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雯雯(西京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3)
漫談歷史上的中外音樂文化交流
王雯雯
(西京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3)
【摘要】縱觀中國文學史和中國音樂史我們得知,秦漢的樂府辭賦,六朝的變文說唱,唐宋曲子詞牌、戲劇傳奇,明清的歌謠小曲、話本小說及代代流傳的民間歌謠小令乃至宗教音樂,都深深地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整個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文化層面的不同也同樣會映射出生活、生產(chǎn)方式及社會習慣的不同。人類文化的多元化是世界主體的客觀存在,雖然現(xiàn)今世界的進步、發(fā)展、飛躍依靠現(xiàn)代高科技,可以將全世界變成一個聯(lián)系緊密的“地球村”,卻不能將帶有獨特色彩的“多元化”音樂文化從此“一體化”。由此,我們更應(yīng)該充分尊重“個性”的發(fā)揚,將不同國家、民族、種族、文化中的傳統(tǒng)音樂在“共性”中獲得“個性”的發(fā)展,在全球意識形態(tài)下求得繁榮和共存。因此,既要消除歐洲文化中心論的影響,也要去除唯東方文化中心論的想法,使世界音樂文化在平等“對話”中相互吸收、共同發(fā)展。
【關(guān)鍵詞】中外音樂;交流;融合;絲綢之路;外傳樂器
發(fā)展至今,不論是過去那些個令人欣喜令人傷痛的舊世界,還是即將使每一個人充滿憧憬的新世界,人類社會從政治、經(jīng)濟、文化各個方面都不斷在發(fā)展著,而音樂在推動人類文化發(fā)展中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人是社會的人,通過溝通交流不斷推進歷史的前進,從近二百年來中國史上的慘痛教訓中我們得知:不能沒有交流,交流是避免落后的方法,從戰(zhàn)略上講也是知己知彼的必要途徑,同時交流也是刺激創(chuàng)意的源泉。中國歷史上曾經(jīng)有兩次大規(guī)模的中西交流,第一次為印度佛教的東傳,第二次是1840年鴉片戰(zhàn)爭所引發(fā)的向歐美國家學習、以救亡圖存為主的一系列各種形式運動。而在第一次中西交流的過程中就出現(xiàn)了一條聯(lián)通世界的紐帶——絲綢之路,這條貿(mào)易線延續(xù)了數(shù)個世紀之久,涉及的地區(qū)有西亞、東南亞地區(qū),使者最遠曾到達古羅馬帝國和北非各國,這條繁榮的貿(mào)易線橫跨亞歐大陸,像一條紐帶將亞、歐、非各國和中國緊緊連在一起,并變成了一條政治、經(jīng)濟、音樂、文化友好往來的“友誼線”。正是這條美麗的絲路,促成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中西方交流擦出的火花,不僅點燃了經(jīng)濟之炬,更是輝煌成就了一條文化之路、藝術(shù)之路、音樂之路。
音樂文化的交流,從古至今都保持著友善的、溫和的性格、將共同繁榮的理念貫穿其中。它與最大限度獲取經(jīng)濟利潤的經(jīng)濟交流不同,也與運用各種手段達到某種政治目的的政治交流不同。音樂用它那溫婉的秉性、柔軟的音樂語言化解著各個國家、各個民族之間的文化、語言、風俗習慣之間的隔閡,而它獨有的音樂語言可以更加直觀和形象地將人們生活和感情最真實地表達出來,這比用不同的生活語言更容易讓人理解和接受,更有說服力和感染力。有句俗語“音樂是沒有國界的”。音樂發(fā)展至后來,五線譜的通用,為音樂的交流添置了更加有利的條件,這種具象化的音樂語言符號可以使全世界各個國家和民族之間的音樂互相演奏交流,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音樂交流。下面我們來總結(jié)分享一下古代中外音樂文化的交流的點滴。
不僅經(jīng)濟上互通有無,政治思想中注入了新鮮血液,西域的音樂也沿著這條貿(mào)易線傳入中原,南朝范曄著作《后漢書五行志》中寫到:“靈帝好胡服……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貴戚皆競為之?!闭f明到南北朝時期,西亞的音樂藝術(shù)和風俗習慣已經(jīng)成為當時追捧的時尚要素?!傲睍r期,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匈奴、鮮卑等族曾先后建立割據(jù)政權(quán),南北朝的“北朝”則相繼由漢化的鮮卑人和鮮卑化的漢人統(tǒng)治, 因此,“天竺樂”“龜茲樂”“康國樂”“安國樂”“疏勒樂”等西域歌舞更是大規(guī)模涌入中原,西域音樂在中原廣為流行,也為隋唐宴樂多民族音樂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礎(chǔ)。西安西郊的唐鮮于庭誨墓出土的載樂駱駝俑,駱駝昂首長鳴,駝峰上覆蓋一匹毛毯,并在毯上放置一尊駝架,架面呈現(xiàn)出類似于小型演奏臺的平臺,平臺上環(huán)坐四人并手持琵琶、篳篥等樂器。陜西禮泉縣鄭仁泰墓彩繪樂舞俑,五人跪坐奏樂,二人舞蹈。舞者穿窄袖衫、短襦,這樣的裝束是盛行于唐代開元前后的典型胡服,而俑人都是漢人,有可能表演的就是各民族交流融合后的樂舞。
