普遍存在右傾保守思想,不但表現(xiàn)在社會主義改造速度問題上,而且表現(xiàn)在各項建設事業(yè)上。
此前的1955年9月,毛澤東親自編輯了《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書。這本書收集了一批各地辦合作社的典型,毛澤東還為其中一些材料親筆寫下了按語。同年12月,毛澤東再次對這本書作了編輯,對書稿作了一些增刪,隨后交人民出版社公開出版。毛澤東還分別在這年9月和12月為這本書寫了序言。他在第二次為該書所寫的序言中說:農業(yè)合作化比原計劃大大加快“這件事告訴我們,中國的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也應當爭取提早一些時候去完成,才能適應農業(yè)發(fā)展的需要。這件事告訴我們,中國的工業(yè)化的規(guī)模和速度,科學、文化、教育、衛(wèi)生等項事業(yè)的發(fā)展的規(guī)模和速度,已經不能完全按照原來所想的那個樣子去做了,這些都應當適當?shù)財U大和加快?!彼€說:“現(xiàn)在提到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的問題,已經不是批判在農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速度方面的右傾保守思想的問題,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F(xiàn)在的問題,不是在這些方面,而是在其他方面。這里有農業(yè)的生產、工業(yè)(包括國營、公私合營和合作社營)和手工業(yè)的生產,工業(yè)和交通運輸?shù)幕窘ㄔO的規(guī)模和速度,商業(yè)同其他經濟部門的配合,科學、文化、教育、衛(wèi)生等項工作同各項經濟事業(yè)的配合等等方面。在這些方面,都是存在著對于情況估計不足的缺點的,都應當加以批判和克服,使之適應整個情況的發(fā)展。”“現(xiàn)在的問題是經過努力本來可以做到的事情,卻有許多人認為做不到。因此,不斷地批判那些確實存在的右傾保守思想,就有完全的必要了?!?毛澤東:《“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序言》,《人民日報》1956年1月12日。
這就是說,毛澤東編輯這本書,固然希望就此進一步把農業(yè)合作化運動的高潮引向深入,但更主要的,還是通過對農業(yè)合作化過程中“右傾思想”的批判,解決工業(yè)、商業(yè)、交通運輸、教育科學文化各項事業(yè)中他認為也存在的“右傾保守”問題,由農業(yè)合作化運動高潮帶動各項建設事業(yè)發(fā)展的高潮。從1955年夏批判所謂“小腳女人”起,毛澤東在確立社會主義制度和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問題上急于求成的傾向明顯表露出來,而農業(yè)合作化運動高潮的迅速到來,又使他相信,早日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和加快工業(yè)化的速度是能夠實現(xiàn)的,關鍵的問題是克服各種“右傾保守思想”。
按照毛澤東批評右傾保守思想的精神,1956年元旦,《人民日報》發(fā)表題為《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額完成五年計劃而奮斗》的社論,明確提出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口號。社論說,農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突破了原來計劃的指標向前猛進,這就給予了可能,也提出了要求,使以發(fā)展重工業(yè)為中心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工作提早完成和超額完成五年計劃。農業(yè)生產的大發(fā)展,要求交通運輸、工業(yè)、商業(yè)都加快發(fā)展。而農業(yè)、工業(yè)、商業(yè)的發(fā)展,又要求文化、教育、科學、衛(wèi)生等工作也加快發(fā)展。社論進而提出,在工業(yè)、文教事業(yè)的面前,就擺著一個問題:要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發(fā)展自己的事業(yè)*《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額完成五年計劃而奮斗》,《人民日報》1956年1月1日。。這篇社論中,在社會主義建設問題上急于求成的思想,已經躍然紙上。這也是可以理解的:隨著社會主義改造高潮的到來,即將實現(xiàn)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新的社會制度即將建立,人們曾對這種新制度寄予無限的美好憧憬。然而,中國經濟文化落后的現(xiàn)狀并沒有隨著新制度的建立而迅速改變,要使新制度真正體現(xiàn)其優(yōu)越性,就必須加快各項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速度,迅速提高生產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而當時人們又認為,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將極大地解放生產力,極大地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建設熱情,因此,各項建設事業(yè)取得更大的發(fā)展速度又是可能的。
在農業(yè)合作化即將完成的情況下,如何加快農村各項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就成了毛澤東接下來重點思考的一個問題。中共在全國執(zhí)政前,長期以農村作為革命的中心,廣大干部對于農民相對比較了解,對農村工作似乎也比較得心應手,因而各項全國性的工作也習慣于先在農村展開。如同通過加快農業(yè)合作化速度,帶動整個社會主義改造高潮的到來一樣,為了克服經濟建設中存在的右傾保守思想,毛澤東決定通過加快農業(yè)生產和農村社會的發(fā)展,來解決整個經濟建設的速度問題。1955年11月間,他先后在杭州和天津同華東、中南、華北14個省的省委書記和內蒙古自治區(qū)黨委書記,就全國農業(yè)發(fā)展問題交換了意見,共同商定了加快農業(yè)和農村發(fā)展的十七條意見(簡稱“十七條”)。同時,他還在《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第二篇序言中宣布:“在三個五年計劃完成的時候,即到1967年,糧食和許多其它農作物的產量,比較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的最高年產量,可能增加100%到200%。文盲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例如七年至八年)加以掃除。許多危害人民最嚴重的疾病,例如血吸蟲病等等,過去人們認為沒有辦法對付的,現(xiàn)在也有辦法對付了??傊罕娨呀浛匆娏俗约旱膫ゴ蟮那巴??!?毛澤東:《“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序言》,《人民日報》1956年1月12日。
1956年1月,毛澤東又在同各省、市、自治區(qū)的負責人商量之后,將“十七條”擴充為四十條,形成了《1956年到1967年全國農業(yè)發(fā)展綱要》,簡稱“農業(yè)四十條”。1月23日,“農業(yè)四十條”經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于1月25日提請最高國務會議討論通過后以草案的形式公開發(fā)表?!稗r業(yè)四十條”草案的中心,“就是要求在農業(yè)合作化的基礎上,迅速地、大量地增加農作物的產量,發(fā)展農、林、牧、副、漁等生產事業(yè)”*廖魯言:《關于1956年到1967年全國農業(yè)發(fā)展綱要的說明》,《人民日報》1956年1月26日。。并且要求在12年內,把糧食每畝的平均產量,提高一倍以上;基本上消滅普通的水災和旱災;顯著地收到水土保持的功效,基本上消滅水土沖刷的災害;凡是有水源可以利用的地方,基本上做到每一個鄉(xiāng)或者幾個鄉(xiāng)建設起一個小型的水力發(fā)電站;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滅危害農作物最嚴重的蟲害和病害;基本上消滅危害人民最嚴重的疾?。坏鹊?。這些指標的提出,即便沒有后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失誤,“農業(yè)四十條”草案中提出的指標,許多也是在12年內難以完成的。這個綱要一方面反映了當時人們迅速改變我國農村落后面貌的強烈愿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們在社會主義建設問題上急于求成的傾向。
