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良俊 韓 宏
(寧夏大學音樂學院,寧夏電化教育中心 寧夏 銀川 750000)
?
談音樂心理學在音樂學習中的工具性體現(xiàn)
鄭良俊 韓 宏
(寧夏大學音樂學院,寧夏電化教育中心 寧夏 銀川 750000)
【摘要】音樂心理學作為一門音樂學與心理學相互交叉的新興學科,它在揭示音樂學習規(guī)律和普遍音樂學習中音樂心理問題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工具性作用。音樂學習中教師不乏會使用各種教學手段,在不同教學手段應用的同時,學習者應當清晰地將其所蘊含的心理學問題弄清,從而才有利于音樂學習更好、更全面地開展。
【關鍵詞】音樂心理學;音樂學習;工具性
伴隨著1863年赫爾姆霍茨《作為音樂理論的生理學基礎的聲覺學說》這部具有里程碑意義著作的發(fā)表,音樂心理學這個概念悄無聲息地出現(xiàn)在了世界音樂史上。緊接著施通普夫、西肖爾等人的進一步研究與推論,音樂心理學進一步地發(fā)展壯大起來。直到多納德.霍杰斯《音樂心理學手冊》的問世,音樂心理學體系才逐漸地建立和完善起來。音樂之所以與其他的學科門類不同,主要是由于其本身的不可替代性、主觀性、實證的科研和測量常不適用于音樂探索等①。音樂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門類,其中就不得不需要適用于它的研究方法與工具。音樂心理學作為一門音樂學與心理學相互交叉的新興學科,在揭示音樂學習規(guī)律和普遍音樂學習中音樂心理問題方面起到了良好的工具性作用,為正常的音樂學習提供了心理學方面的指導性意見。
當下音樂教育中不乏音樂教育智育化和德育化問題的傾向,一系列問題的出現(xiàn)暴露著音樂教育中所存在的種種問題:音樂課等于唱歌課、音樂課就是樂理課……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嚴重影響著音樂教育的正常進行。美國音樂課程標準寫到:“要讓學生自信、自愿地歌唱”,而我國的音樂課程標卻只是規(guī)定了:“要自信地歌唱”,而沒有“自愿”這一點的體現(xiàn),從而就可以看出我國當下的音樂教育只是一味的規(guī)定學生該如何做,并未從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角度著手和看待問題,從而也就導致了當下一系列音樂教育問題的出現(xiàn)。音樂心理學作為揭示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心理變化的一門學科,它在直觀地體現(xiàn)學生音樂學習中的心理變化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生喜不喜歡演唱這首歌、怎樣可以將這個音樂知識更好地教授給學生、什么樣的教學手段更適宜于學生的音樂學習……這一系列問題都間接地體現(xiàn)出音樂心理學在音樂學習中的巨大作用。
這里所說的“記憶”是一個復合動詞:“記”指的是“識記”,“憶”指的是“回憶”,從而記憶可以說是一個過程。音樂記憶在我們的音樂學習中有很多體現(xiàn),比如:演唱聲樂作品時需要記歌詞和旋律,鋼琴、器樂演奏時需要記譜,演繹舞蹈作品時需要記住節(jié)拍點等等。音樂記憶的時間長短不一,從而就出現(xiàn)了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這三種概念。瞬時記憶一般在我們的腦海中保持極短的時間,這種記憶形式主要表現(xiàn)在考前復習時的“臨時抱佛腳”現(xiàn)象,考完接著就會遺忘所復習的內(nèi)容,從而不利于今后的回想,當然其中也有一部分信息可以轉變?yōu)槎虝r記憶或者長時記憶,這種轉變要從學習者對于該知識點的興趣度等因素所決定,而這一部分轉變的信息就可稱之為短時記憶。短時記憶的存儲需要學習者對它引起足夠的注意,并將其在腦海中重新編輯,否則也會忘記。例如教師在講解莫扎特的一生時,如果學習者不對他的出生年月進行筆記或者其他形式的記錄,這個知識點學習者仍然會忘記。短時記憶是瞬時記憶與長時記憶中間的記憶形式,如果學習者對學習到的信息以全面的、系統(tǒng)的加工和整合,這些信息在腦海中就會形成一種長時間的存儲,這種記憶形式就是長時記憶。長時記憶的素材一般是來自短時記憶,它的存儲時間或者多年,或者是一生。