《隋書·音樂志》載:“始,開皇初定令,置七部樂:一曰國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麗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國伎,六曰龜茲伎,七曰文康伎?!?隋煬帝時,增加了兩部樂舞:康國伎、疏勒伎,形成隋代的九部樂。《通典》載:“武德初,未暇改作,每宴享,因隋舊制,奏‘九部樂’”。唐太宗貞觀十一年,將《禮畢》去除,唐代“八部樂”就形成了;貞觀十四年,把《燕樂》放在諸樂之首,于是便形成了唐代九部樂;貞觀十六年一月,加奏《高昌伎》,形成唐代的“十部樂”。隋唐“七部樂”“九部樂”“十部樂”都是用國名或地名作為樂部的名稱,保留了各個地區(qū)、民族和國家的傳統(tǒng)歌舞特色,主要運用于宮廷的重大場合演出,如宴請外國使節(jié)、國家大型祭祀或典禮活動中。
(一)琵琶
琵琶,又叫“曲項琵琶”,東晉十六國時從印度傳入我國。外部形制為梨形音箱,四弦四柱,演奏時橫抱用撥子彈奏,它的外形當時屬于外來形態(tài)階段,后來“曲項”變?yōu)椤爸表棥?。著名的琵琶名師有:曹妙達、賀懷智、雷海青、段善本、李管兒、康昆倉、曹剛、裴興奴等。關(guān)于琵琶的詩歌也有很多,如劉禹錫的《曹剛》:“一聽曹剛彈薄媚,人生不合出京城?!卑拙右椎摹堵犈眉繌棥罚骸八南仪П檎Z,一曲萬重情?!?/p>
(二)箜篌
箜篌,西域樂器,在宮廷音樂中尤有較高地位,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 。據(jù)《隋書》載,鳳首箜篌是東晉初,張重華占領(lǐng)涼州時,從印度傳入的。其豎立的一邊可起軫的作用,或有軫的裝置。
(三)篳篥
篳篥,龜茲傳入的吹奏樂器?!稑犯s錄》載:“本龜茲國樂也,亦曰悲栗,有類于笳?!弊g音又寫作“觱篥”“必栗”或“悲
篥”。南北朝時,有大篳篥、小篳篥、豎小篳篥、桃皮篳篥、雙篳篥等多種形制。
(四)羌笛
羌笛,西域樂器,羌族的吹奏樂器,漢代已經(jīng)傳入內(nèi)地。當時為四孔,有雙管與單管兩種形制,隋唐時期十分流行。
(五)胡笳
胡笳,漢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帶的吹奏樂器?!短接[》“笳者,胡人卷蘆葉吹之以作樂也,故謂曰胡笳?!?宋代陳旸《樂書》稱其形“似篳篥而無孔,后世鹵簿用之?!笔怯锰J葦制成哨,裝在木制無按孔管上吹奏的一種樂器。
(一)中國—日本
隋唐時期近300年間,中日兩國朝廷頻繁地互派使節(jié)。日本古都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中還保存著中國傳去的許多藝術(shù)珍品,有關(guān)音樂方面,完整的樂器有18種,75件。日本留學生吉備真?zhèn)?2歲時(716年)入唐,在中國留學18年,歸國時帶回銅律管一部、《樂書要錄》十卷,使得中國的音樂理論開始在日本傳播。中國唐代樂大量流傳到日本,成為日本雅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唐代宴樂曲目流傳到日本的多達百首以上。樂器有螺鈿琵琶,日本奈良正倉院保存的唐代樂器。其背面嵌螺鈿花紋,面板裝有捍撥,上繪一白象,四人騎坐奏樂。還有琵琶撥子、螺鈿紫檀五弦琵琶、刻雕尺八。
(二)中國—高麗
朝鮮半島的“三國時代”,高句麗、百濟、新羅和中國也有著密切的音樂文化交流。北魏時期,高麗樂被北魏宮廷采用 ;北周時期,百濟曾對南朝宮廷獻其樂,隋唐時期的“七部樂”“九部樂”“十部樂”中一直有高麗樂。
(三)中國—天竺
古代印度佛教自在東漢時傳入我國后,兩國的文化交流一直比較密切?!端鍟ひ魳分尽份d:“天竺者,起自張重華據(jù)有涼州,重四譯來貢男伎,……樂器有鳳首箜篌、琵琶、五弦、笛、銅鼓、毛員鼓、都曇鼓、銅鈸、貝等九種?!?后成為隋唐時期“七部樂”“九部樂”“十部樂”中的樂部之一。唐太宗貞觀時,玄奘法師西行赴天竺,在那爛陀寺從戒賢受學,后游學于天竺各地,名震五竺。撰《大唐西域記》一書,記旅行所聞,是研究新疆地區(qū)和印度、尼泊爾等地古代歷史、地理、文化的重要資料。
(四)中國—緬甸、扶南
緬甸,古稱驃國,白居易《驃國樂》一詩描繪了古代緬甸歌舞的情景:“驃國樂,驃國樂。出自大海西南角。雍羌之子舒難陀,來獻南音奉正所朔?!衤菀淮底调俾枺~鼓一擊文身踴,珠纓炫轉(zhuǎn)星宿搖,花鬘斗藪龍蛇動。曲終王子啟圣人,臣父愿為唐外臣……”?!胺瞿稀蔽挥诮窦砥艺?,其音樂曾在隋代傳入我國。
我國的傳統(tǒng)音樂文化歷史悠久,各個民族的音樂也是各具特色,風格形式和特點也是各不相同,正是因為這些多種多樣的音樂文化才讓我國的民族文化顯得別具一格,在世界上也是享有一定的聲譽。我國音樂發(fā)展的多元化是我國音樂史上無可改變的趨勢,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實行,我國音樂的表現(xiàn)形式會更加得多樣。音樂不僅能表現(xiàn)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傳統(tǒng),也能展現(xiàn)一個國家或民族新的形象。音樂的表現(xiàn)手段,有別于其他一些藝術(shù)形式,它更加直接也更加直觀,因此音樂不僅是民間交流的手段,更是國家交流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