從批評農業(yè)合作化運動中“小腳女人”開始,毛澤東就將批判右傾保守思想,作為推進各項工作大發(fā)展的重要方式。1956年1月2日,他在中共中央召開的知識分子問題會議上所作的講話中,專門講到了反右傾保守思想的問題。毛澤東說:有兩種領導方法,一種是使我們的事業(yè)進行得比較慢一些,比較差一些;另一種是使我們的事業(yè)進行得比較快一些,好一些。我們的黨,我們的政府,我們的各個部門,都必須執(zhí)行促進生產力發(fā)展的任務。所以,就要反對右傾保守。這個右傾保守,現(xiàn)在是相當?shù)卮嬖谟诟鱾€方面。兩種方法中間,我們不選擇那種落后的、使事業(yè)辦得壞的方法,而要采取第二種方法,就是使事業(yè)辦得更快些,更好些,又多,又快,又好,又省,使我們的領導機關促進事業(yè)發(fā)展,使我們的上層建筑適合這個經濟基礎,適合生產力的發(fā)展*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2卷,第513頁。。毛澤東同時也提到,在反對右傾保守思想時,應該注意不要搞那些沒有根據(jù)的行不通的事情,認為各部門計劃指標要放在可靠的基礎上,本來可以做的不做,是不好的,但無充分根據(jù)的行不通的就叫盲目性,就是“左”傾冒險。盡管如此,他認為盲目性當前還不是主要的傾向,在當前主要克服的是右傾保守思想。
這年1月25日,毛澤東在第六次最高國務會議的講話中又指出:過去幾個月來社會主義改造的速度大大超過了人們的預料,目前我們國家的政治形勢已經起了根本的變化。去年夏季以前在農業(yè)方面存在的許多困難情況現(xiàn)在已經基本上改變了,許多曾經被認為辦不到的事情現(xiàn)在也可以辦了。我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有可能提前完成或者超額完成。1956年到1967年全國農業(yè)發(fā)展綱要的任務,就是在這個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高潮的基礎上,給農業(yè)生產和農村工作的發(fā)展指出一個遠景,作為全國農民和農業(yè)工作者的奮斗目標。農業(yè)以外的各項工作,也都必須迅速趕上,以適應社會主義革命高潮的新形勢。我國人民應該有一個遠大的規(guī)劃,要在幾十年內,努力改變我國在經濟上和科學文化上的落后狀況,迅速達到世界上的先進水平*《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頁。。
從上述講話中可以看出,毛澤東批判右傾保守思想的目的,在于用通過批判右傾保守思想推進農業(yè)合作化運動高潮的到來這樣的方式,促進我國建設事業(yè)的大發(fā)展。在他看來,一旦克服右傾保守思想,原來設想要十幾年才能完成的社會主義改造,只用幾年的時間就實現(xiàn)了,經濟建設中右傾保守思想一旦克服,同樣可以實現(xiàn)高速發(fā)展。同時,他感到,現(xiàn)在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已經建立起來了,而且“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由個體的所有制變?yōu)樯鐣髁x的集體所有制,私營工商業(yè)由資本主義所有制變?yōu)樯鐣髁x所有制,必然使生產力大大地獲得解放。這樣就為大大地發(fā)展工業(yè)和農業(yè)的生產創(chuàng)造了社會條件”*《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頁。。但中國依然是一窮二白,在工業(yè)上、科學技術上遠遠落后于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這種狀況如果不盡快改變,并在較短的時間里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實在與先進的社會制度不相稱。革命戰(zhàn)爭和社會改造取得的巨大成功,增強了毛澤東的自信,他認為,實現(xiàn)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是完全可能的。
二、“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是《論十大關系》的基調
1955年11月7日起,劉少奇為起草中共八大政治報告,逐一找中央各部門負責人個別談話。至1956年3月8日,共約談了32個國家部委(包括國務院直屬局)。這年1月12日,毛澤東從外地回到北京。隨后不久,國務院副總理薄一波向他匯報工作時,偶然談及劉少奇正在聽取國務院一些部委的匯報,此事引起了毛澤東的興趣,對薄說:“這很好,我也想聽聽,你能不能替我也組織一些部門匯報?”*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上卷,第466頁。于是,從1956年2月14日至4月24日,毛澤東總共聽取了43天的匯報。
對于這次聽取各個經濟部門的匯報,被認為是毛澤東“建國后乃至在他一生中所作的規(guī)模最大、時間最長、周密而系統(tǒng)的經濟工作調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傳(1949—1976)》上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第483、471頁。。他自己后來也說:“那么十大關系怎么出來的呢?我在北京經過一個半月,每天談一個部,找了三十四個部的同志談話,逐漸形成了那個十條。如果沒有那些人談話,那個十大關系怎么會形成呢?不可能形成?!?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傳(1949—1976)》上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第483、471頁。就在聽取匯報的過程中,毛澤東對經濟建設中的一些重要關系開始進行歸納,同時也對如何加快社會主義建設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2月16日,毛澤東聽取第一、第二、第三機械工業(yè)部匯報,在講到好大喜功的問題時說:好大喜功好像是壞事,歷來罵漢武帝好大喜功,可不名譽哩。木船變輪船,馬車變汽車、火車,都是好大喜功,不加區(qū)別地說好大喜功都不好是不妥當?shù)?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2卷,第531、532、537、562、563頁。。第二天在繼續(xù)聽取這幾個部匯報時他又說:去年由于農業(yè)合作化、資本主義工商業(yè)改造迅速發(fā)展,反過來推動了建設。知識分子問題也是這期間提出來的,干部也是知識分子問題,高級知識分子要搞一百萬嘛。搞建設,想縮短犯主觀主義的時間。看樣子三個五年計劃可能加快,三個五年計劃變成兩個五年完成,甚至還要縮短,這是可能的*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2卷,第531、532、537、562、563頁。。
2月25日,毛澤東聽取重工業(yè)部匯報時再次講到發(fā)展速度問題。他說:我國建設能否超過蘇聯(lián)頭幾個五年計劃的速度?我看是可以趕上的,工業(yè)也可以超過。中國有兩條好處,一曰窮,二曰白,一點負擔沒有。美國在華盛頓時代,也是白,所以發(fā)展起來是很快的。要打破迷信,不管中國的迷信,外國的迷信。我們的后代也要打破對我們的迷信。我國工業(yè)化,工業(yè)建設,完全應該比蘇聯(lián)少走彎路。我們不應該被蘇聯(lián)前幾個五年計劃的發(fā)展速度所束縛。我們有可能超過它,理由有四:國際條件不同;國內條件不同;技術水平不同;中國人口多,農業(yè)發(fā)展快。同樣,即使在技術發(fā)展方面,在現(xiàn)代技術發(fā)展方面,也可以超過蘇聯(lián),有社會主義的積極性,群眾路線,少搞官僚主義*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2卷,第531、532、537、562、563頁。。