例如在初學音樂時,我們認識的第一個音——中央C,它的位置不論是高音譜表中的下加一線還是低音譜表中的上加一線,它的位置至今沒有忘卻,它成為了我們學習音的位置的基礎,從而這種長時記憶在我們的音樂學習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在音樂學習中,普遍有這樣一種現(xiàn)象:我們在聆聽和感受音樂時,會不自覺地對樂曲中的一些組成元素進行體會和思維發(fā)散,比如這首曲子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它的音域是寬是窄、它的音響效果是寧靜致遠還是激情澎湃等等,這些元素通過我們的聽覺系統(tǒng)進入腦海中,從而大腦對它進行的這一個認知過程就是我們感受到的和體會到的一些信息的加工。聽覺系統(tǒng)是我們在學習音樂中獲得信息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來源,通過它我們可以將樂曲的音色、音值、音強和音高等概念進行一個大體的體會,產(chǎn)生一定的音樂知覺感悟,從而才可以進一步的演唱或者演奏這首樂曲。
音樂知覺主要有有以下幾個特性:
(一)接近性
我們在音樂學習中接觸到的大多數(shù)音樂類型,都會聽到接近性在樂曲中的體現(xiàn):一首樂曲,它的旋律體系中必定是小音程多于大音程。一個很直觀的感受就是小音程在表現(xiàn)感情和情緒推進上會比大音程要細膩。大音程以一個大跨度的音樂體現(xiàn)會使聽眾產(chǎn)生一種大的思維發(fā)散,大音程出現(xiàn)后,其后必定是小音程的補充,不然全是大音程的一首樂曲是不符合聽眾的審美要求的。
(二)相似性
相似性在音樂中主要體現(xiàn)在音樂類型的劃分上,當然也有其他的一些體現(xiàn)。例如鄉(xiāng)村音樂、爵士音樂、古典音樂等等,它們的劃分是按照一定的相似度進行整合的,從而才會形成不同的音樂類型。再比如管弦樂團中的器樂分布:弦樂、管樂、打擊樂,它們的位置先是規(guī)定好,接著就是相似樂器的一個組團,從而才能演奏出和諧的音樂,若不是這樣,管弦樂團演奏出來的音樂效果必定是雜亂無章的。
(三)連續(xù)性
連續(xù)性作為一種時間順序上的特性,它在音樂中的體現(xiàn)較為廣泛:一首樂曲的旋律,前半句演奏出,聽眾便可想象出后半句大體的音樂感覺;樂曲演奏或者歌曲演唱臨近尾聲,如果最后幾個音不能如譜例中所演奏或者演唱,聽眾必定會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想要幫助演奏員或者歌者完整呈現(xiàn)作品的欲望,這種欲望就是連續(xù)性的一個直觀表現(xiàn),這也就是“終止感”在日常音樂學習中的一個體現(xiàn)。
(四)選擇性
選擇性是音樂學習者學習心理的一個直接體現(xiàn),我喜歡什么樣的歌曲、我想唱那首歌劇詠嘆調(diào),完全是按照自己內(nèi)心的一些想法進行選擇,當然這只是選擇性的字面意思和最直觀的一個體現(xiàn)。選擇性是主觀性的一個側面反映,當然它也會受到自證預言的影響,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就是一典型例子:“皮格馬利翁效應”自被羅森塔爾發(fā)現(xiàn)以來,已經(jīng)在世界范圍內(nèi)產(chǎn)生了強烈的反響,并且已經(jīng)在當下音樂學習的產(chǎn)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對于語言和音樂,西安音樂學院王延松博士曾這樣說道:“音樂不是語言,然而音樂卻有許多語言能表達或超出語言能表達的東西;同樣,語言與音樂不同,然而音樂卻有極其豐富的音樂特征?!雹趶亩梢哉f音樂與語言是相互影響、相互補充的。前蘇聯(lián)建國時期卓越的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認為,語言在人的發(fā)展中可以作為人思考和認知的工具、可用于社會性的互動和交流、還是人自我調(diào)節(jié)和反思的工具。③語言對人的發(fā)展產(chǎn)生著深厚的影響,同時也影響著人的音樂學習活動。1983年,中國民族音樂學的奠基者、音樂教育學家楊蔭瀏先生發(fā)表了題為《語言音樂學初探》的論著,從而語言音樂學這門學科在我國的音樂教學體系中建立起來。一個人若想在音樂學習上有一定的建樹,他在思維能力上必定要有一定的想法,因為思維能力最切實際的指標就是語言,語言反過來又深深的影響著音樂學習活動的開展,從而可以體現(xiàn)出良好的思維能力在音樂學習中的重要作用。思維能力的另外兩個工具是表象和動作。表象是事物沒有出現(xiàn)以前,人們腦海中出現(xiàn)的對它的形象刻畫,例如樂思——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靈感的最核心內(nèi)容,直接關系到整首作品的框架和結構。動作作為思維的過程主要通過具體的動作進行思維發(fā)散,例如演奏樂器、舞蹈等等,因為杰出的演奏家、舞蹈家都是通過動作進行思維發(fā)散的。
