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梅花 陳泳蓮 李耿祥 福建省龍巖市第二醫(yī)院 (福建 龍巖 364000)
觀察人工肝支持系統(tǒng)治療重型肝病、肝衰竭的療效及影響因素
邱梅花 陳泳蓮 李耿祥 福建省龍巖市第二醫(yī)院 (福建 龍巖 364000)
目的:觀察人工肝支持系統(tǒng)治療重型肝病、肝衰竭的療效及影響因素。方法:將本院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64例重癥肝病、肝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按照治療的方式劃分為人工組與內科組,每組32例患者。人工組采用人工肝系統(tǒng)治療的方式,內科組采用內科綜合治療的方式,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果:人工組總有效率為96.88%,明顯高于綜合組84.36%,差異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內科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25%,明顯高于人工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8.75%,數(shù)據(jù)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價值(P<0.05)。結論:人工肝支持系統(tǒng)治療重型肝病、肝衰竭的療效比較突出,而治療前患者的基礎狀態(tài),凝血酶原活動度等為主要影響因素。
人工肝支持系統(tǒng) 重型肝病 肝衰竭 影響因素
重型肝病、肝衰竭多為病毒性肝炎,患者多是由于長時間大量飲酒、服用肝損傷藥物或者是存在生物性因素影響等原因所致,患者的病情變化速度較快,且預后效果不佳,死亡率為60%~80%。為了深入研究重型肝病、肝衰竭的臨床治療效果,文章將本院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64例重癥肝病、肝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按照治療的方式劃分為人工組與內科組,現(xiàn)總結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64例重癥肝病、肝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6例?;颊吣挲g31~62歲,平均(41.23±0.31)歲?;颊咧屑毙圆《拘愿窝?例,慢性病毒性肝炎42例,亞急性病毒性肝炎14例。其中5例患者合并消化道出血,12例患者具有肝腎綜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4例。將患者按照治療的方式劃分為人工組與內科組,每組32例患者?;颊呔炇鹬橥鈺?,各項臨床癥狀、臨床表現(xiàn)對比無明顯差異,具有對比價值(P>0.05)。排除標準:①排除資料不全,無法判斷患者臨床療效的患者;②排除具有藥物綜合征的患者;③排除無患者家屬者;④排除具有嚴重并發(fā)癥狀的患者。
1.2 方法
為兩組患者均實施各項常規(guī)檢查,實施保肝、促肝細胞再生,祛氨治療等,并采用能量合劑、干細胞生長素以及白蛋白等實施綜合支持治療。人工組在此基礎上,采用血漿置換療法、血漿灌流、血液濾過、特異性吸附、腹水濃縮回輸?shù)热斯じ沃С种委?,基于患者的實際情況,采用一種或者多種人工肝療法進行治療[1]。人工肝治療儀為北京偉力新世紀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的WLXGX-8888型血漿置換機。在治療1~3次之后,進行肝功能、血電解質以及凝血酶原時間的檢驗等,調整治療的方式[2]。
1.4 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效: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消失,肝功能恢復正常;好轉:患者各項臨床癥均有所改善,肝功能好轉;無效:患者各項臨床癥狀均不存在好轉,肝臟功能無改善或者病情持續(xù)加重,亦或者患者死亡[3]??傆行?(顯效+好轉)/n×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表1. 內科組與人工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對比
表2. 內科組與人工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實施各項資料的對比與計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進行檢驗,采用%表示,P<0.05則代表差異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內科組與人工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對比
人工組總有效率為96.88%,明顯高于綜合組84.36%,差異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內科組與人工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
內科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25%,明顯高于人工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8.75%,數(shù)據(jù)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價值(P<0.05)。見表2。
肝臟作為人體的重要器官,具有多種生物合成的功能,是其他人體器官所無法代替的。重型肝病主要是因為患者肝功能受到嚴重損傷,進而致使機體發(fā)生嚴重的代謝紊亂情況,大量代謝性毒物聚集在患者機體當中,直接威脅著患者的生命與健康[4]。