4月19日,毛澤東將邊聽取匯報邊思考的問題歸納為三個關系,提出三個關系都必須很好地解決,即沿海與內地關系;輕工業(yè)與重工業(yè)關系;個人與集體關系。他指出:真想建設內地,必須充分利用沿海;真想建設重工業(yè),就必須建設輕工業(yè);真想搞好集體所有制,就必須搞好個人所得*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2卷,第531、532、537、562、563頁。。
第二天,毛澤東在聽取國家計委主任李富春關于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匯報時,提出了五個關系。他說:重工業(yè)是重點是無可爭論的。但如果把輕工業(yè)建設投資比重定得不恰當,輕工業(yè)定低了,就是立志不想搞重工業(yè)。要搞重工業(yè)就要適當增加輕工業(yè)的投資。除了輕工與重工,沿海與內地,個人與集體,地方與中央幾個關系,還有經濟與國防的關系。減少些國防,多搞些工業(yè),正是為了國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2卷,第531、532、537、562、563頁。。
4月24日,繼續(xù)聽取李富春關于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匯報。毛澤東根據(jù)兩個多月來聽取經濟工作部門匯報的情況,歸納了六大矛盾,即六大關系:一、輕工業(yè)與重工業(yè):為了發(fā)展重工業(yè),就必須注意在輕工業(yè)上多投些資。二、沿海與內地:為了建設內地,就必須充分利用沿海。三、國防、行政與經濟、文化:要盡可能地減少國防和行政的費用,來擴大經濟和文教的建設。四、個人與集體:要發(fā)展集體利益就必須照顧個人利益。增加工人工資,正是為了提高工人的積極性,達到增產。農民中有兩重關系,即國家與合作社,社與社員,必須照顧社員的收入能年年增加,才能提高社員增產的積極性。五、地方與中央:分權正是為了集權,不注意地方,削弱地方的權限,對中央是不利的。六、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搞好少數(shù)民族的工作,對漢族大有好處。少數(shù)民族雖然人口只占十四分之一,而土地卻占百分之五六十。毛澤東說:這幾個矛盾如果調整得好,工作就會搞得更好些,犯錯誤也犯在這些矛盾上。如斯大林就在第四個矛盾上犯了錯誤,東歐兄弟國家在第一個矛盾上犯了錯誤*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2卷,第566、550、557頁。。
就在毛澤東聽取各個經濟部門匯報之際,1956年2月,蘇聯(lián)共產黨舉行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大會閉幕前,赫魯曉夫作了題為《關于個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報告,揭露了斯大林在領導蘇聯(lián)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嚴重錯誤,以及對他個人崇拜所造成的嚴重后果,在蘇聯(lián)國內和國際上都引起極大的震動。這時,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造即將基本完成,必須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上來。毫無疑問,在中國這樣一個貧窮落后、人口眾多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是一個十分困難和復雜的問題。因此,如何以蘇聯(lián)為鑒,尋找一條適合自己國情的建設道路,盡快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就成為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1956年3月至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相繼召開一系列會議,討論蘇共二十大及其影響。毛澤東認為,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一是揭了蓋子,二是捅了漏子。一方面,赫魯曉夫“破除了那種認為蘇聯(lián)、蘇共和斯大林一切都是正確的迷信,有利于反對教條主義。不要再硬搬蘇聯(lián)的一切了,應該用自己的頭腦思索了。應該把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探索在我們國家里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2卷,第566、550、557頁。。另一方面,秘密報告無論在內容上還是方法上都有嚴重錯誤,主要是不恰當?shù)厝P否定斯大林。他還說,蘇共二十大給中國的教益,“最重要是要獨立思考,把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民主革命時期,我們在吃了大虧之后才成功地實現(xiàn)了這種結合,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F(xiàn)在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要進行第二次結合,找出在中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2卷,第566、550、557頁。。他表示,這個問題幾年前他就開始考慮,先在農業(yè)合作化問題上考慮怎樣把合作社辦得又多又快又好,后來又在建設上考慮能否不用或者少用蘇聯(lián)的拐杖,不像第一個五年計劃那樣照搬蘇聯(lián)的一套,自己根據(jù)中國的國情,建設得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吳冷西:《回憶主席與戰(zhàn)友》,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9頁。。蘇共二十大特別是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不但揭開了斯大林問題的蓋子,使中共破除了對蘇聯(lián)的迷信,也增強了毛澤東的自信,認為中國共產黨不但能走出一條不同于蘇聯(lián)的革命道路,也完全可以走出一條不同于蘇聯(lián)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4月25日,有各省市自治區(qū)黨委書記參加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召開。這次政治局擴大會議的原定議題是討論農業(yè)生產合作社等問題,但“誰也沒有料到毛澤東要在這次會上發(fā)表《論十大關系》的講話,他講了以后,會議便集中討論這篇講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傳(1949—1976)》,第483頁。。這次會議毛澤東所講的十大關系,是在24日他所歸納的六大關系的基礎上,增加了黨與非黨的關系、革命與反革命的關系、是非關系、中國與外國的關系。
5月2日,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第七次會議上,又一次對十大關系作了系統(tǒng)的闡述,并且著重談到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問題,斯大林問題,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的關系問題,犯人的改造問題等。