思維的過程是人腦中一系列復雜的認知操作,人通過分析、綜合、比較、歸類、抽象、概括等認知操作活動,對來自感知的客觀事物的信息進行加工,通過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揭露客觀事物的本質特征和內(nèi)部聯(lián)系。④例如:概念是一個詞,費加羅;判斷是一個句子:費加羅最終以智慧戰(zhàn)勝了伯爵;推理是一個復雜的從句:費加羅、羅西娜、蘇珊娜三人共同商議計策要一同懲戒伯爵,在這個計劃中需要阿爾馬維瓦伯爵的男仆——凱魯比諾的幫助:就是讓凱魯比諾打扮成妙齡少女,在計劃實施的那天晚上做為蘇珊娜的替身跟伯爵在花園里幽會。語言影響著人的思維發(fā)散,正如詩人喬伊.哈喬所說:“要想毀滅一個民族,那就先毀滅他們的語言?!?/p>
音樂是一門可以愉悅學習者身心、促進學習者全面發(fā)展的一門學科,它是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也是審美教育中的一支中堅力量,它在促進學習者提高“發(fā)現(xiàn)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等審美能力方面有著深厚的影響力。
心理健康對于一個音樂學習者來說它的意義是深遠的:心理健康的學習者在對待音樂這個對象時,他的出發(fā)點是去感受音樂的魅力、享受音樂帶給他的視聽盛宴,從而提升自己的藝術境界和涵養(yǎng);而在心理健康方面有問題的一些學習者,他們所報的音樂學習理念必定與心理健康的人有所差異,他們是否真的喜歡音樂、他們學習音樂是不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涵養(yǎng),在這方面因人而異,我們無從知曉。但是我們可以確認的是:一個在心理健康方面有著問題的人,他在音樂學習中必定會出現(xiàn)許多的問題,無論是自身問題還是音樂帶給他的一些社會問題,這些問題必定會阻礙他的音樂學習之路,甚至會使他出現(xiàn)其他的不良現(xiàn)象,比如說從最初的厭學到逆反再到傷害自己的一些行為,從而我們可以說:心理健康對于音樂學習來說意義是重大的。音樂心理學作為音樂學與心理學的交叉學科,它可以利用其雙面性從音樂與心理兩個方面對一些有心理健康問題的音樂學習者提供一定的輔佐和幫助,在其音樂學習態(tài)度和具體的心理問題上給與一些具有影響力的建議,以幫助他們重新樹立良好的音樂學習心理,更好地促進自身音樂學習和審美能力的提升。時下十分流行的一門行業(yè):音樂治療行業(yè)便是音樂心理學在社會生活中的一個很好的例子。音樂治療是通過將欣賞音樂、簡易的演奏音樂、用動作來表達所聽音樂的內(nèi)心感受、通過心理學的角度對患者進行治療的一個過程。這個行業(yè)是音樂學與心理學相結合的一個新興行業(yè),從建立至今已經(jīng)為相當數(shù)量的患者在緩解和解除思維困擾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幫助,從而它的社會影響力是值得肯定的。
音樂學習過程作為學習音樂的必要方法和紐帶,它以直接的方式和手段詮釋著音樂的傳承和發(fā)展。音樂心理學作為輔佐音樂學習的工具,在心理學的角度為音樂學習奠定了理論基礎,當然音樂心理學在音樂學習中的工具性體現(xiàn)不止以上這四點的概述,它還有許多其他方面的價值值得我們?nèi)ヌ剿骱蛯W習。
注釋:
①王延松《音樂心理學導論》,P12—15.
②王延松《音樂心理學導論》,P87.
③王延松《音樂心理學導論》,P88.
④王延松《音樂心理學導論》,P89.
參考文獻
[1]王延松.音樂心理學導論 [M].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13版.
[2]曹理.音樂學科教育學 [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版.
作者簡介:鄭良?。?992—),男,山東淄博人,寧夏大學音樂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樂課程與教學論。韓宏,寧夏電化教育中心副主任、藝術學科教研員、寧夏教育電視臺副臺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