傳統(tǒng)的臨床治療中,多采用藥物治療的方式,改善重型肝病、肝衰竭患者臨床癥狀,但是因為通常患者臨床癥狀比較嚴重,故而藥物治療的方式下,效果不夠突出,過多使用藥物還會增加患者肝臟的負擔,產生相反的臨床治療效果[5]。
重型肝病、肝衰竭患者肝臟功能損傷后,機體中大多呈現(xiàn)出中分子物質與小分子物質,比如氨、膽紅素、內毒素等等,會直接影響患者的其他組織器官功能,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將會直接威脅到患者的生命與健康,造成患者器官衰竭死亡。
人工肝支持系統(tǒng)的治療方式主要包含血漿置換、血液灌流、血液濾過、分子吸附循環(huán)系統(tǒng)(MARS)等[6]。在實際的臨床治療中,可以基于患者的實際身體素質、病情發(fā)展以及臨床癥狀等,采用一種治療方式或者聯(lián)合應用多種治療方式。雖然不同的人工支持系統(tǒng)使用方式有所差異,但是治療中的原理、治療的重點等均有所側重,目的在于快速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
人工肝支持治療的方式,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肝臟功能,改善患者的體內代謝紊亂問題,減少患者肝臟的負擔,預防患者疾病的進一步發(fā)展。采用人工干支持系統(tǒng)治療重型肝病、肝衰竭,有助于患者肝細胞的再生,促進患者肝功能的有效恢復。同時,人工肝支持系統(tǒng)也能夠為肝細胞的再生和肝移植爭取更多的黃金時間,使患者的臨床癥狀能夠得到有效改善,提升重型肝病、肝衰竭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在實際的臨床治療應用中,人工肝支持系統(tǒng)的應用,同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與風險性特點。比如血漿置換的方式對水潴留、電解質紊亂糾正并不理想,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還可能會造成醫(yī)源性感染。血漿的供應中,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難以切實滿足臨床的實際需求。故而在實際的臨床治療中,需要基于患者的實際情況,科學選擇應用人工肝療法,保證臨床治療的實際價值,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患者的不良癥狀發(fā)生率。
實驗研究結果得出,人工組總有效率為96.88%,明顯高于綜合組84.36%,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統(tǒng)治療的患者康復效果更加理想,治療無效的患者數(shù)量相對較少。本次實踐研究中病情發(fā)展不同程度的患者,其臨床癥狀均得到顯著改善,表明人工肝支持系統(tǒng)的實踐應用價值。同時在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方面,內科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25%,明顯高于人工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8.75%,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統(tǒng)治療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對較低,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快速緩解,能夠保證臨床治療的有效性與安全性,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
綜上所述,人工肝支持系統(tǒng)治療重型肝病、肝衰竭的療效比較突出,而治療前患者的基礎狀態(tài),凝血酶原活動度等為主要影響因素。
[1] 曾義嵐, 陳竹, 王麗, 等. 人工肝聯(lián)合抗病毒治療乙型肝炎相關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療效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肝臟病雜志(電子版), 2015,7(4):26-30.
[2] 周銳, 甘巧蓉, 鄭彩霞, 等. 人工肝對晚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預后影響及分析方法的選擇[J]. 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 2012,6 (3):8-11.
[3] 黨中勤, 楊國紅, 馬應杰, 等. 中醫(yī)多途徑給藥對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西醫(yī)常規(guī)療法的增效作用[J]. 中醫(yī)雜志, 2012,24(15):2109-2111.
[4] 陳至明, 楊文龍, 熊墨龍, 等. 乙型肝炎相關慢加急性肝衰竭抗病毒治療118例臨床觀察[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5,17(25):11-13.
[5] 汪亞玲, 王麗萍, 李暉, 等. 非生物型人工肝與中藥結腸透析優(yōu)化治療肝衰竭的臨床研究[J]. 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5,36(1):94-99.
[6] 姚立鵬, 胡愛榮, 蔣素文, 等. 核苷(酸)類似物治療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近期預后多因素分析[J]. 中西醫(yī)結合肝病雜志, 2015,25(1):58-62.
1006-6586(2016)08-0029-02
R318.14
A