對于《論十大關系》基本思想,毛澤東在報告的開頭就明確提出:“最近兩個月來,政治局分別聽取了中央的經濟、財政三十四個部門的工作匯報,交換了一些意見,政治局又討論了幾次,綜合起來,有十個問題,十個矛盾。提出這十個問題,都是為著一個目的,為著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動員一切可用的力量,來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目前能看到《論十大關系》有兩個版本,一是1965年作為中央文件發(fā)表的版本;一是1976年12月26日由《人民日報》公開發(fā)表的版本,收入1977年出版的《毛澤東選集》第5卷和1999年出版的《毛澤東文集》第7卷是該版本。這兩個版本內容有所不同,這一段話來自于1965年的版本。很顯然,毛澤東之所以搞這一次調研并形成這樣一個報告,就是試圖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如何加快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加快社會主義建設的速度,在盡可能短的時間里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強國。而且毛澤東認為,通過社會主義改造必將極大地解放生產力,而蘇共二十大及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所揭露出來的問題,說明中國完全可以少走蘇聯(lián)曾走過的彎路,而走出一條多快好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因此,他說:“最近蘇聯(lián)方面暴露了他們在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的一些缺點和錯誤,他們走過的彎路,你還想走?過去我們就是鑒于他們的經驗教訓,少走了一些彎路,現(xiàn)在當然更要引以為戒?!薄拔覀円獙W的是屬于普遍真理的東西,并且學習一定要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23、42,25,26,26頁。毛澤東認為,只有把這十大關系即十個矛盾解決好了,中國就能走出一條比蘇聯(lián)更快更好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論十大關系》前五個關系,主要是經濟建設問題。毛澤東在論及各種關系時,其著眼點主要是如何加快發(fā)展速度的問題。例如,關于重工業(yè)和輕工業(yè)、農業(yè)的關系問題,報告肯定,過去在處理這方面關系上,沒有犯多大錯誤,比蘇聯(lián)和一些東歐國家做得好些。同時強調,現(xiàn)在的問題,就是還要適當?shù)卣{整重工業(yè)和農業(yè)、輕工業(yè)的投資比例,更多地發(fā)展農業(yè)、輕工業(yè)。這樣,一是可以更好地供給人民生活的需要,二是可以更快地增加資金的積累,因而可以更多更好地發(fā)展重工業(yè)。毛澤東說:“你對發(fā)展重工業(yè)究竟是真想還是假想,想得厲害一點,還是差一點?你如果是假想,或者想得差一點,那就打擊農業(yè)、輕工業(yè),對它們少投點資。你如果是真想,或者想得厲害,那你就要注重農業(yè)、輕工業(yè),使糧食和輕工業(yè)原料更多些,積累更多些,投到重工業(yè)方面的資金將來也會更多些。”*《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23、42,25,26,26頁。可見,毛澤東這里所考慮的還是如何加快重工業(yè)發(fā)展的問題。
關于沿海工業(yè)和內地工業(yè)的關系。報告指出,為了平衡工業(yè)發(fā)展的布局,內地工業(yè)必須大力發(fā)展。在這兩者的關系問題上,最近幾年對于沿海工業(yè)有些估計不足,對它的發(fā)展不那么十分注重。過去朝鮮在打仗,國際形勢還很緊張,不能不影響對沿海工業(yè)的看法?,F(xiàn)在可能有十年或者更長一點的和平時期。好好地利用和發(fā)展沿海的工業(yè),可以更有力量來支持和發(fā)展內地工業(yè)。毛澤東說:“好好地利用和發(fā)展沿海的工業(yè)老底子,可以使我們更有力量來發(fā)展和支持內地工業(yè)。如果采取消極態(tài)度,就會妨礙內地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所以這也是一個對于發(fā)展內地工業(yè)是真想還是假想的問題。如果是真想,不是假想,就必須更多地利用和發(fā)展沿海工業(yè),特別是輕工業(yè)。”*《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23、42,25,26,26頁。
關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系。報告認為,經過抗美援朝戰(zhàn)爭和幾年的整訓,軍隊加強了,裝備也有所改進。今后如何發(fā)展,可靠的辦法就是把軍政費用降到一個適當?shù)谋壤?,增加經濟建設費用。只有經濟建設發(fā)展得更快,國防建設才能有更大的發(fā)展。他說:“這里也發(fā)生這么一個問題,你對原子彈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還是只有幾分想,沒有十分想呢?你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降低軍政費用的比重,多搞經濟建設。你不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還是按老章程辦事?!?《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23、42,25,26,26頁。
關于國家、生產單位和生產者個人的關系。報告提出,國家和工廠、合作社的關系,工廠、合作社和生產者個人的關系,這兩種關系都要處理好。國家和工廠,國家和工人,工廠和工人,國家和合作社,國家和農民,合作社和農民,都必須兼顧,不能只顧一頭。無論只顧哪一頭,都是不利于社會主義,不利于無產階級專政的。
關于中央和地方的關系,毛澤東2月14日在聽取主管重工業(yè)的國務院第三辦公室匯報時就曾說:“我去年出去了幾趟,跟地方同志談話。他們流露不滿,總覺得中央束縛了他們,地方同中央有些矛盾,若干事情不放手讓他們管。他們是塊塊,你們是條條,你們無數(shù)條條往下達,而且規(guī)格不一,也不通知他們。他們的若干要求,你們也不批準,約束了他們?!?月2日,他在聽取地方工業(yè)部匯報時又說:“蘇聯(lián)有一個時期很集中,也有好處,但缺點是使地方積極性減少了。我們現(xiàn)在要注意這個問題。地方政權那么多,不要使他們感到無事可做?!?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1976—1949》第2卷,第528、540頁。因此,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認為,應當在鞏固中央統(tǒng)一領導的前提下,擴大一點地方的權力,給地方更多的獨立性,讓地方辦更多的事情。中國面積大、人口多、情況復雜,有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比只有一個積極性好得多。要發(fā)展社會主義建設,就必須發(fā)揮地方的積極性,省市也要注意發(fā)揮地、縣、區(qū)、鄉(xiāng)的積極性,都不能框得太死。在毛澤東看來,只有發(fā)揮了中央和地方兩個方面的積極性,“這對我們建設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比較有利”*《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31頁。。
由此可見,毛澤東這篇報告的核心是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中國已經跨進社會主義的情況下,如何避免蘇聯(lián)在建設問題上走過的彎路,加快中國經濟發(fā)展,走出一條有別于蘇聯(lián)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其中所論及的前五個是經濟關系,后五個是政治關系,毛澤東之所以強調要處理好這些關系,正如他在報告最后所說的那樣:“總之,我們要調動一切積極的因素,直接的因素,間接的因素,直接的積極因素,間接的積極因素,為建設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見1965年作為中共中央文件下發(fā)的《論十大關系》。
三、《論十大關系》與中共八大關于經濟建設的指導思想
不少論著認為,毛澤東的《論十大關系》成為這年9月召開的中共八大的指導思想,其中一條重要的依據(jù),是劉少奇1958年5月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議的政治報告中說:“同年四月,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做了關于‘十大關系’的報告”,“這個報告的總的精神,就是要把一切積極因素都調動起來,把一切可用的力量都調動起來,為盡快地把我國建設成為現(xiàn)代化的富強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黨中央委員會向第八屆全國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工作報告,就是根據(jù)毛澤東同志關于處理十大關系的方針政策而提出的?!?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1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年版,第300頁。
《論十大關系》盡管涉及十個方面的問題或十大矛盾,但其重點無疑是前五大關系即關于經濟建設問題的論述。對于中共八大與《論十大關系》之間的關聯(lián),不妨先看看八大通過的《關于政治報告的決議》中有關經濟建設方針的表述。該決議指出:必須繼續(xù)堅持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的方針,“在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的同時,我們必須根據(jù)原料、資金的可能和市場的需要,積極發(fā)展輕工業(yè)?!薄氨仨氂酶蟮牧α堪l(fā)展農業(yè)。”“為了促進國民經濟在全國范圍內的普遍發(fā)展,必須正確地解決工業(yè)和其他經濟事業(yè)的布局問題。在內地和近海地區(qū)的關系上,既須繼續(xù)把工業(yè)重點合理地移向內地,發(fā)展內地的經濟事業(yè),又須充分利用和合理發(fā)展近海地區(qū)的經濟事業(yè),特別是應當充分利用近海原有的工業(yè)基地來迅速推進內地新的工業(yè)基地的建設。在中央和地方的關系上,既須發(fā)揮中央各經濟部門的積極性,又須發(fā)揮地方的積極性;既須糾正地方經濟事業(yè)中盲目發(fā)展的偏向,又須糾正對地方經濟事業(yè)注意不夠和限制過多的偏向?!薄氨仨毷箛医ㄔO和人民生活改善這兩個方面得到適當?shù)慕Y合,也就是使國民收入中積累和消費的比例關系得到正確的處理?!?《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關于政治報告的決議》,《人民日報》1956年9月28日。很顯然,中共八大關于經濟建設的這些基本指導思想,與毛澤東的《論十大關系》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也可以說是以《論十大關系》為指導。
但是,中共八大在經濟建設指導方針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思想,那就是既反對右傾保守、又反對急躁冒進,對此,八大通過的《關于政治報告的決議》中強調:“由于我國生產力獲得了解放,由于我國有豐富的人力和物力的資源,有最廣闊的國內市場,有以偉大的蘇聯(lián)為首的社會主義各國的支援,只要我們能夠正確地處理上述各方面的問題,發(fā)揚全國人民的積極性,就有可能高速度地發(fā)展我國的生產力。如果對于這種可能性估計不足,或者不努力把這種可能性變?yōu)楝F(xiàn)實性,那就是保守主義的錯誤。但是,我們也必須估計到當前的經濟上、財政上和技術力量上的客觀限制,估計到保持后備力量的必要,而不應當脫離經濟發(fā)展的正確比例。如果不估計到這些情況而規(guī)定一種過高的速度,結果就會反而妨礙經濟的發(fā)展和計劃的完成,那就是冒險主義的錯誤。黨的任務,就是要隨時注意防止和糾正右傾保守的或‘左’傾冒險的傾向,積極地而又穩(wěn)妥可靠地推進國民經濟的發(fā)展?!?《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關于政治報告的決議》,《人民日報》1956年9月28日。反右傾保守是毛澤東發(fā)表《論十大關系》前一再強調的主張,然而,綜觀《論十大關系》,幾乎見不到毛澤東關于反對急躁冒進的表述。
實際上,毛澤東在形成《論十大關系》的時候,關注的重點恰恰是如何通過反對右傾保守加快發(fā)展速度的問題。5月3日,周恩來在國務院司、局長以上干部會議上傳達毛澤東關于十大關系講話。周恩來在傳達中說:“上個月,中共中央召集各省、市委書記開了一次會。在那次會議上,毛主席談了十個方針的問題。昨天,在最高國務會議上,主席又重復講了這十條方針。這十條方針與政府工作有很大關系,所以現(xiàn)在要快一點作個傳達。主席報告的總題目是‘調動一切力量為社會主義服務’。就是說,對于一切可用的力量、一切積極的因素,我們都要把它調動起來,為社會主義服務,并且還要把無用的化為有用,把消極的變成積極。主席講的十條方針,就是十種關系,也是十種矛盾。就是說,我們要很好地處理這種關系、克服這種矛盾而前進?!?周恩來:《在國務院司、局長以上干部會議上傳達毛澤東關于十大關系講話的報告(節(jié)錄)》,《黨的文獻》2007年第3期。整個傳達中不見有反急躁冒進的內容。同年8月,朱德撰寫了《我對主席指示的十大關系的體會和想到的一些意見》,其中也沒有這方面的內容。朱德說:“毛主席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五日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所講的十大關系問題,關系到國內外的各個方面,是具體貫徹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方針和政策、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典范。把這十大關系、十大矛盾解決了,就能夠動員一切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朱德:《我對主席指示的十大關系的體會和想到的一些意見》,《黨的文獻》2007年第3期。從周恩來的傳達和朱德的文章看,毛澤東報告的主旨就是如何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服務,目的就是加快社會主義建設的速度。
其實,中共八大政治報告起草之時關于經濟建設指導思想恰恰是反對右傾保守。1955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有各省、市、自治區(qū)和中央黨政軍各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座談會,由劉少奇?zhèn)鬟_毛澤東關于召開中共八大的指示。劉少奇在講話提綱中寫道:“各方面的潛力還是很大,事業(yè)的進行還可以快,事情還可以多辦。”“(八大)中心思想,反對右傾保守主義,提前完成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造的計劃?!薄耙媚壳笆澜缧輵?zhàn)的時期,加快速度來完成我國的總任務。那時不論和戰(zhàn)都好辦得多。未完成而戰(zhàn)困難更多。”“一切工作要求辦得又多、又快、又好?!薄耙郧胺疵つ棵斑M,反貪多、貪大、貪快,是對的,但出了毛病,把干部和群眾的積極性也反掉了。”*《建國以來劉少奇文稿》第7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第476—408頁。據(jù)參與起草工作的鄧力群回憶: “大概在一九五六年四五月間,一次劉少奇開會回來,大約是晚上十點多鐘了,打電話找我和陳伯達等去他那里,劉少奇非常高興。他說:主席做了調查,講了十大關系,十大關系應當成為起草八大政治報告的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傳(1949—1976)》,第511頁。不論是毛澤東關于八大的指示,還是《論十大關系》,中心思想都是如何加快發(fā)展速度問題。這說明,至少在毛澤東發(fā)表《論十大關系》之時,中共八大政治報告關于經濟建設指導思想的論述上,只有反右傾保守而無反急躁冒進的內容。
然而,自從1955年夏天毛澤東開展對右傾保守思想的批判,提出不但要加快農業(yè)合作化的速度,而且也要加快整個工業(yè)化的規(guī)模和速度,加快科學、文化、教育、衛(wèi)生等各項事業(yè)的規(guī)模和速度之后,經濟建設領域急躁冒進的思想迅速抬頭,國民經濟比例有失調的危險,這引起了負責經濟工作的周恩來、陳云等中央領導人的注意,并從1956年春開始領導了經濟工作中的反冒進。對于反冒進,毛澤東并不怎么認同。1956年4月下旬,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主張追加20億的基本建設投資,但與會的大多數(shù)人不贊成。據(jù)胡喬木回憶:“會上尤以恩來同志發(fā)言最多,認為追加預算將造成物資供應緊張,增加城市人口,更會帶來一系列困難等等。毛澤東最后仍堅持自己的意見,就宣布散會。會后,恩來同志又親自去找毛主席,說我作為總理,從良心上不能同意這個決定。這句話使毛主席非常生氣。不久,毛主席就離開了北京?!?金沖及主編:《周恩來傳(1949—1976)》,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版,第269頁。胡喬木在其回憶中沒有講此次政治局會議的具體時間,查《毛澤東年譜(1949—1976)》,4月下旬毛澤東多次出席中央政治局會議。4月22日,毛澤東主持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主要討論修改中國共產黨章程問題;4月25日再次主持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發(fā)表《論十大關系》的講話;4月26日、27日、28日、29日連續(xù)4天主持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26日的會議年譜上沒有內容記載,27日和28日的會議主持討論文藝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問題,29日的會議年譜上無內容記載。因而暫時無法斷定胡喬木提及的這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具體是哪一天,但至少可以說明,當時毛澤東所考慮的仍是如何通過追加投資去加快發(fā)展速度的問題。
1956年6月20日,《人民日報》發(fā)表中宣部起草、經劉少奇審改的《要反對保守主義,也要反對急躁情緒》的社論,指出在反對保守主義之后,發(fā)生了一種值得嚴重注意的新情況,這就是最近一個時期在有些工作中又發(fā)生了急躁冒進的偏向,有些事情做得太急了,有些計劃定得太高了,沒有充分考慮到實際的可能性。急躁情緒所以成為嚴重的問題,是因為它不但是存在在下面的干部中,而且首先存在上面各系統(tǒng)的領導干部中,下面的急躁冒進有很多就是上面逼出來的。不難看出,這篇社論提出的觀點與毛澤東當時的主張,并不完全一致。因為社論表面上看,對急躁冒進和右傾保守兩種觀點都作了批評,但從字里行間不難看出,文章的重心是在強調反冒進。當時,中宣部將起草好的稿子交給劉少奇,劉少奇改完后批示:“主席審閱后交喬木辦”。但毛澤東接到此稿后,批了3個字:“不看了”。后來毛澤東說,那篇社論寫好后曾送給我看,我在清樣上寫了“不看了”3個字,罵我的東西我為什么要看*吳冷西:《回憶領袖與戰(zhàn)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第63頁。。
當然,盡管當時毛澤東并不贊成反冒進,但也沒有對反冒進表示明確反對,正因為如此,在準備中共八大政治報告時,報告的起草者才將反冒進的思想寫進中共八大政治報告和關于政治報告的大會決議之中。據(jù)鄧力群回憶:“1956年8月中旬,八大政治報告第一稿出來后,劉少奇請薄一波來提意見,一波同志來了以后,說這個報告里只反右傾保守,不反急躁冒進,是片面的,應該加上既反右傾保守,又反急躁冒進。我們吸取一波同志的意見加上了,通過的時候也是這兩方面都照顧到了。”*鄧力群:《我為少奇同志說些話》,當代中國出版社1998年版,第66—67頁。鄧力群還說:“八大一次會議的政治報告,原來一直是按照毛澤東同志論十大關系的思想起草的,反對的就是右傾保守的傾向,到了陳云同志、周恩來同志提出,五六年我們的經濟建設出現(xiàn)了冒進,才在八大報告中寫進了反冒進的內容,到定稿時確定了既要反保守又反冒進這么一個方針?!?《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起草過程和主要內容的介紹——鄧力群1981年7月7日、8日在駐京部隊師以上干部大會上的講話》,《教學參考資料》1981年第17期??梢?,中共八大關于經濟建設的基本指導思想,并非完全來自于《論十大關系》,其中的反冒進明顯不是毛澤東的主張。
在中共八大上,毛澤東除了在預備會作過講話和發(fā)表了很短的開幕詞外,并沒有發(fā)表長篇講話,而在中共八大預備會議的講話中,他所講到的還是如何加快發(fā)展、在不長的時間里超越美國的問題。他說:“我們這個國家建設起來,是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將完全改變過去一百多年落后的那種情況,被人家看不起的那種情況,倒霉的那種情況,而且會趕上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就是美國。美國只有一億七千萬人口,我國人口比它多幾倍,資源也豐富,氣候條件跟它差不多,趕上是可能的?!薄懊绹▏挥幸话侔耸?,它的鋼在六十年前也只有四百萬噸,我們比它落后六十年。假如我們再有五十年、六十年,就完全應該趕過它。”*《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89頁。自從1955年批判所謂“小腳女人”之后,毛澤東始終強調的是反對右傾保守思想的問題,而對于反冒進一直持保留態(tài)度。
四、《論十大關系》與“大躍進”的關聯(lián)
人們常為1956年的“良好的開端”在1957年之后被中斷而惋惜,也不理解為什么《論十大關系》中提出的正確思想未能得以貫徹而被放棄。其實,從《論十大關系》到“大躍進”,就毛澤東本人而言,思想恰恰有其內在的關聯(lián),這就是他的“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思想。正因為如此,1956年《論十大關系》發(fā)表后黨內一些領導人倡導的反冒進,毛澤東并不贊同,而且在1956年11月的中共八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在講話中對反冒進明顯表現(xiàn)出不以為然。他說:我們的計劃經濟,又平衡又不平衡。平衡是暫時的,有條件的。暫時建立了平衡,隨后就要發(fā)生變動。上半年平衡,下半年就不平衡了,今年平衡,到明年又不平衡了;凈是平衡,不打破平衡,那是不行的。我們應當告訴干部,告訴廣大群眾:有進有退,主要的還是進,但不是直線前進,而是波浪式地前進。雖然有下馬,總是上馬的時候多。我們的各級黨委,各部,各級政府,是促進呢?還是促退呢?根本還是促進的。社會總是前進的,前進是個總的趨勢,發(fā)展是個總的趨勢。他還講到保護干部、群眾積極性的問題,提出要保護他們的積極性,不要在他們頭上潑冷水。要在保護干部和人民群眾積極性的根本條件下,批評他們的缺點,批評我們自己的缺點,這樣,他們就有一股勁了。群眾要求辦而暫時辦不到的事情,要向群眾解釋清楚,也是可以解釋清楚的。
1957年1月,中共中央召開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黨委書記會議。1月18日,陳云在會上作了《建設規(guī)模要和國力相適當》的發(fā)言,其中講到1956年的經濟建設時,認為成績是主要的,但也發(fā)生了一些缺點錯誤,這主要表現(xiàn)在財政和信貸方面多支出了近30億元,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供應都緊張。陳云在講話中著重提出,建設規(guī)模的大小必須和國家的財力物力相適應。像我們這樣一個有6億人口的大國,經濟穩(wěn)定極為重要。建設的規(guī)模超過國家財力物力的可能,就是冒了,就會出現(xiàn)經濟混亂;兩者合適,經濟就穩(wěn)定。當然,如果保守了,妨礙了建設應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糾正保守比糾正冒進,要容易些。因為物資多了,增加建設是比較容易的;而財力物力不夠,把建設規(guī)模搞大了,要壓縮下來就不那么容易,還會造成嚴重浪費*《陳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52、54頁。。同一天,毛澤東也在會上作了發(fā)言,直接對1956年的反冒進作了批評。他說,前年反右傾,去年反冒進,反冒進的結果又出了個右傾。我說的這個右傾,是指在社會主義革命問題上,主要是在農村社會主義改造問題上的右傾,出來這么一股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3卷,第67頁。。話語之中,不難看出毛澤東對反冒進的不滿意。
毛澤東對于反冒進的不滿,經過1957年夏天的反右派運動后進一步發(fā)展。因為在反右派運動前的整風運動中,一些人曾對1956年經濟建設的急躁冒進提出過批評,這就使得毛澤東看來,反冒進在先,右派進攻在后,反冒進的人說 1956年經濟工作中存在急躁冒進,右派也說經濟建設中的主要危險不是右傾保守,而是冒進,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因此,反冒進與右派進攻是有聯(lián)系的。1958年3月,毛澤東在為重印《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書所寫的按語中說:“我們沒有預料到1956年國際方面會發(fā)生那樣大的風浪,也沒有預料到1956年國內方面會發(fā)生打擊群眾積極性的‘反冒進’事件。這兩件事,都給右派猖狂進攻以相當?shù)挠绊??!?《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7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版,第139頁。因此,在1957年9月召開的擴大的中共八屆三中全會上,毛澤東對反冒進作了措辭相當嚴厲的批評,認為反冒進掃掉了多、快、好、省,掃掉了農業(yè)發(fā)展綱要四十條,還掃掉了促進委員會,并且強調“我們總的方針,總是要促進的”。眾所周知,“大躍進”運動就是在對反冒進的批評中一步步地發(fā)動起來的。
如何處理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是《論十大關系》中一項重要內容。盡管毛澤東認為要發(fā)揮好中央與地方兩個積極性,但他更多地是認為中央一些部門束縛了地方的手腳,側重強調擴大一點地方的權力,給地方更多的獨立性,更好地發(fā)揮地方的積極性。1958年“大躍進”運動最為嚴重的后果是工農業(yè)生產比例的失調,造成糧食產量1959年起連續(xù)幾年下降,其中的原因就在于當時認為農業(yè)問題已經過關,可以集中力量發(fā)展工業(yè),于是在“大辦工業(yè)”的口號之下,提出“兩條腳走路”辦工業(yè),強調要發(fā)揮地方辦工業(yè)的積極性,省、地、縣、鄉(xiāng)甚至農業(yè)合作社都大辦工業(yè),于是一窩蜂上馬,一大批根本不具備條件的工礦企業(yè)特別是鋼鐵企業(yè)開工,從農村招收了大批的職工,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失控。
《論十大關系》自然是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是他在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后對中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所作的重要思考,其中提出了許多不但在當時乃至時至今日仍有指導意義的思想、觀點。但是,也要看到,毛澤東《論十大關系》一個基本的思想,就是如何走出一條與蘇聯(lián)相比更快捷的道路,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這與他發(fā)動“大躍進”運動的初衷是完全一致的。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澤東在讀蘇聯(lián)《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還說:“解放后,三年恢復時期,對搞建設,我們是懵懵懂懂的。接著搞第一個五年計劃,對建設還是懵懵懂懂的,只能基本上照抄蘇聯(lián)的辦法,但總覺得不滿意,心情不舒暢。1956年,基本完成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春,同三十幾個部長談話,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湊,提出了《論十大關系》。當時還看了斯大林1946年選舉演說,蘇聯(lián)在1921年產鋼400多萬噸,1940年增加到1800萬噸。20年中增加了1400萬噸。當時就想,蘇聯(lián)和中國都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是不是可以搞得快點多點,是不是可以用一種更多更快更好更省的辦法建設社會主義?!?《毛澤東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7頁。從《論十大關系》前后毛澤東的思想看,他其實就是試圖走出一條比蘇聯(lián)更好更快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他后來發(fā)動“大躍進”也是秉持這樣的指導思想。
正如毛澤東所說的,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的秘密報告,既揭了蓋子,又捅了漏子。后者主要是引起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動蕩。對于中共而言,蘇共二十大更多是破除了對斯大林和蘇聯(lián)的迷信。盡管此后毛澤東一再強調不能全盤否定斯大林,不能丟掉斯大林這把刀子,但他考慮更多的是中共如何從蘇聯(lián)模式中走出來,嘗試著找到一條有別于蘇聯(lián)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1956年4月他所作的《論十大關系》報告,可以說就是這種嘗試的最初努力,從這個角度看,說《論十大關系》是“良好開端”的重要標志不無道理。但是,又要看到,毛澤東此時試圖要找到的社會主義建設新路,其基本要義就是他《論十大關系》的基調“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從表面看,“多快好省”既全面又辯證,但其側重點無疑在于“多”與“快”,其目的就是用比蘇聯(lián)更短的時間,把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得更好,迅速超越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這個出發(fā)點無疑是良好的,問題在于如何實現(xiàn)“多”與“快”,同時保證“好”與“省”?!岸唷迸c“快”可以通過具體的數(shù)字指標衡量,而“好”與“省”則有很大的彈性,在實施過程中,往往側重于“多”與“快”而忽視“好”與“省”。
前文提到毛澤東作《論十大關系》的報告之時,就提出要追加這年度的基本建設投資,結果未被中央政治局的多數(shù)人所接受,隨后周恩來、陳云等人還開展了反冒進,也就是說,盡管當時領導層對《論十大關系》高度評價,但在具體實踐中并沒有立即貫徹“多快好省”方針,而是在既反右傾保守又反冒進的口號之下重點是反冒進,這正是后來毛澤東對反冒進不滿的原因,因而作完《論十大關系》報告之后,毛澤東就離開了北京去了外地。至于中共八大在其政治報告及關于政治報告的決議中強調既反保守又反冒進的經濟建設指導方針,固然也經過了毛澤東的審閱同意,但反冒進并非毛澤東的本意。中共八大召開不久,社會主義陣營發(fā)生了波匈事件,促使毛澤東集中精力思考如何處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這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問題。他一方面認為“東歐一些國家的基本問題就是階級斗爭沒有搞好”*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3卷,第34頁。,所以不能忽視階級斗爭;同時他又認為,如果不能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就有可能使人民內部矛盾激化甚至轉化為敵我矛盾,因此他提出要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并為此于1957年2月發(fā)表了著名的《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波匈事件發(fā)生之時,國內也不平靜,發(fā)生了程度不等的工人罷工、學生罷課、農民要求退出農業(yè)合作社等事件,這也使毛澤東認為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之后,中共干部中還有相當多的人不能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其原因就在于他們身上存在的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和宗派主義嚴重地影響到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因此決定在中共內部開展整風運動以改進干部作風,這便是1957年春啟動的整風運動。由于各種復雜的原因,這場黨內整風運動后來演變成反右派運動。所以從1956年9月中共八大到1957年9月中共八屆三中全會一年的時間里,毛澤東并沒有過多地關注經濟建設問題,也沒有對反冒進明確提出異議。
到中共八屆三中全會召開時,毛澤東認為,反右派運動已經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在運動中教育了全黨和廣大人民,鞏固了黨的領導地位和社會主義制度,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新的勝利,因而他重新將自己的關注重點轉向經濟建設。在他看來,搞經濟建設不但不能反冒進,而且就是要冒一點,就是要打破常規(guī),破除迷信,這就必須進一步破除右傾保守思想,就是要“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于是,如何調動全國人民的積極性,實現(xiàn)“多快好省”的發(fā)展,就成了毛澤東再度重點思考的問題。他認為,此前的反冒進恰恰是與“多快好省”相違背、相對立的,因而從此時開始,他不斷地對反冒進提出批評,強調要克服各種右傾保守思想,并在對反冒進的批判中形成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很顯然,這條總路線與《論十大關系》的基本思想其實是一脈相承的。1958年的“大躍進”固然是在建設社會主義問題上急于求成的一樁大實驗,產生了極為嚴重的后果,但這種急于求成的思想并不是突如其來的,1955年下半年開展的批判右傾保守思想以及由此而導致的1956年初建設領域的冒進,就是1958年“大躍進”運動的預演。這場冒進之所以未能持續(xù),就在于周恩來、陳云等人領導了反冒進,也在于當時黨內還保存有健康的民主生活,但這并不等于毛澤東已經認可了對于冒進的批評與否定,認可了反冒進。在他的思想深處,還是認為搞社會主義不能讓右傾保守思想束縛手腳,就是要冒一點。1958年的“大躍進”運動,恰恰是在不斷對反冒進的批評聲中拉開序幕并走向高潮的,而“躍進”不過是冒進的另一種表述而已。由此可見,在快速建設社會主義問題上,1956年和1958年毛澤東的思想認識是一致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指導下的“大躍進”運動,并不是《論十大關系》所標志的“良好開端”的中斷,而恰恰是其“多快好省”建設思想的具體實踐。
責任編輯:汪謙干
Several Investigations on Mao’s “On the Ten Major Relationships”
LUO Ping-han
(Department of the Party History,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Beijing 100091,China)
Abstract:Mao Ze-dong had been thinking about how to promote the greater, faster, better and mor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of various undertakings since the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was accelerated through the movement of criticizing the so called Right-deviationist conservatism. Even though the speech of “On the Ten Major Relationships” analyzed the ten major relationships, which were also called the ten major contradictions, that had to be well dealt with in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the general line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greater, faster, better and more economic results was still the keynote. The opinion of anti aggressive in the economic guidelines of “both anti conservative and anti aggressive”passed by the Eigh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CP had no direct association. On the problem of how to find out a road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quicker and better than the Soviet, Mao’s thinking in 1958 was consistent with that in 1956. The Great Leap Forward Move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general line of building socialism was just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the thinking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greater, faster, better and more economic results.
Key words:“On the Ten Major Relationships”;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greater, faster, better and more economic results;the Great Leap Forward Movement
中圖分類號:K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05X(2016)03-0027-13
作者簡介:羅平漢(1963-),男,湖南安化人,中共中央黨校中共黨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